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片段
㈠ 设计教学片段
看你选哪一个环节写,如果是写创设情境,就要先谢出你的情境内容,再写你为什么使用这个情境,即情境的作用,如果你写的是新授,就先写具体的过程,然后再写你是怎样突破教学重难点的。
㈡ 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第三,如果片段教学前要求说课,那么教者可先用一些时间简要介绍片段教学设计,然后用较多时间进行片段教学(一般可按规定时间安排).教者要善于创设(虚拟)课堂教学情境,力求教学生动、简练,富有流动感和层次感.如果要求片段教学后进行说课,那么片段教学就可以用足给定的时间.下面具体说一说:\x0d1、表现崭新教学理念\x0d在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片段教学,必须表现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学目标,就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教学方法,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能满堂灌;教学内容,也要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能老生常谈.只有用新理念来指导片段教学,才跟得上教育教学新形势,片段教学才有学术价值.\x0d2、注重片段教学设计\x0d片段教学的内容或由教者自定,或由评委指定,但无论如何,都要吃透教材,做好片段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时胸有成竹,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其中最应重视的是教法和步骤,教法可以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是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步骤则是教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安排好步骤可以使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导入语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还可以考虑将平时自行设计、制作并已被教学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实验仪器、可动式幻灯片等道具溶入教学片断之中,使之增色添彩.\x0d3、善于虚拟教学情景\x0d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真正的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让教学逼真地进行到底.教师可以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
㈢ 如何撰写片段教学设计
写教案抄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袭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㈣ 请设计一个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片断
小学五年级英语(PEP) Unit6 In a Nature Park B Let’s learn
(1)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紧张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动机,引发他们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Unit 6. In a Nature Park”. I’ll divide you into four groups . Which one is best, they’ll get the flag, OK? Now, Let’s start.于是我提出问题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anda?.引入学习主题,并通过简笔画创设情景,自然引入新词的学习。
(2)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会使每一位参与者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因此,在操练时,我首先做“我看见”游戏:教师想好一个词(如city)把开头的字母告诉学生:I spy a word beginning with“c”,让学生猜老师想的词。注意:这个词必须是教室有的我而且大家都可以看见。之后我们学习Let’s learn向学生展示挂图,并说:I spy a word beginning with“b”,引导学生找出单词“bridge”后带读单词。
(3)教师拿出词卡“village”说:Look!This is a village.领读“village”,然后手指图上的小桥说:This is a village.What’s in the village?引导学生回答:A bridge.然后教师手指图上的house问:What else?领读house,学生跟读,教师问:Are there many houses in the village?引导学生给出肯定回答:Yes.教师再有意做完整回答:Yes.There are many small houses in the village.用类似的方法教授其它的单词。
(4)教师放本部分的录音,学生指出读到的单词,教师正确示范四会单词的书写,学生自己练习。
(5)让学生根据图片造句,对There be 句型的操练,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词”,重视对学生思维,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们在师生,生生,小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6)小组活动:同桌之间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城市、乡村的异同。注意:将城乡共同具有的景物填入两个椭圆的交集里。
这些活动所用方法和所用教具简单易行,很容易做到。比较适合教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我们尽力,就地取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㈤ 什么是片段教学
近年来,片段教学几乎与“说课”形影不离,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素质和展示教师教学才华的重要途径之一。遗憾的是目前对片段教学的研究却“门前冷落鞍马稀”,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鲜有成果。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在片段教学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让片段教学和说课真正做到比翼齐飞,相得益彰。一、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而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片段教学也不同于教学片段,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而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记录罢了。片段教学更不同于“说课”,前者是实施(或模拟)课堂教学,而后者只是谈论课堂教学。片段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与说课联系比较密切,不少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水平的考核,往往先让教师进行说课,然后再要求在说课基础上进行片段教学,把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跟教学实施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克服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二、片段教学的类型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专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同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果指定课文的第四、五段进行片段教学,就属于节选类;如果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通感”方法,则为专题类片段教学。再比如,高中英语第二册下第一单元的阅读部分,如果指定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进行教学,就属于节选类;如果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中likely与possible,probable三个单词的区别,则为专题类片段教学。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在事实上更频繁地被使用。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竞赛活动和评价工作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检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其高下优劣。三、片段教学的基本特征1、实践性这是片段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如果说课是教者向听众展示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重点在于比较系统地介绍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那么片段教学就是将此教学构想具体化实践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体现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片段教学将课堂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2、完整性前面说过,片段教学相对而言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完整性是指教学步骤的完整。因为片段教学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而是如同平时授课那样实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时候也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实施过程。