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劳动劳务纠纷

劳动劳务纠纷

发布时间: 2020-11-22 15:49:56

㈠ 怎样处理劳务纠纷

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去劳动仲裁,当地的劳动仲裁去网络搜索下,如果劳动仲裁不满意,可以去基层人民法院立案起诉。这件事儿处理的原则就是1、不要怕事儿大 2、别怕麻烦 3、注意掌握证据 1、现在劳动仲裁单位私下里给点钱,就有可能不公正的处理劳动纠纷,这个是真的,因为我公司也有加班不给加班费的情况,按道理应该罚款2W,但私下里送人了3000块,就给赔了工资就算完了 2、仲裁不满意就去法院,起诉费没多少,但是单位很麻烦,大城市找人做法院做的可能性不大,但费用很大,包括律师费也不少,这个时候他就很有可能摆正态度和你厅外和解了(做生意的都怕麻烦,这钱花下去和他欠你的工资不成正比)。那你就可以追回正当权益了 3、证据太重要了,首先你要拿到合同,没签合同拿员工卡。其次最好拿的加班排班表。具体说一证明你和公司的劳动关系。二证明加班事实

㈡ 劳动纠纷包括哪些

劳动百争议的范围,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根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是: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度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专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八)劳动者退休后,属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而发生的纠纷;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㈢ 劳务纠纷是什么意思

劳务纠纷是 在劳务合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用工单位与劳务公司(或劳动者)之间的争议

㈣ 劳务纠纷如何维权

按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专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属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另外,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㈤ 劳务纠纷问题

你需要收集能证明跟天津劳务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证据,比如你提到的工资是由劳务公司发的,什么形式发的?如果是打银行卡,把流水单打印出来做证据使用。
可以在工作履行地申请劳动仲裁,即北京。
社保问题,原则上公司在哪,就在哪上社保。

㈥ 公司与员工的劳务纠纷如何解决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这种情况下,建议直接选择向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及因未签劳动合同而产生的经济赔偿。

㈦ 劳务纠纷如何解决

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 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也可以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

㈧ 劳务纠纷与工资纠纷的区别

1、范围不同

工资纠纷是劳务纠纷的一种,劳务纠纷还包括工伤,经济补偿、社会保险(医保、失业、生育、养老),劳动合同等纠纷。

2、矛盾不同

工资纠纷时因工资引发双方的矛盾,而劳务纠纷不一定是工资引发的矛盾,也可能是工伤引起的,经济补贴引起的,保险引起的,纠纷矛盾点不同。

(8)劳动劳务纠纷扩展阅读

解决劳务纠纷,一般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劳资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可以上诉到法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务争议

㈨ 劳动纠纷和劳务纠纷有什么区别

劳务纠纷和劳动纠纷的区别: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不存在协商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没有书面协议,也不存在口头约定,而是根据章程的规定而产生的一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具有整分合一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应当认为是劳动关系而不是劳务关系。
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4、合同内容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的条款及内容,国家常以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规定。如劳动合同的解除,除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条件等。劳务合同受国家干预程度低,在合同内容的约定上主要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外,由双方当事人自由协商确定。
5、内部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不同。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雇佣契约或者说从属的雇佣契约。企业对职工遵守内部规章制度的情况有进行奖惩的单方权力。用人单位经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规章制度,或未设职工代表大会的用人单位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或依相应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尽到告知义务的,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这些规章制度将和劳动合同一起作为处理问题的依据。而劳务合同双方发生争议,只有劳务合同本身可以作为解决争议的依据,任何一方的内部规章制度不能成为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6、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