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设计规范
㈠ 疏散楼梯设计的规范要求有哪些
消防疏散楼梯设计要求:(一般按宽度0.3米,高度0.15米设计最适宜。使用也方便,另外宽度高度规范有规定)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十、楼梯踏步的高度比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㈡ 楼梯设计规范有哪些 楼梯设计的注意事项
楼梯种类多样,最好根据户型的实际情况选: 一、楼梯的分类:楼梯按照材料的组成可以分成木制楼梯、金属楼梯、混凝土楼梯、砖砌楼梯等。木制楼梯使用是比较多的,制作相对简单,价格和使用的木材有直接的关系,确定是走动容易发生声响。金属楼梯结构轻便,造型现代,施工方便,确定是不容易保护。混凝土楼梯浇筑工艺复杂,施工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坚固耐用,安全性好,走动也不会发生响动。砖砌楼梯使用比较少,造型比较刻板,通常不能有效利用空间。 二、楼梯的扶手和栏杆:扶手设计的好坏是评定楼梯设计的重要部分。楼梯的扶手按照材质分主要有木扶手、钢扶手、不锈钢扶手、铜扶手等等。目前在普通家庭或者别墅装修中常用的木扶手或者石材扶手。与扶手匹配的栏杆多与扶手的材料一致,在某些现代的装修中,也会采用喷砂等艺术玻璃。栏杆的高度一般是90厘米左右,忌讳用镜面不锈钢或者其他银亮面金属,最理想的材料是锻钢、其次是铸铁,再次是木材或者瓷,护栏焊接处应该是满焊,焊缝周围应光滑。 三、楼梯的布局:比如楼梯口是不宜正对大门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避免。第一是把正对大门的楼梯转一个方向,比如把楼梯的形状设计成弧形,使楼梯口反转方向,背对大门;二是把楼梯隐藏起来,最好就隐藏在墙壁的后面,用两面墙把楼梯夹住,同时可以增加主人上下楼梯时的安全感,楼梯底下的空间可以设计成储藏间;三是利用屏风在大门和楼梯之间放置一个隔断,使旺气能顺着屏风进入家门。 四、楼梯尽头的平台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位置。通常,这个平台不宜设计在住宅中心。家庭装修中楼梯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螺旋梯,一种是斜梯,还有一种是半途有转弯平台的楼梯。相对于斜梯和半途有转弯平台的楼梯来说,楼梯的第一个台阶位置再房屋中心还没有关系,如果达到楼梯尽头的平台是房屋中心,就是非常不利家运的格局。
㈢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楼梯间设计有什么要求
一、楼梯抗震设计原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6.6条第1款: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条文说明中进一步指出:针对具体结构的不同,“考虑”的结果,楼梯构件的可能影响很大或不大,然后区别对待。楼梯构件自身应计算抗震,但并不要求一律参加整体结构的计算。
这条规定是从汶川地震后,2008年修订版增加的要求,新抗规进一步明确了根据楼梯对主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大小来决定是否参与整体计算,并增加了以下规定:
GB50011-2010第6.1.15条第2款: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条文说明中进一步指出:对于框架结构,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梯板起到斜支撑的作用,对结构刚度、承载力、规则性的影响比较大,应参与抗震计算;当采取措施,如梯板滑动支承于平台板,楼梯构件对结构刚度等的影响较小,是否参与整体抗震计算差别不大。对于楼梯间设置刚度足够大的抗震墙的结构,楼梯构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较小,也可不参与整体抗震计算。
结合新抗规培训教材和新出的国家标准图集11G101-2,可以归纳出:
1、楼梯与主体结构整浇的框架结构(包括梯间四周未用剪力墙和连梁围合的框-剪结构):
(1)楼梯布置应避免特别不规则,楼梯应参与整体抗震计算;
(2)楼梯构件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并与正常使用荷载基本组合进行包络设计;
(3)楼梯构件应采取如下抗震构造措施:
①纵向面筋拉通且不小于最小配筋率,底、面纵筋均按充分考虑钢筋抗拉强度的要求锚固;
②梯板按斜支撑构件设计,板厚不宜小于140mm,不应小于120mm【参照GB50010-2010第9.4.1、9.4.5条】;
