我国古代四大著名剧作有
1. 四大名著剧本
第一个将通俗小说排名的是金圣叹,按他的说法他当时计划评点六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后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委托金圣叹之名将修订的三国名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他们托金圣叹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那时有“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它的提出亦当是书商们的商业手段,再后红楼代替金瓶梅成为“明清四大奇书”,四大奇书至此定型。“四大名著”做为是“四大奇书”的现代说法,时间自然也不会早了。因此,现在“四大名著”(四大奇书)的提法一定是出现在《红楼梦》成书之后。
但又有人考证,“四大奇书”的说法应在明末清初就确立了。李渔曾在为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可见,至晚冯梦龙已经有四大奇书的提法了,李渔承其说,且以“第一奇书”冠三国而出版,则大概明末清初之际,“四大奇书”的提法已得到相当的固定且流行开来了。 但无论怎样,“四大奇书”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这一点应该确定。
现在四大名著公认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2. 元代四大戏曲是那些
以“元曲四大家”划分。
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代表作品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
《窦娥冤》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形象。该剧同时体现了关汉卿的语言风格,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
(2)我国古代四大著名剧作有扩展阅读
《感天动地窦娥冤》创作背景
故事来源
《感天动地窦娥冤》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时代背景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感天动地窦娥冤》。
3. 中国四大喜剧作品
中国古代的四大喜剧分别是什么?
回答:中国古代的四大喜剧分别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关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4. 四大名著分别是谁写的
1、《水浒传》—施耐庵
施耐庵原名彦端,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
(4)我国古代四大著名剧作有扩展阅读:
中国四大名著
1、《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全书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3、《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4、《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5. 中国四大名剧是什么它们的作者是谁
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其作者分别为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任,洪升。
6. 中国古代四大戏剧是
一、四大来古典戏曲,也源称“四大古典戏剧”。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发展上的两个高峰,在中国戏曲中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地位,与《西厢记》和《牡丹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剧,一直深得广大人民喜欢。
二、四大古典戏剧简介:
《长生殿》和《桃花扇》创作的年代背景大致是相同的,两部戏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剧情的组织安排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展开,描绘社会生活事件十分广阔,就其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与政治”。王实甫《西厢记》实现有情人的爱之梦,文学价值很高,被视为古代剧的范本;汤显祖用《牡丹亭》呼唤着一个人性解放的新时代,勇敢而自主地追求人性自由的女性,是此前戏剧乃至文学的妇女形象中从未出现过的。
7. 四大名剧的作者是谁
在我国绚丽多彩的艺术百花园中,戏曲是一门影响最广、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从北宋中叶正式形成,先后经历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中后期的花部等发展阶段。在这八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戏曲名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尤以《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四剧居首。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所以能在杰作如林的戏曲史上独占鳌头,这首先是由于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强烈的人民性。《西厢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热情歌颂了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人文主义思想。《牡丹亭》则进一步把男女爱情同个性解放联系起来,一方面描写了杜丽娘为争取理想爱情所作的不屈斗争,另一方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并且最终写出了“情”战胜“理”的结局,十分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市民阶层要求;中破封建专制统治的时代特点。产生于清代初年的《长生殿》与《桃花扇》,则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长生殿》通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钗盒情缘”,总结了封建王朝的兴衰原因,以“垂戒来世”。《桃花扇》以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展现了南明王朝的兴衰历程,寄寓了深沉的反思。因此,这四部剧作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
其次,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是四大名剧成为古代戏曲名著的代表作的重要原因。这四部剧作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通过心理刻划、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相互映衬等多种手法,使剧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产生了动人的艺术魅力。在语言风格上,四剧皆具有案头场上兼美的特色,既优美蕴藉,富有传统诗词的意境之美,又不晦涩难懂。
本书收录了中国古代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使读者能在一册之中,欣赏到我国古代戏曲的精粹。为便于读者理解,编者对原作曲文作了一些简略的注释。
8.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马致远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据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8)我国古代四大著名剧作有扩展阅读: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有关、郑、白、马。一新制作。”
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贾仲明为马致远作的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指庾吉甫。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
元代钟嗣成的《录魂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明代前期以后,又有盛赞郑光祖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励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清人王激烈《曲谈》中则认为“关、白、马、郑诸家”。
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字筹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9. 四大名著中,最早拍成电视剧的是哪部著作
四大名著中,最早拍成电视剧的是:《红楼梦》
《红楼梦》是1983拍摄,1987年播出。
1987年首播的央内视版《红楼容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
该剧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后7集夏金桂撩汉、司棋之死、海棠花开、贾宝玉丢玉、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闺、惜春出家、获罪抄家、雪地里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出家等主体剧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另外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结局,并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香菱之死、探春远嫁、贾母之死、巧姐获救等情节进行了修改,又重新创作出狱神庙探监、凤姐死于狱中、湘云流落风尘、贾府家亡人散等剧情。
该剧播出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