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图
⑴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的E-R图
E-R图的组件有很多,但概括起来说,可分为以下四种:
线段:用于将实体、关系相连接
对于双矩形、双菱形、双椭圆、双线段等等一些组件,可以不用去管,通常用以上四种组件就可以表达清楚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
从E-R图向关系模式转化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主要是将概念模型转换成一般的关系模式,也就是将E-R图中的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在转化过程中会遇到如下问题:
(1)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可以采用原名,也可以另行命名,避免重名。
(2)非原子属性问题。非原子属性问题可将其进行纵向和横行展开。
(3)联系转换问题。联系可用关系表示。 1、标识实体:
通常有用户、角色这两个实体。
2、标识关系:
用户与角色间为多对多的互相拥有关系。
3、标识实体、关系的属性:
不仅仅是实体有属性,关系同样也有属性,这些属性在实体间建立关系时才会存在。
有时属性太多,无法在图上一一列出,可以用表格,在后面的步骤中这个表格同样会用到,如下: 实体 属性 描述 … 用户 性别
年龄
电话
… 男/女
多大了
联系方式
… … 4、确定属性域:
属性域就是属性的取值范围。
这时,可以用表格将属性的数据类型、数据长度、取值范围及是否可为空、简单/复合、单值/多值、是否为派生属性等域信息定义出来。
这个过程,事实上包含了逻辑结构设计中的数据类型、NULL、CHECK、DEFAULT等信息。 实体 属性 描述 数据类型及长度 是否可为空 用户 性别
年龄
电话
… 男/女
多大了
联系方式
… 1字节的短整形或布尔型
1字节的短整形
20字节的字符型或长整形
… NO
NO
YES 5、确定键:键就是可用于标识实体的属性,有:主键、唯一键、外键。 实体 属性 描述 键 用户 用户编号
性别
年龄
电话
… 男/女
多大了
联系方式
… 主键 6、实体的特化/泛化:
也就是面向对象模型中父类和子类的概念,这是个可选的步骤。举个例子,用户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员工,但有一小部分是从事销售的,销售人员
有个负责区域的属性,如果将这个属性放在用户实体中,如右图:
这时我们会发现,除了销售人员外,其他非销售人员这个属性全都不存在,这就是特化的过程。可以另建一个销售人员的实体来泛化用户实体,如右图:
这样就完成了对用户实体的泛化,泛化的过程也就是抽出实体间公共属性的过程,但通常,除非特化的部分太多,才会考虑将一个实体抽象成两个
1对1关系的实体,所有这个步骤是可选的。
7、检查模型:
(1)检查冗余
首先检查实体:1对1关系的实体中有没有非外键的重复属性,或者就是同一个实体;
其次检查关系:有没有通过其他关系也可以得到的重复属性;
当然有时,需要考虑时间维度,因为有些属性是有时效性的,也就是虽然是同一个属性,但不同的时间表示的却是不同的内容,这一点在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中会提到,这并不是真正的冗余。
(2)检查业务
检查当前的E-R模型是否满足当前业务的场景。可以从某个实体开始,沿着当前E-R模型的各个节点去模拟业务场景。尤其需要和《需求规格说明书》去做校验。
到这里,也就完成了E-R模型建立的全过程,有时,对于比较复杂的E-R模型,一张图可能显得太过局促,可以建立全局、局部E-R模型图,以便于查看和分析。
⑵ sql数据库关系图设计
建议复:客户表: id,customername,... (id是主键)
订单表制:orderid,id,proctid,...(orderid,表示订单编号<新增>,id是客户id,proctid是产品id;其中orderid是主键,id和proctid是外键),
产品表:proctid,proctname,...(proctid是主键)
⑶ 数据库设计概念模型图,逻辑模型图分别是什么
1.1.概念来模型(E-R图描述)
概念模型是对真实自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不是对软件设计的描述。
表示概念模型最常用的是"实体-关系"图。
E-R图主要是由实体、属性和关系三个要素构成的。在E-R图中,使用了下面几种基本的图形符号。
实体,矩形
E/R图三要素 属性,椭圆形
关系,菱形
关系: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
E/R图中的子类(实体):
1.2.逻辑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反映的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对数据存储的观点,是对概念数据模型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
1.3.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对真实数据库的描述。数据库中的一些对象如下:表,视图,字段,数据类型、长度、主键、外键、索引、是否可为空,默认值。
概念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即是把概念模型中的对象转换成物理模型的对象。
⑷ 数据库设计关系图
