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设计
『壹』 MVC设计模型
Model(模型)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
通常模型对象负版责在数据权库中存取数据。
View(视图)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
通常视图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
Controller(控制器)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
通常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
这个网上太多了吧,开发用的,基本用于B/S模式的。
『贰』 mvc中的C应该如何设计
你看下企业应用架构模式, pojo in action这两本书,martin fowler提出的领域设计模式。mvc只是初期阶段内,当业务一多,你容就需要剥离业务逻辑到业务层,controller里只是控制业务和界面的流转,真正核心代码应该是与具体框架尽可能无关的,这样将来上web service或者其它用途打好基础
『叁』 MVC是设计模式吗
这里面说的MVC其实是一个模型(也可说成是开发模式),我们根据这个模型设计程序。通版俗的说就是权一个模子。它们的概念不一样。
MVC即模型-视图-控制器 (Model-View-Controller,MVC).它最初在Smalltalk中应用,主要思想是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将用户界面设计与程序的业务逻辑分离开来.使用这种模式,可以开发出具有伸缩性、易于扩展、便于维护的软件系统.MVC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模块(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者既分工又合作地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
java 有23种设计模式,常用的单例模式,值对象模式,工厂模式,简单工厂等,这些才是模式。
设计模式的意思是为解决一系列相同问题成功经验的总结。而模型适用于所有需要这个模子的地方
『肆』 MVC设计模式是什么 怎么理解
MVC就是
M:Model 模型
V:View 视图
C:Controller 控制器
模型就是封装业务逻辑和数据的一个一个的模版块权,控制器就是调用这些模块的(java中通常是用Servlet来实现,框架的话很多是用Struts2来实现这一层),视图就主要是你看到的,比如JSP等.
当用户发出请求的时候,控制器根据请求来选择要处理的业务逻辑和要选择的数据,再返回去把结果输出到视图层,这里可能是进行重定向或转发等.MVC我感觉主要就是把一个软件或网站清晰地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实现自己的功能,当某一部分需要修改时就可以只修改这一部分,不会去修改整体,当后期维护的时候MVC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耦合度太高就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开销也就会非常大了,现在的很多软件都是要很多人完成的,不过不把软件清晰的分层,不把软件模块化,大家就很难做好自己的那一块,好多人都可能做了同一部分,而且没办法整合到一起,所以MVC我感觉是一种软件架构思想,我也是新手,可能理解的不是很深,我就把我体会到的说了一下哈,希望大牛们批评更正哈!!!
『伍』 MVC设计模式了解什么是mvc
Model(模型),是程序的主体部分,主要包含业务数据和业务逻辑。在模型层,还会涉及到用户发内布的服务,在服务中容会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更新业务模型中的数据。
View(视图),是程序呈现给用户的部分,是用户和程序交互的接口,用户会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在View视图层输入自己特定的业务数据,并通过界面的事件交互,将对应的输入参数提交给后台控制器进行处理。
Controller(控制器),Controller是用来处理用户输入数据,已经更新业务模型的部分。控制器中接收了用户与界面交互时传递过来的数据,并根据数据业务逻辑来执行服务的调用和更新业务模型的数据和状态。
『陆』 什么是MVC设计模式
“”模式即是:“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通过JSP技术来表现页面,通过Servlet技术来完成大量的事务处理工作,实现用户的商业逻辑。
在这种模式中,Servlet用来处理请求的事务,充当了控制器(Controller即“C”)的角色,Servlet负责响应客户对业务逻辑的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请求行为,决定将哪个JSP页面发送给客户。JSP页面处于表现层,也就是视图(View即“V”)的角色。JavaBean则负责数据的处理,也就是模型(Model即“M”)的角色
Servlet+JSP+JavaBean(MVC)模式适合开发复杂的web应用,在这种模式下,servlet负责处理用户请求,jsp负责数据显示,javabean负责封装数据。 Servlet+JSP、JavaBean模式程序各个模块之间层次清晰,web开发推荐采用此种模式。
MVC架构
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模式是80年代中期在Smalltalk-80 GUI(一种经典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验室发明的。
根据MVC模式,一个软件应该将商务逻辑(Model)和显示(View)分开。分开有许多好处,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1、同一的商务逻辑层(Model)可能会对应多个显示层(View),如果商务逻辑层和显示层放在一起的话,再添加一个显示层的时候就会极大的增加组件的复杂性。一个商务逻辑对着两个显示层的例子是:银行的帐户的商务逻辑层对应ATM和Internet两个显示层。
2、通常情况下,每次修改显示层的时候一般并不需要修改商务逻辑层。
『柒』 MVC设计模式开发流程和设计思路
MVC是企业常用的一种开发Web的一套模式!
