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设计
① 波普设计的定义是什么
波普艺术(pop
art),简单的说就是流行或通俗文化艺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英国,60年代在美国达到版高潮。波普权设计是一个反现代主义的设计运动,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重功能、重理性、严谨而呆板的特点和研究完美、整洁、高雅、形式单一的传统。
② 波普设计对现代设计有什么影响以及其评价.
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当时流行的主要是功能主义设计,这也就是当时形成的国际主义风格。因为在这一时期,设计包括工业设计所主要满足的是当时人们急需的生活日用品的设计。当时许多国家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因此在建筑上流行的是功能主义风格的现代建筑,包括后来的国际主义风格。由于当时人们急需的是生活用品,因此在日用品的设计上也是一样。从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是欧洲经济包括亚洲经济的恢复时期,但是欧洲经济恢复的非常快,另外还包括日本等战败国,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了50年代后期,人们的生活基本安定下来。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战后出生的年青一代成为消费的主体,这些年青人慢慢成为领导消费潮流的人(他们是引导日用品和服装潮流的一批人)。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对于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后期的功能主义设计,人们已经开始不在满足其简单的功能设计。另外,在6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反正统文化的潮流,尤其是在当时美国出现的摇滚乐,反对越战等,这些都成为了反对主流文化的一些重要事件和现象。反主流文化也影响到了绘画,这就是在美国60年代出现的波普艺术运动。其是伴随着摇滚乐而出现的绘画,也包括雕塑的艺术流派。它主要是把艺术大众化,这种大众化主要是在描绘的方法、内容和题材上将艺术大众化。无论是古典艺术,还是现代艺术,都很难说其是大众艺术,因为古典艺术主要是服务于宫廷的,因此该艺术往往与大众没什么关系。而在现代艺术里,包括立体派、表现主义、印象派、抽象派等等,这些艺术也不是大众艺术,而且很多大众都认为这些艺术看不懂,因而现代艺术只是一小部分人,一个小艺术圈内人的艺术,而非大众艺术。艺术真正能为大众接受和认可的是从波普艺术开始的,因为波普艺术本身就是以大众文化作为自己描绘的主要内容,它将日常生活作为题材表现在绘画中。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沃霍尔。他曾为猫王、可口可乐等做过设计,这些设计都是大众一看就懂的作品。波普艺术主要是描绘当时的流行文化,因此可以说其是美国人当时生活的一种真实反应,其主要描绘了美国的生活内容。欧洲在战前曾是经济强体,但经过一战和二战的摧残,经济已大不如从前,战后一直处于恢复中。而此时的美国经济却发展了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他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其他国家年轻人所向往的,尤其是欧洲的英国。美国的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生活日用品、汽车等都成为美国式生活的体现。美国的生活方式开始被欧洲的一些人向往,他们向往的是组成美国式生活的东西,也就是影星、歌星、汽车等等。60年代的欧洲青年人开始把美国的地下杂志、日用品、服装引进国内,并将其放到日常生活中来,因此在英国最早开始了一次波普设计运动。波普运动带有浓厚的美国文化痕迹,另外还有反对传统文化的特点,这种反对也包括对其父母一代所使用的日用品的否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厌倦了那些枯燥、乏味且功能简单的日用品,他们希望生活不再象父辈一样单调而没有色彩,所以他们开始动手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日用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色彩鲜艳,这些设计形成了60年代后期的一次波普浪潮。
波普设计在当时并非有意识的反对现代设计,而只是受当时流行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不象后来的后现代设计,它明确反对现代设计,并在对现代设计的反思和反省中产生。而波普设计并不是在明确观念下所产生的设计运动,这些设计主要是青年人希望日用品与父辈不同,通过日用品来反映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因此这一时期的设计多种多样,造型独特、色彩艳丽。60年代是波普设计流行的时期,也是由现代设计往后现代设计发展的转折点。波普设计启发了后现代设计思想的产生,也正是波普设计首先产生出与功能型、国际主义风格不一样的设计品出来,因此理解波普设计是理解现代设计往后现代设计发展的关键内容。由于波普设计的造型独特、色彩丰富,至今仍然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它也为平凡的生活增加了几分色彩。
波普设计产生的背景:
1. 波普设计处于反文化、反正统的大背景下。
2. 年轻人不满足于功能型的设计用品。
3. 表现与父辈不一样的观念,表达自己与父辈不同的个性。
4. 战后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他们有着与消费者一样的心理,所以才能设计出迎合消费者的作品。
