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驳回起诉与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A. 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的区别
1、适用法律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程序法;而驳回诉讼请求既可适用程序法,又可适用实体法。2、适用的诉讼主体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的诉讼主体是单一的,主要适用针对原告的起诉;而驳回诉讼请求适用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可针对被告的反诉请求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主张。3、采用的裁判形式不同。驳回起诉是对程序意义上诉权的确认,应当采用裁定形式;驳回诉讼请求则是实体意义上的诉权的确认,必须采用书面判决。4、适用阶段不同。驳回起诉通常是在人民法院立案后,诉讼程序刚开始阶段时适用;驳回诉讼请求是在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审理完毕阶段时适用。5、适用的内容和目的不同。驳回起诉是人民法院立案后经审查查明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起诉权利;而驳回诉讼请求是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后,认定诉讼主体的诉讼请求或主张证据不足或者超过诉讼时效又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以及其他依法不予保护的诉讼请求或主张判决予以驳回。6、法律后果不同。驳回起诉的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原告再次起诉的,如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书生效后,诉讼主体不能就同一诉讼请求和事实向人民法院重新提出诉讼,若当事人仍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B. 是裁定驳回起诉还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或者是裁定驳回诉讼请求不懂啊,高人指点。
原因很简单。
法院的判决往往会依据原告人的诉讼请求来作出,一般情况下为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或者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案中,甲公司起诉要求的是对被损毁财物的赔偿,也就是关于财产损失的诉讼,在财产损失的诉讼中,法院主要判决的内容就是谁对谁进行赔偿的问题。
黎某是否向王某进行赔礼道歉,与本案并无多大联系,所以法院没有支持。
黎某虽然在诉讼中要求法院判决甲公司支付其劳动报酬,但此要求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反诉,故法院在本案中是不可能对黎某要求甲公司支付劳动报酬的诉讼请求进行处理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C. 该案是裁定驳回起诉还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之后提供材料的货家向华宁合肥分公司索要货款,却一直无果,到了年底,货家们发现华宁合肥分公司人去楼空,为此,特向武宁县法院起诉陈某个人,请求支付货款。 【分歧】审理中查明陈某是华宁合肥分公司的员工,其签收行为只是职务行为,这些装修材料买卖合同实际是原告们与华宁合肥分公司之间形成,被告陈某个人不承担给付货款的义务,但是对于本案到底是裁定驳回起诉还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应该裁定驳回起诉,因为装修材料是华宁某公司向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某五金商行赊购的,被告应是华宁合肥分公司而不是陈某个人,原告告陈某个人属错告,真正的义务担当者应是华宁某公司,该案错列当事人是程序上应解决的问题,是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条件的表现。 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本案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条件的规定,程序上没有问题,被告陈某只是华宁某公司的员工,真正合同主体应是华宁合肥分公司而不是陈某个人,原告针对陈某个人的请求是没有事实依据,因此应该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11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之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起诉,人民法院即应立案受理;人民法院立案后,又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对此案已经开庭审理,并且原告的起诉完全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原告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亦有明确的被告,故不应裁定驳回起诉。 二、当事人的诉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权利,即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又称之为起诉权,即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和保护的权利;实体意义上的诉权称之为胜诉权,即请求人民法院满足其诉讼请求的权利,只要当事人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条件,就具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人民法院不能裁定驳回起诉。本案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告与被告陈某之间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原告针对被告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不能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因此没有胜诉权,所以人民法院不应当裁定驳回起诉,而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甲对被告乙的诉讼请求。