另一方面,片段教学也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要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才是课堂实施,这一过程同样也表现了完整性。3、虚拟性这是虚境型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因为这种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是教学活动,但又与正常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境型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同事、同行,甚至是评委,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4、预设性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可能面对真正的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加以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四、片段教学的意义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人数可多可少,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运用的范围也很广,领导检查教学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研讨教学,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均可采用片断教学的方法。因此片段教学不但具有教研作用,而且具有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功能。正是基于此,片段教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检测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认为开展片段教学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者而言,片段教学要求他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的局部入手,寻求最佳的角度切入,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这与平时的教学完全一致,而且更集中,更精炼,更需要讲究教学艺术,更富有挑战性。对听者而言,片段教学对自己的启发不亚于整节课,而由于片段教学的精短使自己更容易吸取精华和发现问题,作为今后教学的借鉴。如果再加以真切的研讨并听取中肯的评点,那对提高教学能力是非常有益的。2、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通过片断教学,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片段教学重点突出,节奏紧凑,容不得拖沓,这正是高效率课堂所追求的。其实课堂教学无非是若干个片段教学的有机组合,片段效率提高了,整节课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3、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听评课是常规的教研活动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只能听到个别教师的课,虽然不乏针对性,但形式单一容量不大。教学片断比武(或观摩)不失为一种多样化高密度大容量的教研活动形式,而且不受教学进度、教育对象的限制,使最优化的教学片断得以展示。半天时间可安排上十个教师进行片段教学,给老师们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4、有利于提高评价教学水平的信度。众所周知,片段教学产生于说课之后,以弥补说课坐而论道的不足,于是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共同成为考核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说课之后再通过片段教学,进一步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课堂教学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进而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显然远比仅凭说课定高下客观得多。五、怎样进行片段教学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执教者首先要树立“大学科”“大课堂”的教育新理念,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第三,如果片段教学前要求说课,那么教者可先用一些时间简要介绍片段教学设计,然后用较多时间进行片段教学(一般可按规定时间安排)。教者要善于创设(虚拟)课堂教学情境,力求教学生动、简练,富有流动感和层次感。如果要求片段教学后进行说课,那么片段教学就可以用足给定的时间。下面具体说一说怎样进行片段教学:1、表现崭新教学理念在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片段教学,必须表现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学目标,就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教学方法,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能满堂灌;教学内容,也要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能老生常谈。只有用新理念来指导片段教学,才跟得上教育教学新形势,片段教学才有学术价值。2、注重片段教学设计片段教学的内容或由教者自定,或由评委指定,但无论如何,都要吃透教材,做好片段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时胸有成竹,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其中最应重视的是教法和步骤,教法可以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是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步骤则是教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安排好步骤可以使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导入语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还可以考虑将平时自行设计、制作并已被教学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实验仪器、可动式幻灯片等道具溶入教学片断之中,使之增色添彩。3、善于虚拟教学情景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真正的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让教学逼真地进行到底。教师可以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境,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4、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㈥ 如何评析教学片段设计
教学片段是什么
㈦ 教学片段设计包括哪些
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容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人员都是由教师直接担任的,但实际上,教学设计人员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专业的教学设计师。教师主要是思考如何确保他的每个学生能发挥其最大的能力,学到尽可能多的课程知识,而教学设计者则常常考虑如何确保提供给学习者的特定课程尽可能相似,尽管这些课程是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教师提供给不同地点的学习者的,他关注的更多的是教学的标准化问题。 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他需要系统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的任务包括:
学习需要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各环节。
㈧ 请大家帮忙设计一个小学数学的教学片段,很急啊。 要求如下: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未教先知”
——读《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感
执教: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侯新慧
评析: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鑫昌路小学 王培培
【背景】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研究学生。不同的学习个体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由于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师正常教学设计的突发事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学生的“未教先知”现象。在教师发问伊始,学生却将文本结论一语道破,使课堂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出现这种情景,教师该如何处理,在整理新世纪小学数学09说课与课堂展示大赛中“《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课时,学生的“未教先知”引起了网友和我的思考。
【案例判断一】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4---55页《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片段:新课伊始,教师出示果园图以及4篮桃子,每篮10个以及8个桃子和2只猴子,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师:怎样列式?
