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问题设计
㈠ 调查表中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调查问卷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问卷的主要目的都是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要。问卷设计人员必须透彻了解调研项目的主题,能拟出可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最多资料的问题,做到既不遗漏一个问句以致需要的信息资料残缺不全。
2、逻辑性原则:一份设计成功的问卷,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
3、通俗性原则:如果受访者对调查题目不感兴趣,一般不会参与调研。问卷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问题适合潜在的应答者,要使被调查者能够充分理解问句,乐于回答、正确回答。
4、便于处理性原则:便于处理是指要使被调查者的回答便于进行检查、数据处理和分析。
(1)调查问卷问题设计扩展阅读:
设计技巧:
事实性问题
事实性问题主要是要求应答者回答一些有关事实的问题。例如:你通常什么时候看电视?
事实性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取事实资料,因此问题中的字眼定义必须清楚,让应答者了解后能正确回答。
市场调查中,许多问题均属“事实性问题”,例如应答者个人的资料:职业、收入、居住环境、教育程度等。这些问题又称为“分类性问题”,因为可根据所获得的资料而将应答者分类。通常将事实性问题放在后边,以免应答者在回答有关个人的问题时有所顾忌,因而影响以后的答案。
意见性问题
在问卷中,往往会询问应答者一些有关意见或态度的问题。
例如:你是否喜欢××频道的电视节目?
意见性问题事实上即态度调查问题。应答者是否愿意表达他真正的态度,固然要考虑,而态度强度亦有不同,如何从答案中衡量其强弱,显然也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问题。通常而言,应答者会受到问题所用字眼和问题次序的影响,即不同反应,因而答案也有所不同。
对于事实性问题,可将答案与已知资料加以比较。但在意见性问题方面则较难作比较工作,因应答者对同样问题所作的反应各不相同。因此意见性问题的设计远较事实性问题困难。这种问题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其一是对意见性问题的答案只用百分比表示。另一方法则旨在衡量应答者的态度,故可将答案化成分数。
困窘性问题
困窘性问题是指应答者不愿在调查员面前作答的某些问题,比如关于私人的问题,或不为一般社会道德所接纳的行为、态度,或属有碍声誉的问题。例如:平均说来,每个月你打几次麻将?如果你的汽车是分期购买的,一共分多少期?你是否向银行抵押借款购股票?除了你工作收入外,尚有其他收入吗?
如果一定要想获得困窘性问题的答案,又避免应答作不真实回答,可采用以下方法:
(1)间接问题法。不直接询问应答者对某事项的观点,而改问他认为其他该事项的看法如何。
例如:用间接问题旨在套取应答者回答认为是旁人的观点。所以在他回答后,应立即再加上问题:“你同他们的看法是否一样?”
(2)卡片整理法。将困窘性问题的答案分为“是”与“否”两类,调查员可暂时走开,让应答者自己取卡片投入箱中,以减低困窘气氛。应答者在无调查员看见的情况下,选取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会提高不少。
(3)随机反应法。根据随机反应法,可估计出回答困窘问题的人数。
(4)断定性问题。有些问题是先假定应答者已有该种态度或行为。
例如:你每天抽多少支香烟? 事实上该应答者极可能根本不抽烟,这种问题则为断定性问题。正确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在断定性问题之前加一条“过滤”问题。
㈡ 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专业团队你好很高兴为你作答: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1.有明确的主题。根据调查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 2.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3.通俗易懂。问卷应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问卷中语气要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调查,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观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4.控制问卷的长度。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问卷中既不浪费一个问句,也不遗漏一个问句。 5.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 编辑本段二、问卷设计的程序 问卷设计的程序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1:把握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问卷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握调研的目的和内容,这一步骤的实质其实就是规定设计问卷所需的信息。这同时也就是方案设计的第一步。对于直接参与调研方案设计的研究者来说,他们也可以跳过这一步骤,而从问卷设计的第二步骤开始。但是,对那些从未参与方案设计的研究者来说,着手进行问卷设计时,首要的工作是要充分地了解本项调研的目的和内容。为此需要认真讨论调研的目的、主题和理论假设,并细读研究方案,向方案设计者咨询,与他们进行讨论,将问题具体化、条理化和操作化,即变成一系列可以测量的变量或指标。 