绘制ER图的软件很多,POWER DESIGNER,ERSTUDIO,ERWIN,ORACLE DETA MODULER等等。至于你这张,我不确定。不过前面说的这几个都能画出类似的。
⑸ 图片数据库如何设计
A表为明细信息,B表是图册,属于汇总信息
多对一的关系
所以A表增加字段,记录图册编号就可以了
⑹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如下图所示)用什么工具画
PowerDesigner
⑺ 数据库表如何设计结构如下图:
sqlserver的话,右键数据库,选择任务,里面就有生成脚本功能
按提示就可以生成数据库整个表,甚至所有对象的结构创建脚本
对于单独结构,可以右键到具体表,也有create功能,可以生成创建脚本
⑻ 数据库设计怎么做
两个不同实体间的1:n关系
上图中表示的是一辆汽车与零件之间的1:n关系,一辆汽车由许多个零件构成。“汽车”这个实体具有型号、单价和牌号等属性,“零件”这个实体具有名称、单价和厂家等属性,“数量”是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属性。
当然E-R图还可以表示1:1关系,例如夫妻关系以及姓名与学号间的关系等。
E-R图还可以表示m:n关系,例如教材中中讲的“学生”与“课程”之间通过“学习”联系,一个学生要学习多门课程,反之同一门课程有很多学生在学习。
在E-R图中,有时为了使其简洁明了,图中可以略去各属性,着重表示实体间的联系情况,而属性可以单独以表格形式单独列出。
4.E-R图的设计
E-R图的设计虽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方法,但一般来说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1)首先要针对每一个用户做出该用户信息的局部E-R图,确定该用户视图的实体、属性和联系。
[注意]
在设计E-R图时,能作为属性的就不要作为实体,这样有利于E-R图的简化。
(2)把每一个局部的E-R图综合起来,产生出总体的E-R图。
[注意]
在E-R图的综合的过程中,同名实体只能出现一次,还要去掉不必要的联系,这样才能消除冗余。
一般来说,从总体E-R图必须能导出原来所有局部E-R视图,包括所有的实体、属性和联系。
任何一个系统的E-R图都不是惟一的,强调的侧面不同,所作出的E-R图就可能差别很大。总体的E-R图所表示的实体联系模型,只能说明实体间的联系关系,还需要把它转换成数据模型才能被实际的DBMS所接受。
2.3.3 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
E-R图是现实世界各实体的具体反映,与数据库具体实现毫无关系,但它却是构造数据模型的主要依据。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正确地应用E-R图反映实体间联系并从E-R图中导出关系模型。
1.从E-R图中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
(1)对于E-R图中的每一个实体,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该关系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属性,并应根据关系所表达的语义确定哪个属性(或哪几个属性组合)作为“主键”。键在关系模型中是实现联系的主要手段。
(2)对于E-R图中的联系,情况比较复杂,要根据实体联系的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段加以实现。
2.从E-R图中导出关系模型
(1)两实体间1:n联系
对于两实体间1:n联系,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是:可以将“1”方实体的“主键”纳入“n”方实体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键”,同时把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n”方对应的关系中。
(2)同一实体内部个体间1:n联系
对于同一实体集内部个体间的1:n联系,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是:可在这个实体所对应的关系中多设一个属性,用来作为与该实体相联系的另一个体的“主键”。
(3)两实体间m:n联系
对于两实体间的m:n联系,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是:必须对“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用来联系双方实体;该关系的属性中至少要包括被它所联系的双方实体的“主键”,并且如果联系有属性,也要归入这个关系中。
(4)同一实体内部存在m:n的联系
如果同一实体内部存在m:n的联系,那么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是“为这个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该关系中至少应包括被它所联系的双方实体的“主键”,如果联系有属性,也要归入这个关系中。
(5)两个以上实体间m:n多元联系
对于两个以上实体之间的m:n多元联系,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是:必须为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该关系中最少应包括被它联系的各个实体的“主键”,若是联系有属性,也要归入这个关系中。
(6)两实体间1:1联系
