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计规范
❶ 电梯国家标准是什么
通过采取适当的减振吸隔声降噪措施,通过递减设计降低及阻隔了电梯专的低频振动影属响,可以使住户室内电梯噪声A声级值≤35dB以下。
拓展资料:
电梯国标是指中国国内电梯安全执行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1998年2月1日实施。有专家质疑,国内电梯重载标准不一,如广州地铁扶梯的重载标准就是北京地铁公布标准的两倍。
并且,国内多家电梯企业对重载扶梯的“国标”同样存疑,而国内重载电梯的国标已经落后欧洲标准十余年。
“标准低”有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因素,但大量的“标准低”问题,却是“人为”的因素。就电梯而言,既然沿用了欧洲国家1997年的标准,人家“与时俱进”了,为什么中国不跟进?“人为”让标准落后,有“惰性”因素,但更大的原因还在于没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从这个角度上说,电梯标准“落后十余年”,不过是无视科学、忽略公众利益的一个侧影。 电梯对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百姓出行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提醒相关部门,电梯国标绝不能一劳永逸。
否则,“电梯惊魂”甚至“电梯夺命”事故,就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❷ 高层住宅电梯配备规范有哪些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1、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2、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3、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4、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2)电梯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但这些房间可设置:
1、杂物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
2、该房间的空调或采暖设备,但不包括以蒸气和高压水加热的采暖设备;
3、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具有高的动作温度,适用于电气设备,有一定的稳定期且有防意外碰撞的合适的保护。
4、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井道的顶层空间内,其条件是它们位于轿顶投影部分的外面,并且检查、测试和维修工作能够安全地从轿顶或从井道外进行。
而为对重(或平衡重)导向的单绕或复绕的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轿顶的上方,其条件是从轿顶上能完全安全地触及它们的轮轴。
❸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电梯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3 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8 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 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10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1 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❹ 建筑规范,设置电梯的问题
16米是指: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回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答梯。
你超过七层了,最好把储藏室层高设置为2.18,如此一来就不算一层了。
刚做过一个类似的,人家叫下房层,设定的2.18层高,就是这么做的,负责的告诉你,只要控制好16米问题就不用设置电梯,完全没问题。 2.85*5+2.18+0.45-16=-0.88,这就是你储藏室的地面标高,
❺ 有谁能提供电梯设计的规范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内范》容(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 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❻ 高层有没有规定设几部电梯
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解释原因如下:
狭义的讲高层指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建筑,而依回据《住宅设答计规范》6.4电梯。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电梯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设计规范
1、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住宅单元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2、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由二个及二个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十二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3、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电梯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4、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应小于1.50m。
5、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不得不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布置时,应采取隔声、减振的构造措施。
❼ 电梯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这个详细讲能写本专著了。你还是把现有的电梯搞搞熟再考虑设计吧。
❽ 高层建筑的电梯配置怎样才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认为一台电梯服务 60-90 户是适宜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规定: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 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 60s 计算确定。
《深圳市民用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与规定》规定:在方案阶段,住宅可按下表初步确定电梯数量、额定容量及速度。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其电梯数不应少于 2 台。每层住 40 人、层数为 24 层以上时,应设 3 台电梯;每层住 40 人、层数为 35 层以上时,应设4 台电梯。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电梯数量应经计算确定。电梯的服务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乘客平均等候时间不宜超过 120 秒,发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60 秒。
(8)电梯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电梯选型的参考因素:
电梯是高层住宅中极为重要的机电设备之一,它是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设备不但费用昂贵(约占建筑基建总投资的 9%左右);而且电梯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还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对电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电梯设计中应该从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关系、 建筑物内人员分布、 楼内相互间的客流情况和客流高峰期间的电梯使用状况等角度来考虑, 并反复进行电梯运输系统的交通计算。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等级来加以评价,从而得出最佳的结果,确定所需电梯的台数、配置方式、服务方式以及电梯的额定荷载、额定速度和控制方式等等。
❾ 有没有关于电梯设计方面的标准或规范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6465-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739-2008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501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5部分:电梯电缆;GB/T5023.6-2006 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6部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GB 8903-2005 电梯用钢丝绳;GB/T 22562-2008 电梯T型导轨;JG/T5072.2-1996 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则;JG/T5072.3-1996 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YB/T 5198-2004 电梯钢丝绳用钢丝;GB/T 7025.1-2008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第1部分:Ⅰ、Ⅱ、Ⅲ、Ⅳ类电梯;GB/T 7025.2-2008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第2部分:Ⅵ类电梯;GB/T 7025.3-1997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第3部分:Ⅴ类电梯;GB/T 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9-1997 电梯试验方法;JG 5009-1992 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GA 109-1995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相关的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