『捌』 MVC设计模式是什么怎么理解
什么是MVP
View :是指显示数据并且和用户交互的层。在安卓中,它们可以是一个Activity,一个Fragment,一个android.view.View或者是一个Dialog。
Model :是数据源层。比如数据库接口或者远程服务器的api。
Presenter:是从Model中获取数据并提供给View的层,Presenter还负责处理后台任务。
MVP是一个将后台任务和activities/views/fragment分离的方法,让它们独立于绝大多数跟生命周期相关的事件。这样应用就会变得更简单,整个应用的稳定性提高10倍以上,代码也变得更短,可维护性增强,程序员也不会过劳死了~~。
为什么要在安卓上使用MVP原因一: 尽量简单
如果你还没有阅读过这篇文章,阅读它: Kiss原则(https://people.apache.org/%7Efhanik/kiss.html)。- kiss是Keep It Stupid Simple或者Keep It Simple, Stupid的缩写。
.绝大多数的安卓程序都只使用了View-Model架构。
.程序员被绞尽了复杂的界面开发中,而不是解决事务逻辑。
在应用中使用Model-View的坏处是“每个东西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如下图:
如果上面的图解看起来还不够复杂,那么想想这些情况:每个view可能在任意的时间出现或者消失,view数据需要保存与恢复,在临时的view上挂载一个后台任务。
而与“每个东西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的相反选择是使用一个万能对象(god object)。注:god object是指一个对象/例程在系统中做了太多的事情,或者说是有太多不怎么相关的事情放在一个对象/例程里面来完成。
god object过于复杂,他的不同部分无法重用、测试,无法轻易的debug和重构。
使用MVP
复杂的任务被分割成简单的任务。
.更小的对象,更少的bug。
.更好测试
MVP的view层变得如此简单,在请求数据的时候甚至不需要使用回调。view的逻辑变得非常直接。
原因二: 后台任务
当你需要写一个Activity,Fragment或者一个自定义View的时候,你可以将所有和后台任务相关的方法放在一个外部的或者静态的类中。这样你的后台任务就不会再与Activity相关联,不会在泄漏内存同时也不会依赖于Activity的重建。我们称这样的一个类为“Presenter”。注:要理解此话的含义最好先看懂第一个MVP示例的代码。
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解决后台任务的问题,但是没有一种和MVP一样可靠。
为什么这是可行的
下面的图解显示了在configuration改变或者发生out-of-memory事件的情况下应用的不同部分所发生的事情。每一个开发者都应该知道这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并不好发现。
| Case 1 | Case 2 | Case 3
|A configuration| An activity | A process
| change | restart | restart
---------------------------------------- | ------------- | ------------ | ------------
Dialog | reset | reset | reset
Activity, View, Fragment | save/restore | save/restore | save/restore
Fragment with setRetainInstance(true) | no change | save/restore | save/restore
Static variables and threads | no change | no change | reset
情景1:configuration的改变通常发生在旋转屏幕,修改语言设置,链接外部的模拟器等情况下。要知道更多的configuration change事件请阅读:configChanges(developer.android.com/reference/android/R.attr.html#configChanges)。
情景2:Activity的重启发生在当用户在开发者选项中选中了“Don't keep activities”(“中文下为 不保留活动”)的复选框,然后另一个Activity在最顶上的时候。
情景3:进程的重启发生在应用运行在后台,但是这个时候内存不够的情况下。
结论
现在你可以发现,一个拥有setRetainInstance(true)的Fragment并没有带来帮助 - 我们还是要保存和/恢复这种fragment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去掉可保持Fragment的情景,把问题简单化。Occam's razor(https://en.wikipedia.org/wiki/Occam%27s_razor)
『玖』 mvc是设计模式吗 今天去面试的时候 我说MVC设计模式 面试官说MVC不是一种设计模式 我就懵了
MVC是三个单词的缩写,分别为: 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ler)。 MVC模式的目的就是实现Web系统的职能分工。 Model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通常可以用JavaBean或EJB来实现。 View层用于与用户的交互,通常用JSP来实现。 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以用于显示,同时它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
MVC本来是存在于Desktop程序中的,M是指数据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 right: Apple In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批统计数据你可以分别用柱状图、饼图来表示。C存在的目的则是确保M和V的同步,一旦M改变,V应该同步更新。
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是Xerox PARC在八十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被推荐为Oracle旗下Sun公司Java EE平台的设计模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ColdFusion 和 PHP 的开发者的欢迎。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是一个有用的工具箱,它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
另:
软件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软件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拾』 mvc设计模式和mvc框架的区别
MVC框架就是已抄经帮你准备好了袭视图跟控制器的基类以及相互关联的程序基础类,你只需要继承控制器或者视图来具体实现就行了,框架会自动帮你实现MVC模式间的交互。如果你只懂模式,没有框架,那么你自己必须按照MVC的模式要求,来自己一个个实现控制器跟视图,还有他们之间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