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风险
(一)侵犯在先商标权的风险评估
1.确定新产品所属的核心商品/服务及其所属类别(群组)。
2.确定新产品上拟使用的商标标识。
3.检索该核心类别(群组)上是否有相同或近似商标:若无,则结论为不存在侵犯在先商标权的风险;若有,则进入第4点。
4.分析商标近似程度,查询该在先商标的实际使用情况,并综合各种因素评估在先商标权利人主张侵权的可能性和行政司法机关认定侵权的可能性。
(二)侵犯其他权利的风险评估
1.侵犯在先著作权的风险
拟使用的商标标识是否使用了需要付费的字体库。
拟使用的商标标识是否委托第三方设计,是否有效解决了著作权的归属和使用风险。
㈡ 出口侵权如何避免 怎样降低侵权风险
您好,侵权主要包括版权、商标和专利三大块。
一、为什么要做版权登记?版权是对作品的保护,一个产品设计出来,就已经具有版权保护。比如迪士尼的卡通人物因为大量推广而家喻户晓,也无形中默认了版权归属。而当卖家设计出一款产品,如果没有进行版权登记,就无法证明产品的原创性。
做好版权登记有以下特点:
1、证明作品的原创
有了版权登记证就能更有效的证明该Logo的原创归属权;
2、保护时间长,一次性交费
A. 以个人名义登记保护的时间为个人生前加生后的第50年的12月31号截止时间;
B. 以公司名义登记保护的时间为50年的时间;
3、保护地域范围延伸到国外
中国属于国际性的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登记版权保护在《伯尔尼公约》178个成员国受保护。
所以当产品中出现图文并茂时,建议将图形也做版权登记,这样保护是更加全面的。
二、商标申请的方式及存在风险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在商业领域而言,商标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都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商标的注册方式包括单一国家商标、连盟式商标、欧盟商标、非洲联盟商标和马德里商标五种。商标申请人可以是公司或个人申请,一般商标有效期是10年,且可延续保护。商标查询可以登入中国商标局官网、欧盟官网、美国官网及日本官网等。
但商标申请也存在一定风险:
1、美国的common law 承认使用但未申请的名称的法律权限
2、审核律师的主观判断
3、公示期第三方的主观判断YANKEE VANKEE
4、注册下来之后被第三方申请无效
三、境外专利申请途径及侵权判定方法专利主要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三种,各自有其不同的侵权判定方法:
1、发明专利
法律状态最为稳定技术价值最高。发明专利的发明是指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其侵权判定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覆盖原则——设计要点。
2、实用新型专利(美国无,欧盟部分国家有)
实用新型专利指的产品形状,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
3 外观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其侵权判定标准:结构设计、设计空间及功能限制上是否存在区别。
境外专利申请的两个途径:
1、“巴黎公约”途径:
(1) 首先提交国内专利申请;
(2) 6/12个月以内以国内专利为优先权进行境外专利的申请。
2、“PCT”(专利合作条约,俗称国际专利) 途径:
(1) 首先提交国内专利申请;
(2) 12个月以内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
(3) 30个月内进行境外具体国家。
㈢ 如何进行侵权风险检索
侵权风险检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产品技术分解,确定检索主题;(2)确定检索要素,制定检索策略;(3)筛选确定风险专利文件;(4)完成检索报告。
㈣ 专利侵权风险评估在什么时候进行
专利侵权风险评估在确认后:
受客户委托,分析客户技术方案,提取风险技术点,专进行专利检索和属筛选,发现相关专利。
进行技术特征比对,判断客户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他人专利的保护范围,评估专利侵权风险等级。
同时,对其它知识产权(如著作权、商标权等)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流程如下:
希望能帮助到您!
㈤ 邻居侵权造成危险后果什么处理
来回答邻居侵权造成危险后果怎么处理,
对于这个问题邻居造成的后果,
就应该由邻居来负担。
㈥ 如何规避经营风险,知识产权的侵权和被侵权
首先,你要明确,你自己有什么知识产权,你拥有的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其次,你要明确,竞争对手有什么知识产权,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是什么。然后,把你的知识产权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最后,结论,可以写无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有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但风险较小/风险中/风险大。得出的结论,关键在于分析,在于你下多大多深的功夫,只为填表的话,就是走形式了,没有实质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不光是别人侵犯你的知识产权的风险,还有你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如果你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就要多留意自己生产或使用的有技术含量,却没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比如你电脑的windows系统,是正版吗?破解版的话就是侵权了。
㈦ 知识产权所面对的风险有哪些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对他人知识产权构成侵害的风险,以及内部职工、交易对方及竞争对手因各种原因给本企业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在工商管理机关核准企业名称时,行政区划、行业、组织形式一般都已经确定,只有字号需要选择确定,并经核准。企业名称如同人的名字,一般人都希望通过好的名字引起相关公众的注意,在使用中形成自己的品牌,并且企业名称(字号部分)本身就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但使用不当,则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特别是,有些企业在设立过程中出于“搭他人便车”的动机,有意无意地让自己的企业字号与他人的企业字号、商标等相似甚至相同,这往往会给自己的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侵权风险。
㈧ 民事侵权属于什么风险
不属于风险,就是民事纠纷。