学生:48÷2
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
生1:老师,我会计算,不用研究,48除以2等于24。
生2:我还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呢!说着,在自己练习本上写出了正确的竖式计算。
点评:“未教先知”现象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值得大家一起来研究。个人感觉,学生通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知道什么?到什么程度?也就说,学生知道会用竖式计算48除以2,那么用竖式记录48除以2的每一步计算过程所表示的意义,学生明白吗?这是我们作为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读懂学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吧!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一句:你能讲解48除以2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吗?这时,我们会发现“会竖式计算”的孩子仅仅停留在会算的程度,给学生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考,也牵引其他孩子去思考,这样一追问,又把学生引导到探索48除以2的算理上来了。
思维火花:课堂中遇到学生未教先知,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追问,合理利用生成。
这里出现的情况实际就是课堂中的“生成”的问题,怎样应对这样的生成呢?这样的生成是我们课前可以预测到的,这也说明了课前“反思”的重要性。每节课前,我们都想几个“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我应该怎么办?”的问题,那么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课堂。
网友支招:
一:进行前测,做到知己知彼,合理进行预设。
网友: 在预设本节课时,我曾经用一个班的学生做过前测。我的前测内容是这样的: 1、小朋友,你知道69除以3的结果吗? 2、你是怎样解决的?(口算、画图或者其他) 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如果会,请写出你的竖式计算过程。 因为第一个单元植树这节课刚刚学完,所有的孩子都会计算69除以3,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所有的孩子都说用口算解决的。口算方法是:60除以3等于20,9除以3等于3,20+3=23.对于第三个问题, 93%的孩子写了会。48%的孩子写出了方法。方法是我教学设计中出现的两种,也有残缺不全的。有2个孩子正确地把竖式的书写过程写清楚了。我询问了这两个孩子,是家长教的,在用竖式计算时,要从十位算起(植树这节课重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十位上的商乘除数,得数写在十位的下面。孩子的每一步说的都很清楚。我明白,这两个孩子已经会“算”了。
二:在课堂中遇到这样的“生成”,要合理运用它,让“会”的学生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说出来,教师根据“会”的学生的讲解,随时调整教学思路。
课堂中,出现几个会用竖式计算48除以2 的学生,这不能代表整体,而且现在家长所教的都是一个“结果”,就是计算的方法。孩子对于算理的理解以及竖式每一步所代表的意义并不清楚,处于模仿形成技能的阶段。如果这节课上,在我刚出示情境图就出现了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竖式来解决,我会说:孩子,你真了不起,已经能用竖式解决了。能用你的竖式给同学们说说它的每一步所代表的分桃子的过程吗?
【案例判断二】
接上一片段:
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你喜欢的图形代替桃子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方法1:用圆代替桃子画一画,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两篮,再分外面的8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
方法2: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每捆十根,先分整捆的,每只猴子分到2捆,再分外面的8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合起来每只猴子分到24个。
方法3:用口算的方法,40÷2=20,8÷2=4,20+4=24
方法4:用竖式来算……
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演示分“实物图”的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结合起来进行了讲解。学生能够更形象的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而这个过程也正是“数形结合”的过程,是数学思想在本节课中的重要体现,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如果加入“分小棒”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操作体验这一过程效果就更好了。在这里环节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形象直观的操作与抽象的竖式计算建立联系,使竖式计算形象直观化。
思维火花:学生“未教先知”会计算了,我们还是有必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的。
学生列出了48÷2这个算式之后,就一口说出了得数,这时,作为教师,进行了灵活的引导后,还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呢?回答是肯定的,教师义务、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理解算理。因为“未教先知”学生能用除法竖式计算结果,那也只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效果,只是一种模仿性的计算,对于竖式计算的算理,学生根本就不明白。理解算理,最好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把实物操作与算理结合起来。所以,对于“未教先知”的学生,智慧性的引导操作理解算理,是必要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面对种种未教先知现象,这就需要发挥我们的智慧,去了解未教之前有多少学生知道?要要了解一下是真会了还是假会了?有多少人会?知道了些什么?知道的程度有多深?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前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式,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读懂课堂,首先从读懂学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