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设计 » 驳回奏折怎么说

驳回奏折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21-01-21 05:19:34

『壹』 皇帝宣布同意大臣的奏折该怎么说

皇帝宣布同意大臣的奏折说“准奏”。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仁宗准奏,赏赐洪信,复还旧职。”

译文:宋仁宗批准奏折,赏赐了洪信,并让洪信官复原职。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 “国王准奏, 叫宣, 把妖宣至金阶。”

译文:国王准奏,叫人宣妖至金阶。

(1)驳回奏折怎么说扩展阅读:

奏折的内容包括言事,即一切中央、地方的政、经、军、文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都须上报;对策,即中央、地方官员对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的看法、主张、办法;引见,即请安等。 奏折形式一般为素纸,封、底有折,故曰奏折。 雍正时有奏折用黄绫,浪费可惜,遂以“物力维艰”,改用素纸可也。请安折、贺表用黄绫封面,红、黄纸,“以示汝等郑重也”。

奏折档案是最直接的原始文献史料。由于奏折多为密情,因此,奏折存档后一般人难以看到。 奏折收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官方收藏,一是民间收藏。清代奏折分存内阁大库和存方略馆库的军机档。军机档霉烂损失,古物南运,流走台湾,现存大部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属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故宫午门东侧文华殿南有两个档案大库,世人所谓内阁大库档。清朝政府于康熙九年开始存放于紫禁城里内阁大库的档案,包括皇帝诏令、臣僚奏折、朱批谕旨、实录、圣训、会典、起居注以及殿试考卷等,内也夹杂宋元刻本残书等,总数已不可考。 截至到2000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各类档案 1000余万件,其余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也分别存有数量不等的奏折。

