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logo
❶ 中国戏曲史上,人们通常将什么视为京剧形成的标志
不过戏曲史上人们通常将什么视为京剧形成的标志,主要是京剧的脸谱,所以说京剧脸谱只要喜欢的话都很爱收藏,所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一个工艺品。
❷ 哪一戏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专的戏剧。它具备属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❸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的标志
今天太晚了,明天如果此题还没有沉,再来回答。
刚才的回答居然被吃了,岂有此理?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在前期是以各种上古舞蹈的形式出现,大致有这么几种:
(1)原始部落的歌舞。那是古人在狩猎或部落间战争结束时为表达喜悦、满足、愉快的活动。
(2)上古时代的傩舞。那是原始人驱鬼逐疫的一种舞蹈。
(3)巫觋的宗教祭祀舞蹈。商汤时有《大舞》(武舞)和《韶舞》(文舞),以宣扬统治者的“文治武功”。
(4)到西周末年出现“优”,是专司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倡优指女性演员,徘优指男性员。
后期出现了先秦的宫廷歌舞、汉代百戏,所谓百戏,是泛指各种表演形式,例如扛鼎、寻幢(爬竿)、冲狭(类似钻刀圈)、燕跃(跳高)、跳丸(抛小球)、走索、吞刀、吐火、振童(小孩翻斤斗)、幻术。百戏的演出是为了供人娱乐,这与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关系极大。
隋朝是中国戏剧形成的转折点,除了百戏兴盛外,还出现了“九部伎”,并且至唐代演变为“十部伎”
2、形成阶段
主要表现为唐代歌舞与参军戏。
(1)唐代歌舞。唐代音乐歌曲的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如“大曲”,已经有散板、慢板、中板而转为快板。有了大曲,就可以配上故事,于是戏曲的雏形便形成了。加之唐代出现了变文与传奇小说,为后来形成戏曲艺术的演出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变文是通俗小说,又名“俗讲”,是讲唱艺术,流行于民间。传奇小说是在以前的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
(2)参军戏。“参军”原为一种官职的名称,始自汉末。舞台上两位打扮成参军的演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演,称为参军戏,盛行于唐代,是以滑稽问答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参军戏起初主要表演嘲讽赃官的种种情状。后来情节逐渐发生变化,成为经常表演的戏剧形式、仍然称为参军戏。
3、成熟阶段
中国戏曲的成熟阶段经历了宋杂剧、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漫长岁月。
(1)宋杂剧。 宋杂剧是继承唐代参军戏的传统,并吸收表演、歌唱的技艺,进一步综合而成的戏曲。
宋杂剧已经出现了“末泥”“副净”“副末”的分工。“末泥”是戏的主角;“副净”是挨打的;“副末”是打浑的角色,专管逗乐。还可添一人,名为“装孤”(装官),还有“装旦”。
宋杂剧有强烈的人民性与战斗性,以滑稽戏的形式出现,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尽情揭露,批评非常尖锐。对封建王
朝统治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官吏的腐败无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人民生活的困苦有所反映。
宋杂剧分为两大类:滑稽戏和歌舞戏杂剧。
(2)南戏的形成。在金人人侵、宋室南渡之际,汁梁的杂剧分为以燕京为中心的北戏和以临安为中心的南戏。南戏是以浙、闽里巷歌谣歌唱民间小戏为基础,吸收北来的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和民间的说唱伎艺,以表演故事情节为主,亦称“戏文”。期间出现了四大南戏 《荆钗记》、《拜月亭记》、《白兔记》、《杀狗记》。其中《拜月亭记》被簇称为南戏的最高成果,后人评论它是我国古典戏曲中一枝永不凋谢的花朵。
南戏的形成,不但确立了我国戏剧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它把各种表现手段(如大曲、诸宫调、歌舞、滑稽戏等要素,并在演出结构和塑造人物方面受宋杂剧、平话、说唱艺术和傀儡戏的影响)综合在一起开创了我国戏曲舞台艺术独有的表现原则与表现方式。
第一,南戏已经有了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即歌舞艺术的虚拟表演。演员扮演人物外,没有固定的舞台装置,无论是打坐官邸、古庙,还是爬山越岭、长途跋涉,都由人物自述或表演来表现。俗称“唱一段慢板五更天,走一个圆场百十里”,时间、空间不固定。同时,剧本上有了“分场”结构。大场、小场交错,低潮场与高潮场、悲苦场与欢乐场、紧张场与轻松场、简场与繁场等有机结合,有了所谓转场、圆场、过场等形式。
第二,南戏初步形成综合性艺术,歌、舞、白成为剧本的三要素。宋杂剧是一人主唱,南戏则是各角色都可以唱。唱又分为独唱、接唱、同唱、合唱等多种形式。介与白都很重要。
第三,各种艺术手段运用的程式性,如定场引子、诗、自报家门、剧本的结构、场次的安排、曲调的连缀、念白与唱词的格律、行当的划分,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第四,行当,宋杂剧已有副净、副末两个主要行当。两个角色都善于滑稽表演,所谓“副净发乔”“副末打浑”。到南戏里则有了生、旦、外、贴、净、丑、末等七个角色。生、旦二行当的形成是南戏发展的新成就,生、旦概括生活中男女两种性别的主要人物,副净·副末保留其插科打浑的特色。
