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图设计
❶ 信息图一般都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PS吗
信息图是指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信息图形主要应用于必须要有一专个清楚准确的解属释或表达甚为复杂且大量的信息,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一般图片制作软件都可以制作,具体使用什么软件可能与各人掌握软件不同而异,最强大的图片处理软件还是Photoshop,简称ps。网上有下载。
❷ 信息图是怎么做出来的
信息图表(Infographics)顾名思义就是信息(Information)+图表(Graphics),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现所要告版诉人们的信息权。
信息图表提供长篇文章、研究报告的数据可视化,帮助我们高效、准确、简明地了解信息。信息图表不仅简单易记,而且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同时,他们设计优美、效果极佳,给观看者无穷乐趣。
制作信息图,要么是将数据进行分析,抽象出来一些主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将信息和图交由UED人员美化。
如果要自己制作,可以借用一些工具,比如,不少人都应该都听过,大名鼎鼎的visual.ly。 非常好用,你可以用它来快速创建自定义的信息图表。你不需要任何设计相关的知识也可以使用。Easel.ly作为信息图表在线编辑工具,于2012年4月份推出免费测试服务(目前暂不支持中文),还有statsilk,这个工具有 Web 和桌面两个版本,可以让你简易的分析数据。它可以让你创建非常好看的地图、表格、图形以及各种视觉元素来展示数据。
❸ 信息图infographic是怎么做出来的
无论是从Infographic备受大家关注还是从信息时代需要更有效的途径处理大量信回息的角度来看,答Infographic的制作教程都能够使你受益匪浅。
(知识储备:信息设计,图像设计 必备工具:图形设计(AdobeIllustrator) 项目工期:20小时)
优秀的数据信息图可以是强有力的工具,用以快速精准地传递复杂的观点。MatthewScharpnick,ElefintDesigns的联合创始人,会在本教程中指导你制作出精美意义丰富的。
如果你注意过深受设计影响的刊物,像Good,FastCompany,或Mashable,你会毫无疑问地看到近几年来可视化信息图表如潮水般涌入Web。每天,你都能看到有关各种主题的可视化信息图表,包括政治、经济、通俗文化、科技、电影、运动等各个方面。往好的方面说,这些图像和数据的混合体具有引用户入胜并以小篇幅传递大量信息的效力。
❹ 信息图是用什么软件做出来的
这种图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现在流行的叫法是「信息化图表」、「版信息可视化」、「权信息图」「Infographics」、「数据可视化作品」等等。目的是希望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把琐碎的信息和数据图形化、立体化,让读者在读图的同时迅速抓住信息的重点。
具有深度的infographic会带给读者信息的满足感,用一种欣赏的态度观看的时候反而更仔细咀嚼其中的奥妙,启动脑袋中图像分析的成份,更加理解与记忆,一旦有感觉则是迫不及待和朋友分享,网络营销公司或设计工作室特别将信息图像化服务分出来强调,infographics在社群力量大的网络社会,有其独特的know-how,也许会成为显学 。
因为信息化图表的视觉冲击力很强,又能把枯燥的数据通过联系相关图形再加工表达出来,在读者群中取得较好的反响,所以目前慢慢流行起来,并被迅速运用于各个领域。
❺ 用什么工具制作信息图
可以使用亿图信息图软件来绘画信息图,这个是国内团队开发的,页面用起来也很舒畅。其他的话很多都是国外的不好用。
❻ 信息图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
推荐你用国产的Edraw Max亿图图示,这个软件功能比较全,而且操作也很方便
❼ 如何制作信息图(二):用Excel制作数据信息图表
excel里面画一些复简单的柱状图、饼图....直接制用插入里的在线图表可以画出来。但是如果你想要画的是专业一点的信息化图表,建议还是借助其他工具。
比如说这种图表,里面涵盖了很多中类型的图表,但是经过简单的排列组合,就显得很大气,也更专业。
这个图是亿图软件里的一个例子,你可以直接在软件上把文件导出到word、ppt、pdf、excel....里面,也很方便。
❽ 如何制作信息图
信息图清晰明了,比文字描述和普通图表更能吸引人们眼球,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像我这样的爱好者。初为爱好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那些吸引人的信息图是怎样诞生的?怎样自己制作一张信息图?
