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句纠纷
Ⅰ 东正教等,有什么关联和区别 我看过些宗教电影 达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间,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矛盾逐渐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地位的问题上,争斗愈烈。以后历经6~8世纪的“和子句纠纷”和9世纪的佛提乌分裂,以及11世纪东西教会对意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
东派教会自9世纪起,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庭国势日益衰落,罗马教会继续谋求居整个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261年,拜占庭皇帝弥迦勒八世帕利俄罗戈斯收复首都,牧首区迁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外忧内患频仍。东派教会原有的四大主教区已有两个(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为穆斯林占领,另一主教区耶路撒冷则为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所占。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方教会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脑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约瑟二世率领东正教会代表 700人参加。会议就炼狱、和子句等教义问题展开争论。由于东正教会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后因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抵制,迫使参加会议的东派代表声明签字无效,合一终于没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其监管范围包括东正教会四大牧首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虽自称具有普世性,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督管区基础上成立。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俄罗斯正教。
【正教派和宗教改革】
正教派并没有经历宗教改革,而且基督新教派教会对正教派的态度从开始就一直不明确。两边开始时维持着一种热忱和友善的关系,但是基本的教条神学歧见仍是突显了出来,尤其是关于神圣传统,圣灵/圣神由父子分出、自由意志、神圣预定、称义(释罪)、圣礼/圣事的数目、洗礼(正教派的“全部浸在水里”相对于马丁·路德的“用撒或是淋水”)以及是否要如同正教派的“在洗礼后马上施行圣油礼和圣餐礼/圣体圣事”,圣餐礼变动的意义以及使用未发酵的面包,教会和大公会议的无错误,崇敬,盛宴,对圣者、圣者塑像和遗物的祈祷,斋戒和其他教会的传统。由于这些歧见,最终导致两者停止来往。
Ⅱ 东正教的教义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历史
东正教 [1](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又称正教、希腊正教、东方正教,是基督教其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而欧洲正教会(不分东西边)最古老的则是希腊正教会。若是以英语系国家的西方人惯用的用法来分,“东部正统派”有较广的定义,也包含了“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东正教一样,但两者是不同的教会)。
编辑本段第十五个世纪
在15世纪期间俄国教会是举足轻重的在俄国状态的生存和生活中。 这样圣洁图 Radonezh Sergius 并且 大城市Alexis 帮助国家承受几年 Tatar 压迫和经济上和精神上扩展。 在 佛罗伦萨委员会 1439一个小组天主教和东正教教会领导同意基督教二个分支的统一的期限。 俄国人 basil王子II莫斯科然而,在俄国拒绝了让步对天主教教会并且禁止了委员会的行动的宣布 1452在短命的东西方团聚以后。 大城市Isidore 是在从他的位置逐出的同年象变节者。 在 1448当俄国主教选举了他们自己的族长,俄国教会变得独立与君士坦丁堡主教的职位, 大城市Jonas没有依赖向君士坦丁堡和俄国教会从那时起autocephalous。 大城市Jonas 给了标题 莫斯科的城市居民 并且所有Rus'。 他在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Antioch和耶路撒冷的族长以后在荣誉也接受了第五种等级。 五年后,君士坦丁堡 落 对无背长椅土耳其人。 从这点东正教教会向前看见了莫斯科作为 第三罗马合法的后继者向君士坦丁堡和莫斯科的族长作为东正教教会的头。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间,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矛盾逐渐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地位的问题上,争斗愈烈。以后历经6~8世纪的“和子句纠纷”和9世纪的佛提乌分裂,以及11世纪东西教会对意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 东派教会
东派教会自9世纪起,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庭国势日益衰落,罗马教会继续谋求居整个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261年,拜占庭皇帝弥迦勒八世帕利俄罗戈斯收复首都,牧首区迁回君士坦丁堡。[6] 12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外忧内患频仍。东派教会原有的四大主教区已有两个(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为穆斯林占领,另一主教区耶路撒冷则为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所占。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帝国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方教会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脑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约瑟二世率领东正教会代表 700人参加。会议就炼狱、和子句等教义问题展开争论。由于东正教会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后因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抵制,迫使参加会议的东派代表声明签字无效,合一终于没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其监管范围包括东正教会四大牧首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虽自称具有普世性,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督管区基础上成立。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俄罗斯正教。
编辑本段正教派和宗教改革
正教派并没有经历宗教改革,而且基督新教派教会对正教派的态度从开始就一直不明确。两边开始时维持着一种热忱和友善的关系,但是基本的教条神学歧见仍是突显了出来,尤其是关于神圣传统,圣灵/圣神由父子分出、自由意志、神圣预定、称义(释罪)、圣礼/圣事的数目、洗礼(正教派的“全部浸在水里”相对于马丁·路德的“用撒或是淋水”)以及是否要如同 东正教教堂
正教派的“在洗礼后马上施行圣油礼和圣餐礼/圣体圣事”,圣餐礼变动的意义以及使用未发酵的面包,教会和大公会议的无错误,崇敬,盛宴,对圣者、圣者塑像和遗物的祈祷,斋戒和其他教会的传统。由于这些歧见,最终导致两者停止来往。
编辑本段东正教自主教会与牧首区
编辑本段七大圣礼
“仪式”在东正教中,占重要的位置。透过“仪式”信徒能与教会保持关系。“东正教的神学家认为,宗教仪式是教会对教徒思想发生影响和作用的重要手段。” 东正教与天主教一样也有七大圣礼:受洗、涂圣油、受圣职、告解、婚配、终傅、圣体血。 东正教受洗仪式
受洗
东正教的信徒受洗,都要浸到水中。因为东正教认为,浸到水里可以洗除原罪和本罪,并且可以得到“神的恩惠”,因此再生,之后才有资格领受其它的圣礼。[11]
涂圣油
“圣油”需要经过主教祝圣之后才能被使用。涂圣油是表示“圣灵恩赐的印记”。这是在刚受洗后的施行的,为的是使新入教者坚定对三位一体真神的信仰。
受圣职
受圣职是当有人担任神职时,所举行的圣礼。
告解
又称为“忏悔”。当信徒有犯错时,可以透过此行动能得赎罪的方式。东正教会规定:七岁儿童以上,需要先忏悔告解后,才可以领圣餐。
婚配
透过一套仪式在教会内举行婚礼。
终傅
在信徒临终前所行的仪式。在临终病人的眼、耳、口、鼻、脸颊、胸、手、脚涂抹圣油。目的是让临终病人可以免受病痛之苦,赦免罪过,可以安心的进入天堂。
圣体血
又称“圣餐礼”。是最重要的一项圣礼。东正教会每周日都会举行一次圣体血。
编辑本段仪式特色
坚持大马士革的约翰的“变体说”,相信在祭台上的饼和酒,在祝圣之后,已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基督真正的、固有的、能给予生命的肉和血。领圣体是真正领受救主的圣体血,因而也分享了主的生命(天主教通常只有司祭领圣血,平信徒只领圣体)。正教在弥撒祭献中用发酵面饼(天主教用无酵面饼)。洗礼被视为进入基督教神秘世界的庄严仪式,一般要经过数星期的准备,在复活节举行。领洗礼是浸入水中 3次。洗礼由主教主持或在其指导下由司祭进行,受洗者的身体要完全浸入水中,而一般不赞成采用天主教的注水礼(只对头部施洗)。。婴儿受洗仪式基本和成人相同,由父母替婴儿答问,受礼后,也同成人一样,可立即领圣体。接受新成员加入教会时,继洗礼之后,要进行敷圣油仪式,以示接受圣灵。司祭用经过主教祝福的含有香液的橄榄油抹于受礼者之额、眼、鼻、嘴、耳、胸、手、足,每抹一处,司祭诵念:“圣灵恩赐的印记”。已脱离正教的教徒重新入教时,也须施行此圣事。其余圣事与天主教相同。
编辑本段教堂特点
在拜占庭教堂里,内部的陈设和布置,通常有一屏风将至圣所与教堂中殿隔开。祭坛前方有一大门,两边各有一小门。门和屏风上绘有精致的圣经故事、人物、天使长等圣画像。圣像崇拜虽在圣像破坏运动中受到攻击,被定为异端,但几经反复,787年尼西亚公会议终于宣布废除圣像崇拜的法令为异端。这一决定被以后的东正教奉为信条。其教义基础是:由于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采取物质形象,他也能在画像中表现出来;圣像是一种象征性而非现实性的艺术,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教会的神学思想和表明上帝启示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展示了基督教奥秘的形象化的历史。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拜占庭教堂的建筑艺术对俄罗斯正教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圣索菲亚大堂成了俄罗斯正教教堂建筑的楷模。但在教堂内部的陈设方面,俄罗斯正教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典型的布置是:在祭坛处布置有许多圣画像,上绘东正教崇仰的圣人、圣徒等。 东正教在复活节前的斋期内不允许食用肉蛋类,在斋期之外不允许饮用和食用血和血制品。 东正教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的“所有神职人员均需独身”,其神职人员分为出家、在家两个系统。结婚的在家者可成为诵经士、副辅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司祭,出家修行者,可成为修士、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驻国外教区的代表)、都主教、牧首。[12]
编辑本段组织制度