『贰』 “知道了”,康熙批奏折怎么说大白话

本文摘自《现代快报》2013年3月11日第A29版,作者:王凡,原题:“知道了”!康熙批奏折怎么说大白话?
上个月,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参观。市民王女士观展时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曹雪芹祖父曹寅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康熙的朱批竟然写着“知道了”三个字。王女士兴奋地说:“顿时感觉到很亲切,好像皇帝离我们没那么远了!”但同时,她也感到疑惑,皇帝批折子怎么说大白话?皇帝难道不是说“甄嬛体”的吗?
带着市民王女士的疑问,记者日前探访了正在闭馆升级的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期间,这里展出了不少件与江宁织造有关的奏折。记者仔细看了一遍,康熙在每个奏折后面都有“朱批”,写着“知道了”的奏折还真不少呢!
31个折子,有15个康熙朱批“知道了”
清史专家阎崇年在《大故宫》一书中写道,奏折始于康熙初,因文件用折叠形式上奏,故称奏折。奏折由本官或差家人等直送奏事处,再由内奏事处太监进呈皇帝,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皇帝阅后,做出红色批示即朱批奏折,交本官或有关机构办理。
“这次展出的跟江宁织造有关的奏折,很多都是曹寅将江南地区的事务向康熙汇报,涉及地方政务、晴雨农情、市况粮价等等。”江宁织造博物馆展览项目专家张铁宝告诉记者。
曹寅哪来这么大的权力?这是因为曹寅父亲曹玺的夫人孙氏曾经做过康熙皇帝的保姆,所以曹家跟康熙有着特殊的主仆关系。“康熙二年,皇帝任命曹玺为首任江宁织造,曹玺死后,儿子曹寅任职,后来曹寅的儿子曹颙做第三任织造,曹寅兄弟的儿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任第四任织造。曹家三代四任江宁织造。”
张铁宝说,虽然表面上,曹家作为江宁织造督理织造事务,但是因为康熙赋予了曹家在江南地区的密奏权,所以江宁织造实际上成了康熙的耳目。
张铁宝将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展期间的奏折一一作了介绍。比如,康熙朝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场弊案,展出的6件奏折,反映了曹寅将他了解的情况向康熙密报的过程。看看康熙的朱批,“朕安”“再打听再奏”“知道了,再打听”“可笑”“……再打听再奏”“知道了再打听奏折来”,除了第5件奏折康熙做了较长的朱批,其他都是非常简洁的语言,两条写着“知道了”。
曹寅奏报米价,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奏报刊刻全唐诗,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复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朱批“知道了”……记者数了一下,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期间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康熙都朱批了“知道了”。
皇帝写朱批没那么多顾忌,康熙还写过错别字
“皇帝朱批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怪。”张铁宝说,这种口语化的说法早就有了,并不是现在才有,就像很多简体字早就出现了一样,“老百姓看到‘知道了’以为是现在的语言,其实不然,古代的口头语言交流很多跟现在是一样的。”
张铁宝说,因为现在看得多的是文字书面语,所以认为明清百姓说话都很文乎,但其实讲话不是书面语言,可以比较自如、活泼、丰富。
从奏折上就看得出,曹寅奏报,那是呈给皇帝的书面语言,所以比较文绉绉,但是皇帝写朱批,没有那么多顾忌,奏折上看到皇帝口语化的语言很正常,“其实不仅仅是康熙,清代皇帝奏折中都有这种写法,不足为奇。”
“皇帝甚至还会写错别字。”张铁宝说,江宁织造博物馆展出的一封曹寅奏折,他将从山东到南京一路见闻报告给康熙,康熙朱批“知道了,已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已后”的“已”显然就写错了。“可见皇帝日理万机,批奏折也没有字斟句酌,意思到就可以,字也不会那么规范。”张铁宝说,康熙还有比“知道了”更简洁的批复。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颙后事的奏折,康熙的朱批只有一个字“是”。
“我们今天看来,有些事情汇报得过于琐碎,但当时不告知就是瞒报,会有欺君罔上的罪责。”张铁宝说。
当然,康熙也并非所有朱批都简洁,曹寅病重,李煦为曹寅病重请皇帝赐药的奏折,康熙的朱批洋洋洒洒一大段。曹頫上一个请安折子,康熙也朱批了很多话。曹頫奏江南蝗灾情形,康熙也有一段朱批。
张铁宝认为,皇帝朱批奏折是根据不同事情进行批示。如果皇帝认为没有必要发指示另行处理,就写“知道了”“是”等简洁的话,但若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他就会一一写明,所以朱批的内容也跟奏折内容有关。
除了与曹家有关的奏折,康熙批复其他奏折时是怎样的呢?其他皇帝也会说“知道了”吗?记者在南京图书馆找到了《清代皇帝御批真迹选》(简称《真迹选》),分三册选用了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亲自批阅的朱批奏折。
康熙真的很爱批“知道了”
记者发现,在收录的90件康熙朱批奏折中,苏州织造李煦等人的小密折比较多,有25件康熙都写了“知道了”的朱批。
如李煦奏报接任两淮盐差日期并进贡冬笋折,写道:“今秋奉旨,兼受两淮盐差,愈深感激……并有冬笋糟茭白进呈……”康熙的朱批是:“知道了。凡苏州来的各行人等,倘有多事者,尔察明即当奏知,不可少懈,不时访访才好。”(注:奏折原文无标点,编书者加)
又比如李煦奏请圣安并报扬州冬雪粮价及进呈晴雨册的折子,康熙的朱批还是以“知道了”打头,后又写道:“尔亲手写的折子,打发回去,恐路中有所失落不便,所以不存了。尔还是打听是什么话,再写来,密之,密之,密之!”
年羹尧为妹妹封贵妃谢恩,雍正帝朱批“知道了”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年羹尧的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在《真迹选》中,记者就看到了年羹尧为妹封贵妃谢天恩的折子:“……奴才妹妹蒙圣恩册封贵妃,一家荣宠……叩头谢恩……奴才惟有益加勉励小心谨慎……”
不过,雍正的批复看上去有些“不解风情”:“知道了。一切总仗不得。大丈夫汉,自己挣出来的,方是真体面。勉之。”
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真迹选》中选录的69件雍正朱批中,雍正只有8次朱批“知道了”,其余多是“卿所奏,朕皆知矣”“览卿奏之矣”等话。从朱批中看得出,雍正勤于政务,批阅奏章的文字多,内容丰富,有的多达三四百字。
清代奏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都是由雍正完成的。雍正朝以后,奏折经皇帝朱批后,在发还具奏人遵行之前,照例要由军机处抄录一份,以供有关衙门传抄执行和存案备查,称为“录副奏折”,简称“录副”。雍正朱批大量为行书,也有行草夹杂之作。
而与雍正相比,乾隆虽墨宝较多,《真迹选》中也只收录了56件。乾隆御批文件的字数,与雍正相比也少得多,多是一两句话。他的朱批中也出现了“知道了”。
朱批和皇帝的文化、经历有关
历史专家马渭源说,不同皇帝批复奏折不同,除了与奏折内容不同外,跟皇帝的个人文化程度和经历多少有关。
从历史上的帝王来看,一般开国皇帝相对文化程度低,到了后面即位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一般在第三代、第四代稳定以后,朝廷各方面的制度形成一定规矩。
就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来说,对他们奏折写朱批的不同“风格”,马渭源做了这样的推测:
“康熙好学,很多规制都是康熙时期定的。当时也没有规矩定怎样批阅奏折,他人比较聪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但因为事情处理比较多,所以批复奏折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而雍正是篡位的,他的内心是很虚的,对书面的东西比如奏折,要做比较详细的考证,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所以奏折的朱批也会非常多。再看乾隆,他其实人比较懒,文化程度不高,但凑个热闹,装作很有文化水平,他的文才是被后人吹捧出来的,所以批阅奏折字数少就不难理解