一般来说,信息图有两种产生方法:
【1】设计师制作
在2012年,常常可以见到有杂志、网站等媒体发布关于信息图表的招聘信息,甚至在新闻联播中都使用了信息可视化的动画来描述国内现象或新制度带来的变化。
这些出现在报刊网站上的针对某一专题的信息图或电视上网络上的信息可视化动画,都是由设计师制作的。
在这里引用一张由36氪汉化的信息图,来看看设计师们使用什么软件
(点击可看大图)
当然,制作一张信息图并不需要学习如此之广泛的软件,最实用的莫过于Adobe公司的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建议先学PS (这两个软件学了其中一个后,另一个就很容易下手了,因为界面和原理都是相同的)
组内还有一些贴可以作为信息图制作的参考:【果壳收藏夹】信息图示知多少,交互视觉图表设计网站收集 ,关于设计视觉图表的一些思考
【2】可视化工具生成
可以由代码生成,或可视化工具生成。
如果想要学习代码,新手一般选择Processing语言,它是 Java 语言的延伸,并支持许多现有的 Java 语言架构,不过在语法上简易许多。Processing 可以在 Windows、MAC OS X、MAC OS 9 、Linux 等操作系统上使用。
而可视化工具就更加丰富了,可参考《免费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推荐》、《Visual.ly 发布第一个自动化制图工具》等。
※ 关于大家喜闻乐见的可视化信息的动画,一般由FLASH制作……据悉PPT也可以。
另,主题明确、特色鲜明 或者非常漂亮的信息图,大都是设计师制作的。而在各专业领域的图示、侧重数据分析的图,大都是软件生成,当然也有一些是逆天设计师制作的。
--------------------------------------------------------------------------------------------------------------------
然后lz 说一下关于信息可视化的感受:
常常有人说信息可视化入门好难,要学软件要学这要学那,而成果又不是几日都能够见到的。
lz要说的是,作为爱好者,你不必去入门信息可视化,而应该多多尝试将这种可视化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而作为想将此作为职业的人,你不应当现在还在看这个贴……
有人讲,你们是不是比较重视信息图。而lz以为,在“信息可视化”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这个思想已经存在很久了,斑马线、红绿灯也是这个思想的运用。为什么在医院要在彩超机上装一个屏幕,为什么天气预报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各种动向的地图,为什么UI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我们都希望在这个信息巨量的世界里看清楚。
看得越清晰,思维越开阔。信息可视化就是要将信息更清晰地展现,让人们更容易使用信息。而这个学科的形成,就是因为人们将此思想运用于各行各业。
何不将这个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当你做ppt的时候,可以将数据转换为图形;当你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可以画一张思维图;当你展现自己的成果时,你可以展现得更加出色。
信息可视化其实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作为学科,它的历史并不悠久,作为思想,它一直都在。
希望有更多人了解信息可视化。喜欢它,就从制作一张信息图开始吧~
❾ 信息图是怎么做出来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要制作一份好的信息图,先要有一个好的idea,即你想用信息图表达什么。当我打算做图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时候,我希望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民族政策以及中国学术界对此的争论。制作图解中美苏民族政策是便于读者对比三国的民族政策。
有了idea之后,就可以围绕idea寻找资料了。我的资料来源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论文,这可以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二是相关专著,制作图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时我在北京主要去人民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找,制作图解中美苏民族政策时我在美国主要通过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找到相关中英文专著;三是网上数据,需要进入相关部门的官网去查阅已公布信息。
找资料过程中,确定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是个专业活,跟每个人的专业修养很有关系。这也导致我形成这样一种认识,信息搜集者最好是相关专业或对涉及主题极感兴趣者。毕竟这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信息搜集者不够专业,很可能会选用误导公众的信息。