东正教否认天主教“只有‘使徒教区’即由使徒建立的教区有权成为牧首区”的观点,而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根据国家或城市在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性设立牧首区。牧首区(大主教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主教的人选必须是高级修士(修士大司祭)或领圣职后保证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司祭可以结婚,但不能作为主教人选。主教以下的位次是:修士大司祭(或司祭)、修士司祭(或司祭)和修士辅祭(或辅祭)。再以下的助祭、诵经士等教职人员无神品。
编辑本段节日和教历
节日繁多。其中以复活节最为重要(又称耶稣复活瞻礼),称为节中之节。据尼西亚会议规定,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因正教沿用儒略历,故其复活节日期较天主教和新教所采用的格列历(即公历)推算至今约晚13天。1924年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和希腊正教系的大部分教会改用格列历;属俄罗斯正教系的多数教会包括中国东正教会仍沿用儒略历。除复活节外,还有“十二大节日”。其中3个大节,依复活节为推算标准,称为移动瞻礼,即棕树节,又称主进圣城瞻礼,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天;耶稣升天瞻礼,在复活节后40天;圣三一瞻礼,在复活节后50天。其余9个为定期瞻礼,即圣母圣诞瞻礼(约9月20~21日,公历。下同)、荣举圣架瞻礼(约9月26~27日)、圣母献堂瞻礼(约12月3~4日)、耶稣圣诞瞻礼(约1月6~7日)、圣母行洁净瞻礼(约2月14~15日)、圣母领报瞻礼(约4月6~7日)、耶稣显荣瞻礼(约8月18~19日)、圣母升天瞻礼(即圣母安息节,约8月27~28日)。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许多节日和斋期。
编辑本段在中国的传播
东正教和其它基督教派别一样,亦来华宣教。据《旧唐书·拂菻传》记载“开元七年正月,其主遣吐火罗大首领献狮子、羚羊各二。不数月,又遣大德僧来朝贡。”拂菻是大秦的别名,大秦即拜占廷帝国。大德僧指的应该是传教士。如记载属实则说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教会派遣传教士来华。只是这还不能证明东方教会在唐朝时已进入中国,此问题还有待学者深入研究、探讨。 东正教传入中国
东正教入华时间始于17世纪,1665年,以切尔尼柯夫斯基为首的沙俄武装人员侵占中国黑龙江左岸的雅克萨地区,竖木建堡。俄军随军修士、基廉斯克修道院长叶尔莫根在该地建基督复活教堂。1671年,他又在该地磨刀石山建立仁慈救世主修道院。 清军收复雅克萨后,一部分俄国战俘被押至北京,编在满洲镶黄旗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驻地在北京城东北角胡家圈胡同。为照顾战俘的信仰,康熙帝准许随军修士大司祭马克西木为战俘们举行宗教仪式,清政府将该胡同内一关帝庙,改建为东正教堂,取名“索菲亚教堂”。因堂内挂有圣·尼古拉圣像,故该堂又称为“尼古拉教堂”。1695年,该堂会得到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承认。1700年6月,沙皇彼得一世发出派遣俄罗斯东正教会驻北京传教士手谕。1715年得到康熙帝同意,俄国正教会正式派遣传教士团驻北京。次年,司祭伊拉利翁诺夫带领传教团抵达北京,进驻尼古拉堂。不久,建立北京东正教总会。1732年,传教士团又在东交民巷兴建“奉献节教堂”。[13] 1715年到1858年期间,共有十三届俄罗斯传教士团进驻北京。其中1858年前的13届传教士团均由沙俄政府直接委派(从1807年起,沙俄外交部向每届传教士团委派监护官)。由于俄国东正教会始终无法摆脱皇权的控制,因而使福音事工受到很大拦阻,在近150年间,仅有200名教徒入教。部分神职人员甚至沦为“恺撒的附庸”,负责收集情报资料,充当沙俄政府的参谋,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1858年以后,驻北京传教士团改由俄罗斯正教最高宗教会议派遣(共派遣五届传教士团来华)。其外交职能改由俄国派驻的外交公使办理。华东正教会摆脱了皇权的束缚,开始大规模在中国内地宣教, 1900年前后,陆续在哈尔滨、沈阳、旅顺、上海、天津、青岛、新疆,以及河南省卫辉等地建立教堂。培养中国籍神职人员。据统计,在1917年前,属俄罗斯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的机构,有教堂37座,神学院1所,男、女学校20所,气象台1座,图书馆、工厂等企事业机构46家,拥有教产150万卢布。受洗的中国籍居民逐年增加。教会还出版《中国福音报》。1864年修士大司祭古里·卡尔波夫翻译了《新遗诏圣经》(即《新约》)此后,东正教传教士卡法罗夫又将诗篇译成中文,称“圣咏经”。此为东正教唯一的《圣经》汉译工作。 俄国十月革命后,白俄人员大量流亡中国,教徒人数骤增。1922年,驻北京传教士团更名为中国东正教会北京总会,并断绝同苏俄控制下的莫斯科正教会的关系,归属流亡在塞尔维亚卡尔洛瓦茨的俄罗斯正教国外临时主教公会管辖(此会曾派两届传教士团来华),并相继在哈尔滨、上海、天津、新疆等地设立4个主教区。1923年东北各地有教堂38座,仅哈尔滨主教区就有信徒约30万人,几乎都是白俄流亡者。抗战爆发后,1938年在东北各地有教堂、修道院和祈祷所共67座,信徒急剧下降至2.5万人(其中哈尔滨市有1万人),神职人员为155人。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东正教会北京总会和哈尔滨主教区、新疆教区同设立在慕尼黑的俄罗斯正教临时主教公会断绝关系,归属莫斯科牧首区。但遭上海教区主教伊凡和天津教区奥西波夫反对。 1949年后,由于中、苏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华东正教会并未受太大影响。直到1955年10月,莫斯科牧首区牧首阿历克谢一世、伊拉列昂大主教和尼古拉修士大司祭到上海召开中国东正教各教区主教和负责人会议,讨论中国东正教会自主问题。中国教区主教被邀请到中央人民政府宗教局会谈,他被告知:外国组织不能继续掌管中国教会事务,这项职权将由宗教局掌任,所有教士的任命和调动都要经宗教局核准,督主教区必须终止运作。遵牧首的命令,尼堪德尔于1956年2月离开哈尔滨。1956年4月,国务院任命修士大司祭瓦西里·姚(姚福安)为北京主教,也是事实上的中国正教会临时监管,维克多总主教被要求将北京教区的所有教务教产交给瓦西里主教。在宗教局对中国正教事务做出相关承诺后,同年3月,教会房产被无偿地转手给中国政府,而动产则被交给中华正教会中指定的华籍司祭,教会附属事业被苏联大使馆接收。 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国所有的东正教会停止了一切活动。文革后,才逐步恢复。现在,全中国仅有一万三千多名东正教徒,绝大部分为俄罗斯族,他们主要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和北京等地。东正教至今仍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但官方默许“中国正教会”进行活动,目前包括哈尔滨、额尔古纳、乌鲁木齐和伊宁4个堂区。有13名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内蒙古、上海和天津等地的中国东正教信徒正在俄罗斯的莫斯科神学院、斯列坚斯卡亚神学院和圣彼得堡神学院学习。
编辑本段东正教的十字架
-第一重横木(名牌): 十字架上的第一根横木上写着“罪犯”的的名号——“纳匝瑞特的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这是庞提彼拉托为了嘲笑耶稣所制的名牌。(这行字是以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书写,通常情况下,希腊文缩写为INBI,而拉丁文缩写为INRI)在这些字的两侧各有一位天使,在他们的膝下写着“荣耀之君”的字样。 在这根横木上还写着ICXC四个字母,这是希腊文中"耶稣基督"的首尾字母。接下来我们还能在基督的双臂上看到“NIKA”的字样,这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他)战胜”或者“(他)得胜”的意思。这两行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耶稣基督凯旋得胜”(战胜了“死”和“罪”)。 -第二重横木(刑木横梁): 主的双手钉在了第二根横木上,在横木的左右我们可以分别看到太阳和月亮,这是为印证《约伊尔书2:31》中所说的:“日隐其辉、月作血色”。在主的双手旁边,写着“上帝之子”的字样,而在他的双臂下面,我们可以读到“我等伏于尔十架前,主,我等颂扬尔之复生。” 在主的光环中,写着三个希腊字母,它们的意思是:“自有永有者”和“他是那是者”,这是让我们知道,基督就是在旧约中藉着这两个词向摩伊息斯显明的那位上帝。 -第三重横木(踵木): 十字架最下面的斜置横木是放脚的地方。虽然在主被钉的那具十字架上是否有这样一根横木有些历史学家表示怀疑,但信徒们都承认,它是十字架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应验了《圣咏集98:5》里的话:“(让我等)敬拜其脚凳。” 在《九时课》中,教会将十字架(特指“踵木”----译者注)喻作“正义之秤”:“于二盗间,尔十架乃为‘正义之秤’——一盗因渎之‘重’而坠狱,一盗因悔之‘轻’而升天。吁!上帝基督,荣耀归于尔。” 教父们也试图让人们形象地看到,那不信的盗贼因为亵渎而遭受上帝的审判,坠于地狱(显于十字架的底端),而那虔诚的盗贼,因为悔改与对主的宣信而与主同升天堂(显于十字架的顶端) 东正教教徽
。 而这个形似十字架的标志多出来的两痕上面代表:善者可进天堂、下面像撇的则代表:做坏事的就会入地狱
Ⅲ “基督” 是什么意思
基督是从希伯来文“弥赛亚”与希腊文Christos来的. Christos与弥赛亚的意思是被膏立。在旧约的历史中,作王要用膏来膏抹,用角里的膏油浇在头上,表示是奉耶和华的名被膏的,被膏的有先知(以利沙)及君王,从扫罗开始,祭司也是受膏的,基督是先知、祭司与君王,三个职份集于一身
Ⅳ (急)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那里兴起,甚么时候兴起和为甚么会兴起
天主教起源 (2009-02-07 00:20:32)转载标签: 天主教起源杂谈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统称基督教。在中国,基督教一般只指新教,不包括东正教和天主教。由于新教在我国称基督教(俗称耶稣教〕,基督教一词遂产生了两种涵义:一是指世界性公认的基督教各派总称;二是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新教。“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故把他们传播的宗教定名为“天主教”。
传说,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大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会议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会议之后,天主教在神学上打破了以往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使神学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有总主教区130个,教区628个,监牧区和代牧区129个,共有教徒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7.5%。现任教皇为波兰人约翰·保罗二世,于1978年10月就任,是第266任教皇。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
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也陆续进入中国,天主教又发展起来。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受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天主教在中国虽然有了300万教徒,但教会领导权却一直在外国主教手里,中国天主教成了受外国势力支配的宗教。