对于两实体间1:1联系,只需在一个关系模型中增加另一个关系模型的主键,并可省略两实体间的联系模型。例如:书中所讲到的厂家与工厂的关系,可以省去“管理”这个模型,在“工厂”模型中加入属性“姓名”或在“厂长”模型中加入“工厂”的主键“厂号”,这样关系模型就形成了。
⑼ 数据库设计时的概念数据模型一般用什么图表示
通过数据抽象,设计系统概念模型,一般为E-R模型
数据库设计一般分6个阶段: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
2、概念设计:通过数据抽象,设计系统概念模型,一般为E-R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模式和外模式,对于关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视图;
4、物理结构设计: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设计;
5、系统实施:组织数据入库、编制应用程序、试运行;
6、运行维护:系统投入运行,长期的维护工作。
⑽ 数据库设计
广东省分等数据库包括省、市(地)、县三级成果数据,在层次上表现出个体的相似性和孤立性。为了在实现分等成果管理功能的基础上与国家级系统较好地对接,同一个分等成果数据库内容的省、市、县三种物理形式也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所以要求系统通过计算机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不同级的成果数据、不同形式的成果数据之间的互联。
(一)省级数据库
省级数据库包括省级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数据库、省级分等因素指标区数据库、指定作物光温或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分布数据库、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分区数据库、农用地分等省级单元数据库、农用地分等省级单元自然质量分值数据库、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数据库、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数据库、农用地分等省级单元经济等指数数据库、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数据库、农用地利用等数据库、农用地经济等数据库、省级标准样地分布数据库。
省级数据库中还包括若干省级表格:省级农用地分等基本参数表、省级二级区农用地分等指标区因素体系及权重表、省级二级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或样地适用区“指定作物-分等属性-自然质量分”(加)减分规则表、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间表、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间表、省级农用地分等汇总单元分指定作物计算结果表、省级农用地分等汇总单元多作物综合计算结果表、省级农用地分等结果省市县三级面积汇总表、省级农用地分等结果地类面积汇总表、省级农用地分等汇总单元综合数据表、省级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省级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如表 6-2 所示。
表 6-2 省级分等单元图属性字段标准化格式表
续表
(二)市(地)级和县级数据库
县级数据库包括分等因素指标区数据库、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数据库、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数据库、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数据库、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数据库、利用等指数数据库、经济等指数数据库、自然质量等数据库、利用等数据库、经济等数据库、县标准样地分布数据库。
县级分等单元图属性字段数据库根据汇总相关标准执行,除增加一个对应市级单元编码外,不作任何修改。市级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如表 6-3 所示。
表 6-3 市级分等单元图属性字段标准化格式表
同样,县级数据库中也包含农用地分等单元原始属性(包括确定自然质量分的诊断因素)数据表、农用地分等基本参数(光温和气候潜力指数、自然质量分、利用系数、经济系数)表、农用地分等指定作物基本参数表、样点产量-投入调查数据表、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汇总表、指标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或样地适用区“指定作物-分等属性-自然质量分”(加)减分规则表、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表、分等多作物综合计算结果表、分等结果面积汇总表、分等结果地类-面积汇总表、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分等单元综合数据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