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孔子后人侵权

孔子后人侵权

发布时间: 2021-02-21 01:04:58

Ⅰ 一人自称“孔子后裔”,为何却被视为孔家“败类”,并拒绝承认他的存在

自称孔子后裔的人叫做孔有德,他对于明朝来说绝对是一个背叛者,所以被称为孔家的败类。

Ⅱ 孔子后裔为何会惨遭灭门

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是受着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的,所以孔子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思想。这位被后世称之为“圣人”的先贤,即使去世了上千年,他的后代仍旧享有一些极大的特权。但在唐末五代时期,孔家后人竟然惨遭灭门,其真相直到近代才被揭开。


但这些事迹,却被一座古墓彻底推翻,几年前,曲阜的文物部门在修复孔仁玉的陵墓时,意外的在墓中发现了一篇墓志铭,上面明确的记载了孔仁玉的生平经历,他的父亲并非是被逆贼所杀,而是因病去世。这就证明了,史籍上的这些记载,都只是后世文人的添油加醋,并非真实历史。

Ⅲ 为什么古代每当外族入侵时,孔子后人衍圣公总是俯首称臣呢

问题题面都这么有指向性,似乎批孔成为政治正确。

所有的批孔,会获得高度认同,高赞,似乎孔子以及儒家学说真的给你本人带来了多大的挫折磨难。

那细细剖析下外族入侵时,孔子的后人衍圣公是如何总是“第一个”俯首称臣的。

孔子之前的历代不提,从孔子开始,传世两千五百余年。到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民国政府令孔子嫡系裔孙改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至此,延续了八百多年的衍圣公封号被废除。

孔子及其弟子创立儒家思想,春秋百家争鸣时期,影响就已经非常大。

及至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被提上政治高度,儒学正式兴起,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随着儒学的繁荣,孔子也逐渐被后世推崇,各朝代帝王追封孔子谥号,赐孔子后人爵位,到宋仁宗时期,被封为“衍圣公”,孔子谥号“文宣王”。

宋至和二年(1055年),太常博士祖无择上书仁宗皇帝:“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宋史·礼志·宾礼四》

“遂诏有司定封宗愿衍圣公,令世袭焉。”

宗愿,即为孔宗愿,是孔子的四十五代孙。此时,孔子后人才被封为衍圣公,世袭。

靖康之变后,北宋被金所灭,康王赵构在临安府称帝,为南宋第一任皇帝。孔子四十七代孙孔端友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高宗南迁。被高宗封为衍圣公。孔端友为嫡子嫡孙。但是孔端友无后,过继了其弟孔端操的长子孔?为嗣。

孔端友南迁之后,曲阜这边,就由其弟孔端操负责祭祀等事,刘豫伪齐政权建立后,孔端操的二儿子孔?被伪齐皇帝封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政权被推翻后,金熙宗于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继封孔?为衍圣公。其后有孔拯、孔?ā⒖自?氲认?庋苁ス??俏?弊凇?/p>

金攻占汴京之后,孔元措随金政权迁往汴京,曲阜孔庙则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占领曲阜,先后以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为衍圣公。

此刻,就是三个衍圣公,分别为南宋,金及蒙元。

有点乱,画个图看看。

这是蒙元时期的衍圣公。嫡子嫡孙随宋政权南下,但家族里的其他人留守祭祀,当战乱波及到的时候,剩下的那些人以及孔子居住之地,怎么办?

朝局动荡,战乱不堪,作为繁衍五十代的大家族,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该怎么做?

是自己忠于气节忠君而死,继而可能导致全族灭绝,还是为了整个家族全部上上下下数百口人的繁衍而苟活?或者也不能称之为苟活,因为朝代的更迭是正常的,但是家族的繁衍是继续的,更何况,作为被后世尊崇的孔子后人,本就在风口浪尖,被大家所关注,更被朝堂领导者关注,不管哪朝哪代,都会推崇孔圣人以获取天下文人士大夫的辅佐。

繁衍两千多年的大家族,还有一些,这些人为什么不提出来批判一下呢?在政权更迭的时候,他们肯定也选择接受新政权了,为什么就单独拎出孔子一家来批判?