50年代,中国天主教进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宗教徒自办的事业,成立了天主教爱国宗教组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基督教起源 (2009-02-08 11:27:21)转载标签: 基督教起源杂谈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Jesus)。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玛利亚未被迎娶前,圣灵降临在她身上,使她怀孕。约瑟一度想休了玛利亚,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过来。耶稣三十岁时受了约翰的洗礼,又在旷野中经受了魔鬼撒旦的诱惑,这一切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念。此后,耶稣就率领彼得、约翰等门徒四处宣传福音。耶稣的传道引起了犹太贵族和祭司的恐慌,他们收买了耶稣的门徒犹大,把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向门徒和群众显现神迹,要求他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讲福音。从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中记述的都是上帝的启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总纲和处世的规范,是永恒的真理。《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耶稣对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犹太教的看法,并做出了解释说明,作为自己信仰的一个重要依据。《旧约》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历史书和杂集四类,共39卷,其中记录了天地起源、犹太人的来源和历史以及古代犹太人的文学作品。《新约》包括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类,共27卷,其中主要记述了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在《启示录》中,还记述了基督教对末日审判的预言。
基督教的教义比较复杂,各教派强调的重点也不同,但基本信仰还是得到各教派公认的。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在耶稣眼里,博爱分为两个方面: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37-40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它的要求是: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
基督教诞生至今已两千年,除了耶稣,还涌现了许多对基督教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彼得、约翰、雅各等十二门徒,保罗、巴拿巴等使徒,对基督教神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奥古斯丁,以及马丁.路德、闵采尔、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现在,基督教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教徒遍布四大洲。
东正教 (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又称正教、希腊正教、东方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而欧洲正教会(不分东西边)最古老的则是希腊正教会。若是以英语系国家的西方人惯用的用法来分,“东部正统派”有较广的定义,也包含了“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东正教一样,但两者是不同的教会)。
[编辑本段]【形成背景】
“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 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而欧洲正教会(不分东西边)最古老的则是希腊正教会。若是以英语系国家的西方人惯用的用法来分,"东部正统派"有较广的定义,也包含了“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东正教一样,但两者是不同的教会)。 早期的基督宗教在公元1054年发生了基督宗教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东部教会在自己的名称里头加上了“正”(正统)所表示的是他们认为东正教会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导和崇敬的教会传统。有些人认为罗马天主教会代表的是“西部传统”,然而持不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罗马教会已经背离传统。 所有的东正教派教会都可以回溯他们的脉系直至五个早期的基督教会中心:罗马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安提阿教会、亚历山大教会和君士坦丁堡教会。虽然所有的东正教教会都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最高领袖(正式头衔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会之间并不是完全一体,而是在彼此承认的状态下相互独立。
因强调自身是《尼西亚信经》中所言“唯一的、从使徒传下来的”教会,故称正教;又因由基督教初期流行于东罗马帝国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成,故称东正教;而由于教会的精神中心在希腊,而且希腊语是仪式中的主要语言(另外的主要语言有俄语、斯拉夫语等),故又称希腊正教。根据199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信徒1.7亿人。
[编辑本段]【政治背景】
此一基督教支派占去基督教世界的六分一,拥有悠久的基督教传统。他们没有好像西方教会般,有宗教改革的分裂情况。实际上,他们一直相信自己才是地上真正的“基督身体”。倘若西方基督教人士宣称东方教会将自己分隔出来,那么,东方教会就会反驳西方教会,认为西方教会才是与“正统”教会分离。历史事实乃是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不是十六世纪的复原派改革,而是东西方教会分裂。这次分裂事件在1054年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不是一朝一夕做成的,要了解这段历史,就须要由政治及神学思想两方面去探讨。
一、迁往君士坦丁的行动
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将帝国的首都迁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康士坦丁堡的位置,此处位于商业贸易的通道上,除了在商业上有价值外,在军事上,亦是非常有利的位置,拥有防范异族入侵的屏障。但却在宗教上使得教会分裂更加确定,同时也因为政治权力减缩,不再轻易受到管辖。
罗马当然失去身为首都的政治重要性,不过另一方面,迁移政府带来的权力真空,却令罗马主教有机会增加他在世俗和属灵事物上的影响力。罗马的主教和后来的教皇逐渐夺得政治上强大的权力。由330年君士坦丁迁都,至1054年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的期间,教会面对两个互相对抗的中心。特别是当查理曼在800年被加冕,实质上成为另一个罗马帝国后,东西方的纷争更趋明显,两者的关系几乎到达分裂的程度。至此,在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两个皇帝互相争竞。而在宗教方面,罗马的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亦互相争夺权力。
二、国王兼教宗制度的统治
在东方,大主教与统治者之间,并没有如罗马教皇与帝王间出现的相争情况。起初,东方教会就与治理君士坦丁堡的领导人保持一段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非常密切,被西方教会人士和历史学家称为“国王兼教宗制度”,意思是指教会事务完全顺从皇帝的管理,教会实际上成为政府的一个部门。不过拜占庭的历史学家驳斥这项指摘,指出皇帝不是教士,而且大主教有权革除他的教籍。支持东正教的神学家宁愿用“和谐”(symphon)来代替“国王兼教宗制度”。和谐的意思是指宗教和政治权力互相支持,教会让信奉基督的领袖管理国家;但整个社会是由神眷顾的,国王是由神膏立的。“国王兼教宗制度”的指控,是东西方教会裂缝越来越大的过程中一个重要事件。而当时的西方教会在数百年来,正努力争取教权高过政权的地位。
[编辑本段]【神学】
一般来说,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神学上的创新往往带来质疑;如果一个意见真的和最初的教会所教导的不同的话,那么这意见很可能被视为异端邪说。然而进一步的详细解说传统神学是可以被接受的。
西方教会从不坚持要禁止图像敬拜,而东方教会最后都放弃图像敬拜。事实上,双方为图像敬拜都设立界线,并且订立了规条。然而当这个问题引致教会与政府发生磨擦时,东西方教会的关系就受到严重伤害。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发反图像崇拜的命令,罗马主教因而指斥他,导致皇帝报复,撤消罗马对很多地方的管治权。罗马在失去了宝贵的土地的同时,另外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影响到罗马的地位,矛头因而重新指向东方教会,指出其倾向国王兼教宗制度。皇帝干涉很多宗教的问题。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间,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矛盾逐渐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地位的问题上,争斗愈烈。以后历经6~8世纪的“和子句纠纷”和9世纪的佛提乌分裂,以及11世纪东西教会对意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
东派教会自9世纪起,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庭国势日益衰落,罗马教会继续谋求居整个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261年,拜占庭皇帝弥迦勒八世帕利俄罗戈斯收复首都,牧首区迁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外忧内患频仍。东派教会原有的四大主教区已有两个(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为穆斯林占领,另一主教区耶路撒冷则为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所占。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方教会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脑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约瑟二世率领东正教会代表 700人参加。会议就炼狱、和子句等教义问题展开争论。由于东正教会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后因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抵制,迫使参加会议的东派代表声明签字无效,合一终于没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其监管范围包括东正教会四大牧首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虽自称具有普世性,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督管区基础上成立。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俄罗斯正教。
[编辑本段]【正教派和宗教改革】
正教派并没有经历宗教改革,而且基督新教派教会对正教派的态度从开始就一直不明确。两边开始时维持着一种热忱和友善的关系,但是基本的教条神学歧见仍是突显了出来,尤其是关于神圣传统,圣灵/圣神由父子分出、自由意志、神圣预定、称义(释罪)、圣礼/圣事的数目、洗礼(正教派的“全部浸在水里”相对于马丁·路德的“用撒或是淋水”)以及是否要如同正教派的“在洗礼后马上施行圣油礼和圣餐礼/圣体圣事”,圣餐礼变动的意义以及使用未发酵的面包,教会和大公会议的无错误,崇敬,盛宴,对圣者、圣者塑像和遗物的祈祷,斋戒和其他教会的传统。由于这些歧见,最终导致两者停止来往。
[编辑本段]【东正教自主教会与牧首区】
