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诺夫设计局
㈠ 安东诺夫设计局是如何衰落的
苏联解体后设计局的工作人员失去了工作,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薪诱惑下,很多研究人员前往了西方国家,而有的科研人员则在俄罗斯本地找了其他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从此没落。
㈡ 安东诺夫设计局不是归乌克兰了吗,为什么俄罗斯也能生产安-124
这个抄是2005年经过俄罗斯和乌袭克兰两国协调而制定的合作. 在124知识产权还没有确定归属之前, 两国合作在俄罗斯恢复生产124.
有关恢复生产和改进“安”-124-100“鲁斯兰”运输机的决定,于2005年2月由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政府共同做出,并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间委员会。
㈢ 《2012》里面那架安东诺夫500是真的吗
安500绝对虚构,原型安225运输机,区分方法就是安500有尾门,安225没有。
㈣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几架安东诺夫124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截止2020年11月30日,全世界共54架飞机,分别隶属于俄罗斯空天军,总共26架,和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V-D),民用安-124另一个大用户是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航空公司。
安-124是乌克兰共和国安东诺夫航空科技技术联合体研制的四发远程重型运输机,起飞总重超过美国C-5A重型运输机,用于取代安-22,主要用于运输坦克、导弹、桥梁等大型军用设备,是世界上电大的生产型飞机。
1982年12月26日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1986年第5架安-124原型机参加了英国范堡罗航展。1986年1月安-124首次交付使用,1987年投入批生产,截至1997年已制造54架,年生产率为每年5架。
(4)安东诺夫设计局扩展阅读:
安东诺夫124主要型别有:安-124,基本型;安-124-100,商用型,1992年12月30日获独联体型号合格证,最大起飞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载120000千克;安-124-100M,与-11型相同,装西文电子设备,样机于1995年底完成。
安-124-102,装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机组人员减至3个;安-124FR、灭火型,可装200吨水,可改装成货机。安-124创造了20多项各种世界飞行纪录,得到了国际联合航空委员会的承认。
㈤ 苏联解体后各个主要兵工厂是怎么分布的
苏联的军工企业几乎都分布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原军工企业均被专所在加盟共和国瓜分。属其中俄罗斯继承七成,乌克兰继承三成。
轻武器:苏联两大轻武器研发中心——图拉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均在俄罗斯。
航空工业:共青城厂(黑龙江下游共青城)、伊尔库斯克厂、新西伯利亚厂、苏霍伊设计局
米里设计局、米高扬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卡莫夫设计局、雅克福列夫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别里耶夫设计局在俄罗斯;安东诺夫设计局在乌克兰。
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六一造船厂、布隆造船厂在乌克兰。阿穆尔造船厂、共青城潜艇制造厂、波罗的海造船厂、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北方造船厂在俄罗斯。
车辆制造:下塔吉尔乌拉尔车辆厂、列宁格勒基洛夫试验工厂、鄂木斯克交通机器制造厂、哈尔科夫交通机器制造厂。上述四家工厂除哈尔科夫归乌克兰外,其它三家在俄罗斯境内。
航天及导弹:南方机械制造厂在乌克兰,安泰公司、金刚石设计局、彩虹设计局、三角旗设计局在俄罗斯。
㈥ 俄罗斯有哪些军械设计局和制造商
陆军:
杰格佳廖夫工厂 枪支(轻兵器)
基洛夫工厂 坦克、自行火炮
地铁车辆机械制造厂 履带式车辆
库尔干机械厂 步兵战车
图拉仪器制造设计局 小口径火炮、反坦克导弹
乌拉尔车辆厂 坦克
乌拉尔运输机械制造厂 自行火炮
空军:
苏霍伊设计局 米格设计局 战斗机
图波列夫设计局 轰炸机
雅科夫列夫设计局 教练机
安东诺夫设计局 运输机
伊留申设计局 运输机
卡莫夫设计局 直升机
米里设计局 直升机
米亚西谢夫设计局 直升机
别里耶夫设计局 水上飞机
拉沃契金设计局 战斗机
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企业 飞机组装
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 飞机组装
伊留申航空综合体 大型飞机
海军:
北方设计局 大中型水面舰艇
北方机械制造联合企业 潜艇、深潜设备
北方造船厂 水面舰艇、潜艇
波罗的海造船厂 核潜艇、破冰船
海军上将造船厂 潜艇、柴电动力系统
金刚石造船厂 高速艇
红宝石设计局 潜艇
天青石设计局 潜艇
孔雀石设计局 潜艇
金刚石设计局 气垫船
瓦涅夫设计局 航母
航天、导弹、仪器:
安泰公司 防空导弹
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 反舰导弹 空空导弹
伏龙芝军火库科研生产联合体 潜射导弹 卫星 运载火箭
革新家股份公司 潜射导弹 空空导弹 反潜导弹 反舰导弹
火炬科研生产联合体 防空导弹
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 巡航导弹 运载火箭 载人飞船 卫星 空间站
马克耶夫设计局国家火箭中心 潜射导弹 弹道导弹 运载火箭
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 洲际导弹 运载火箭
