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经济纠纷处理程序
1. 民事经济纠纷起诉程序(要求还款)
1、“这应该属于民事经济纠纷吧?”:是,侵占他人财产。
2、起诉的程序:写好起诉状,带版上你的身份证、相权关证据复印件,到法院的立案庭请求立案,等待法院通知参加审理。
如果你有朋友“允诺的文字记录”,证据充分、事实清楚的,三个月内肯定有结果。
补充:
1、不值得请律师,因为:案情简单、数额不大,事情也不复杂。
2、这种事,可能会按件收费了。但具体收多少,还是去问你所在地的律师事务所吧,因为各地收费标准相差很大。
补充:看看《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就行了:
(1)《民诉》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诉讼管辖(也就是在哪里起诉):“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第六章证据、第七章第二节送达、第九章财产保全、第108条起诉条件等。
2. 民事经济纠纷调解的程序有哪些
调解抄要注意防止部分当袭事人利用调解拖延履行义务。有些当事人表面上同意调解,但实际是只是想拖延诉讼时间。另外,调解时双方的权利义务应当尽量约定明确,和解协议不能有歧义,并且可以约定,如果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违约责任。
3. 经济纠纷案件怎么处理
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经济案件的处理主要有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的方法。仲裁有以下几点特征:1、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2、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组织;3、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4、仲裁过程和结果具有保密性;5、仲裁具有快捷性。另一个处理方式是诉讼,也就是打官司。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经济诉讼中,它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并履行相应的职责。作为案件的审判者,人民法院在经济诉讼中既是诉讼的参加者,也是诉讼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审判权,使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活动,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所以,人民法院在经济诉讼中处于主导地位,对经济纠纷案件的解决起着决定性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四条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