2:搜集有关研究课题的资料 问卷设计不是简单的凭空想象,要想把问卷设计得完善,研究者还需要了解更多的东西。问卷设计是一种需要经验和智慧的技术,它缺乏理论,因为没有什么科学的原则来保证得到一份最佳的或理想的问卷,与其说问卷设计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虽然也有一些规则可以遵循以避免错误,但好的问卷设计主要来自熟练的调研人员的创造性。 搜集有关资料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帮助研究者加深对所调查研究问题的认识;其二是为问题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其三是形成对目标总体的清楚概念。在搜集资料时对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可以帮助了解受访者的经历、习惯、文化水平以及对问卷问题知识的丰富程度等。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适用于大学生的问题不一定适合家庭主妇。调查对象的群体差异越大,就越难设计一个适合整个群体的问卷。 3:确定调查方法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调查方式对问卷设计是有影响的。在面访调查中,被调查者可以看到问题并可以与调查人员面对面地交谈,因此可以询问较长的、复杂的和各种类型的问题。在电话访问中,被调查者可以与调查员交谈,但是看不到问卷,这就决定了只能问一些短的和比较简单的问题。邮寄问卷是自己独自填写的,被调查者与调研者没有直接的交流,因此问题也应简单些并要给出详细的指导语。在计算机辅助访问(CAPI和CATI)中,可以实现较复杂的跳答和随机化安排问题,以减小由于顺序造成的偏差。人员面方和电话访问的问卷要以对话的风格来设计。 4:确定每个问答题的内容 一旦决定了访问方法的类型,下一步就是确定每个问答题的内容:每个问答题应包括什么,以及由此组成的问卷应该问什么,是否全面与切中要害。 在此,针对每个问题,我们应反问: (1)这个问题有必要吗? (2)是需要几个问答题还是只需要一个就行了? 我们的原则是,问卷中的每一个问答题都应对所需的信息有所贡献,或服务于某些特定的目的。如果从一个问答题得不到可以满意的使用数据,那么这个问答题就应该取消。 当然有些时候,还可以“故意”问一些与所需信息没有直接联系的问答题。比如说在问卷的开头问一些中性的问答题,可以让被调查者乐于介入并建立友善的关系,特别是当问卷的主题是敏感的或有争议的。有些时候“填充”一些问题来掩饰调查的目的或项目的资助(或委托)单位。 第一个原则是确定某个问答题的必要性,那么第二个原则就是必须肯定这个问答题对所获取的信息的充分性。有时候,为了明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需要同时询问几个问答题。 例如,大多数关于商品、节目等的选择方面的“为什么”问题都涉及两方面的内容:(1)“不好看,但舒适性还可以”,(2)“不舒适,但好看”,(3)“既不好看,也不舒适”。 此处为了获取所需的信息,应该询问两个不同的问答题: (1)“您是否认为××品牌服装好看?” (2)“您是否认为××品牌服装穿着舒适?” 在确定每个问答题的内容时,调研者不应假设被调查者能够对所有的问答题都能提供准确或合理的答案,也不应假定他一定会愿意问答每一个知晓的问题。对于被调查者“不能答”或“不愿答”的问答题,调研者应当想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不能答”情况的发生,可能是被调查者“不知道”、“回忆不起来”或是“不会表达”。对于“不知道”的情况应在询问前先问一些“过滤问题”,即测量一下过去的经验、熟悉程度,从而将那些不了解情况的被调查者过滤掉。 其次,被调查者可能对有些调查内容回忆不起来。 研究的结果表明,回忆一个事件的能力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事件本身;(2)事件发生的时间跨度;(3)有无可能帮助记忆的其他事件。问卷中回忆的问题可以是无帮助的,也可以是有帮助的。无帮助的回忆一般会产生对实际情况低估的结果。 例如要被调查者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回答问答题目: “您上周都看过哪些产品的电视广告?” 这就是无帮助回忆的一个例子。 而如果列出一系列的产品或企业的名称,然后问: “您上周看了下列的哪些企业或产品的广告?” 这就是有帮助的回忆通过给出一些提示来刺激被调查者的记忆。 对有些类型的问题被调查者是不能表达其答案的。例如,询问他们喜欢到什么气氛的饭店吃饭,被调查者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达。不过如果给出一些描绘饭店气氛的可供选择的答案,被调查者就可以指出他们最喜欢的那一种。否则如果他们不能表达,他们就可能忽视该问题并拒绝回答问卷的其余部分因此应当提供一些帮助,如图片、地图、描述性词汇等,来协助他们回答。 被调查者“不愿答”的问答题,有几种情况,其一是答卷人要花大力气来提供资料;其二是调查的某些问题与调查的背景不太符合(例如普通商品的消费与个人隐私问题放在同一问卷中就不相衬);其三是调查的合理目的,被调查者不愿意提供没有合理目的的调查;其四是敏感的问题。 鼓励被调查者提供他们不愿提供信息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将敏感的问题放在问卷的最后。此时,被调查者的戒备心理已大大减弱,愿意提供信息。 (2)给问答题加上一个“序言”,说明有关问题(尤其是敏感问题)的背景和共性——克服被调查者担心自己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心理。 (3)利用“第三者”技术来提问答题,即从旁人的角度涉入问题。 5:决定问答题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问卷的问题有两种类型: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又称为无结构的问答题,被调查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由回答,不具体提供选择答案的问题。