牛郎星国家科研生产联合体 反舰导弹
三角旗实验设计局 空空导弹 战略防御系统
沃特金斯克制造厂 弹道导弹 洲际导弹
应用力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卫星 通讯器材
战术导弹武器集团 反辐射导弹 巡航导弹
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企业 光学仪器 雷达
喀山光学机械厂 光学仪器
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企业 光电设备
喀山光学机械厂
㈦ 苏联时期的飞机设计局为什么大部分是以飞机设计师的
确实是如此,比如米格(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苏霍伊,图波列夫,安东诺夫设计局专等等。属
我个人认为是由苏联当时的政治环境造成的,和国内的的个人崇拜风气也有关系。
一个设计局的兴衰和国家政治是紧密不可分的,尤其在当时的两极格局中。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晨枫的《米格风云》,比较科普,另外,现在的米格其实已经不是原来那两个设计师的名字的含义了。
㈧ 俄罗斯主要航空设计局有哪些 如苏霍伊 米高扬 详解他们的发展史 谢谢~
主要有:
1、米高扬设计局,代表产品有米-17,米-19,米-21,米-29。
2、苏霍依设专计局,代表产品有苏属-24,苏-27,苏-30,苏-33。
3、卡莫夫设计局,代表产品有,卡-28,卡-50。
4、伊留申设计局,代表产品有伊尔-76,伊尔-96。
5、图波列夫设计局,代表产品有,图-2,图-95,图-160。
6、米里设计局,专产直升机的,和米高扬不是一家,代表产品,米-8,米-17,米-24,米26。
7、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代表产品,雅克-28,雅克-126,雅克教练机。
8、安东诺夫设计局,主要产品是运输机,安-124,
安-225。
9、其他的还有,米亚西谢夫设计局,
别里也夫设计局等等。
㈨ 前苏联出了苏霍伊和米高扬之外,还有什么著名的设计局,代表作都是什么
苏联/俄罗斯拥有“苏霍伊”、“米格”、“卡莫夫”等十几家著名的飞机设计局,这些设计局的名字都是以该设计局创始人或最著名设计大师的名字命名的,各设计局均使用本设计局俄文名字的第一个音节加序号为本设计局研制的飞机命名。
在二战及冷战时期,这些设计局设计制造了大量各类飞机,留下许多航空史上的经典之作
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米格): 建立于1939年12月8日。米高杨和格列维奇是该设计局的创始人。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主要产品是战斗机,也就是米格系列。如米格-21,米格—25,,米格-27,米格-29等著名战机。
La-9战斗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拉沃奇金设计局设计的苏联末代螺旋桨战斗机,1946年6月试飞成功,1947年装备部队,1950年初,我国就进口了苏联的拉-9式战斗机
米亚西谢夫设计局
米亚西谢夫设计局成立于1938年,首席设计师米亚西谢夫,主要产品为重型战略轰炸机,如米亚-4。
米亚-4(北约组织称为“野牛”)是前苏联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研制的重型轰炸机。1951年开始设计,1953年夏首次试飞,1954年“五一”节初次公开出现,1957年开始服役。估计生产了110架。
目前空军远程航空兵中有43架,可执行轰炸或侦察任务;有45架已改成空中加油机。海军航空兵中有少量能执行远程海上侦察和反潜任务的这种飞机。
米里设计局
成立于1947年,创始人为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主要研制直升机,产品如米-8,米-10,米-24,米-28等。 几十年来,米里设计局的直升机总生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机也是首屈一指。
大名鼎鼎的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在史泰龙著名动作电影第一滴血中,该机有过出场,当时仍是冷战时期,摄制组用法国美洲豹直升机改装成雌鹿进行拍摄
MI24最新改进型号 MI35卡莫夫设计局
卡莫夫设计局成立于1948年。第一任总设计师尼古拉·伊里奇·卡莫夫1902年生于俄国 伊尔库茨克,与米里是同乡。1923年卡莫夫毕业于托姆斯克工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自转旋 翼机的研究工作。1931年开始到 АГИ工作,在特种结构室继续研究旋翼机。
他研制的 A —7旋翼机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0年代,设计局研制成功著名的战斗直升机卡-50“黑鲨”,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共轴双旋翼战斗直升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安装有弹射救生系统的武装直升机。
90年代,卡莫夫设计局又研制卡-52“短吻鳄”,与卡-50协同作战,形成黄金搭档。
另外前苏联/俄罗斯还拥有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局(米高杨和格列维奇一开始就供职于此设计局,首席设计师尼古拉·波里卡尔波夫,主要研制战斗机,战机代号波)、彼得良可夫设计局(研制轰炸机,代号毕)、里苏索夫设计局(代号里)等二十多家设计局。
(9)安东诺夫设计局扩展阅读:
苏联米高扬设计局是俄罗斯主要的飞机设计及制造商。原称为“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俄语: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古列维奇建立于1939年12月8日,该设计局的名字是以米高杨和格列维奇两人名字命名的。
以生产米格(МиГ)战斗机而闻名,“米格”的名字正是取两位设计师阿·伊·米高扬和米·约·格列维奇姓氏的第一个字母。2006年,俄罗斯政府将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