该时期设计受到当时整个文化背景的影响,受到重大事件(登上月球)、流行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光效应艺术)。波普艺术是当时整个反传统文化潮流的一个方面,通过不同的造型、色彩反应出对传统、正统文化的反抗情绪。但是在设计上波普文化是现代设计向后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且波普设计极大的发挥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强调了设计的趣味性,使设计脱离了早期设计的形式单调,色彩单一的毛病,将设计往丰富多彩的方面发展。波普艺术在设计上的意义是非常的,其对启发后来的设计,启发设计师的灵感与创造力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波普艺术虽然出现于60年代,但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波普设计的作品,这些作品仍然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从早期的威廉·莫里斯到波普艺术运动,现代设计的观点已经开始产生变化,在审美趣味上也形成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审美趣味。正是由于波普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功能型设计,才启发了后来的后现代设计的出现。我们很难把波普运动后期的产品与后现代设计区分开来,因此经常有人问波普设计与后现代设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很难把波普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在形式上进行区分。我认为波普艺术不是建立在后现代设计的思想观念基础上的,它其实只是形成了当时流行文化的一个内容,一个方面,即成为当时反正统、反传统文化的内容,而后现代设计带有很明显的反现代设计的思想,所以波普设计是后来产生后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设计潮流。波普艺术本身虽带有反功能主义的特征,但没有明确提出后现代设计,它只是强调了设计的趣味性、色彩感,希望拥有色彩丰富、趣味性强的生活用品,而且这些用品正好迎合了当时青年人的审美情趣,成为60年代反正统文化的一个内容,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当时的波普文化、波普艺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60年代的设计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它既有受波普文化影响的波普设计,又有受光效应文化影响的光效应设计,即在画面上产生平面构成视觉效果的设计。同时设计还会受到重大事件的影响(太空时代的来临),太空时代的图片、观念也影响到了当时的设计风格,出现了包括在服装、产品、广告上用一些跟太空时代人们审美观念基本一致的设计用品,甚至包括口红这种女性味很浓的广告也出现在太空的实验室。因此理解波普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产生,理解其成为现代设计往后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③ 什么是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怎样设计
波普艺术的兴起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二战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对于当时冷漠缺乏人情味/风格单调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他们希望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代表心得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
他们喜爱的是明快突出的色彩,强烈的对比。
从波普艺术的时代背景中就可以看出,在艺术形式上,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会很丰富,并不会拘泥于某种单一的表现方式,并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波普艺术是首个与商业艺术接轨的艺术类型,这就造就了波普艺术的功利性,会有意识的向着大众最受欢迎的方面靠拢,赢得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从波普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服装设计有很深的影响,这是波普艺术流行性的体现。
波普艺术的发展深受现代大众文化的影响,这使得波普艺术更亲民。但同时他也具有大众文化的某些特点,节奏快,可复制性强,大众化 ,低成本。
之前因为作业关注过一些波普艺术的东西,我理解的暂时就这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流行的(面向大众而设计的),年轻人的(以青年为目标),廉价的,批量生产的,魅惑人的,大商业,性感的,恶搞的,诙谐风趣的,转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随意消耗的(易忘的)。
这是我查到的关于波普艺术的开创者理查德汉密尔顿总结的波普艺术。
④ 什么是波普艺术
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
