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注册
① 被别人冒名注册公司
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重点要注意几点:
尽快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这样要尽快证明公司不是你的,现在公司正在发生的一切业务和你没关系,因为你不知道冒用你身份注册公司的人现在做什么,谁也无法保证他不是在做违法的事情,报警是为了尽快证明公司现在的任何事情和你本人没关系 。
尽快到当地工商局举报,这样工商和税务可以第一时间锁定被冒名注册的企业,防止该企业做违法的事情。
举报后,要配合工商和税务局等机关,全部查清该冒名注册的企业所有涉及到事项,有些需要你自己去处理的,要拿着工商税务或公安开具的证明尽快处理,以免给自己留下信用污点。
提示现在所有的企业违法行为都会记录到企业及法人的征信记录;这个事如果处理不好,对你自己以后开办企业,贷款,出国等涉及到个人征信记录都会产生影响的。
② 在哪里查询自己被冒名注册公司
可以自己在企查查等类似的企业法人或者股东查询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查询即可。
③ 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为公司法人要怎么解决
1、取得相关证据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侵权人的行为造成被冒用人经济损失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主要法律依据:
(1)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都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2)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工商部门撤销行政许可,吊销该公司的登记。主要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伪造证件骗取营业执照的,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收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3、以工商部门给予公司登记的行政行为违法,损害被侵权人合法权益,对工商部门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部门撤销公司登记行政许可。主要法律依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4、以实际侵权人即投资人、注册代理机构、被注册的公司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主要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④ 冒名进行工商注册登记
这个问题应该找律师的,因为在工商局那边,办理登记时候不是要求本人亲自去签字,而是只要提交的材料符合法律的要求就可以,以后再变更就按照第一次提交的材料签字为准。你朋友这样做,工商局只能认定你是提交虚假材料,是违法法律规定的!你应该找律师,到法院去起诉,核对你的笔记,拿到法院的判决书才可以解决你现在的问题!
⑤ 我父亲被冒名注册了合作社法人,应该怎么解决
您好!
1、通过工商部门直接解决。
被冒名者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后,工商部门可以委托有关机关进行笔迹等文书鉴定,确认注册文件虚假事实后,由公司登记机关依据《公司法》第199条的规定直接撤销公司登记。
2、通过法院诉讼途径间接解决。
先由法院做出注册文件无效或类似文件无效的判决书,再请求工商部门依据法院判决书撤销公司登记,或做出相应变更。此类途径有:
一是确认之诉。被冒名者可以请求法院确认用以虚假注册公司的名称登记申请书、申请报告、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授权书、申请承诺书、承诺书、投资协议书等文件无效,此类诉请应属于法院案件受理范围,应当受理。
二是侵权之诉。请求法院判令冒名者停止对被冒名者姓名权等权利的侵犯,排除妨碍,赔礼道歉。只要法院最后确认注册文件上签名全部虚假,则工商部门应当依据判决书,撤销公司登记或注销冒名股东身份。
三是在诉讼中直接免责。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九条 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可见,被冒名者也可不主动去注销自己的股东身份,等到公司债权人向公司股东主张出资不实等赔偿责任时,再举证证明自己系被他人冒名为股东的,这样也可免责。但由于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诉讼能否胜诉尚未可知。
⑥ 被人冒名注册公司,我该怎么办
灾害没酿成大祸 去工商局说明情况 寻求帮助
⑦ 身份证被冒名注册公司怎么办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维护自身权益:
1、取得相关证据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侵权人的行为造成被冒用人经济损失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工商部门撤销行政许可,吊销该公司的登记。
3、以工商部门给予公司登记的行政行为违法,损害被侵权人合法权益,对工商部门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部门撤销公司登记行政许可。
4、以实际侵权人即投资人、注册代理机构、被注册的公司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⑧ 被冒名注册公司了 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重点要注意几点:
尽快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这样要尽快证明公司不是你的,现在公司正在发生的一切业务和你没关系,因为你不知道冒用你身份注册公司的人现在做什么,谁也无法保证他不是在做违法的事情,报警是为了尽快证明公司现在的任何事情和你本人没关系 。
尽快到当地工商局举报,这样工商和税务可以第一时间锁定被冒名注册的企业,防止该企业做违法的事情。
举报后,要配合工商和税务局等机关,全部查清该冒名注册的企业所有涉及到事项,有些需要你自己去处理的,要拿着工商税务或公安开具的证明尽快处理,以免给自己留下信用污点。
提示现在所有的企业违法行为都会记录到企业及法人的征信记录;这个事如果处理不好,对你自己以后开办企业,贷款,出国等涉及到个人征信记录都会产生影响的。
⑨ 如身份证丢失之后被人冒名注册了公司该如何处理
可以去工商行政部门,要求注销。
如不同意,则起诉,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
⑩ 我告的公司是冒名注册的,法院无法强制执行,工商局和代办机构注册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是应该先去工商部门投诉的,工商部门是有权利去管的。
1、准备申请材料:《撤销被冒用身份登记(备案)申请表》、身份证件复印件(本人到场的,核实原件)、由本人亲笔签字的《撤销公司登记(备案)承诺书》;
2、登记机关受理后,将公司涉嫌冒名登记的情况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3、公示期限为6个月,期间企业登记机关通过查阅对涉及的档案材料、对公司住所(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询问公司相关人员和企业登记代理人等方式,对冒名登记基本事实进行调查;
4、被冒用情况属实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在调查终结或公示期满后作出调查结论,并据此在7个工作日内做出撤销决定,告知被冒用人;
5、冒用人有主动纠正意愿的,企业登记机关可为其办理变更并处罚款,无主动纠正意愿的由登记机关撤销登记,并在公示系统上公示,公司主体资格自然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