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东正教是帝国国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权,大主教的任免,主教会议的召开,对教义的解释,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领导则由牧首负责。早期主要牧首区有4个,即君士坦丁堡、亚力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各国家、地区和民族先后成立自主教会。16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区,形成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会,东欧各国正教亦陆续宣布自主。各自主教会在法规和行政方面有独立自主权,并可自选大主教,但彼此之间在信仰和圣事上是共同的。东正教自主教会有15个,即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正教会、安提阿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另外在日本和芬兰也有自治教会。20世纪60年代,东正教各教会曾联合召开了几次世界性会议,讨论使其教义、礼仪符合时代要求,与罗马天主教平等对话以及参加“普世教会运动”等问题。
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和领导,它自设牧首区,牧首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辅祭。东正教各牧首区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普世教会牧首”,是教会的精神领袖。但这仅仅是一个荣誉地位,普世牧首并不对其他牧首区具有任何实际的领导权。
君士坦丁堡牧首区 原为东派教会首席大主教区。相传使徒安德列始建主教座于此。牧首区首脑驻节座堂。从1586年后,设在伊斯坦布尔北部法那尔的圣乔治教堂(见希腊正教会)。
亚历山大里亚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圣马可始建主教座于此。总会现设在希腊基菲西亚(见希腊正教会)。
安提阿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于此。现在总会设在大马士革(见希腊正教会)。
耶路撒冷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耶稣的弟兄雅各始建主教座于此。管辖巴勒斯坦的正教会(见希腊正教会)。
俄罗斯正教会 在正教传统的尊称排列上,位居第五。1589年取得自主地位。以后在北美、芬兰、日本、朝鲜和中国相继建立隶属其管辖的教会和教区。俄罗斯正教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目前实行牧首制,总会设在莫斯科。崇拜礼文使用教会斯拉夫语。
格鲁吉亚正教会 4世纪时格鲁吉亚教会属安提阿大主教区范围。据史载,罗马皇帝芝诺在位时,它取得自主地位,并得到安提阿牧首“漂布者”彼得的同意。此后,格鲁吉亚教会首脑尊称为卡托利科斯。1801年,格鲁吉亚并入俄国,该教会也于1817年受俄罗斯正教会委派的督主教管辖。俄国十月革命后,教会重建自主的卡托利科斯。
塞浦路斯正教会 正教中古老的自主教会之一。教会在塞浦路斯的希腊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见希腊正教会)。
塞尔维亚正教会 其所属教区大部在今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境内。辖 31个教区(其中3个在北美)。
保加利亚正教会 927年,保加利亚教会成为大主教区,属君士坦丁堡教会管辖。在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500年中,君士坦丁堡牧首通过希腊神职人员管理该教会。1870年成立的保加利亚督主教区,直到1945年才为君士坦丁堡牧首所承认。1953年牧首区恢复。目前有12个教区。
罗马尼亚正教会 1865年,罗马尼亚的自主教会成立。1885年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认。1925年罗马尼亚正教会成立牧首区。1950年,特兰西瓦尼亚的东仪天主教徒重返东正教。现有12个教区。礼仪使用罗马尼亚语。
波兰正教会 1924年建立。原属俄罗斯莫斯科牧首区管辖。1948年莫斯科牧首同意其自主。
希腊正教会 一般称希腊教会。在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希腊正教会都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辖。1850年,普世牧首承认其自主地位。希腊独立以后,希腊正教成为希腊国教。最高首脑称雅典和全希腊大主教。
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 19世纪,捷克地区建立正教会。1910年,有信徒千余人。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后,塞尔维亚正教会牧首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组建正教会。1921年,在喀尔巴阡山区设立穆卡切沃教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穆卡切沃地区并入苏联。同时,在苏联乌克兰伏尔希尼亚地区的 1万名信仰正教的捷克移民回到捷克斯洛伐克。现有4个教区。1951年,俄罗斯莫斯科牧首区承认其自主地位。阿尔巴尼亚正教会 原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辖。
1937年取得自主地位。
美国正教会1794年俄罗斯正教会传教士在当时尚属俄国的阿拉斯加建立教会。1872年,在旧金山建立第一座属俄罗斯正教会的主教座堂。1890年,北美已有50万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移民。1905年,教区中心迁纽约。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正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断绝关系。一些非俄罗斯民族的东正教会纷纷与本民族的自主正教会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联系。1922年,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在美国建立希腊正教大主教区。美国正教会就此分成众多按民族划分的教区,并于1924年宣告自治。在这以后,美国都主教区事实上已经自主。1970年美国自主教会建立。1978年信徒人数约100万。包括近500个牧区。祈祷仪式大都使用英语。除美国正教会外,在北美还有属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管辖的希腊正教会和乌克兰正教会。日本正教会 1872年俄罗斯正教会传教士尼古拉·卡萨特金在日本建立。1945~1970年间,属美洲俄罗斯都主教管辖。1970年,莫斯科牧首承认其自主教会的地位。
西奈正教会 东正教中最小的自主教区,实际上只辖有圣凯瑟琳修道院,修士20余人。该院现保存有大量早期基督教希腊文羊皮卷手稿(见希腊正教会)。
芬兰正教会 自治教会。按教会法典规定,自治教会的大主教由所属牧首区指定。教会事务中,除与其他教会的关系外,教会均可自主决定。奉正教的芬兰人多源于卡累利阿。1919年,莫斯科牧首区同意它有自治地位;1923年作为自治教会转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下。教义特点 ①信守前七次公会议信条,不承认以后天主教所举行的历次公会议。在“和子句”问题上,东正教继承东派教会的观点,认为此乃是对《尼西亚信经》的篡改;②关于救赎论,注重道成肉身,认为人之得救,在于把有罪必死之人,通过与道成肉身的基督神秘联合而变成属于神的、不死的生命。在东正教神学中,很少有涉及人性本原败坏的内容,因此不十分强调赎罪论。关于恩典和原罪论,东正教的观点和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有所不同。东正教认为每一个人都在亚当的罪中犯了罪,拯救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须择善,天主才能帮助他们。善功只是条件,并不具有得救的效用,只有靠天主的恩典才能获得重生和得救。圣事中基督的血所生的救赎作用,是给予一切人的,凡愿意接受信仰和洗礼的,都可以得救。认为凡是愿意敬奉天主的,都可得到报偿;③特别重视对圣母的崇拜。三一论确立后,对圣母的崇拜,反映了信仰者需要一个可靠的“中保”思想,童贞女马利亚就成了最理想的对象。在东正教中,圣母的名称有数十种。在东正教各自主或自治教会中,有许多以圣母命名的教堂。
Ⅳ 基督教简史
关于基督教
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崇奉耶稣为救世主。分为许多派系,包括罗马公教(在中国亦称天主教)、正教(亦称东正教)、新教(在中国通称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较小派系。各派系内部亦常分成一些派别或宗派。起源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信奉者称耶稣为基督(希腊文Christos,转译自希伯来文māshiah,汉译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圣膏油而派立来复兴以色列国的救世主)。最初为犹太教一下层派别。1~2世纪间逐步同犹太教分裂,成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词最初见于2世纪初安提阿的伊纳爵《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指区别于犹太教、崇奉基督为主的新教派。此后传及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时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纪分裂为罗马公教和东正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来,出现了路德宗(亦称信义宗)、归正宗(亦称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称圣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后又陆续分化出其他许多宗派。以后,基督教各派系逐渐传遍世界各大洲,对欧美各国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
早期基督教
历史背景 公元前后,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征服地中海沿岸欧洲、西亚、北非的大部地区,建立起庞大的奴隶制世界性帝国——罗马帝国。统一的大帝国促使希腊和罗马哲学熔于一炉,东、西方民俗和宗教互相渗透。这时帝国境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起义和民族独立战争此起彼伏。但各次起义都在强大的帝国武装残酷镇压下失败。各被压迫民族,尤其是其下层劳动群众,无力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获得解放,其义愤和渴望更加强烈地表现于宗教激情。当时罗马帝国境内,各种形式的宗教到处孳生、流传。基督教即产生于这样的历史环境中。
犹太民族建立的国家自公元前6世纪亡于巴比伦后,先后经历波斯和希腊的统治。公元前167年马加比起义,后在耶路撒冷建立哈斯蒙尼王朝(即马加比王朝),公元前63年又亡于罗马。罗马封立依附者希律为犹太王。希律死后,罗马统治者又将其辖地分给希律的三个儿子管理。其中统辖犹太、撒玛利亚、以土米亚的阿基老因暴虐无道,激起民愤,公元6年被罗马废黜,其辖地由罗马直接派总督统治。相传将耶稣钉死十字架的,即为罗马驻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此后,66~70年又发生巴勒斯坦全境犹太人大起义,旋遭罗马镇压而告失败。大批起义人民被钉十字架或贩卖为奴,耶路撒冷被毁。从马其顿统治时期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的300多年间,犹太教曾发生深刻的变化。弥赛亚复国的期望多次成为泡影,带有末世论色彩的启示文学流传民间,对鼓励群众与征服者进行斗争起了一定作用。这期间,散居在巴勒斯坦以外各地的犹太人,与异族杂居,接受后期希腊文化的影响,虽然以会堂为中心继续保留犹太教的传统,但在政治上大都已不再同罗马统治者对抗。留居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根据经济、社会地位和对罗马统治者的政治态度,形成了几个宗教政治集团。最重要的有撒都该派:由祭司、贵族和富商组成,遵奉犹太的律法书,但屈从于罗马的统治;法利赛(意为隔离者)派:由文士和律法师为主体组成,遵奉律法书和口传律法,以严守犹太教传统相标榜,强调与异教、异族隔离,对罗马持既不明显合作又不公然对抗的态度;奋锐党(亦译吉拉德派):由下层反抗分子组成,反对外族侵略者和依附侵略者的犹太当权者;艾赛尼派:由农牧民众和手工业者组成,曾积极参加反罗马斗争,组成有无相通的共同生活社团,严守派规,寄希望于弥赛亚来临以解脱尘世苦难。据圣经所载,耶稣对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他的12个门徒中有一人属于奋锐党。现代多数学者根据对死海古卷的研究,认为原始基督教有部分教徒和艾赛尼派的库兰社团有许多共同之处。