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4)波普设计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1、波普艺术是从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首先在英国由一群自称“独立体”(Independent Group)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建筑师引发,他们对于新兴的都市大众文化十分感兴趣,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
2、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3、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
⑤ 波普设计的艺术理解与认识
这种以当时最流行的形象为题材的艺术在20世纪中期由罗伊·里奇特斯坦等艺术家首次创造出来,这些人被称做“波普艺术家"。
罗伊.里奇特斯坦是第一位选择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漫画里的形象为创作主题的画家.这个作品的名字是《杰作》.创作于1962年。
人民的艺术
这种取材于流行文化的艺术形式被称做“波普艺术”。
1: “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已开始在美国和英国盛行。波普艺术家们通常选择人人都熟悉的事物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
2: 他们的画作或雕塑作品都是取材于当时人们每天都会见到的东西。如汤罐头、爆米花这些家庭中常见的产品或是纸币、加油站、路标、旗帜等等。
3: 他们选择经常在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上出现的东西作为自己的题材,比如演员、歌手、歹徒、牛仔、甚至还有卡通人物。
波普艺术风格
波普艺术的风格不是统一的。
1:如里奇特斯坦这样的波普艺术家喜欢用平滑的笔触和很多单色块来模仿那些在广告和漫画中常见的艺术风格。
2:而像安迪·沃霍尔则喜欢把电影明星和食品包装上的形象印在画布上。
3:还有一些艺术家。如罗伯特·劳森伯格,则喜欢把粗线条拼凑在一起。
所有波普艺术家都坚信,他们要呈现的是人们生活着的当今社会,而不是过去的社会..
艺术发展史上的很多时期,都会有一些艺术家以相似的主题、风格或灵感进行创作,被称之为“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和印象派就是艺术运动的实例。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把艺术家用这种“运动”来加以区分是很容易的。在那个时期。艺术家们都是独立工作。他们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艺术创作,不会互相抄袭作品。他们可能并不把自己看做是运动中的一分子。事后我们区分不同的运动是为了了解艺术的发展过程。
新运动
为什么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 得到了发展呢?那时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知道,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生产,但是
美国和英国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这种繁荣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变革,艺术界的波普运动也由此产生。
20世纪60年代纽约的百老汇,许多波普艺术家都从这里明亮的,诱人的广告以及其他流行的形象中获得过灵感。
后战争时代的变革(方便快捷新颖渐成主流)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和英国已经转型为消费社会。工业发展十分迅猛,人口激增,人们也变得越来越富有。与以往相比,他们为自己家人和家庭买的东西更多了。对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目标也变得现代和时髦,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购买更大的汽车、电视、新款式的家具和电动剃须刀。像圆珠笔这种只用几次就被丢掉的一次性产品也第一次被摆上了商店的柜台。
人们也开始购买在战争时期买不到的食品。这种新型食物在食用之前几乎不需要特别加工,比如汉堡包和袋装冷冻食品(电视快餐)。这些产品都可以在变得越来越大的超级市场中买到,而在私人开的商店里却很难买到。
商用艺术的兴起
因为人们的购买力越来越大,商家开始为卖出更多的产品而彼此竞争。他们需要有绘画技巧的人创造出商业艺术。这种艺术包括对产品的设计和能诱惑顾客购买商品的广告。广告业并不是新兴事物,但是在战后,商家都试图获取更高的营业额,商标名称和容易识别的广告形象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许多商品都在超市里被码放在一起;广告不仅出现在广告牌和招贴板上,而且出现在五颜六色的杂志中和电视屏幕上。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广告业和设计业的艺术工作者通常要从在艺术学校学习传统艺术课程开始,这些课程包括在过去的艺术大师的画作中学习油画的绘画技巧。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不用学习传统艺术课程的新型艺术学校成立了,这种学校是专为培养平面设计师而开设的。学生们在这里为日后能从事与商业艺术相关的职业作准备。
便捷成主流
在20世纪50年代的新型消费社会中,人们想拥有一种便捷的生活方式。从超级市场里堆放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到直接从冰柜里拿出的冷冻速食晚餐,都暗示出人们对“便捷”的渴望。商业艺术家需要为这些产品设计广告和包装。
在20世纪50年代,广告商都急于想出精炼、响亮的广告语,这些广告语与产品图像结合起来可以使消费者更容易记住他们的产品。这段时期的著名广告语有:
