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贸协议
1. 台湾为什么反服贸
由于民进党为首的在野党,歪曲丑化服贸协议,并通过各种渠道对其造谣中伤,极力阻扰其通过。部分台湾绿营人士、学运领袖则是为反对而反对,并希望事件进一步发酵,已经从当初的反对服贸协议整体过审,向反对服贸协议本身发展,并进一步向反对大陆和台湾经贸往来发展。有评论认为,学生抗议运动已经脱离其本质,滑向特定政治目的。
很多学生其实并未仔细看过服贸协议,大都是在网上看过一些“懒人包”(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郑秀玲编写的一系列“黑箱服贸自救宝典”,号称3分钟让人了解服贸协议,其内容却谬误百出,危言耸听)。
本次抗议事实上主要有以下三类人参加:
诉求一:不认可两岸《服贸协议》,认为台湾利益会因《服贸协议》受损;
诉求二:不认可国民党强行送审《服贸协议》的程序,认为其黑箱操作;
诉求三:不了解《服贸协议》,只是借此反对马英九政府,彰显“反对者”立场。
目前台湾网络上疯传的“懒人包”,多数是根据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郑秀玲编写的一系列“黑箱服贸自救宝典”浓缩而成。
“懒人包”,号称3分钟让人了解服贸协议,其内容却谬误百出,危言耸听。23日,台经济主管部门也召开记者会,对“服贸协议是黑箱作业”、“开放大陆劳工来台就业冲击台湾百万劳工”等五大谣言予以澄清。各界支持服贸协议的人士也对其口诛笔伐。
“懒人包”强调“服贸协议两岸开放不对等”,甚至宣称大陆对台开放度很低。因为两岸都是WTO成员,所以,超WTO的开放数目是否对等才是关键。在服贸协议中,台湾对大陆超WTO待遇仅19项,而大陆对台却有80项,很明显是大陆对台开放程度更高。
再比如开放生活产业恐被陆资攻占一说,“懒人包”认为,举凡杂货、小吃、面包、眼镜、金饰等上千种行业都会被陆资取代,而台媒称,这些批发零售行业,台湾在4年前就已对陆资开放,由于台湾市场小,尽管早就开放,并没有“遍地陆资”的情形,同时台湾“恐陆”却不恐美、日,显然这里就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作怪。
“懒人包”还引述郑秀玲的说法,恐吓说岛内将有上千种行业的500万人受到服贸影响,其工作将被大陆劳工取代。其实,服贸协议并未开放大陆劳工赴台,以上所说的情况也根本不会发生。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英语: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是海峡两岸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第四条所签署的服务贸易协定。协议主要为推动两岸经贸正常化。
2. 最近的服贸协议到底是什么情况,到底应该反对还是支持,如果是反对的话,那么,五月天疑似支持反服贸的学
首先,五月天是不支持反服贸活动的,阿信在微博公开回复了。而且台湾学生初衷也是反对服贸黑箱吧,我们内地的了解不多,也不需要表态吧。
然后呢,什么封杀没有的事儿,他们最近国外开演唱会,成为麦迪逊广场花园开演唱会的华人第一团,也算为国争光了吧。
最后呢,台湾那边闹着呢,微博上的也不停息,很多人压根连服贸协议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到处乱喷,五月天很冤好不好,楼主你是哪里看出他们疑似支持反服贸活动了?希望能了解真相,不要被网络谣言误导。
3. 如何看待经历过反服贸运动的蒋方舟将写作
如何看待经历过反服贸运动的蒋方舟将「服贸」写作「服装贸易」?
很多人说,这仅仅是一个错别字似的错误,值得大家如此批评吗?