D. 被告不适格是裁定驳回起诉还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案情】原告胡某起诉称,其夫系被告某县粮食局下属单位某粮管所的职工,并工作至退休。1985年其夫去世后,原告作为遗属每月从粮管所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但2003年粮管所进行改制后被注销。在一次性补发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后原告就再也没得到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原告认为被告与其下属单位某粮管所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承继关系,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按劳动法规补偿相关补助。某粮管所因企业改制后归口县粮油储运公司。 【分歧】被告不适格是裁定驳回起诉还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应裁定驳回起诉。其理由是民诉法108条关于“有明确的被告”,是指被告明白、正确,被告应当是适格的被告,即认为被告不适格也是程序上的问题,应从程序上裁定驳回。被告某县粮食局并非某粮管所改制后的权利义务承继人,两者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被告不适格,故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理由是民诉法108条关于“有明确的被告”,没有要求有适格或正确的被告,只要求是明确、具体。也就是说原告起诉时,只要明确谁是被告就可以了,指出侵犯其权益或与其发生争执的对方是谁。原告在起诉时只要有明确被告,符合起诉条件,原告就有诉权,至于原告是否具有胜诉权,则需要进行实体审理后才能作出判决。如果经审查后认为被告不适格(即原告告错了人),就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评析】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二)项的理解不同是产生上述两种意见的原因。对此我们首先对裁定驳回起诉与判决驳回诉请加以区别。驳回起诉是人民法院对已受理的案件,经过审理,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和法院的立案条件而裁定予以驳回的司法行为。驳回诉讼请求,是人民法院对审理的案件依照实体法的规定,认为当事人的实体请求无正当理由或法律依据而以判决形式予以拒绝的司法行为,是对当事人实体请求权的一种否定评价。 具体对于上述案例的处理,笔者倾向第二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11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之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起诉,人民法院应立案受理,立案后又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对本案已经开庭审理,且原告的起诉符合民诉法第108条的规定,原告起诉主张权利,符合法院管辖受理的范围,原告享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而不应裁定驳回起诉。而如果裁定驳回起诉,原告再次对被告提起诉讼,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仍应受理,这将造成不必要的重复。 第二,当事人的诉权分为两个方面,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前者称为起诉权,后者为胜诉权。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是诉权的依据,行使诉权必须提出实体法的请求权作为依据,但是诉权的存在与实体法的请求权是否真正存在无关。当事人只需根据自身的法律评价主张一种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就行了,至于这种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法院裁判的确认和支持,并不影响诉权的存在。可见,诉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没有实体权利内容的民事诉讼程序权利,但它与实体权利有联系。因此,就被告不适格问题来讲,只要原告主张或提出了某项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民事程序法对此类纠纷又无限制,原告就有诉权,法院查明了原告告错了人,其丧失的是实体胜诉权,故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最后,笔者建议对于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体现司法为民和诉讼经济原则,可由法院主动依职权释明原告更换被告或动员原告申请撤诉。如原告不同意更换被告,也不申请撤诉的,按相关实体法或按证据不足起诉不具备实体权利和要件处理,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同时在法律适用上建议司法机构作出解释加以规范。
E. 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的区别是什么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依据程序法的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中,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而对原告的起诉予以拒绝的行为。驳回起诉是发生在人民法院立案后,尚未审结前(如果在立案之前就发现的则应裁定不予受理),一般只适用于第一审程序,适用的是程序法,确认当事人无权起诉,即当事人没有程序上的诉权,或没有实体上的请求权,本不应起诉而提起了诉讼,针对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起诉,一般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较少适用,如果二审或再审时发现案件不应受理的则可以发回重审,由原审法院裁定驳回;当然,如果二审或再审时法院发现案件不应受理但已作出实体判决,也可裁定驳回起诉。驳回起诉是人民法院对诉讼中涉及的程序性事项的规定,只要原告的起诉符合民诉法第108条的规定,原告可重新提起诉讼。 驳回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向对方提出实体权利要求,因为当事人的实体要求没有实体法上的正当理由和法律依据,以判决形式予以拒绝的行为,包括驳回全部诉讼请求和驳回部分诉讼请求,实际是在于当事人的这种诉讼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法律根据,对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否定性评价。第一审、二审、再审程序都适用,依据的是各种实体法律、法规。
F. 民事诉讼案件中,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与裁定“驳回起诉”有哪些异同
你好,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与裁定驳回起诉是诉权这一概念分出的二种情况,诉权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实体权益。而诉权分出的二种权利,一是起诉权,这是程序上的权利,即当事人是否有起诉的权利,法院是否应当受理。二是胜诉权,这是实体上的权利,即法院是否会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如果没有起诉权,在立案时,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受理了,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如果没有胜诉权,仅有起诉权,法院在受理后,经过庭审,则会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根据你说的案例,该案可能是没有起诉权,但一审法院不仅立案,而且还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而二审中,二审法院可能发现了当事人根本没有起诉权,但该案已经一审判决,不可能再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而只能根据《民诉法解释》第139条的规定,裁定驳回起诉了。
至于你问的驳回起诉的条件,没有具体情形,仅有一种情况,就是《民诉法解释》第139条的规定,“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也就是说,驳回起诉是对不应受理的案件但又未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的一种补救,但应受理的案件只要符合《民诉法》第108条就行,不予受理的案件有有七种情形,太多,打字麻烦,你可以看一《民诉法》第111条规定。