她用了?她没用?(伊卡璐发胶.1957年)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1959年)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s巧克力,1954年)
下面这幅墙上的画作看上去就像是一张被放大了很多倍的漫画的一部分。画中人物的面孔是由很多小圆点组成的,就像你通过放大镜来观察报纸上登载的漫画一样。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部漫画中的一幅图,而是美国艺术家罗伊·里奇特斯坦1962年创作的一幅画作。这幅漫画风格的作品模仿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漫画书中或是报纸上流行的图像。这种以当时最流行的形象为题材的艺术在20世纪中期由罗伊·里奇特斯坦等艺术家首次创造出来,这些人被称做“波普艺术家"。
罗伊.里奇特斯坦是第一位选择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漫画里的形象为创作主题的画家.这个作品的名字是《杰作》.创作于1962年。
人民的艺术
这种取材于流行文化的艺术形式被称做“波普艺术”。
1: “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已开始在美国和英国盛行。波普艺术家们通常选择人人都熟悉的事物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
2: 他们的画作或雕塑作品都是取材于当时人们每天都会见到的东西。如汤罐头、爆米花这些家庭中常见的产品或是纸币、加油站、路标、旗帜等等。
3: 他们选择经常在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上出现的东西作为自己的题材,比如演员、歌手、歹徒、牛仔、甚至还有卡通人物。
波普艺术风格
波普艺术的风格不是统一的。
1:如里奇特斯坦这样的波普艺术家喜欢用平滑的笔触和很多单色块来模仿那些在广告和漫画中常见的艺术风格。
2:而像安迪·沃霍尔则喜欢把电影明星和食品包装上的形象印在画布上。
3:还有一些艺术家。如罗伯特·劳森伯格,则喜欢把粗线条拼凑在一起。
所有波普艺术家都坚信,他们要呈现的是人们生活着的当今社会,而不是过去的社会..
艺术发展史上的很多时期,都会有一些艺术家以相似的主题、风格或灵感进行创作,被称之为“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和印象派就是艺术运动的实例。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把艺术家用这种“运动”来加以区分是很容易的。在那个时期。艺术家们都是独立工作。他们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艺术创作,不会互相抄袭作品。他们可能并不把自己看做是运动中的一分子。事后我们区分不同的运动是为了了解艺术的发展过程。
新运动
为什么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 得到了发展呢?那时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知道,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生产,但是
美国和英国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这种繁荣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变革,艺术界的波普运动也由此产生。
20世纪60年代纽约的百老汇,许多波普艺术家都从这里明亮的,诱人的广告以及其他流行的形象中获得过灵感。
后战争时代的变革(方便快捷新颖渐成主流)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和英国已经转型为消费社会。工业发展十分迅猛,人口激增,人们也变得越来越富有。与以往相比,他们为自己家人和家庭买的东西更多了。对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目标也变得现代和时髦,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购买更大的汽车、电视、新款式的家具和电动剃须刀。像圆珠笔这种只用几次就被丢掉的一次性产品也第一次被摆上了商店的柜台。
人们也开始购买在战争时期买不到的食品。这种新型食物在食用之前几乎不需要特别加工,比如汉堡包和袋装冷冻食品(电视快餐)。这些产品都可以在变得越来越大的超级市场中买到,而在私人开的商店里却很难买到。
商用艺术的兴起
因为人们的购买力越来越大,商家开始为卖出更多的产品而彼此竞争。他们需要有绘画技巧的人创造出商业艺术。这种艺术包括对产品的设计和能诱惑顾客购买商品的广告。广告业并不是新兴事物,但是在战后,商家都试图获取更高的营业额,商标名称和容易识别的广告形象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许多商品都在超市里被码放在一起;广告不仅出现在广告牌和招贴板上,而且出现在五颜六色的杂志中和电视屏幕上。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广告业和设计业的艺术工作者通常要从在艺术学校学习传统艺术课程开始,这些课程包括在过去的艺术大师的画作中学习油画的绘画技巧。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不用学习传统艺术课程的新型艺术学校成立了,这种学校是专为培养平面设计师而开设的。学生们在这里为日后能从事与商业艺术相关的职业作准备。
便捷成主流
在20世纪50年代的新型消费社会中,人们想拥有一种便捷的生活方式。从超级市场里堆放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到直接从冰柜里拿出的冷冻速食晚餐,都暗示出人们对“便捷”的渴望。商业艺术家需要为这些产品设计广告和包装。