南戏的发展尚不完善,分场过于琐碎,多次重复交代人物身份等。
第五,南戏的演出很少有布景,演出条件十分简陋。
第六,南戏的化妆,对旦角已有浓妆、淡妆,打扮已经十分浓艳。脸谱已经初步出现。丑角画“乌嘴”、“白鹿”。
南戏在元统一后,又受昆山腔一的影响,唱法进一步丰富。在剧本结构上,也开始确立了分场的形式,各角色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表演也加强了 舞蹈性,运用曲牌比较灵活自由。
(3)元杂剧。蒙古族建立元朝后,南北戏大规模交流,形成元杂剧。
元杂剧的代表剧目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玉镜台》;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石君宝的《秋胡戏妻));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至此,中国戏曲走向成熟。
以后,又经过了明清时代的传奇、昆曲和京剧的形成,使中国戏曲走向了巅峰。
❹ 急要中国戏曲学院logo!!!!!谢谢啦!
0.0
❺ 京剧形成标志是什么
京剧形成的标志是“四大徽班进京”。徽班进京,与流行北京的京腔、秦腔、昆腔、汉调等剧种相融合,诞生了京剧。京剧的历史就是从徽班进京开始算起的。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乾隆祝寿,从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班”,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以后又有很多徽班进京。在这些人的整合发展上,创造出了京剧这个剧种。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后来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剧”改称为“平剧”。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曾一度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摧残,当时文革发起人毛泽东打着“破四旧、立四新”的大旗,以铲除旧文化之名对京剧演艺工作者加以迫害,红卫兵将京剧演艺工作者贴上“反动派”的标签并将之批斗(另见电影《霸王别姬》);在毛泽东时代结束后,于文革中幸存下来的京剧演艺工作者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重建了京剧文化。
1950年代,大批国内难民南下香港,并带着京剧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华、袁和平等)。至1970年后,京剧班(七小福)解散,并各自发展。
❻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标明其形成的标志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原始社会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版的。
(一)先秦—权—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五)清朝——京剧形成。乾隆庆生是徽班进京,道光时期徽汉合流,京剧形成,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成熟,晚清京剧走向全国,民国时期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❼ 戏曲艺术形成的标志是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元杂剧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回蹈于一体,有答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尤其要提一下的是南戏,发源于浙江一带,现在已经失传了,可以认为是元杂剧最成熟的体现.昆曲和京剧那还是很后来的事儿.
❽ 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 A. 元杂剧 B. 元曲 C. 散曲 D. 京剧
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奠定了中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故选A.
❾ 戏曲服装传统艺术形式的四个显著标志是什么
肥袖,(可当口袋用。)
勉襟,(左压右,宽边系扣。)
身长,(大多过膝。)
肥大。(绝没有瘦身衣服,肥大为主要标志。)
❿ 菊花为戏曲的标志,谁知道菊花为什么会成为戏曲的标志
相传南宋高宗时,内宫有位菊夫人,能歌善舞,深谙音律,宫中称她为“菊部头”。这专在南属宋,周密所著的《齐东野语》一书中,曾有记载:“思陵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宫中号为菊部头。”t’,思陵”即宋高宗。 元代诗人宋无也写有“宣索当年鞠部头”的诗句,并自注:“宋思陵时,有鞠夫人善歌舞,为仙韶院第一,又称鞠部头。”古字“菊”、“鞠”通用,所以“菊部头”亦作“鞠部头” (“部头”是指一部的为首者,在周密的另一著作《武林旧事》中也有记载)。后世把戏班或戏曲界泛称“菊部”,即源出于此。 后来,由“菊部”又引伸出“菊坛”、“菊台”、“菊苑”、“菊界”等叫法,菊花便作为了代表戏曲的标志。许多记述戏曲界事物的书籍,书名也常用“菊”或“菊部”字样,如《燕尘菊影录》、《鞠部丛谭》、《菊部群英》、 《菊部闲评》、《菊部明值选胜录》、《菊部史料丛编》、《菊台集秀录》等。 有些戏剧家从事戏剧工作以后,也把“菊”字用在自己的名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