就哲学思想来说,当时对基督教影响较著者,有强调理念论、神秘经验和灵魂不灭的柏拉图主义,和宣扬人类一体、天人谐和、同由一心主宰支配,并提倡恬淡寡欲、节制有度的宗教道德的斯多噶主义。两者又被亚历山大的犹太哲学家斐洛熔为一炉,并同犹太教教义杂糅为一体。他用寓意释经法,力图使犹太教的圣经(即后来基督教的《旧约》)和柏拉图主义、斯多噶主义相统一,并以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Logos,汉语新约译为“道”)作为解释上帝本身及其与世界和人类关系的基本概念。
此外,当时在地中海东部地区流行着一些神秘宗教。如弗里吉亚的大母教在每年春分纪念阿提斯神的死而复生,并由祭司取血献祭;埃及的伊希斯·俄赛里斯教则流传着圣母哺育圣婴的形象,并强调重生的意义和对来生的希望。特别是起源于波斯的密特拉教,入教者须经历一定的考验和仪式,主张所有教徒都是弟兄,平等团结。从该教所遗碑铭中可知其不少神话、教义和仪礼;如以冬至之后的12月25日为密特拉的诞辰,举行宗教宴筵时使用面包和酒,以及用血作洗礼等。在后出的基督教中有许多情节与这些神秘宗教相近,有史家认为可能是受其影响所致。
早期教会的传说 基督教根据《新约·使徒行传》称:1世纪30~40年代,即相传耶稣死后的十几年内,耶稣所选使徒们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建立初期教会,过着“凡物公用”、互通有无的集体生活,遵守犹太教规,参加犹太教圣殿的崇拜。这时的核心领袖是众使徒之首彼得和耶稣之弟(或作表弟)雅各。他们确信耶稣就是弥赛亚,虽然被杀,但已经复活升天,不久还将再临。他们受到其他犹大教徒的反对和迫害。当第一个殉道者司提反被害后,信徒开始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农村分散。30年代后期,原来热衷于迫害基督教徒的犹太教徒保罗,在经历了一次异常的宗教经验后改信基督教,并积极参加传教活动。这时基督教已开始传到小亚细亚和塞浦路斯一带。在接触各地其他民族时,发生了一个对基督教前途具决定意义的问题:是继续遵奉犹太教的教规,尤其是割礼,把自己局限于犹太民族之内;还是打破狭隘的民族意识,向非犹太人传教。约在40年代后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会议上,以保罗为首的世界派和恪守犹太传统的民族派展开辩论。结果保罗派获胜,从此基督教便沿着世界化宗教的方向发展,并远传到希腊、罗马等地,建立教会。及至70年犹太人起义失败,耶路撒冷被毁,犹太人失去了他们的民族宗教中心。在此后40余年中,教会经历着一些重要的变化和发展。这时教会的成员还大多是贫苦的劳动群众,有时还遭到帝国当局的迫害。发生在罗马皇帝尼禄和多米提安在位时的两次迫害,对早期基督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随着基督教向地中海东部传播,教会通过和各地各族人民的接触,吸收一些其他宗教的思想和习俗,逐渐形成比较定型的组织制度、圣礼、节期和崇拜仪式。
古代公教会的形成基督教组织体制的基本定型化约始于2~3世纪间。关于这个时期,现存可信的历史文献已较多。后世史学家多称之为“古代公教会”的形成期。“公教会”原意为不分地域、种族的普世教会。古代公教会一般指西罗马灭亡前,基督教东西两派的分裂尚未明确化期间的古代正统派教会。
2世纪,基督教已传播到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第一代的教会领袖(使徒及其助手)都已死去。教会亟需建立稳定的组织和领导体制。以1世纪末已经出现的主教(希腊文Episcopos,又译监督)为首,辅以长老和执事的三级教职制开始形成,但主教集权制尚未确立。崇拜仪式和圣礼逐渐定型化。至于经典,除了从犹太教继承过来的旧约之外,新约尚未正式编成。当时已有4本福音书和13封“保罗书信”以及几卷后来被列入正典圣经的书卷在教会中流传。有些还在一些地方教会中享有与旧约同等的地位。此外,还有当时教会领袖所写的几种著作,后来被称为“使徒教父著作”(见教父),亦享有较高权威。
这时罗马帝国对境内的各种宗教,只要对帝国统治不构成威胁,一般都采取宽容政策。但由于基督教徒拒绝敬拜皇帝的塑像和经常秘密举行爱宴和圣餐礼等,招致罗马当局的疑忌,因而遭到歧视和不同程度的迫害。一般说来,这期间对基督徒的迫害多属偶发性或地区性的,并非帝国的既定政策。基督教虽处于非法地位,但可以购置教产及传教。只是在249~260年和303~305年,即罗马皇帝德修斯、瓦勒里安、戴克里先和加勒里乌等在位时才发生了几次全国性的严厉迫害事件。
由于当时基督教几乎已传遍整个罗马帝国,所以也有较富裕者和知识分子入教,有些教会逐渐拥有较多财富。教会领导人的社会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120~220年间出现一些护教士,他们已不是对迫害提出抗议和谴责,而是向罗马皇帝和知识界申诉,说明基督教的信仰内容和制度习俗的合理和无害,力图消除反教者的误解,博取宽容和同情。著名的有夸得拉都、阿里斯蒂德,殉道者查斯丁、阿特那哥拉、提奥菲录和德尔图良等。他们用逻各斯的概念来解释基督的神性,使之与一神论的信仰统一起来。
在教义方面,这时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统一标准,多种见解并存。其中有些后来被占优势的派别视为异端。较突出的有接近犹太教的伊便尼派(意为穷人派),主张耶稣实为约瑟和马利亚的儿子,否认基督的神性,近乎“嗣子说”。另一是幻影派,否认基督的人性,认为肉体的耶稣不过是个幻影。还有基督教诺斯替派(又译灵智派),根据诺斯替教的善恶二元论,反对“道成肉身”的教义。受到这一派影响的,有马西昂派,他们拒绝接受旧约,只承认保罗的10封书信和经他们删改的《路加福音》。此外,还有孟他努派,强调圣灵直接启示,宣传末日已近,基督即将再临,千年王国即将实现,反对教会的世俗化倾向。反驳这些说法的一些教会领袖,后来亦被称为护教士,如爱利纽、希坡律图、奥利金、西普里安和路济安等。但其矛头所向已不再是帝国当局,而是教内他们所谓异端者。
基督教神学已有趋向体系化的发展。同时,教会感到有必要从流行的基督教文献中选出某些书,承认其具有圣经的权威。但新约正典的最后确定,到4世纪才完成。此外,教会以接受教徒施行洗礼时所用的“洗礼信式”为基础,制定一种简明扼要的条文,以表达信仰最基本的内容,称为信规。是为后来信经或“信条”的雏形。
基督教的国教化 至3世纪末,基督教已成为一支相当显著的社会力量,其多数领导成员的社会成分虽已上层化,但基本群众仍多属中、下层平民和奴隶。在几次大规模的迫害中,基督教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人数和社会影响上有所发展。4世纪初,内外矛盾的日益加剧,帝国当局对基督教的政策有所改变。313年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东部皇帝李锡尼在米兰会见,联名发布“宽容敕令”(史称“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并得收回教产。君士坦丁在战胜李锡尼后,进一步扶植基督教,于325年在帝国东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普世主教会议,后被称为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为帝国政权直接干预教会内部事务以及教义和崇拜仪礼的开端。
从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到787年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在东部共举行七次基督教普世主教会议,均由帝国皇帝召开。从此,东部教会的发展历史与拜占廷帝国的政治和宫廷斗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392年,狄奥多西一世以罗马帝国的名义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在西部,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克洛维也仿效君士坦丁的做法,于496年改信基督教,对基督教上层人物实行收买、控制、利用,以扩张其政治势力。教会在国王的扶持下,发展迅速,并拥有大量土地财富。
由于政治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罗马帝国全境在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以来,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以罗马为中心,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带及以西地区,通行拉丁语,又称拉丁教会。东派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及其以东地区,通行希腊语,又称希腊教会;初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为中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此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逐渐居于首位,和西部的罗马对峙。
4~7世纪,东部教会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有时西部教会亦介入)在神学上表现为关于三位一体和基督的神人两性的教义之争。在这场持续3个世纪的争论中,东部教会的两大神学派别,即亚历山大学派和安提阿学派形成两个互相对立的中心,最后产生了《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和《卡尔西顿信式》,作为这两项教义的正统标准,为后世基督教大多数派别所接受。当时东部教会曾借帝国势力,将不接受这项信仰标准的各派斥为异端,并将其逐至帝国边陲地区。其中有流传于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地区的阿里乌派、流行于叙利亚一带的阿波利拿里派、被逐至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聂斯托利派(7世纪该派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此外还有优迪克派(后来成为一性论派)和一意论派,均先后被排挤至叙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地。
4~5世纪间,帝国西部常受北方异族侵扰。410年西哥特入攻陷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452年,罗马主教利奥一世以西部帝国当局庸弱无能,力主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解救罗马危局,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进而宣称罗马主教乃使徒彼得的继承人,故位居众主教之首;为后世确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论依据。6世纪末,当伦巴德入侵扰意大利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并扩大统辖范围,进一步提高罗马主教的权力。至此东西部教会对峙之势,已成定局。在神学思想上,东部教会受希腊哲学传统的影响,较重视具有玄学倾向的三一论和基督论等神学论争。西部教会则受罗马法学传统的影响,其主要神学争论是关于人性、罪、意志自由和教会等问题。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奥古斯丁所主张的原罪论、恩宠论和预定论,对后来西方正统派神学有深远影响。主张自由意志说而与奥古斯丁对立的贝拉基则被斥为异端。奥古斯丁所著《论上帝之城》,为中世纪西欧教会的教权至上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时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罗姆奉罗马主教达马苏一世之命重新整理圣经的拉丁文旧译本,并对其中一部分进行重译,后被称为“通俗译本”(16世纪中叶天主教特兰托公会议宣布为法定本)。格列高利一世还对教会的组织、修院制度和崇拜仪式进行了一些改革整顿。
中世纪基督教