不清楚的地方你再追问。
G. “驳回诉讼请求”与“驳回起诉”的区别,有没有具体法律条文作出详细规定谢谢!
驳回起诉是在受理之前,因为起诉方提起的诉讼主体不适格或者其诉讼不符合法律规定版,裁定驳权回。
而驳回诉讼请求是在受理之后,因为证据不足或者诉求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而判决驳回。
具体规定请查阅民事诉讼法。
如果觉得我回答的还可以,就给个最佳答案鼓励鼓励吧!
H. 驳回起诉裁定书和驳回起诉判决书的区别
在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的一审法院在审理中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但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出现两种不同作法,一种是适用判决驳回,另一种是适用裁定驳回,引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三项,应如何制作文书和适用条文?请给予解答。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来信中设定的情况存在伺题。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用裁定采处理。具体讲就是,如果在立案审查阶段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裁定不予受理;如果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与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139条的规定,裁定驳回起诉。其次,是关于涉及判决与裁定在适用上的区别问题。判决适用于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如,驳回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过对案件的实体审理,认为当事人的主张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不能成立,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这种情况则用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当事人丧失的是请求人民法院就双方问的民事权益之争依法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的实体意义上的胜诉权。裁定适用于解决审理案件中涉及的程序问题,如,驳回起诉,按前述所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立案后,经审查认为该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与受理的条件,用裁定驳回当事人的起诉,当事人丧失的是程序意义上的起诉权。
I. “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分别是指什么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依据程序法的规定,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和法院的立案条件而裁定予以驳回的行为。
驳回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经审理后,发现原告请求法院保护的实体权利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因而对原告的请求不予保护的司法行为。
J. 如何正确适用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
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的区别
1、否定的权利对象不同。驳回起诉是对程序意义的诉权作出的否定,驳回诉讼请求是对实体意义上的胜诉权所作出的否定;
2、适用阶段不同。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须将庭审过程全部结束,而驳回起诉的案件,即使有些已进行了开庭审理,因其解决的就是程序问题,所以庭审过程不必完全走完;
3、法律依据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程序法,即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驳回诉讼请求适用实体法,包括各种民事法律;
4、适用文书不同。驳回起诉适用裁定的形式,驳回诉讼请求适用判决的形式;
5、上诉期限不同。驳回起诉的上诉期限是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而驳回诉讼请求的上诉期限是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6、收费标准不同。驳回起诉的案件不收取案件受理费;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依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收取诉讼费用,并由败诉方负担,部分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案件受理费的负担由人民法院据实际情况判决。
7、法律后果不同。在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下,对于驳回起诉案件,由于当事人被驳回的只是程序意义上的诉权,而不涉及实体上权利义务的法律评价,当事人在具备了相应的程序性要件后,仍可以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而对于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由于当事人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由法律予以评判,其实体意义上的胜诉权已然丧失,只有在发现新的证据并足以推翻原判决的情形下,当事人才可以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