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注册
Ⅰ 端午节被哪个国家注册了
端午节被韩国和中国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内文组织宣布为“人容类传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韩端午之争”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年之后,中国端午节终于成功登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跻身“世界遗产”。
(1)端午节注册扩展阅读: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各种活动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Ⅱ 韩国什么时候把我们中国的端午节注册成他们的了
韩国端午祭成功申遗 我国端午节仍然有机会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应,网友在各大社区纷纷留言,称“这是严重的文化侵略!”、“我们已经把祖宗给忘记了!”“‘端午’被韩国‘端’走了”……
韩国江陵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对我国端午节“申遗”有没有影响?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巴黎传来韩国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各大网络论坛上马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评论,大多数网友对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难以接受”。民俗学家则表示,韩国“申遗”成功,不会影响我国端午节“申遗”。两国“申遗”之争属盲目炒作,我国建立传统文化保护机制才是根本。
网友:愧对屈原愧对列祖列宗
专家:不存在两国“申遗”之争
“屈原如果还活着,他肯定会说:我以后是韩国人了!真是愧对屈原啊!”
“现在我们过洋节,穿洋装,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自己的节日,就快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了!我们已经把祖宗给忘记了!!!”
“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而默哀!!!!”……
这些都是在韩国“申遗”成功后,在各大网络社区出现的网友的帖子。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进行了深刻反思:“看看我国现在一些‘申遗’成功的地方,他们利用祖宗留下的遗产干什么了?无非就是门票涨价,地方政府收入增加,他们有对遗产做保护了吗?还是不要一窝蜂去争这个世界遗产了吧,实实在在地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吧!”
与网友的激烈反应相比,民俗学家的反应显得平静了很多。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宋俊华博士表示,其实,韩国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申遗”成功后,我国的端午节仍可“申遗”。因此,不存在两国的“申遗”之争,以及韩国“胜出”的概念。“媒体似乎是在有意炒作这个话题,以此吸引眼球。”
韩国友人:保护传统文化是根本
民俗学家:“申遗”不是抢注商标
金向相是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韩国人。他说,韩国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孔孟文化在韩国相当流行。韩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相当于副总统级别,由此可见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金向相说:“现在中国人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反应是正常的,这与此前韩国人对日本将韩国特产泡菜出口到全世界的反应很类似。泡菜是韩国特产,但世界上第一个将泡菜出口的国家却是日本。当时韩国民众非常气愤,但韩国人还是理智地吸取教训,开始重视韩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中国人也应理智看待这一问题。”
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的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作为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民俗学会的秘书长,高教授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反应比较平静。
高教授反对将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看作是文化掠夺。他认为,这种说法一是误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目的,二是把“申遗”和注册商标混为一谈,“‘申遗’是把文化的代表作品提出来,让全世界都能知道和分享。这与商标注册是两码事,不是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以后中国人再过端午节就要交费了。”
高教授说:“文化是大家可以共享的,不像面包,你要是多咬了一口,我就会少咬一口。千万不能拿看待面包的眼光来看待文化遗产。”
宋俊华博士也表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的东西有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在我国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反思:为何民俗“失去”才知珍贵
启示:建有效机制保护传统文化
不过,无论专家怎么解释,韩国人的“申遗”行动仍刺痛了中国人的自尊心。“为什么外国会对我们的民俗节日感兴趣?而国人又为什么只有在这时才意识到珍贵呢?”新浪社区上一个网友的提问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
对此,宋俊华博士认为,国人把传统的东西看作是我们的文化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这一点很可贵。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是抢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建立有效机制,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宋博士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更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延续。他介绍说,目前国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大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两国端午节不是一回事
中国端午节:端午节又俗称端阳节、端五节、天中节,除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庆祝这个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端午节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以后才渐渐加入了纪念地方性名人的内容,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
韩国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市市民祈求丰收和安康,举行摔跤、荡秋千等游戏的大型民俗活动。据韩国学者考证,端午祭的内容在“朝鲜时代”南孝温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来可追溯到1000年前。
中国人的春节也是韩国人的春节,是同一天。但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与中国有区别。在韩国,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
春节在韩国叫“旧正”,也就是农历新年。“旧正”在韩国是仅次于中秋节的全民族节日。每逢春节,全国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和祥和的气氛之中。
过春节时,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韩国人祭祖有严格的说法,仅供桌的摆法就有“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枣栗梨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规则,祭祀的程序也很严格。
每年春节一到,韩国妇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从早到晚都要在厨房里忙活,嫁到韩国的外国姑娘也要同韩国妇女一样从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辈就要给长辈拜年了,长辈要给拜年的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平辈人见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节时总有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或者露宿街头无家可归者,政府和市民团体就组织起来为他们过春节,让他们在春节期间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韩国人春节往往都要互赠礼物,礼物的范围很广,如牛排、黄花鱼、传统点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饼、日用品等等,礼物都要包裹起来,而包裹的颜色以嫩粉色居多。
韩国春节的第一道风景是“归省”———回家探亲。每年除夕之前,就会出现一幅数千万人大流动的回家探亲壮观场面。昔日车水马龙的首尔,突然清静起来,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马路上成串的汽车,变得稀少了许多。然而,在全国各条高速公路上,在各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里,却是人山人海。人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赶在大年初一之前回到故乡。韩国是一个汽车发达的国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每逢春节,300多万辆私家车,拥挤在各条高速公路上,形成数百公里长的车流。此时,韩国交通台是最忙碌的,不断报道路况,引导车流,以便让归心似箭的人们早一点归省全家团聚。
Ⅲ 端午节是否已被日本注册
二战前,抄日本的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健壮地游。另外,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说到避邪,还有着这么一段传说:从前,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不断害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端午的习惯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Ⅳ 为什么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注册了
我们应该好好反思,起源于中国的节日会被别国注册。那是因为别人在各方面做的比我们好!