史略 6世纪上半叶,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称为教会元首,将东部教会置于帝国权力监护之下,直接干预教会审订教义和人事组织事务,而教会则依附于国家政权。东部教会在历史上未曾出现如西部教会教皇与世俗统治者争权角逐的局面。但东部教会在皇帝支持下,不承认罗马教皇为教会最高首领,常与教皇争夺霸权,互相倾轧,东西两派裂痕日益加深。至9世纪后半叶,发展到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乌与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互相绝罚,史称“佛提乌分裂”。本来东西两派教会对崇拜圣像问题,长期发生争执,1054年又因“和子句纠纷”,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与教皇利奥九世发生激烈争吵,最后互相开除对方教籍,造成东西教会正式分裂。此后,西部教会自称公教,东派自称正教。后来虽曾几度谋求和解,终未奏效。
9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教会即开始向东欧及北方传教,并将圣经译为斯拉夫语。988年基辅罗斯公国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信奉基督教,宣布东正教为国教。13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一度攻陷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权力受挫。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廷后,俄罗斯正教会在东正教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有将世界东正教的中心移至莫斯科的企图,并别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
在西欧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时期,教会与世俗政权互相利用和斗争,对基督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8世纪中叶,矮子丕平统一法兰克王国,教皇撒迦利亚派大主教卜尼法斯前往祝福,并为封他为国王而举行膏油礼;丕平则将拉文那到罗马的大片土地赠给教皇作为酬谢。史称丕平献上。这标志着教皇国的开始。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又为报答丕平之子查理曼对他的支持,为其加冕称帝。此后,教会为提高教皇势力,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利用《伪伊西多尔教令集》宣称教会拥有高于国王的权力。教、俗争权更趋尖锐。从11世纪末叶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与德皇亨利四世展开主教叙任权之争开始,其后200年间,教皇与皇帝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斗争。到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1198~1216),教廷权势达最高点。13世纪末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腓力四世斗争失败后,教皇威信和权力急剧下降。最后教廷不得不迁至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托庇于法国的荫护。其间七任教皇,都是法国人,历时73年(1305~1378),史称阿维尼翁教皇。1378年教廷迁回罗马,由于教廷亲法势力和亲意势力间的争夺,造成在罗马与阿维尼翁同时并存两个教皇的局面,双方都自称正统,互相攻讦。1409年以后还出现过三个教皇鼎立之局,史称天主教会大分裂。至1417年选出马丁五世为教皇,驻罗马,才结束了40年的分裂。但教皇的威信已大为下降。
修会制度 基督教隐修制度相传始于3~4世纪间,由埃及安东尼首倡。中世纪初期已盛行于欧洲、北非、西亚等地。隐修者以苦身修行为志,脱离世俗生活,实行独居隐修或组成隐修院集体隐修。男女分隔,不相混杂,后来更出现一些具有严格规章制度的隐修修会,有些还拥有地产,成为大封建主。6世纪创立的本笃会为西部教会修院制的模式,后来逐渐涣散腐败。10世纪出现的克吕尼派改革运动,整饬和加强修院制,后期强调教皇权力至上。13世纪出现的托钵修会,不置恒产,修士不集中在隐修院,到处游乞,著名的有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等。他们都有严格会规,并在各处设立分支组织;参预对社会文教事业的控制,并在教皇分派下主持异端裁判所。在东部教会,相传较完善的修院会规为4世纪大巴西勒所制定,比较单一,不同于西部修会那样分门别派,盛行于整个拜占廷境内。有些隐修院拥有大量资财,保存珍贵文物资料,对文化发展有一定贡献。
十字军东侵 11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正当教皇权势上升时期,为了转移农民反抗的斗争锋芒,实现扩张野心,教皇和一些修院院长策动英、德、法等国国王,哄骗大批虔诚的贫苦农民教徒,以保卫基督教和援助希腊教会抵御穆斯林为借口,在圣战口号下,先后发动8次十字军侵略战争。后4次均以失败告终。十字军东侵,使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死亡达数百万;西部社会矛盾既未能得到缓解,向东扩张亦未实现,反而致使教会威信下降,社会矛盾益趋激化。
经院哲学 西欧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经历300~400年的混乱,9世纪起,在归化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加洛林王朝的鼓励下,逐渐兴办高等教育。由于教育基本掌握在教会修院之手,从中发展了以基督教圣经和教父著作为主要内容的神学、哲学体系,后被称为经院哲学。9~12世纪的早期经院哲学,从埃里金讷开始,柏拉图主义占主导地位。此后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洛色林、安瑟伦、阿伯拉尔等。他们就认识论问题展开了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辩。13世纪是经院哲学的黄金时期,以多明我会的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系统、全面地阐述基督教的信仰,著有《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等大量著作。其神学理论后来成为天主教的官方神学。与之抗衡的则有以方济各会的邓斯·司各脱为首的另一学派。14世纪经院哲学已趋没落。但仍出现了对传统观念,包括对教皇的世俗权力进行批判的哲学家维康·奥康等。
异端派别和异端裁判所 在中世纪的西欧,正统教会把凡不接受“正统”基督教教义的,都斥为异端。所谓正统的标准,就是教廷规定的信条或公会议的决定。但当时在贫苦农民、城市平民和新兴市民中被斥为异端的派别却不断出现。较有影响的有产生于东欧的鲍格米勒派、意大利的阿诺德派、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或谓即卡特里派)和韦尔多派(亦称里昂贫人派)等。他们之间有时互相支援或串联,到处流动,12~13世纪发展到最高潮。后更有14世纪的英国罗拉德派、15世纪的捷克胡斯派等。教廷除要求世俗政权共同镇压外,还利用新成立的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组织异端裁判所专事搜捕、审讯和迫害异端派别分子。15世纪末设立的西班牙异端裁判所,尤以残暴凶狠闻名于世。
近、现代基督教
在阿维尼翁教皇之后,教廷迁回罗马,接着又出现天主教会大分裂。这时教廷内部主张依附法国的高卢派提出“公会议权力高于教皇”的理论,要求对教会进行改革,遭到亲意大利的越山派的反对。同一时期,英国的威克里夫、捷克的胡斯和15世纪后期的萨伏那洛拉发起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先后遭到教廷的镇压。16世纪初,马丁·路德为抗议教皇在各地销售赎罪券,于1517年10月31日在维膝贝格大教堂门前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是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开端。
新教的产生 随后,茨温利和加尔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和克兰麦在英国也发动改教运动,其影响很快波及欧洲广大地区,并形成路德宗、归正宗和安立甘宗三大新教主流派系,脱离了天主教,是为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16世纪中到17世纪初,新教各派在教义和教政问题上发生一系列的争辩,结果产生了一批认信文作为各派规范性的信仰宣言。在传播过程中,新教各派还得到所在地的民族国家世俗政权或诸侯的支持,与拥护天主教的政治势力和集团展开了长期的宗教战争,最后订立了一些和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1598年的南特敕令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等。根据“教随国定”的原则,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欧各国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在德国的东、北部和北欧诸国;归正宗在瑞士、德国的一部、荷兰和苏格兰;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兰。后从安立甘宗和归正宗中又分出一些新的派别,如长老会、公理宗、浸礼宗和卫斯理宗等。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第一批新教清教徒到达北美洲,新教随之在北美广泛传播,并形成许多宗派,对美国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起了很大影响。
18~19世纪,新教在信仰和神学思想上受启蒙运动和唯理主义哲学的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时期出现了一些神学家,如施莱尔马赫、里敕尔和哈那克等。在他们的倡导和影响下产生的自由主义神学,对传统的教义作了新的解释。有些新教神学家还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提倡社会改良,形成了英国的基督教社会主义派和美国的社会福音派。 20世纪初,自由主义神学受到坚持传统教义的保守派的反对,在美国发生了一场基要主义和现代派的论战,导致一些新教教会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主义神学受到以巴特和布鲁内尔等为代表的新正统神学的冲击,逐渐衰落。50~60年代,随着西方社会的非宗教化和多元化,新正统神学也失去其原有的势头。在西方新教神学中,还出现一些新的流派,如在德国信义宗神学家潘霍华提出世俗化和“非宗教化的基督教”的影响下,美国出现“神死神学”;在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下,由布尔特曼倡导的“非神话化”神学;受德国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启发,有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还有以怀特海和哈尔特松为代表的“过程神学”。那些继承20年代基要主义,在神学思想上捍卫传统教义的神学家们,对上述各派新神学都持批判态度,但他们除强调传福音和追求个人得救外,对各种社会道德问题也表示关注,被统称为新福音派;他们在新教广大信徒中,影响颇大。40年代以来,新教在派系和组织上,出现按宗派、地区或国家重新联合的趋势。
天主教的改革 由于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天主教在欧洲的势力大为削弱。为了重振教廷威信,天主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内部,以对新教的改教运动采取统一对策,史称反宗教改革。1545~1564年,教廷召开特兰托公会议,会议谴责马丁·路德和茨温利等在教义上的改革主张,并对天主教内的教仪体制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1564年通过的特兰托公会议信纲成为直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前天主教的信仰规范;同时,对修会制度进行改革。1534年成立的新型修会组织耶稣会,在欧洲许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拥护教皇和抵制新教的有力组织。17世纪,天主教内部发生了詹森主义的争论,以荷兰天主教反正统派神学家詹森及法国神学家巴斯克等为一方,与耶稣会展开激烈论争。在神学思想上詹森派信守奥古斯丁的预定论和恩宠论,耶稣会派则支持莫林那主义,用“中介知识”的概念,调和上帝的预定和人的自由意志。詹森派还支持高卢主义,在法国教会中力图削弱教皇的权威。1713年,克雷芒十一世公布教皇诏书,谴责詹森主义为谬误。一部分詹森派成员后来移居荷兰,继续发展。在法国的詹森派坚持高卢主义立场,造成法国天主教会的分裂。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民族国家如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各国不满于耶稣会士干预内政外交,要求将其取缔。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迫于法国政府压力,于1773年宣布解散耶稣会。至1814年教皇庇护七世时始再恢复。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入侵意大利;1797年教皇国遭到洗劫。二年后,庇护六世被掳,死于法国。这时教皇威信降至历史上的最低点。1800年,庇护七世重建教皇国。1809年拿破仑又将其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Ⅵ 中世纪基督教四大托钵修会
