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设计
⑴ 建筑设计中对于不稳定人流的入口处理
必须满足最大人流时候的荷载要求,结构承载力 变形需要符合要求
⑵ 建筑设计中人流疏导是怎么实现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平面布置:留出有足够的疏散场地和便捷的疏散道路; 2.建筑平面布局:分散均衡的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的布置; 3.科学合理设计及细部:防火分区的面积和划分、防火分隔的方式和构造、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通道(包括门、走道和楼梯)的宽度、安全门的开启方向和方式等; 4.完善的安全指示系统、辅助设施:标牌、标识、报警装置、应急照明等。
⑶ 景观设计中的,人流分析图和道路交通分析图的区别,里面都需要什么植被和其他设施是不是不需要,求解答
人流分析主要侧重人行的通道和主要活动的区域 道路交通分析主要表现的是从入口到出口的车行和人行的交通流线,包含入口(车行,人行,车库) 道路分级 (市政道路,园区车行道,主要人行道,园路等几个等级)。其它设施可以显淡,植被也可以不要~~
⑷ 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每股人流是多少人
6.7.2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版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权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一股人流就是一竖排人。有多少人又看排人的长度。规范定的是一股人流通过的宽度。
⑸ 我昨天做了无痛人流,今天必须上班了,我的工作是做设计的就是面对电脑的,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还有我术前
你好,人流术后一般休息1-2个小时,回家休息2周,月份较大者,可延长休息时间;术后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第一次月经来潮后,应该立即采取避孕措施。
⑹ 商业综合体聚集人流有哪些设计要点
(1)以主力店次主力店引导人流; 一般大型购物中心都会引进主力店来吸引人流,并对人流起到引导作用。通常会将主力店安排在整个人流动线体系的终端,即尽量靠里,将主力店铺分别垂直规划每层单一一侧,使其吸引的客流平衡分布至每一个楼层的一般店铺,尽可能的延长购物中心的人流通过路线,达到商场整体利益最大化。例如很多大卖场会设置在相对比较靠里的位置,人流进入大卖场必须要经过较长的一条通道,通道两边通常布置专卖店。或者将大卖场设置在二楼,让消费者必须要从二楼经过。 (2)以大中庭聚集人流; 景观式中庭是现代商业中心的必要元素。不论你是哪种形式的商业,中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已经不仅仅是购物环境、消费档次的符号。 景观式中庭起到塑造与购物中心定位相符的主题空间功能,并在商业建筑中起到的是疏散和聚集人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景观和中庭吸引聚集人流集中活动、停留;另一方面,通过通透、宽敞及标志的视觉可见性,引导消费者非常容易寻觅到自己的消费目的地,迅速有针对性地引导人流。 (3)以高楼层餐饮休闲娱乐区引导人流; 餐饮休闲娱乐业态已被验证为是最能够吸引人流、聚集人气的商业业态。不管是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及休闲步行街,餐饮休闲娱乐业态都应该作为次主力业态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流动人流较大的城市中心区,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型业态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内能够很好的吸引人流。 行业里有种专业的说法叫:天女散花。它所指的商家在最高楼层想尽办法,或以物美价廉的商品、或以娱乐、或以美食、或以影线等作“诱饵”,来吸引顾客直奔最高层选购及消费。随后,顾客们会在享受这些服务的同时,意犹未尽地向下逛其他楼层卖场。还有,先将客流通过直达天梯直接引导至顶层后再使其逐层向下像花洒浇水一样将客流灌溉到每一个店铺。 (4)以停车体系来引导人流 现代商业对停车要求越来越高,除要确保停车位数量的基本条件外,车流的组织以及停车后的人流动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车分流已经成为规划设计中一个必须满足的、最基本的条件,越来越多的新建商业都会考虑设置专门的出租车上下客区。 对于大型商场而言,停车场地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便捷性,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商场外部周围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地面停车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空间,而被地下室停车位所取代,这就需要从地下停车库到商场内部的动线必须便捷、直达;另外,还需协调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卸货区及出租车停靠点的停车用地,并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体系,以免对消费者产生相互干扰的影响。 大型商业综合体通常较为多见的是将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或二层。以家乐福(碧云店)为例,其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与家乐福卖场同一楼层,不用走电梯就直接通向超市内部。
⑺ 建筑设计人流疏导是怎么实现的
楼主所谓的“人流疏导”是指建筑的导向作用呢?还是指安全疏散的规范? 导向作用的话,可以是空间的暗示,可以利用光,空间的收放,甚至某些装饰来起到引导人流的效果。 详细的推荐看看《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 如果是安全疏散的话,就是按防火等级的划分,公共建筑里有不同的疏散距离什么的。查规范就好。
⑻ 为什么公园设计中要有人流走向设计
如果工程未开工该问题纯属设计事情,应该在图纸会审时候提出,如果属于已开工的工程只是部分线路或者支线走向问题可以使用工程变更申请表
⑼ 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很多每股人流量的说法,问下多少人才算得上一股人流(请看清问题,别复制规范)
每股人流是要按700mm进行计算的,在设计楼梯时还要考虑建筑施工规范以及消防规范的,一般教学楼楼梯不应小于四股人流,即2800mm宽度。
这不是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参考建筑施工规范和消防规范进行设计的。一栋教学楼大约有学生2000名,必须设置两步楼梯及以上,才能达到建筑施工规范和消防规范,完成建筑施工后期的验收标准。
(9)人流设计扩展阅读:
楼梯踏步尺寸:
踏步的尺寸一般应与人脚尺寸步幅相适应,同时还与不同类型建筑中的使用功能有关。踏步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宽度。踏步高度与宽度之比就是楼梯的梯度。踏步在同一坡度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数值,给出一个恰当的范围,以使人行走时感到舒适。
实践证明,行走时感到舒适的踏步,一般都是高度较小而宽度较大的。因此在选择高宽比时,对同一坡度的两种尺寸以高度较小者为宜,因行走时较之高度和宽度都大的踏步要省力些。但要注意宽度亦不能过小,以不小于240mm为宜。
这样可保证脚的着力点重心落在脚心附近,并使脚后跟着力点有90%在踏步上。就成人而言,楼梯踏步的最小宽度应为240mm,舒适的宽度应为300mm左右。踏步的高度则不宜大于170mm,较舒适的高度为150mm左右。
同一楼梯的各个梯段,其踏步的高度、宽度尺寸应该是相同的,尺寸不应有无规律的变化,以保证坡度与步幅关系恒定。 3.梯段宽度梯段宽度一般由通行人流来决定,以保证通行顺畅为原则。单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800-900mm。
双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1100mm--1400mm;三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1650--2100。如更多的人流通行,则按每股人流增加550+(0-150)mm的宽度。当梯段宽度大于1400mm时一般应设靠墙扶手,而当楼梯上超过4-5人股人流时一般应加设中间扶手。
网络-楼梯
网络-建筑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