③梯板两侧设置纵向暗梁,暗梁纵筋一、二级不少于612,三、四级不少于412,箍筋不小于φ6@200【图集11G101-2第8页】;
④梯板双层钢筋网之间设置间距不小于φ6@600的拉筋;分布筋末端弯直钩伸至对边【图集11G101-2第44页】。
2、楼梯滑动支承于平台板的框架结构:
(1)楼梯可不参与整体抗震计算;
(2)楼梯构件按正常使用荷载基本组合进行承载力计算;
(3)楼梯构件采取如下抗震构造措施:
①纵向面筋拉通且不小于最小配筋率,底、面纵筋均按充分考虑钢筋抗拉强度的要求锚固;
②梯板双层钢筋网之间设置间距不小于φ6@600的拉筋;分布筋末端弯直钩伸至对边【图集11G101-2第40、42页】;
③梯梁加强抗剪抗扭构造,箍筋不小于φ8@150,腰筋不小于N214;梯柱截面不小于墙厚×300,砼标号不低于C25,纵筋不小于414,箍筋不小于φ8@100;梯间框架柱(剪力墙端柱)配筋增大10~20%,箍筋加密。
3、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梯间四周用剪力墙和连梁围合的框-剪结构:
(1)楼梯可不参与整体抗震计算;
(2)楼梯构件按正常使用荷载基本组合进行承载力计算;
(3)楼梯构件采取如下抗震构造措施:
①纵向面筋拉通且不小于最小配筋率【朱文建议不小于0.1%】,底、面纵筋均按充分考虑钢筋抗拉强度的要求锚固【见第三条】;
②梯板厚h<150时分布筋末端可不弯钩;h≥150时分布筋弯直钩伸至对边【GB
50010-2010第9.1.10条】,梯板双层钢筋网之间设置间距不小于φ6@600的拉筋;
③梯梁加强抗剪抗扭构造,箍筋不小于φ8@150,腰筋不小于N214;梯柱截面不小于墙厚×300,砼标号不低于C25,纵筋不小于414,箍筋不小于φ8@100;梯间框架柱(剪力墙端柱)配筋增大10~20%,箍筋加密。
二、楼梯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要求:
1.与楼梯构件相连的框架柱、框架梁,应计入楼梯构件附加的地震内力(尤其是轴力和剪力);
2.与楼梯构件不相连的框架柱、框架梁,可按不计入楼梯构件的情况设计;
3.梯板应计入地震轴力和面内弯矩的影响,按偏心受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按双层配筋设计;
4.连接梯板和框架的休息平台梁应计入地震轴力影响,按压弯或拉弯构件设计;支承梯板的平台梁应按拉弯剪构件设计;
5.支承平台梁的梯柱应取平台梁的轴向力作为剪力进行设计。
㈣ 一般楼梯的尺寸标准是多少啊~~~长度和宽度~~~
楼梯的尺寸标准如下:
1.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米,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米。
2.楼梯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米(注意:楼梯水平栏杆长度大于0.50米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米)。
3.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米。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米。
4.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米。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米。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米。
5.楼梯井净宽大于0.11米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4)楼梯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楼梯形式:
楼梯按梯段可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和多跑楼梯。
单跑楼梯最为简单,适合于层高较低的建筑;双跑楼梯最为常见,有双跑直上、双跑曲折、双跑对折(平行)等,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三跑楼梯有三折式、丁字式、分合式等,多用于公共建筑。
剪刀楼梯系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双跑平行梯组成,或由一对互相重叠而又不连通的单跑直上梯构成,面呈交叉的剪刀形,能同时通过较多的人流并节省空间,螺旋转梯是以扇形踏步支承在中立柱上,虽行走欠舒适,但节省空间,适用于人流较少,使用不频繁的场所;圆形、半圆形、弧形楼梯,由曲梁或曲板支承,踏步略呈扇形,花式多样,造型活泼,富于装饰性,适用于公共建筑。