如果换成你,处在这么个位置,会怎么办?

历代衍圣公,面临朝代更迭进行抉择的时候,选择家族利益,又有什么可羞于启齿之处?至于现在被提起来就一顿批,不单单批判孔子的儒家思想,连孔子后世人的生死抉择也沦为批判点?

孔子的思想及儒家学说,批判的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宜,但一棍子打翻一船人这事,做起来有什么意思么?

满清政权入主中原的时候,无非也是朝代的更迭而已,真正的敌人是什么?八国联军啊,倭寇啊!

这些人侵略中国的时候,衍圣公也“叛变”去投倭寇或者八国联军了?孔家之外的人,做汉奸的少了么?

再说,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气节之词一直存在,殊不知南宋文天祥,明朝于谦么?文人气节,依然存在。

有糟粕,该批判,但请不要全面否定,没意义。

感谢阅读。

Ⅳ 小说中写到某一个历史人物,会否这个历史人物的后人告作者侵权

如果你写的不是H书,或严重诽谤的话,
死了50年以上的作古之人的后代未必有工夫和你打官司。
死者作古至今时间和其身份 从现实层面考虑 确实是要注意分寸的。但是这没有绝对。
具体的 还涉及到你是否写的是严肃文学 ,比如你写的小说 是写孔子求仙证道,得道后一身坏毛病,这样的书别人后人看了也懒得和你扯淡

最高法院在回答“因文学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
权?”时,一般解释说:“撰写、发表文学作品,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
仅是作品的情节与生活中某人的情况相似,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描写真
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损害其名誉的;或者虽
未写明真实姓名和地址,但事实是以特定人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侮辱、诽谤或披
露隐私的内容,致其名誉受到侵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第5条规定:“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
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
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
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
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
者隐私,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Ⅳ 为何孔子后人被封为衍圣公那谁是最后一代衍圣公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1]

册封孔子后裔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1] ,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公元11世纪中国宋王朝皇帝宋仁宗的“衍圣公”封号,官职品级虽不高,但文化含金量甚足。与以往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封号相比,“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 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衍圣公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其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曲阜孔氏家族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

衍圣公因得益于先祖孔子荣耀,成为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与朝廷互相依偎,故而经久不衰。[1]

Ⅵ 大陆为何不封孔子后人

  1. 古代帝王封孔子后人是因为做官的或者说社会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儒家子弟,封孔子后专人一开始是为属了收买人心,之后历朝历代为了显示比前朝更好越封越大

  2. 我国的管理阶层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用不到儒家,甚至为了彻底摧毁儒家观念曾经批孔斗孔让新一代人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十年文革不是笑话,这种类似教义思想上的争端对比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状况就知道了。

Ⅶ 孔子的后人现在有没有受到国家特殊的待遇

没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没有特殊待遇。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7)孔子后人侵权扩展阅读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Ⅷ 孔子的后人衍圣公面对改朝换代的外族入侵时会怎么做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当然是好好配合,为传播文化不得已而为之,毕竟有教无类嘛

Ⅸ 历史中,孔子后人究竟为什么会被封为衍圣公

孔子的后人之所以能被封为衍圣,其实是有很多原因,不过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有3点的,正是因为这3点原因,才能够让孔子的后人,在所有的朝代当中,都能够被当时的统治者,奉为座上宾,并且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要知道从汉朝到清朝,甚至到民国的23年,孔子后人衍圣公这个称号,整整流传了800年,这可以说是一个历史上的奇迹。

第3个原因,孔夫子的思想,是极为符合,封建帝王治理国家的思想,打着儒家的旗号,来治理整个天下,更方便于这些君主的统治,既然你都打着人家的旗号去管理天下了,你还不善待人家的家人吗?衍圣公这一个荣誉称号,自然而然要每一代的孔子后人的嫡长子来继承,这也是历代君王,表示自己尊重儒家思想的,一种具体手段,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