『叁』 古代的奏折里都写些什么呢

古代奏折都来是写的国家的大小自琐事,就和现在的行政报告有点像,不过古代奏折自由度更高。
古代奏折里面有点写的一些重要的国家大事,有各自所管的政务,有对皇帝寒嘘问暖的琐事,总之,奏折都是给皇帝看的,所以一般来说里面的事情都比较重要。

『肆』 古代奏折格式

1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版统称为权“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2 剳,即札。札子,和“疏”一样,就是上奏给皇帝的表章,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可能只是因为在不同的时代较不同的名称罢了。

『伍』 古代皇帝的奏折是如何处理的销毁么如果销毁,是不是牵扯到国家机密,又是在什么地方进行处理具体名

并不是谁的奏折皇帝都会看的。一般奏折进到皇帝批示之前,都有专人负责誊抄,然后会分档归类,送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再由部门长官挑出国家大事来请示皇帝。朝廷各部门都有一本类似于账簿的,上面记着今天几号收到了几本奏折,都是哪个地方谁送来的,交给谁处理了。地方各省的主管,比如清朝的各省巡抚,每月都要给朝廷上报一次这个月省里都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怎么处理了。
有些地方大员有直接给皇帝递奏折的权利,这种奏折都是封好后交给皇帝的,一般涉及到战争、政治等大事件才会这样。
还有皇帝派到各地、军中的眼线,有密折专奏,这个保密性更强些。

皇帝批过的奏章一般会存档的,原文存一份,誊抄一份,还有备注,备注上记录的是皇帝再看这份奏折时说过些什么、问过什么问题、而大臣是怎样回答的。重要的事情比如军事,人事任免会一直有存档,而一般的奏折到皇帝殡天(就是死后)之后就销毁了,那种更无关紧要的例如请求告老还乡之类的,处理完了,做个记录也就销毁了。

例如:朝廷宰相上奏折说我老了,要回家养老。皇帝肯会出面挽留一下,然后就同意了。这样的奏折,大概留到皇帝去世。
清朝铁岭县的XXX县令上奏折说我老了,要回家养老。会先送到吏部,由吏部XX司AA郎中(官职,大概四品)批,AA郎中看完了然后问上级BB侍中:“XXX70多了,要退休,行不行?”BB侍中说可以。然后AA郎中就在奏折上写个“可,待与继任者交接完毕即可返乡”,然后还给XXX县令。而BB侍中会写一份记录:“某年某月某日,同意铁岭县XXX县令退休,并从候补进士中择优选了一个继任。”吏部的正长官是吏部左侍郎,副长官礼部右侍郎,都不会见到这份奏折,皇帝肯定也见不到。
至于在何处销毁,那就没准了,各部门都能销毁一批啊。军国大事,国家机密都是直接封好了交给皇帝的,皇帝批过就存档了。私自毁坏、不上报、不记录奏折都是死罪。