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
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
中国战国时期铜器上的重屋形象中已镌刻有楼梯。15~16世纪的意大利,将室内楼梯从传统的封闭空间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形体富于变化带有装饰性的建筑组成部分。
㈤ 楼梯的标准尺寸是多少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弹墨线:将墨线在竖直方向向下平移150,就得到墨线,墨线与墨线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就是梯级模板高度(150)。
在楼梯施工当中,安装工人经常由于一个问题出错:楼梯尺寸。因为装修设计图上的层高和建筑结构图中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建筑结构图中的高度不含装饰层的厚度尺寸,需要另外计算。
一个楼梯设计师对于层高经常不加考虑的使用了建筑结构图的层高,而没有计算装饰层的因素,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错误,装修工应该首先用墨线弹出装饰层的高度,然后测量人员需要对层高重新测量。
(5)楼梯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楼梯按梯段可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和多跑楼梯。梯段的平面形状有直线的、折线的和曲线的。
单跑楼梯最为简单,适合于层高较低的建筑;双跑楼梯最为常见,有双跑直上、双跑曲折、双跑对折(平行)等,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三跑楼梯有三折式、丁字式、分合式等,多用于公共建筑。
剪刀楼梯系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双跑平行梯组成,或由一对互相重叠而又不连通的单跑直上梯构成,剖面呈交叉的剪刀形,能同时通过较多的人流并节省空间;螺旋转梯是以扇形踏步支承在中立柱上,虽行走欠舒适,但节省空间,适用于人流较少,使用不频繁的场所。
圆形、半圆形、弧形楼梯,由曲梁或曲板支承,踏步略呈扇形,花式多样,造型活泼,富于装饰性,适用于公共建筑。
㈥ 楼梯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楼梯的设计要求是:楼梯必须结构设计合理,照标准,楼梯的每一级踏步应该高15厘米,宽28厘米;楼梯踏步的高度应小于18厘米,宽度应大于22厘米。
复式结构的房子,楼梯是必不可少的。楼梯是家中“上”与“下”之间的一个连接,但不仅仅如此,在这个上与下之间,需要的是安全、便捷。
从形式分有旋转式、直跑式、弧形楼梯及异形楼梯;相对于空间比较小的顶层带阁楼式住宅,一般适用旋转楼梯和直跑楼梯、异形楼梯;而空间比较大点的别墅及跃层式住宅就可以选择气势宏大一些的弧形楼梯。
楼梯在室内起到路径的功能,因此其安全与否是头等大事。楼梯的安全性首先体现其承重能力上,特别是玻璃楼梯,能否承受家人之“重”尤为重要;其实,楼梯装好后还要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
(6)楼梯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楼梯原理是将此垂直距离切分为小段的垂直距离,称为一级或一阶楼梯,或称为踏步。楼梯可能是直线的、圆形的,或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楼梯以某个角度连接而成。特殊类型的楼梯包含电动扶梯以及折梯,有着与楼梯相同功能的设计有电梯、楼梯升降机、电动步道,或是倾斜的人行道。楼梯主要由楼梯段、休息板(平台)和栏杆扶手(栏板)三部分组成。
楼梯前缘是踏面的一部分,突出于踢面。这就表示当测量楼梯的总长度时,不能简单将所有踏面深度相加,因为踏面是互相交叠的。许多商业、工业或政府部门建筑的建筑规范中要求楼梯必须加入前缘,因为它可以防滑并增进行人的安全。
楼梯上的栏杆是设置在楼梯梯段和平台边缘处起安全保障的维护构件。扶手一般设置于栏杆顶部,也可附设于墙上,称为靠墙扶手。
㈦ 住宅楼梯踏步尺寸设计强制性规定
住宅楼梯抄踏步尺寸设计强制性规定
答:问住宅楼梯踏步尺寸设计强制性规定。答对应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4.1.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4.1.5楼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