例如: “您为什么喜欢耐克的电视广告?” “您对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有何看法?” 开放性问题可以让被调查者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并且比较深入,有时还可获得研究者始料未及的答案。它的缺点有:搜集到的资料中无用信息较多,难以统计分析,面访时调查员的记录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并且由于回答费事,可能遭到拒答。 因此,开放性问题在探索性调研中是很有帮助的,但在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中,它就弊大于利了。 封闭性问答题,又称有结构的问答题,它规定了一组可供选择的答案和固定的回答格式。例如: 您选择购买住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 价格 (B) 面积 (C) 交通情况 (D) 周边环境 (E) 设计 (F) 施工质量 (G) 其他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封闭性问题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答案是标准化的,对答案进行编码和分析都比较容易; (2) 回答者易于作答,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3) 问题的含义比较清楚。因为所提供的答案有助于理解题意,这样就可以避免回答者由于不理解题意而拒绝回答。 封闭性问题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回答者对题目不正确理解的,难以觉察出来; (2) 可能产生“顺序偏差”或“位置偏差”,即被调查者选择答案可能与该答案的排列位置有关。研究表明,对陈述性答案被调查者趋向于选第一个或最后一个答案,特别是第一个答案。而对一组数字(数量或价格则趋向于取中间位置的。为了减少顺序偏差,可以准备几种形式的问卷,每种形式的问卷答案排列的顺序都不同。 6.决定问题的措词 7.安排问题的顺序 8.确定格式和排版 9.拟定问卷的初稿和预调查 10.制成正式问卷
㈢ 调查问卷的问题该如何设计
问卷调查从最初的问卷设计,到中期的问卷实施,到后期的数据处理都有着比回较严格的要求。
在初答期进行问卷调查之前,要对所调查的对象有着比较熟悉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在问卷题目和选项的设置上才能尽量做到合适。中期投放问卷的时候对象的选择,抽样框的确定等等都有严格要求。
推荐可以看袁方老师写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是不错的书!
㈣ 调查问卷中的问答设计一般有哪几种方式可采用
1、有明确的主题。根据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
2、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3、通俗易懂。问卷应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问卷中语气要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调查,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观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4)调查问卷问题设计扩展阅读:
搜集资料:
设计不是简单的凭空想象,要想把问卷设计得完善,研究者还需要了解更多的东西。问卷设计是一种需要经验和智慧的技术,它缺乏理论,因为没有什么科学的原则来保证得到一份最佳的或理想的问卷,与其说问卷设计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虽然也有一些规则可以遵循以避免错误,但好的问卷设计主要来自熟练的调研人员的创造性。
搜集有关资料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其一是帮助研究者加深对所调查研究问题的认识;
其二是为问题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
其三是形成对目标总体的清楚概念。在搜集资料时对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可以帮助了解受访者的经历、习惯、文化水平以及对问卷问题知识的丰富程度等。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适用于大学生的问题不一定适合家庭主妇。调查对象的群体差异越大,就越难设计一个适合整个群体的问卷。
㈤ 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
调查抄问卷设计原则
调查问卷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设计出符合调研与预测需要及能获取足够、适用和准确信息资料的调查问卷。为实现这一目的,调查问卷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问卷的主要目的都是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要。问卷设计人员必须透彻了解调研项目的主题,能拟出可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最多资料的问题,做到既不遗漏一个问句以致需要的信息资料残缺不全,也不浪费一个问句去取得不需要的信息资料。因此,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
2.逻辑性原则
一份设计成功的问卷,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这样,能够使调查人员顺利发问、方便记录,并确保所取得的信息资料正确无误。
3.通俗性原则………
以上内容由我要调查网提供,查看更多详细内容请登陆我要调查网的调查全攻略版块查看。
㈥ 问卷调查设计的原因
1.