信息搜集完成后,开始在word文本上组织语言。我认为,一张好的信息图应该是能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想法或主题。可事实上,当你信息搜集完成后,信息依旧是海量的,这就得考验制图者文字整理的本领了。既要精炼又能完整表述信息。
我在信息形成word版本后,又增加了一个专家评审的环节。在制作图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时,我请到了涉及民族政策争论两派的大佬,一位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马戎教授,一位是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原所长郝时远先生,另外我也请了几位未参与争论的中立人士,他们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台湾政治大学。在我们制作图解中美苏民族政策时,我又得到了印第安纳大学中欧亚研究系研究族群政治教授的襄助。这个专家评审的过程相当长,会持续到图做完以后,因为教授们很忙,无法第一时间帮你评审。 专家评审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两位教授意见相反,这个时候就需要制图者自己来判断应该采用哪种意见。
收到大多数评审结果后,就可以将信息word版交给设计师制图了。
之后就是一些列修修补补。
经过这样一整套流程制作出来的图,周期非常长,制作图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耗时3个来月,图解中美苏民族政策耗时两个来月。
这是这套流程的一个缺点;另一个缺点是对信息整理者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限制了选题范围。
如果要避免长周期或专业素养问题,我觉得制图者可以直接选用国内外已出的某些话题的研究报告等,这将大大减少信息搜集的周期,而且也可以避开专业素养不足问题。
如若满意,请点击右侧【采纳答案】,如若还有问题,请点击【追问】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❿ 信息图和可视化的区别
信息图(infographics)和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无论是刚刚入门可视化的新生,还是在此领域摸爬滚打好几年的老生,要他们立马说出这两者的区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Robert Kosara却寥寥数语却将两者的区分点表达地十分清楚,感谢视物致知博主的翻译。
基于数据生成的信息图(infographics)和可视化(visualization)这两者在现实应用中非常接近,并且有时能够互相替换使用。但是这两者的概念其实是不同的,到底什么是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可视化是指那些用程序生成的图形图像,这个程序可以被应用到很多不同的数据上。信息图是指为某一数据定制的图形图像,它往往是设计者手工定制的,只能应用在那个数据中。这个区别点听起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实际中,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却往往难于区分。很多人都会把这两者混淆起来,犯指鹿为马的错误。
例如O’Reilly Radar的“Lies, damn lies, and visualization”,此文以科学数据可视化为出发点进行对可视化的讨论,但是文章却引用上面这个图片为例子来说明可视化不是客观的。当然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更糟糕地是这个作为例子的图片并不能称之为可视化,它正是信息图的代表:这个图示是为了某个具体数据而设计。它有信息图的代表特征:它是具体化的,自解释性的和独立的。为了满足这些特征,这个图是需要手工定制的。并没有任何一个可视化程序能够基于任一数据生成这样具体化的图片并在上面标注所有的解释性文字。
与具体的,自解释性的信息图不同的是,可视化则是普适的,比如平行坐标图并不因为数据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可视化设计。有时候可视化程序甚至可以应用在它并不适合的数据上,但是程序本身不能告诉使用者这点。可视化的强大的普适性能够使用户快速应用某种可视化技术在一些新的数据上,并且通过可视化结果图象理解新数据。但是选择适合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却依赖于用户个人的经验和运气。所以说,与针对已知特定数据进行图示设计的信息图绘制相比, 用户更像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应用来学习和挖掘数据,而普适性的可视化技术本身并没有解释数据的功能。
综上所述,可视化是普适性的,而信息图是具体的。可视化是不因为内容而改变的,而信息图则和内容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视化基本上是全自动的,而信息图需要手工定制的。两者都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他们都需要作者在创作中把握合理的表达数据的方向从而正确地传递数据信息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