奥斯定会与加尔默罗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合称天主教四大托钵修会。
【奥斯定会】(Augustinian Orders)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一译“奥古斯丁会”。原为凡根据奥斯定(又译“奥古斯丁”)于塔加斯得所倡导的隐修修会会规而成立的各隐修修会的总称。最初以隐修会的形式存在于北非。388年,成立于塔加斯得。至5世纪汪达尔人入侵北非千,建立隐修院19座。这些早期修会在欧洲发展时间不明确,到 11、12世纪有文献指出法兰西、日尔曼、英格兰、匈牙利、意大利各地有该会修院。传至欧洲后,称“奥斯定隐修会”。11世纪,教宗格列高利七世曾用此修会制度改革意大利北部、法国南部的隐修院。1256年,教宗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IV, 1256-1261在位)将意大利隐修会众联合组成统一的奥斯定会。不久又放弃隐修制度而成为当时的四大托钵修会之一,即在保留奥斯定隐修会会规的基础之上采用多明我会的组织机构形式,但仍称隐修会,以区别于其它托钵修会。13世纪中叶,得到迅速发展,会员达3万余人,修院2,000余所,散布于欧洲很多地方。马丁·路德属于该会。路德时代,该会有会士2万人。宗教改革时期,该会成员大减。16世纪天主教改组修会运动时,多马·维兰诺凡(Tomás de Villanueva, 1488-1555)于葡萄牙组成“奥斯定重整会”,又在西班牙改名为“重整奥斯定会”(Recollecti)。该会有总会长、各级会长以及院长。穿黑衣,戴尖顶帽,束黑皮带。该会为女修道者设有“第二会”,并为在俗教徒设有“第三会”。1680年,奥斯定会由菲律宾传入中国,在北京和江南传教。中断百余年后于1879年专设湘北代牧区,中心机构设于湖南澧州,受西班牙修士的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会外籍教士撤出中国大陆。1796年,传入美国,于中西部东部各有一个总主教区,远西有一个副主教区,会士有700人。教区内建立小型教堂、数所高中和学院3所——美理麦克、毕斯坎恩和托兰汀,另外建立一所大学——维兰诺瓦大学。参见“托钵修会”、“奥古斯丁”。
加尔默罗会
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前身是由意大利人贝托尔德于12世纪中在巴勒斯坦加尔默罗山创建的隐修院,约于13世纪时改为托钵修会。会规要求会士安贫、守贞、服从、静默、斋戒。14世纪末~15世纪初虽衰落,16世纪重整复兴后,又制订严格规戒,要求会士祷告、苦行、缄默 、与世隔绝。该会为女修道者设有第二会,为在俗教徒设有第三会。清同治八年(1869)女修会传入中国,十三年男修会传入中国。
方济各会
方济各会是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一译法兰西斯派,拉丁文名Ordo Fratrum Minorum,是拉丁语小兄弟会的意思,因其会士着灰色会服,故又称灰衣修士。1209年意大利阿西西城富家子弟方济各(Franciso Javier 1506-1552)得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批准成立该会,1223年教皇洪诺留三世批准其会规。方济各会提倡过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互称"小兄弟"。他们效忠教皇,反对异端,中世纪时曾为替教皇出售赎罪券而到处游方。
初创时,会内不置产业,靠乞食为生,后会规松弛,在城市内建立住院,积聚大量钱财,内部为此意见不一,引起纷争,从而分裂为守规派、住院派、嘉布遣派三各支派。后守规派进行改革,自称方济各派,16世纪时通过传教向外发展。方济各的同乡女子克拉拉创建的女修会,倡导隐修,称方济各第二会,又称克拉拉会,后也分裂成数派,并参加传教活动。还有为在俗教徒设立的第三会,入会者不必出家,只须在修会指导下安贫乐道或解囊布施,过清贫生活。这些对当时社会有较大影响。
该会重视学术研究及文化教育事业,著名学者如波拿文都拉、罗杰·培根、J.邓斯·司各特等皆出于该会。中国元代时,该会约翰·孟高维诺等曾多次从陆路到中国,在北京、泉州等地设立教区,建造教堂,时称也里可温。明代中下叶,又从海上进入闽浙一带。清代中叶以后在中国辖有众多教区,主要传教于鲁、晋、两湖、陕、甘等地。近年来,传教的主要方向为非洲。在拉美教会和解放神学家中也不乏其会士。
多明我会
多明我会(拉丁名 Ordo Dominicanorum,又译为道明会),亦称“布道兄弟会”。会士均披黑色斗篷,因此称为“黑衣修士”,以区别于方济各会的“灰衣修士”,加尔默罗会的“白衣修士”。天主教托钵修会的主要派别之一。
多明我会的诞生
1215年,多明我会由西班牙贵族多明我创立于法国图卢兹,1217年获教皇洪诺留三世批准。多明我会建会不久就参与对阿尔比派的攻击,并受教皇委托,主持异端裁判所,职掌教会法庭及教徒诉讼事宜。至今罗马教廷的信理部及教会最高法庭仍由其会士掌握着。
多明我会的主要宗旨
多明我会以布道为宗旨,着重劝化异教徒和排斥异端。其会规接近奥斯定会和方济各会,也设女修会和世俗教徒"第三会",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阶层传教。在灵修方面,该会称多明我曾得有圣母玛利亚亲授之《玫瑰经》,并加以推广,今已成为全世界天主教徒最普遍传诵之经文。该会还兴办大学,奖励学术研究。拥有著名学者大阿尔伯特(St. Albert the Great)及圣道茂(St. Thomas Aquinas)。
多明我会在华传教的情况
1631年1月2日或3日,多明我会的高奇神父(Ange Cocchi)从菲律宾抵达中国福建北部的福安,正式开始对华传教,在顶头村得到大批信徒,并建造了教堂。高奇神父于1633年去世,接替他的是充满激情、毫不妥协的黎玉范神父(Juan Bautista Morales或Jean—Baptiste Morales)。黎玉范向教廷报告,指责耶稣会宽容中国信徒祭祖、尊孔,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中国礼仪之争。
1696年,福建成立独立的监牧区。在该省的传教中心有:福安、顶头、穆阳、罗源、福宁、福州、厦门、延平等地。信徒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十分虔诚。在福建的多明我会还培养出了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
多明我会在华传教的范围一直局限于福建以及台湾。在福建曾经建立了福州、厦门、福宁(霞浦)、建瓯、汀州等教区。位于福州仓山区泛船浦规模宏大的主教座堂也称为福州圣多明我主教座堂。
Ⅶ 东正教的由来是怎样的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间,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矛盾逐渐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地位的问题上,争斗愈烈。以后历经6~8世纪的“和子句纠纷”和9世纪的佛提乌分裂,以及11世纪东西教会对意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东部教会在自己的名称里头加上了“正”(正统)所表示的是他们认为东正教会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导和崇敬的教会传统。所有的东正教派教会都可以回溯他们的脉系直至五个早期的基督教会中心:罗马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安提阿教会、亚历山大教会和君士坦丁堡教会。
东派教会自9世纪起,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庭国势日益衰落,罗马教会继续谋求居整个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261年,拜占庭皇帝弥迦勒八世帕利俄罗戈斯收复首都,牧首区迁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外忧内患频仍。东派教会原有的四大主教区已有两个(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为穆斯林占领,另一主教区耶路撒冷则为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所占。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方教会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脑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约瑟二世率领东正教会代表700人参加。会议就炼狱、和子句等教义问题展开争论。由于东正教会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后因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抵制,迫使参加会议的东派代表声明签字无效,合一终于没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其监管范围包括东正教会四大牧首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虽自称具有普世性,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督管区基础上成立。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俄罗斯正教。
东正教在历史上形成了5个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安提阿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莫斯科教区。中世纪时,它直接受拜占庭帝国的控制、领导,并成为其国教。16世纪末,俄罗斯东正教会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领导而独立自主,并使其宗教成为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受沙皇政府的控制并成为国教。18世纪以后,东欧一些国家的东正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管辖而宣称行政上的独立自主。
东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15个独立自主教会和两个自治教会,但在名义上仍共同承认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首席地位。它们尊重各自所在国家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虽然对当代国际迫切问题持不同态度,但它们都同意互相接触,参加基督教合一运动,出席全东正教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东正教非常重视复活节,更甚于圣诞节。他们计算复活节的方法与西方天主教及基督教不一样,他们采纳来自犹太人逾越节(Pascha,俄语:Пасха)的传统,把犹太历正月十四日晚定为复活节,纪念犹太民族主神“耶和华”击杀埃及的长子,及他们祖先希伯来人逃出埃及的节期。
俄罗斯复活节的时间每年随俄历的时间改变,基本位于短暂而珍贵的春天的末尾。(俄罗斯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的特殊性,冬季漫长,春季短暂,往往一周前还是银装素裹,一周后就已经冰雪消融、绿草如茵了。从时间上讲也就两三个星期左右,满街就已由臃肿的皮衣变为绚丽的夏装了。)
在现在大多数俄罗斯人眼中,除了新年和每年5月9日的胜利节,就数俄罗斯复活节最为隆重了。对于那些虔诚的信奉东正教的人们来讲,俄罗斯复活节则是一个大典!