明确调查表的目的
请花一定的时间,对要设计的调查表做一个计划,规划一下你究竟想从这份调查表中得到什么答案。事先的计划,有利于帮助你设计正确的问题,得到正确的回复,从而完成调查表的目标。
2.
设计调查表时,应该注意简明扼要
简明的调查表,通常有较高的回复率。冗长的调查表,普通让受访者失去兴趣,设计的问题尽量围绕调查表的主题。衡量简洁调查表的标准是,我们的调查表明,一份好的调查表应该花费5分钟或者更短,6-10分钟也可以接受,10分钟以上,会造成受访者的反感和厌倦。
3.
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围绕调查目的
切忌问一些无关调查目的的问题,以免让受访者反感。问题的描述应该清楚,明了,尽量避免晦涩的术语。
4.
尽量使用选择题,但是也需要提供开放问题
我们提供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矩阵选择,评分选择,排序选择等多种题型,选择题有助于分析结果。
使用开放问题,可以让受访者有一个公平表达意见的机会,而不是被动的选择设好的选项。
5.
在整个调查表中保持评分选择题的一致性
评分选择题,是衡量和对比变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你使用1-5评分选择,请一定在调查表中使用同样的评分选择;不同的评分选择,会给受访者带来混淆,由此会影响调查结果。
㈦ 简述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
问卷设计七个步骤
1、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收集所需要的资料
2、确定问卷形式,可以从研究者的时间、研究范围、对象、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等方面考虑
3、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
4、征求意见,修订项目
5、试测,以30-50人为试测样本,求出信度、效度
6、进行项目分析,重新修订
7、正式测试
(7)调查问卷问题设计扩展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问卷调查法的具体步骤
1、根据绩效考评目的和对象,查阅工作岗位说明书,通过必要的现场调查,详细地采集与工作绩效各种要素和指标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2、列出所有相关的影响和制约工作绩效的要素及具体的指标,并进行初步筛选。
3、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或计算公式,对每个相关要素(指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出准确的界定。
4、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调查问卷的具体形式、所调查对象和范围,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5、设计调查问卷。将需要调查的内容,以一定的格式编制成问卷。这步是很重要的。对于调查问卷中所提的问题、问题的回答方式、答题次序等都要慎重考虑。
6、发放调查问卷。通过一定的渠道将调查问卷分发给调查者,选择的渠道应是可靠的。
7、回收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取得最后的调查结果。
㈧ 问卷调查怎么设计问题
1、开放式问题
(1)填空式:在问题后画一短线,让回答者直接在空白处填写。多属于只需要填写数字的问题。 例1: “您的年龄多大?———周岁”
(2)深度回答式 深度访谈和定性访谈就基本上依赖于深度回答的开放式问题。 例如,“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2、封闭式问题(结构化问题)
封闭式问题能够保证回答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并且比开放式问题更容易操作,因而在问卷调查研究中相当流行。
3、半封闭半开放问题 例如,在《中学生心理适应问题调查问卷》中, 下列原因会影响人的心情。它们对您心情的影响如何?
1)学习困难( ) ①有很大影响 ②有较大影响 ③有一定影响 ④没影响
2)经济困难( ) ①有很大影响 ②有较大影响 ③有一定影响 ④没影响
3)难以处好与同学关系( ) ①有很大影响 ②有较大影响 ③有一定影响 ④没影响
4)家庭问题( ) ①有很大影响 ②有较大影响 ③有一定影响 ④没影响
5)恋爱问题( ) ①有很大影响 ②有较大影响 ③有一定影响 ④没影响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 ),第二是( ); 上述原因外,明显影响您心情的原因还有 (简要说明)。
51调查网,让调查更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