将“服贸协议”在时评类文章中写成“服装贸易协议”这样的错误,理解为错别字一样的错误,这种逻辑认知,实在是存在极大的缺陷。
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作家,在写文章评价某件事件之前,必须对这个事件起码有基本的了解,甚至要为此查阅一定的资料。倘若你连这件事情的名字都搞不清,想必连其中的内里,也不会搞得清。那么,你到底是如何评价这件事情的?无非通过来自所谓作家的“想象力”,认为此事件就该是这样的,反正大家都在抵制,我只说抵制,告诉大家不要抵制,我的文章就成了。
蒋的这篇文章,缺乏对其中事件的基本了解,既没弄清“服贸协议”,也搞错了失联飞机,甚至编造了一个大陆抵制JB的事件——而所谓大陆抵制JB,想必也只有在微博上吐槽编段子时,才会出现。通篇来看,除去事件上的谬误,整篇文章的事件、认知均超不过微博范畴,说白了,这是一个偶尔刷微博的姑娘(只是偶尔,长期刷都不至于搞不清服贸),写的一篇“刷后感”罢了。
对于蒋本人自己做出的解释,实际上她已经在博客将错误进行了修订,想必她本人的心情没答案中那么淡然。任何一个正常的作家,在公众面前暴露出自己的无知,总归是觉得掉底子的。至于最后那句“给很多人提供了优越感的来源”,无非是一个死要面子的小姑娘,夹杂着一点不甘,一点傲气,一点丢人,做出的强行幽默感。因此这句话,不仅并不好笑,嘲讽也不到位,简直更招人恨了。在此也提醒各位,他日若是要做危机公关,第一件事情记得先道歉,而非解释,准没错的。
最后,那个所谓悖论的题目,听说过那句话吗?不要相信那些写歌词的,他们为了押韵什么都做的出来——其实很多作家偶尔也这样啦:)
4. 反服贸是什么意思
反服贸就是3·18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反服贸抗争”事件,台湾称“太阳花学运”。
事情的背景是在2014年3月17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联席初审服贸协议,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张庆忠在混乱中宣布服贸审查超过3个月,依法视为已审查,送立法院院会存查,引发部分人士不满。
2013年3月18日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晚间突破立法院警力,占领立法院议场。19日晚间,针对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议《两岸服贸协议》。
2013年6月21日两岸在上海签署,但由于民进党为首的在野党,歪曲丑化服贸协议,并通过各种渠道对其造谣中伤,极力阻扰其通过,签署逾9个月,服贸协议还躺在“立法院”未通过。
(4)反服贸协议扩展阅读:
2014年3月24日中午,服贸冲突愈演愈烈,金管会发出声明表示,欧美股市已渐回稳,亚洲各国亦相对稳定,台湾股市基本面相当好。
签署的服贸协议内容:
1、跨境交付: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方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
2、境外消费:指服务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
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在后者领土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
5. 反服贸是怎么回事
你好
反服贸就是部分台湾人反对服贸协议
台湾人担心开放太多就会变成“第二个香港”。
香港孕妇生孩子订不到产房 因为都被大陆的孕妇订走
还缺奶粉缺到不能带多余2罐出去
台湾只是个小岛 但中国大陆人口很多 所以他们会担心一下子消化不了那么多
附录: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第一,为两岸之间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权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下放审批权限及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等等。《协议》还规定双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就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市场开放展开磋商。这些都为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业融合、互补,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台湾,2012年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约72%,就业人口比重也长期保持近60%,是台湾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大陆,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45%,“十二五”规划已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相互开放市场,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台湾拥有先进的服务管理水平,两岸服务业的相互开放有利于优势互补、共享商机,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
第三,有助于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从ECFA早期收获实施情况判断,《协议》不仅有利于两岸业者受益,也有助于民众享受更多便利优质的服务。ECFA早期收获优惠措施仅涉及20个服务行业,但自2010年10月实施以来,台湾已有226家企业或机构受惠,大陆也有82个赴台投资案件获得批准。《协议》将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开放市场,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优惠和便利,无疑将进一步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6. 如何看待中台服贸协定
