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回起诉和庭前会与
⑴ 我要状告公安局行政不作为,应该怎么告
你所说的公安局不构成不作为。行政不作为是一个行政法概念,是回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答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应该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却拒绝作为的行政违法行为。所以,公安机关或交警部门不构成行政法上的不作为,你不能告公安机关或交通警察部门。你只能行使你的报案的权利,先到公安机关报案,或你认为交警在执行公务时有其他违法问题你可以到检察机关进行举报。
⑵ 法院对起诉的“不予受理”与“不予支持”的区别是什么
法院对起诉的“不予受理”与“不予支持”的区别有4点:阶段性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决定机构不同、案件受理费不同。
以下是4点不同的具体解释(上不予受理,下不予支持):
一、阶段性不同
1、不予受理:审查起诉阶段,驳回起诉。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通常在人民法院立案前或立案后诉讼程序刚开始阶段适用。
2、不予支持:受理案件以后,驳回诉讼请求。驳回诉讼请求则是在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审理完毕阶段适用。
二、适用法律不同
1、不予受理: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主要适用的是程序法。
2、不予支持:驳回诉讼请求既可以适用程序法,也可以适用实体法。
三、决定机构不同
1、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由立案庭决定。
2、不予支持:驳回诉讼请求由业务庭(审判庭)决定。
四、案件受理费不同
1、不予受理:裁定不予受理、不收诉讼费,已收取应全额退还。
2、不予支持: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诉讼费用由起诉方承担。
⑶ 原告收到传票和开庭通知书后,法院还可以驳回诉讼吗
原告收到传票和开庭通知书后,如果没有通过足够的证据,法院可以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或者裁定驳回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⑷ 民事诉讼的流程
一、一审
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驳回起诉裁定,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3、起诉受理后
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4、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6、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7、达成调解协议
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
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的,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的,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三、上诉
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5日内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
三、二审审理
包括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宣判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如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四、二审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证据交换
3、上诉的判决
4、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5、宣判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4)驳回起诉和庭前会与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须知
一、起诉的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起诉状应记明的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