『陆』 皇帝批奏折都写些什么

在我国汗青上,关于皇帝来讲,批阅奏折是每天的例行之事,那皇帝通俗都邑在奏折上写些甚么呢?南京一个博物馆晒出了一组康熙皇帝批阅过的奏折,人们看了以后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句句朱批“知道了”确切就像全能词,非论是哪个大年夜大年夜臣,非论甚么事宜,都十分合用。

展出的奏折上,都邑康熙皇帝的亲笔批复,而写了“知道了”这三个字的奏折占了很大年夜大年夜一局部。比如,有一次科举查验时,江南考场产生了严重的作弊案,担负人曹寅便将他知道的状况向康熙皇帝做了具体陈述请示,一共写了6封奏折。不过康熙除在第5封奏折上作了较长批复外,其他都是很繁复的答复,有两封仅写着“知道了”。

细数一下,博物馆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奏折的批复是“知道了”,占了近折半。那如此简单的批复可否注解康熙皇帝对政事不担负呢?

其实不然,专家诠释说:皇帝批阅奏折时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特,因为这类白话化的说法很早就有了,很多人都觉得“知道了”是此刻的措辞,但其其实现代,步履措辞交换有很多都跟此刻是一样的。

除“知道了”,康熙还有更繁复的批复,像姑苏织造李煦递下去的一封折子,康熙的批复就只要一个字,“是”。

除康熙皇帝,雍正帝也曾批复“知道了”,在《真迹选》中收录的69件雍正朱批中,“知道了”的批复就呈现过8次,乾隆皇帝的朱批中也多次呈现“知道了”。

有汗青专家就说,每个皇帝批复奏折都不合,除与内容相干外,还跟皇帝的文明程度与小我经历有关。康熙好学,很多轨制都是他阿谁期间拟定的,事前也没有端方说要若何批复奏折,康熙对比聪明,就构成了本身的一套干事编制,因为需要措置的任务多,所以奏折上的批复就会简单一些。

『柒』 康熙是怎么铲除鳌拜的

少年康熙帝,凭借自己的机智,一举铲除了鳌拜及其同伙,稳定了国家政局。

少年天子和旷世奸臣

清圣祖康熙皇帝名叫玄烨,是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熟读经史,聪明过人,胸怀大志,从小就立志要当个好皇帝。随着时间的推移,玄烨的才能逐渐显示出来。他八岁登基,英年早逝的顺治皇帝在临死之前留下遗诏,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位大臣辅佐小皇帝。在这四位大臣中,排在最后一位的鳌拜,是一位喜欢弄权的大奸臣。

鳌拜自幼跟随清太宗皇太极远征打仗,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皇太极亲切地称他为大清的“巴图鲁”(即勇士)。鳌拜专权自恣,作威作福,先后有多位大臣被他杀害、灭族、剿没家产。鳌拜在德高望重的顾命大臣索尼死后,更是肆无忌惮,每次上朝都站在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之前,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是他说了算。连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也拿他没办法。

无法保住苏克萨哈

就在康熙亲政的第二天,苏克萨哈就偷偷上奏折,说自己宁愿去为顺治皇帝看守陵墓,并说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安享晚年。康熙看后大惑不解,于是在金銮殿上询问文武大臣其中缘故。站在众位大臣之首的鳌拜脸色阴沉,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满朝文武都吓得不敢抬头,连大气也不敢出。康熙看看鳌拜,再看看文武大臣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都不敢说话。

第二天上朝时,鳌拜首先上奏,罗列了苏克萨哈的24条罪状。康熙看后十分生气,因为其中都是些诬陷之词。鳌拜要求康熙下诏将苏克萨哈及其子、孙、侄等11人处死。康熙怎么也不相信苏克萨哈是奸臣,他想驳回鳌拜的奏折。这时,鳌拜看出了康熙的犹豫,竟然不顾君臣之礼,跨步上前,边走边挽袖子,差点将拳头打在康熙的脸上。康熙求救似地看着满朝文武大臣,却没有一个人敢抬头。