服贸协议:中台一体化的最后一段铺路石*
台湾的反服贸活动,从3月18日开始,目前还在继续。我赞赏台湾青年学子们的勇气,但我也深知台湾的命运,在多年来与大陆的多层次互动中其实已经注 定。从其命运走向来看,反服贸协议行动只是大陆对台“温水煮青蛙”过程中最后的N跳之一。国民党在与民进党争斗中挟共自重,对北京形成极强的政治依附,大 陆对台湾媒体的红色渗透也非常严重。从经济上来看,台湾的产业早已移往大陆,其GDP广义上有70%与大陆相关。如今台湾经济空心化,青年们的失业现象日 益严重。服贸协议一旦签订,台湾经济将被大陆资本掌控。用台湾资深媒体人胡忠信的话来说:“这次大学生完全站到第一线,服贸协议(只)是个引爆点。服贸协 议签署给弱势者、低薪族或年轻人的感受是:我的未来被出卖了,所以他们站了出来。”
对香港大陆化的厄运。港人已有非常痛切的总结。李怡说,“香港曾经是台湾人殷羡的榜样,今天沦为台湾人的前车之鉴,除了中共没有落实一国两制之外, 最关键的是许多港人没有把香港当作自己的家园,只管赚钱或捞取政治经济利益,未必愿为公义牺牲经济利益。”台湾青年对此已有初浅体会,推特上出现一张照 片,上书“爷爷革命,爸爸才有票投;爸爸乱投票,儿子就得革命。”我认为这段话总结得极有道理。
如果说香港大陆化的命运是“天注定”,港人多少有点无可奈何,那么台湾与大陆的一体化,其中责任至少有一半得由台湾政界及商界承担。台湾与香港不同,本是一个独立的民主政治体,皆因台湾80及90后的父辈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大陆淘金、包二奶,沉迷于花天酒地,毫不顾及台湾这个家园的前途,因为政治短视迎合北京政府投票,导致台湾走到今天这一步。反服贸活动,只是台湾90后一代向父辈讨债的开始。
7. 台湾反服贸协议,韩国支持本国政府与大陆签定服贸协议为什么
韩国、朝来鲜再怎麼样自对统一都有强烈共识,
韩国政党不会因为内部问题干扰到跨境贸易利益。
台湾蓝、绿阵营对统一没有共识。
年底要九合一选举了(早先称「七合一」选举),
绿营反对服贸是把主张签服贸的国民党、马英九和大陆联系起来,
为绿营争取年底选票大打煽惑民众、抹黑乌贼战,
然後乘胜追击 2016的最高领导人大选。
等到绿营拿下 2016的中央政权之後,
就会慢慢有绿营外围的学术团体向媒体放话说台湾不该不赚大陆钱,
然後绿营的执政当局再仿效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那样,
堂而皇之的把之後签订服贸、货贸的过程和功劳据为己有。
这才是绿营的算盤。因为,台湾经济离不开大陆。
8. 为什么要反服贸协议
台湾两个党对立严重,将政党利益凌驾于台湾利益之上,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事就是民进党搞的,实际上民进党本身不见得反对服贸协议。
台湾的民主有点极端,偏向民粹化,其实那些闹事的学生对服贸的了解都很有限,利用服贸协定里不利台湾的条款很容就能煽动,民众永远是单纯的像白纸,一点就着。贸易协定肯定要从整体考量利弊,逐一审查明显就是个坑。明明有自己民选的政府和立法院,还要靠普通民众去决策这么复杂专业性强的贸易协定?很不现实。
台湾社会当下普遍担心两岸经济的合作会成为大陆统战的筹码,所以台湾人对服贸的态度很复杂,一边想在经济上吃大陆豆腐,一边怕政治上被大陆吃豆腐。 所以两岸的服贸协定的争议难免的。
9. 什么是反服贸事件
3·18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反服贸抗争”事件(台湾称“太阳花学运”):
事件背景:2014年3月17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联席初审《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张庆忠在混乱中宣布服贸审查超过3个月,依法视为已审查,送立法院院会存查,引发部分人士不满。
事件经过:
2014年3月18日,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晚间突破立法院警力,占领立法院议场。19日晚间,针对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议《两岸服贸协议》。
2014年3月23日早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首度出面正式回应。同日晚逾千名学运分子突破警方防线,冲入台湾“行政院”。
2014年3月29日下午,以反服贸为主调的台湾学运陷入僵局,岛内陆续出现其他声音,警眷与警友发起的“康乃馨运动”
2014年4月10日,3·18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反服贸抗争”事件结束。
2014年3月18日至24日下午1时止,该运动造成共有158人送医,其中4人住院、10人留观、144人离院。2018年3月13日,台湾高等法院二审宣判,驳回上诉,仍然维持原判,判决黄国昌等22人无罪。
拓展回答:
”反服贸"事件影响:
金融影响:2014年3月24日中午,服贸冲突愈演愈烈,金管会发出声明表示,欧美股市已渐回稳,亚洲各国亦相对稳定,台湾股市基本面相当好。惟受学生侵入立法院及行政院重大事件影响,已严重冲击台湾股市稳定,自2014年3月18日至3月21日,已下跌154点,市值减少5337亿元,造成投资人重大损失,金管会对此情形深表遗憾与痛心。
两岸关系:从表面看,运动的矛头是对准服贸协议。深层次看,其完全是不满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无疑会大增。别说两岸关系深化发展、向政治深水区过渡,就是正常的经贸关系发展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10. 求解前段时间台湾发生的反服贸协定跟大陆有什么关系
就是大陆和台湾的自由贸易协议(内容诸多 其中包括服装贸易协议)回
台湾反对派和台企不愿意答接受这样的开放政策 易反对
易懂吧?
不过 大陆不受一点影响 那是台湾内部的影响 台政府和其他党派 和部分台民不统一的结果
大陆只是接受台湾的贸易开放 帮助台湾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