从俄罗斯复活节前7周开始,虔诚的东正教教徒就开始进行大斋戒。按照教义的规定,在这期间,教徒们不能吃荤,不进行娱乐活动,不嫁娶……结果,导致市场上肉价在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我们这些不信教的外国学生可就趁此机会大快朵颐了,好像是到了开斋节。
耶稣复活节之后第五十天,是东正教重要的宗教节日-圣灵降临节(Троица)。教徒用白桦树枝装饰院落、门廊,用野草装饰房间。习惯在清早去公墓,用鲜花和白桦树枝装点逝者的坟墓,以追忆逝者。有点像中国清明节的风俗,市场上开始有人贩卖一些即将发芽的树枝给扫墓的人们,一般还会在田野、森林、山坡举行庆祝活动,唱起歌,跳起环舞,吃鸡蛋馅饼。
节前一个星期肉价尤其是鸡蛋的价格开始上涨,同时多了很多卖颜料的小摊子,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惯,要开始准备复活蛋了,这是我这个非教派人士最热衷的节目啦,上市场批发来一箱鸡蛋,用大锅煮熟,就能开画了,至于画什么嘛,自然是随性所至,天马行空,反正俺也不是什么虔诚教徒,也就没那亵渎神灵一说咯。药罐子的私家作品
俄罗斯的彩蛋艺术有别于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自成一统,独树一帜,及其精美华丽。除去传统的用鸡蛋画制的彩蛋外,还有用水晶宝石,琥珀玛瑙镶嵌而成的用作装饰和进行宗教仪式艺术精品,每年到这个时候圣彼得堡的博物馆都会举行一些彩蛋展览,可不要小看这些彩蛋啊,它们每年不知道能俘虏多少外国游人的呢。
除了美丽的彩蛋外,复活节的另外一样节庆食品就是一种叫кулич(古里奇)的圆柱形甜面包,这种甜面包外型是面包,却有着蛋糕的细腻口感和香甜味道,听买面包的大娘介绍说必须得用一种特殊的面粉揉入新制的黑葡萄干烤制而成,烤好的面包胚上再
虔诚祈祷;惟一的区别在于男人要脱帽,女人要用头巾将头发包裹起来。现在俄罗斯的年轻人虽然也信教,但往往流于形式,俄罗斯复活节晚上去教堂看热闹的成分更多一些。零点的钟声敲响的一刹那,教堂内所有的灯会在同一时间打亮,颂经声响起,人们高声欢呼“Христосвоскрес!(基督复活了!)”根据传统,在俄罗斯复活节这天,人们见面时要互相祝福并亲吻3次以示祝贺,同时还要互相交换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吃俄罗斯复活节蛋糕。在这一天,所有的人可以去教堂随
意打钟,随时随地都有浑厚的钟声传来。俄罗斯复活节最受欢迎游戏为“玩蛋”俄罗斯复活节传统是上教堂,但是时下俄罗斯年轻人则在过节时分举行“玩蛋”游戏
其实这种“玩蛋”游戏也是一种传统习俗,只是现在因为有电视与广告宣传,加上有高额奖金刺激,让活动变得多彩多姿。比赛项目有竖蛋与碰蛋两种。前者是在一分钟内将蛋竖立在桌上,谁竖的蛋多就是赢家。
另外一种是碰蛋,看谁的蛋是真正坚实的“蛋王之王”。据上电视的优胜者说,他的鸡蛋是在街上向老太太买的,是真正的土鸡蛋,而不是商店饲料鸡所生的蛋。而且他是以传统洋葱水将蛋煮熟。所以他的鸡蛋无坚不摧。复活节除要吃кулич复活面包外,还有煮黏稠的果子冻кисель(奇谢里),最重要的是东正教教徒经过一个月的斋戒期,今天是开荤的日子,所以俄国人说,复活节大吃大喝是上帝规定的。
Ⅷ 求一段历史: 耶路撒冷最初是怎样从罗马天主教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的.
穆罕默德(Muhammad)于公元六一零年宣称他得到来自天上的讯息的启示,他所得到的天上讯息就是“可兰经”,这个经典要求信徒绝对服从唯一的天主。这种绝对服从的行为,阿拉伯语就叫作“伊斯兰”(Islam)。因此,信奉可兰经的人士便称为伊斯兰教徒。穆罕默德要在阿拉伯世界重建一神教、并使阿拉伯人在世界中与其他民族平坐平起。
伊斯兰教诞生后,穆罕默德开始以武力征服阿拉伯半岛其他部落,铲除麦地那所有的犹太教徒,自立为教主,建立一个以“可兰经”为法律的政教一体的国度。公元六三零年,穆罕默德攻下麦加,两年后死在麦地那。当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岛崛起的时候,西北边的罗马帝国和东边的波斯帝国都已经式微,于是阿拉伯人乘机东征西讨,以闪电战术占领了许多地方。他们乐意为扩展唯一真神的国而效命疆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这便是伊斯兰教保守派人士通称的“圣战”(djihad)。
公元六三八年,耶路撒冷、叙利亚、巴勒斯坦相继陷落,二年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也沦陷,六五一年阿拉伯人灭波斯王朝。北非的居民对抗阿拉伯人的入侵比较顽强,但也在第七世下半叶接二连三失守。公元六七零年,阿拉伯人在突尼斯建立凯鲁万城,公元六九八年迦太基城弃守。到此,北非完全成为阿拉伯人的天下。公元七一一年,阿拉伯人和北非的柏柏人(Berberi)联合,跨海向欧洲的伊比利安半岛进发,占领了西班牙,直捣法兰克王国的心脏普瓦捷(Poitiers)城。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徒进犯欧洲,信仰基督的欧洲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从此便揭开一连串无止无休的战争。这场基督信徒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神圣战争延绵了七百六十年,直到公元一四九二年伊斯兰教徒被逐出西班牙,退回北非为止才结束。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初世纪的时候已有人从欧洲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这些朝圣者千辛万苦、拔山涉水、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凭吊昔日耶稣基督生活过的地方,亲身体验一下当时基督的生活,默想他所受的苦难,甚至效法他死在他死亡的地方,藉以净化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一生的罪过作补赎,希望将来在世界末日的时候,同基督一起复活。
但是自公元六三八年始,耶路撒冷就被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所占领,这样基督徒朝圣之路充满了危险。
公元十一世纪,原出自中亚大草原的突厥人在中亚地区建立了一个广大的王国后,挥军南下,攻占了波斯和伊拉克,并向西挺进,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占领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把势力延伸到安那托列亚高原半岛,更于公元一零七一年在曼西克尔特(Mantzikert)击败了拜占庭帝国大军,直逼都城君士坦丁堡。这项军事行动威胁了欧洲东部和亚洲西部地区政治军事局势的平衡与稳定,也因此前往圣地朝圣的旅途与活动变得更加艰难和危险,拜占庭皇帝于是向罗马教宗和西方各国求援。这项求援终于导致历史上出名的十字军东征。
Ⅸ 东正教的历史
东正教 (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又称正教、希腊正教、东方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而欧洲正教会(不分东西边)最古老的则是希腊正教会。若是以英语系国家的西方人惯用的用法来分,“东部正统派”有较广的定义,也包含了“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东正教一样,但两者是不同的教会)。
“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 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而欧洲正教会(不分东西边)最古老的则是希腊正教会。若是以英语系国家的西方人惯用的用法来分,"东部正统派"有较广的定义,也包含了“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东正教一样,但两者是不同的教会)。 早期的基督宗教在公元1054年发生了基督宗教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东部教会在自己的名称里头加上了“正”(正统)所表示的是他们认为东正教会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导和崇敬的教会传统。有些人认为罗马天主教会代表的是“西部传统”,然而持不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罗马教会已经背离传统。 所有的东正教派教会都可以回溯他们的脉系直至五个早期的基督教会中心:罗马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安提阿教会、亚历山大教会和君士坦丁堡教会。虽然所有的东正教教会都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最高领袖(正式头衔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会之间并不是完全一体,而是在彼此承认的状态下相互独立。
因强调自身是《尼西亚信经》中所言“唯一的、从使徒传下来的”教会,故称正教;又因由基督教初期流行于东罗马帝国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成,故称东正教;而由于教会的精神中心在希腊,而且希腊语是仪式中的主要语言(另外的主要语言有俄语、斯拉夫语等),故又称希腊正教。根据199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信徒1.7亿人。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间,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矛盾逐渐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地位的问题上,争斗愈烈。以后历经6~8世纪的“和子句纠纷”和9世纪的佛提乌分裂,以及11世纪东西教会对意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
东派教会自9世纪起,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庭国势日益衰落,罗马教会继续谋求居整个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261年,拜占庭皇帝弥迦勒八世帕利俄罗戈斯收复首都,牧首区迁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外忧内患频仍。东派教会原有的四大主教区已有两个(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为穆斯林占领,另一主教区耶路撒冷则为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所占。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方教会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脑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约瑟二世率领东正教会代表 700人参加。会议就炼狱、和子句等教义问题展开争论。由于东正教会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后因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抵制,迫使参加会议的东派代表声明签字无效,合一终于没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其监管范围包括东正教会四大牧首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虽自称具有普世性,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督管区基础上成立。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俄罗斯正教。
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东正教是帝国国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权,大主教的任免,主教会议的召开,对教义的解释,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领导则由牧首负责。早期主要牧首区有4个,即君士坦丁堡、亚力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各国家、地区和民族先后成立自主教会。16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区,形成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会,东欧各国正教亦陆续宣布自主。各自主教会在法规和行政方面有独立自主权,并可自选大主教,但彼此之间在信仰和圣事上是共同的。东正教自主教会有15个,即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正教会、安提阿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另外在日本和芬兰也有自治教会。20世纪60年代,东正教各教会曾联合召开了几次世界性会议,讨论使其教义、礼仪符合时代要求,与罗马天主教平等对话以及参加“普世教会运动”等问题。
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和领导,它自设牧首区,牧首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辅祭。东正教各牧首区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普世教会牧首”,是教会的精神领袖。但这仅仅是一个荣誉地位,普世牧首并不对其他牧首区具有任何实际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