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面设计
① 制作一个数字时钟设计(24小时显示)需要哪些元器件
晶振+单片机+数码管,这是最少元器件数量的方案。
② 数字时钟设计方案
件方案:
⑴ 显示器采用6位LED数码管(共阳),可分别显示时间或日期;(通过KB键可版切换)
⑵ 显示器的驱动采用权动态扫描电路形式,以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但要注意所需的驱动电流比静态驱动时要大,因此要增加驱动电路。可采用74LS244或者晶体管;其中74ls244是用来驱动段选码,晶体管是驱动位选码!
⑶采用“一键多用方案”,以减少按键数目。本方案只采用了两个按键
⑷ 整体上要考虑:结构简单、布局美观、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以往我们做过这个课题~~~
③ 一天有24个小时,钟面上为什么设计成12格而不是24格
12小时的表盘只是常见的而已,我们日常用12小时制是为了方便,很多领版域都是用24小时制的钟权表刻度,只需要稍微改变里面的齿轮就可以变成24小时制的。在赤道面的白天和夜里是一样长的,只需要看太阳就知道时间了,不需要用24小时制的钟表,而在南北极、潜艇内以及封闭式与外界断绝联系的研究所领域会使用到24小时的钟表,为了让大家知道是白天还是夜晚,避免导致生理时钟误差。
希望采纳
④ 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
一般来说数字钟要完成的基本功能是利用数码管、按键、蜂鸣器完成版24小时制时间显示权(输入时钟脉冲一般要求为1024Hz),时间调节,闹钟设定,整点报时。我不知道你是用vhdl和实验箱做还是直接用现有元件完成电路板,后者可能要麻烦一点我没做过,前一种方法可能容易一定,可以自己增加一些功能,比如日期显示,和闹钟开关。难度在于要利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或仿真,需要摸清软件的脾性,vhdl并没有c语言那么容易掌握。我不清楚你到底哪个地方有问题,能不能再说清楚点?
⑤ 数字电子时钟设计原理
设计原理是利用二极管的智能操作排列顺序完成这样的设计使用。
⑥ 报时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18世纪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经过对植物开花时间的多年研究之后,把一些开花时间版不同权的花卉种在自家的大花坛里,制成了一个“报时钟”。人们只要看看“报时钟”里种植在哪个位置的花开了,就大致知道时间了。因为每种花开放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蛇麻花约在凌晨3点开,牵牛花约在4点开,野蔷薇约在5点开,芍药花约在7点开,半支莲约在10点开,鹅鸟菜约在12点开,万寿菊约在下午3点开,紫茉莉约在下午5点开,烟草花约在傍晚6点开,丝瓜花约在晚上7点开,昙花约在晚上9点开。林奈正是根据各种花卉的开花时间而设计出“报时钟”的。
就一天而言(在植物花期内),植物的开花时间大体是固定的;就一年来说,植物开始开花(始花),进入花期的月份也是大致不变的。
⑦ 一天有24个小时,钟面上为什么设计成12格而不是24格这里有什么科学原理有没有设
1小时分为60分钟,1分钟分为60秒钟,若设计成12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小格,12大格正好分成60小格,就像目前大家看到的钟表,每个小格代表1分钟或1秒钟。
有人说这是因为12能整除60,24不能整除60,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两外两个原因:
一、24虽然不能整除60,但可以把表盘上的刻度设计成两圈(甚至三圈),外圈分为60小格,代表秒和分,内圈分成24大格 ,代表小时(早就有这种表卖哦)。两圈刻度显然比一圈刻度复杂,看起来也显得乱一些,再考虑到小的手表表盘太小两圈刻度也不太好弄,就普遍采用12大格而不是24大格了。
二、公共场合的大钟,表盘很大,要是设计成两圈,内圈24格,外圈60格,远处也看得清。但公共场合的大钟,整点报时的时候还要敲钟(比如英国有名的大本钟),你画了24格,24小时的时候总不能敲12下吧?若敲24下那要敲多久啊?更重要的是以前有手表的人很少(更不用说电子表和能显示时间的手机了),听得到钟声看不到钟表的人要想知道是几点钟,就得数钟声,假若是下午6点钟,也就是18点钟,岂不是要数到18声才知道是晚上6点钟?再一个钟表报时敲钟机构也因此复杂的多,制造难度也大得多,成本也增加很多。12小时就简单的多了,比如还是前面说的下午6点钟,数6下就知道了。
⑧ 钟面为什么设计成1时=60分1分=60秒而不是设计成1小时=100分 1分=100秒
一圈为360度,分6比较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