在20世纪50年代,广告商都急于想出精炼、响亮的广告语,这些广告语与产品图像结合起来可以使消费者更容易记住他们的产品。这段时期的著名广告语有:
她用了?她没用?(伊卡璐发胶.1957年)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1959年)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s巧克力,1954年)
美国波普艺术之前的艺术
从大约l942年到20世纪50年代,在波普艺术初始前后,美国主要的艺术运动是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1:有些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如马克·罗斯科,用几种丰富的深颜色浸满整块画布。
2:而杰克逊·波洛克等其他艺术家开创了“行为艺术”,他们把颜料滴、泼或涂抹在画布上。
3:这种作品是抽象的,因为它没有描绘出明显的、现实的主题。它是表现主义的,
4:因为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
1941年l2月,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遭到偷袭,美国军队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也开始发展起来。这是许多美国人第一次窥见欧洲大陆上战争的恐怖,因此一些艺术家认为
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他们迷乱的心绪。
迷乱 迷 迷乱乱 迷乱
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一种新的艺术运
动。以杰克逊·波洛克为代表的艺术家。创造了一种有表现力的图像,用以表达他们对身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信仰。
反传统艺术的诞生
有些美国艺术家认为抽象表现主义太难于理解,于是开始在另外的艺术道路上寻求发展。比如艾伦·卡普洛和罗伯特.劳森伯格就认为比起一件已经完成的绘画或者雕塑作品,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更加令人兴奋。
艺术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艺术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艺术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20世纪50年代末,卡普洛组织了“偶发艺术”运动,
1:在这种艺术形式里观众可以参与创作。
2:在一些偶发艺术中,从椅子、食品到烟和旧袜子,艺术家可以用任何东西创作出艺术品。
艺术家可以用任何东西创作出艺术品
3:而在另一些偶发艺术中,艺术家只描绘常见的场景,比如在街上购物或是扫大街。
反传统艺术的关键点在于观众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偶发艺术作出反应。
4:一些其他曲艺术家,比如雷德·葛鲁姆的偶发艺术就像是奇怪的戏剧。观众成员有剧本,这些剧本可以指导他们在这个作品中应该干些什么。
偶发艺术被称做“新达达主义
偶发艺术经常出现在画廊里,但在街道上、停车场里和其他不可思议的地方也会发生。这种反传统艺术的运动有时被称做“新达达主义”,因为这些艺术家的信仰和20世纪20年代达达主义艺术家的信仰十分相似。
那么什么是达达主义呢
下面是达达主义的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95e98f0100pacj.html
重新定义英国文化
l951年5月,英国节开始了。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的许多城市依然还是百废待兴。英国节的设立强调了英国人的自我身份及其工业的发展,它给予了民众一种国家正在复兴的信念,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英国各地都举办展览,科学发明的展品炫耀着英国所取得的成就。最主要的展览集中在伦敦南岸新建的艺术中心里
但是这时人们
需要一个真正的代表未来的东西
于是 因为下面的原因 波普艺术诞生了
与此同时,许多年轻人都希望重新定义英国文化,这种文化能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1:年轻的英国艺术家,如彼特.布莱克和理查德·汉密尔顿认为流行的形象,如新车的设计图、模特的照片、科幻漫画上的图片和电影场景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比博物馆里和画廊里的传统艺术更有意义。
2:汉密尔顿曾说:波普艺术是通俗的、廉价的、能大批量生产的、年轻的、聪慧的、性感的、好玩的、迷人的,同时也是一个大生意。”
向西看美国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欧洲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美国在战后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这种影响也不断延伸到更多的地方。与美国军队的接触和美国杂志、报纸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对美国的影星和摇滚、蓝调等音乐形式产生了兴趣。
在欧洲人眼中,美国被视为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技巧和才能取得成功。这与只有出生在富裕家庭并认识有权势的人才能成功的传统欧洲社会正好相反。
英国艺术家开始对美国的文化感兴趣。汉密尔顿和爱德华多·保洛齐等艺术家组成了“独立小组”,他们从1952年开始在伦敦的新当代艺术中心定期会面。在这里这些艺术家互相展示美国杂志上色彩斑斓的图像,他们也组织展览展出用这些图像制作的拼贴画。
第一件波普艺术作品是什么?