Ⅳ 韩国把端午节注册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损失
中国人过端午节,这个谁也抢不走
韩国人申请通过的是端午节那一天的他们传统的一个祭祀庆祝活动而已,不是端午节本身。放在中国,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申请了端午节划龙舟一样。只是活动
不过也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我们国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还是有些问题的。
Ⅵ 端午节被哪国注册了
韩国
ps
不过韩国貌似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但是据闻一多文章记载在屈原之前我国就已经有端午节了,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所以,我们国家的端午节啊可以再去注册
Ⅶ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没啊
悲剧啊!不幸 成功 了!
Ⅷ 端午节被谁注册《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申遗失败不是"坏事"?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专家称这不是坏事。 “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25日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从去年开始已经上演,受到广泛关注。人们所期盼的当然是中国的端午节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目的是加大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力度。而如今韩国获胜,多少有一种失望的感觉。两国都希望自己能获取胜,如果从端午节起源来看,我国的端午节最应该被批准。因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端午节俗称端阳节、端午节、天中节,除我国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都庆祝这个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实际上,韩国所获胜的江陵端午节本来就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它的远古文化蕴涵是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从时令上看,“端午”为“阳极之日”,故《风土记》曰:“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辟邪恶。”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此前普遍认为亚洲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申请成功的(当然这是后话)。因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需要具备惟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三个特点。其他国家的端午节不满足前两个条件。而如今韩国的江陵端午节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多少有点出乎意料。然而,韩国的申请成功凭借的就是自己的保护与重视程度,从这点来看,我们是不能比的。
韩国申请成功“不是坏事”,原因如专家所说: “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这倒不见得,复旦大学文博系民俗学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就有不同看法:“ ‘端午节’和‘端午祭’并没有本质区别。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响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期间,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来。端午节在中国本来就是祭祀活动,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虽然在韩语中,‘祭’和‘节’的意义有所差别,但是在‘申遗’时,无论端午节还是端午祭,都应该用英文的FESTIVAL(节日)表示。”
无论说法如何,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祖宗留下的遗产落败了,我们以何颜面笑谈“这不是坏事”?说出口还真有一种心虚的感觉。在去年韩国开始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世界遗产,在前不久韩国某公司将“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抢先注册时,都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是滋味”,而今韩国申遗成功,也许大多数人也是——“不是滋味”。如果说好处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并得到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那么,我们的端午节(而不是某国端午节)达到国际认同还有一段漫长沉重的路子要走。我们不由的去思考,我们的落败其实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反省我国情况就会发现,我国节日体系的文化特色显得不足,洋节日侵袭严重,人们多是追捧外来节日文化而对自己民族的却缺少认识,更谈不上喜爱和保护。这次韩国申遗成功的板子刚好打在我们的脸上,犹如韩国的影视剧将我们的专利卖给中国一样——这板子打得好,也打得不是滋味。
笔者觉得,端午节不因外来节日文化而被忽视,也不因感情深浅而被漠视,也不因文化开放的借口而忽视文化的民族性,不管对端午节的感情是深是浅,不管全球化中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都要坚决捍卫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申请之前,我们可以不必为韩国的申请行为“义愤填膺”,因为结果还没出来,还有希望,也因为韩国保护江陵端午祭的经过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韩国的申请也是一种激励,激励国人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而韩国申请成功之后呢?我们还只能说,韩国的成功仍然是一种激励吧。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的传统文化上,寄托在实实在在的爱护和保护各种传统文化上,包括端午节。如果韩国申遗成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么它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Ⅸ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了吗
韩国想注册,但没成功。
Ⅹ 为什么我们的端午节会被别国注册
我国从去年才启动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而韩国在1961年已公布了无形财产保护法。端午专节作为一个节日属,1967年通过了韩国的国家级保护,每年在端午节期间去韩国看龙舟的游客都有上百万。其实很多国家都过端午节,端午节并不是我国的专利,我国如果不及早申报,被他国申报是迟早的事。
我们并不能怪别人抢了自己的东西,只能怪自己不够重视。有报道去年10月,联合国通过了28个文化遗产,我国的古琴被列入其中,在报刊上也只是一块小豆腐,毫不起眼。但在国外,那些自己的文化遗产被列入进去的国家则举国欢腾,热热闹闹。
申请是它们的权利,但批不批准是联合国的权利。
某国要联合国批准必须在申报中体现其过端午节的原创性和单一性,但端午节发源于中国,中国
以端午节来纪念屈原,有它特定的意义,而且在屈原出生以前,据闻一多先生考证中国就有划龙舟的习俗,并把端午节这一天定为龙的节日。
世界和平理事会在1953年定下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中之一就是屈原,我们有这么多的历史积淀,端午节在我国有这么多的意义,其它国家是抢不去的。
貌似你说的抢注这个属于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