㈨ 合同如何避免商标侵权风险
1、合理的商标申请时间,避免商标被抢注
很多企业,为了做好产品上市前的准备,会先期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可能是媒体报道、可能是户外广告、也有可能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的形式,将即将上市的产品公之于众。而这时,我们的商标还没有提交申请。这就有可能造成商标被抢注的发生。阿里巴巴集团前CEO马云,在卸任CEO职位后,又把眼光投入到了物流行业。2013年5月28日发布消息,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创办了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项目,并将项目命名为“菜鸟”物流。消息一经公布,一家注册地在香港的公司便于2013年5月29日向商标局提交了一份第39类(物流)的“菜鸟”商标申请。笔者不禁感叹其商标敏感度之高,抢注时间之快。但是马云已经提前一步,在信息发布会之前的2013年5月23日就向商标局提交了此商标申请,躲过了商标被抢注的风险。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应该做好产品上市前的商标保密并在产品上市前做好商标申请工作,避免因商标被抢注而带来的侵权风险。
2、商标申请前做好授权前景评估,降低商标不能授权所带来的影响
其一,确认是否存在在先相同商标。手机应用软件“西柚经期助手”,在2013年4月正式上线,据其当年9月发布的数据,其用户总量已达1000万,日活跃用户超100万,用户量预计有望在年底突破2000万。但是其并未申请第9类(软件)的“西柚”商标,该商标早已在2012年3月14日被另一家公司注册。由于涉嫌商标侵权,“西柚”软件被多家软件下载平台下架,对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企业最终不得不将产品名称升级为“美柚”。为了避免此类侵权情况的发生,可以通过查询在先权利情况,确认商标是否已经被他人注册。如果相同商标已被他人注册,企业应尽快考虑策划新品牌,以避免产品上市后被诉侵权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其二,确认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标。通过查询在先权利情况,排除了在先相同权利冲突之后,企业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标。如有存在,商标是否能够授权。商标申请期间是否有被诉侵权的风险。在2013年11月9日晚恒大亚冠夺冠庆典上,“恒大冰泉”的产品正式亮相,产品定位于高端水市场。其于2013年10月22日向商标局提交了商标申请。此后,广州恒大集团投入巨资推广新品牌,使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就在此时,广州恒大被诉商标侵权,江西恒大状告其侵犯了其已注册的第32类(矿泉水)“恒大”商标。虽然广州恒大方面对于侵权予以否认,此案正在审理中。但是从商标上分析,“恒大冰泉”商标显著部分为“恒大”,“冰泉”属于通用名称,显著性较弱,商标整体较为近似。在商标审查阶段,“恒大冰泉”能否通过审查,尚不明了。即使该商标顺利注册,仍有被对方提起异议的可能。“恒大冰泉”商标授权之路,可能会颇为坎坷。企业在产品上市前,如果查询到有在先近似商标,经过评估可能会影响新品牌授权或在申请阶段有侵权风险,企业则需要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该商标,做好利弊上的平衡。
二、商标注册之后,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商标注册之后,企业即享有了商标专用权。此时很多企业便放松了警惕,事情是否真如企业所想,其实不然。商标注册后仍然存在着一定风险。企业可能因此再度陷入商标侵权的泥潭之中。
1、面对商品分类表的变化,是否及时补充新的商标
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简称为商品分类表)是商标申请、商品选择、近似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现行的是基于尼斯分类第十版分类表。尼斯分类表每五年会有一次重大修订,每年会有一些小的修订。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分类表,企业应及时关注其变化,避免因分类表变化而带来的商标侵权风险。陌陌科技公司正值IPO之际,不想竟被另一家公司提起诉讼,被诉侵犯其“陌陌”商标专用权。陌陌科技公司第9类(软件)“陌陌”商标申请于2011年9月8日,2012年11月14日核准注册。为什么商标已经注册,还是被诉了侵权?被诉方第45类(交友服务)“陌陌”商标申请日为2012年8月6日,2014年1月7日核准注册。被诉方核准注册的服务为“交友服务等”。“交友服务”与“陌陌”软件提供的服务相近,因而被诉。
2014年新修订的分类表中,增加了一项新的服务“在线社交网络服务”,该服务与“陌陌”软件提供的服务更加相符。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时补充注册该商标,很有可能会避免此次诉讼。很可惜的是,该服务已经被另一家企业抢注,如果该商标也顺利注册,陌陌科技公司有可能又一次因为商标侵权,走上被告席。现在诉讼结果尚未知晓,但是很有可能影响“陌陌”的IPO之路。因此,企业在商标获准注册之后,也要保持警惕,及时关注分类表变化,及时补充商标注册,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商标侵权风险。
2、是否做好了商标监测工作,避免他人抢注
从“陌陌”被诉一案来看,我们除了要注意及时关注分类表变化,补充注册外,还提示了企业应该做好商标监测工作。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时在商标公告期监测到了第45类(交友服务)“陌陌”的公告,并及时提起异议申请,则可以避免现在的被动局面。
随着我国法律保护环境不断改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也应该随之提高。企业应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商业经营。做好商标防范工作,避免商标侵权诉讼的发生,也是企业商业竞争中重要的一环。
㈩ 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好,主要是出于侵权人节省金钱,以及是否侵权的意识不够,以及监管不力的原因。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财产权或人身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侵权行为是对智慧财产创造者劳动的践踏和剥夺,是危害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腐蚀剂。近年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诸多案例表明,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往往是由一些潜在的企业或者是竞争对手出于种种动机干扰所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