许多人都认为第一件波普艺术作品是理查德·汉密尔顿1956年的一部拼贴画。它表现了一个“现代"的室内场景。这部作品的名字是《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独立小组"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艺术家们开始正式采用“波普"这个
词。艺术评论家劳伦斯·阿洛威在1958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大众流行艺术’这个概念。虽然他指的是包括从电影到建筑学所有的艺术形式。而不是单指绘画艺术,但是“波普艺术"这个概念开始作为
艺术领域的一次独特的运动被接受并保留了下来。
美国波普艺术大爆炸
在美国,流行商业艺术比英国更早地出现在广告牌以及杂志、漫画和报纸上。20世纪初期艺术家的作品中就出现了商业艺术的形象。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斯图尔特·戴维斯画了一幅漱口水瓶子的静物画。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艺术家开始对作为消费主义和工业发展的符号出现的流行图像的意义和重要性产生了兴趣。为了使这些符号更加明显,艺术家们喜欢用现实的艺术手法表现它们,而不是用艺术性很强的手法来表现。
罗伯特·劳森伯格和贾斯伯·琼斯常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波普艺术家。琼斯有一件以箭术中的靶子为象征的作品。那些在商业艺术上更有经验的艺术家从新达达主义和偶发艺术中获取灵感。这些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罗伊·里奇特斯坦和克拉斯·奥顿伯格尝试在他们的作品中包含一些流行的物品。成了波普艺术运动的核心。
一切皆美--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品,只是呈现和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95e98f0100p2db.html
⑥ 何谓波普艺术设计
波普艺来术
POP Art
西方现代美术思源潮。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特彻派尔画廓)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往常、如此丰富多采?,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⑦ 波普设计(名词解释
波普风格这个词来自英语的Popular(大众化),最早起源于英国。
波普风格是一种流行风格,它以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又称“新写实主义”和“新达达主义”,它反对一切虚无主义思想,通过塑造那些夸张的、视觉感强的、比现实生活更典型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实实在在的写实主义。波普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图形。
(7)波普设计扩展阅读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年轻人的相关日常生活用品上,如怪异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总之,它具有以下特点:
追求大众化、大众化的趣味,强调新颖性和独特性,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这些设计都具有游戏色彩,具有愤世嫉俗的青少年心理特征,像流行歌曲一样,以其灵活性和消费性走出英国,进而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设计运动。
从设计的角度看,流行风格不是简单一致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合体。他追求大众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高雅,强调设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大胆运用华而不实的色彩。
⑧ 什么是波普设计特点是什么时间地点
波普设计产生的背景:
1. 波普设计处于反文化、反正统的大背景下。
2. 年轻人不满足于功能型的设计用品。
3. 表现与父辈不一样的观念,表达自己与父辈不同的个性。
4. 战后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他们有着与消费者一样的心理,所以才能设计出迎合消费者的作品。
⑨ 什么是波普设计运动
(Pop Design)一场风格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美。波普(名词解释):一词源于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于1954年起源于英国,这话“大众化”艺术的思想根源来自于英国的大众文化,代表新达达、新写实主义等流派艺术家所创造的完全生活化、大众化、甚至垃圾化的艺术。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众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认为艺术不应仅供少数人享用,而应走向普通大众,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因此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打破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设计师在室内、日用品、家具、服饰和平面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形式:夸张、奇异、富于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选用塑料或廉价的纤维板、陶瓷等。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现代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波普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时装界有:英国的玛丽·奎特所设计的迷你裙,在全世界风靡十几年;法国的古亥热的宇宙服,表现出最新科技观念而使当代人惊喜。