最后,康熙被迫以绞刑处死苏克萨哈。下朝后,康熙回到寝宫,失声痛哭,他实在觉得自己不像个皇帝。经过这件事情,他终于看清了鳌拜的嘴脸,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将鳌拜除掉。

鳌拜还和穆里玛结成党羽,凡事在家议定,然后强迫康熙执行。对于这样一个气焰嚣张的权奸,康熙帝真是恨之入骨,但又不能轻易动手,他暗中找到索尼的儿子索额图,偷偷商量制服鳌拜的办法。他们决定首先要稳住螯拜,决不能打草惊蛇,再将京师驻军将领换成自己的心腹,并且在鳌拜不怀疑的前提下,训练一批可以制服鳌拜的勇士。

开始“玩物丧志”

于是康熙在苏克萨哈死后没几天下诏,对鳌拜大加赞扬,说他是大清国的头等大功臣,并加封他为一等公兼太师。鳌拜十分意外,却也满心欢喜,他以为康熙在苏克萨哈死后害怕了。康熙假装不理朝政,将一切国事都交给鳌拜处理。自己则挑选了几十个身体强健的小伙子,每天作“布库之戏”。“布库”是满语,意思是“撩脚”,即身体强壮的儿童徒手相搏,谁先趴在地上就算谁输。这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摔跤”十分相像,以摔倒或两肩着地为输。上朝时也常常让他们站在自己身旁。鳌拜以为康熙年纪还小,玩物丧志,也没怀疑。

康熙有时遇到推不开的国家大事,就要亲自到鳌拜府上垂问如何处理。有一天,康熙又来到鳌拜府上商议朝政,鳌拜却假装生病躺在床上。康熙坐了一会儿,关照他要保重身体,便起身要走。鳌拜想要起床相送,突然一把明晃晃的尖刀从枕边滑落在地,康熙的几名侍卫迅速拔剑在手,鳌拜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此刻,屋内的空气凝固了。只见康熙神态自若地捡起尖刀,若无其事地说道:“刀不离身是我们满族人的习惯,老太师有病在身也没忘记这个习惯,实在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一场蓄势待发的争斗,就这样被康熙的机智巧妙地化解了。

智擒鳌拜

两年后,练习“布库”的小伙子都成了身强力壮,拳棒皆精,个个都能以一敌十的武士,康熙认为诛灭鳌拜的时机到了。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五月初三,鳌拜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南书房。

他刚一进门,康熙便以掷杯为暗号,几十名练习“布库”的少年蜂拥而上,转眼之间就把鳌拜捆得结结实实。这时,躲在康熙背后的索额图探身出来,不慌不忙地展开一份诏书,厉声念道:“罪臣鳌拜,擅权误国,犯有大罪30条,罪不容诛……”

直到此时,鳌拜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中了康熙之计,仰天长叹:“我鳌拜跟随太宗皇帝,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料今日却落入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手中。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呀!”

鳌拜被捕后,交由有关衙门勘审,康熙有一阵还亲自审问。诸王、大臣纷纷上奏,请求立即将其正法。但是康熙念及鳌拜跟随先祖,立下汗马功劳,对社稷有功,不忍心将他诛杀,于是革去鳌拜的职位,罚没他的财产,将鳌拜和他的儿子一起关在监牢里,终身监禁,直至病死狱中。

鳌拜的党羽也受到审讯,该杀的决不留情,而有功的也决不滥杀。年仅十六岁的康熙帝,凭借自己的机智,一举铲除了鳌拜及其同伙,稳定了国家政局。

『捌』 奏折不同意怎么说

帝王有些事情不会直接表达意见
有些会写“知道了”
有些会写原因看法
有些可能直接叉掉
应该更多的是直接商议

『玖』 在朋友圈批奏折了是说什么

我觉得皇帝批奏折时最讨厌那种废话一大堆不抓重点的大臣,批奏折应该很累吧,就像老师改作业一样,批奏折还要边批边思考

『拾』 古代请皇帝批奏折怎么说

请皇上御批。不过一般奏折都是直接交上去的,然后一起放在皇帝的办公桌上的,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奏折大臣才会直接面呈皇帝。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