家具设计有:科兰的廉价、鲜艳、奇异的家具,深受青少年欢迎;穆多什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图案的纤维板椅子和罗杰·丁的如玩具般的吹塑椅子,都极受欧洲消费者青睐。在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等平面设计上,也都出现了醒目的波普风格。波普设计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艺术的设计师在现实社会寻求发展,他们把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搬进艺术——以大众商业文化为基本特色的波普艺术应运而生。波普艺术的手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商业产品。从饮料、化妆品的广告、商标、电影宣传画,到汽车灯、车窗、家用电器,等等,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有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由于波普设计主要是面对青年市场,产品必须廉价,因而质量无法表证。波普设计反对现代运动的“少即是多”的主旨,这也导致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激进设计。它从新艺术、装饰艺术、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光效艺术、幻觉艺术、东方神秘主义、太空主义中汲取营养,并在大众传媒的助长下茁壮成长。
⑩ 波普设计有什么特点
看看着个就有思路了
如何理解现代设计
■对于现代设计的理解,还要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说起。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的新的审美观的运动。对大多数持这一审美观的实践者来说,它不单是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以及从19世纪突然崛起的客观精神。除此之外现代主义另外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口号反映了此项运动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
■进行现代运动的设计师想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最终得出反对装饰风格的纯几何形式。最鲜明的代表就是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他们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以原色红、蓝、黄和圆形以及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在后来的发展中,现代设计也被称为国际风格。这是因为这一新方向产生的巨大影响而予以的美称。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是服从现代设计的规则的。而在同时期还有部分人并不愿意完全的服从这一当前比较流行的规则。
■服从规则的突出的代表有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构成派,斯堪的那维亚的阿尔多和阿斯普朗德的设计,还有 美国的流线型设计。尽管这些设计和制作展示出了复杂和多变性,但是他们其中始终有着共同的联系。例如,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在创作中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照几何的式样。此次运动中法国和意大利也有杰出的代表。意大利未来派把自己和左翼法西斯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要利用工业文化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法国勒.柯布西埃的建筑设计艺术也是把纯粹的现代主义精神具体化的杰出代表。
■其他国家的设计没有完全服从这一规则。例如瑞典和美国,创造了一种为一般民众所接受的流行的现代风格。斯堪的那维亚和英国更是不大喜欢走极端的方式,在材料的选择上,他们一般更喜欢使用天然的材料而不大喜欢过于几何形的。由于20年代后期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出现的一小批工业设计先锋,把机械时代的设计应用到诸如火车、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汽车这样一批的产品上。
■虽然装饰的概念是现代设计运动极力反对的,但是在这段时期里装饰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流行设计经常使用建筑上的几何形式语言,创造了一种取得高度成功的风格。(如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因为1925年巴黎的一个名字为‘装饰艺术展’的展览,这一风格被命名为装饰艺术。虽然评论家对次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影响装饰艺术在30年代的风行。但,即使是这样,现代主义者还是把它开除在外,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称:Moderne 。Moderne指的是介乎艺术装饰风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风格。
■在这个时期中,现代设计的思想已经成为了设计师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体现在一切的生产和生活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一个事物或一种思想不适合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或是经济环境的时候。那么它就要被时代所遗弃了。所以,到了战后,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代主义和它的价值受到严峻的挑战。现代主义使用的方法太有限了,以至无法设计,它对机械的崇拜压制了人类思想的发明创造力。同时它忽略了给予物体个人的感情和复杂的意义,认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法是对的和适当的,这种观念无疑是错误的。
■由于战后经济的停滞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在战争的压力下英国出现了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而欧洲其他地方则受到了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提倡的古典风格的影响。纳粹分子把现代运动和同犹太人和公产主义象征联系起来,所以现代运动在此时是不可接受的。与此同时为了恢复经济,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在这些恢复经济的计划中,关键的战略是设计,是它在增加出口、促进贸易和生产中的作用。
■50年代的设计受到战争的影响,人们还处于物质短缺和定量配给的状态,但此时的设计观念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人们把变化后的设计称为‘当代风格’,它不仅是一种新设计风格,更代表着未来的图景。战争给人们留下了重建未来的共同目标和事业,所以这种‘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服务的设计。同时这种设计也因为其形式借鉴于美术的发展而被称为‘有机设计’。这样的设计形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变得灵活多变,由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意味。
■50年代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出现明亮的色彩和粗犷的构图,这是对战争带来的物质短缺,定量供给以及束缚限制的自然反映。另外,科学的作用以及战后新的审美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设计师们被科技进步带来的崭新的未来景象所打动,这种对技术新个态度促使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也使设计从科学中吸取了营养得到了动力。此时,在20世纪初期支配国际设计局面的国家,如法国、德国,到了如今逐渐被意大利、美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代替了。斯堪的那维亚和意大利的设计有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比之下美国的成就更为突出。在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一种异样的文化力量开始滋生,波普文化将推翻50年代设计的价值。
■60年代,设计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由消费者的愿望和技术第一的思想左右着。
■从30年代起就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现代设计传统这时大势已去,不得不让位给了波普设计。现代设计运动主张设计要着重功能,少用或者不用装饰,要经久耐用。50年代,年轻一带的设计理论家和实践者从伦敦发起,要推翻这些规则。‘独立团’的出现使:设计价值可以不必普遍化,应该合理少注重些功能,多注重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这种主张开始流传。波普在美国独立的发展,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艺术领域传播到设计领域。伦敦卡拉比街礼品和服装的销售说明了波普设计的优势,它是瞬间的、可消费的,聪明而具有讽刺意味的。
■所谓技术第一的思想,是原于科学家们对未来的许诺:要让技术使一切发生变化。60年代的太空旅游给设计师们又灌输了新鲜的思维力量。此时在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纷纷出现了优秀的技术产物。
■波普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做了重新的修整,但当后现代主义代替了波普的时候,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才真正开始了。
■1973年的石油危机有效的结束了60年代设计的乐观主义实验。波普设计巧妙的短暂价值,实验性的视觉风格,不适应新的保守主义方式。厂商和消费者不在有信心或金钱来主持实验性的设计。后现代主义最早的起点是对现代主义原则和价值的批判性立场。战后新的一代感到现代主义方式太严格刻板,现代主义观念排斥装饰、大众化口味以及人类俗望的癖好。后现代主义打开了一系列的设计方式:复兴的观念,材料和意像——这些都是过去被现代主义者否决的。直到后来,这些思想还一直被运用到设计中去。新时代的设计方向有了新的主题,即绿色环保和新技术的发展。
■9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加强了限制,并给予设计重新考虑方向的机会。我们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设计事业可谓蒸蒸日上。受到世界范围的影响,不论是在建筑还是在工业设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得到了不小的成就。但当我们还在追求设计的简约淡雅时,设计比较先进的国家却重拾了复杂鲜明的设计风格。当我们还把现代设计运动的原则运用到我们的作品中去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时代性已经不存在了。设计是时间的轮回,时代的产物,是依靠经济的发展作为后动力量。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达到世界的水平,所以中国设计的滞后性是理应出现的。但历史证明,设计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前面所说的战后各国的经济复苏计划中,设计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的。虽然不得不承认设计在中国的地位也在逐步的提高,但由于中国的历史和原有制度对人们观念的限制,若在短时间内达到世界水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充实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也使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只要我们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世界进步的范畴便不会将我们弃置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