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采购协议
A. 我们公司准备与钢阀门厂家签订战略采购协议,但是每次具体采购时如何调整价格的问题不知如何约定好。
以阀门所用的原材料市场价做参考,例如碳钢阀门以钢材价格、不锈钢阀门以镍价格的波动而随之上浮或下调,当然也可以约定在一定周期内不变。
B. 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能替代政府采购吗
要有委托采购协议书才行
C. 招标中容易存在哪些猫腻
1、肢解工程,规避招标。
按照规定,造价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招标,50万元以下的工程可直接发包。有些单位为了逃避招投标程序,经常把造价50万元以上的工程进行分拆或肢解,从而达到指定施工单位的目的。而招投标管理部门在审核报建单位的工程造价时只根据报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备案,缺少严格的审核把关。
2、控制信息,限制投标。
《招投标法》规定对招投标信息的发布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人常借口提高工作效率随意缩短信息发布时间,客观上造成了潜在投标对象获知信息的不平等。
3、控制评标,设障排他。
如某大型国有煤矿修建职工宿舍进行招标,其内部已经选定了几家以前曾经在本单位做过工程的关系较好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于是在招标公告中其公布参加投标的条件中有一条:曾经在本煤矿有过工程业绩。最后,除了已经确定的那几家施工单位,其他施工单位均无法参加投标。使招投标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
4、假借资质,参与竞争。
《招投标法》明确规定,不得假借资质或以他人名义参与招投标报名。但在实际报名和资格审查过程中,招投标中心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审核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制约措施,致使假借资质、以他人名义报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5、暗中勾结,谋取利益。
如参与竞标的几家不同企业共同参与投标,拿到招标书后,几家企业共同研究算计,讨论好由谁来担任中标人,互相串通,联手垄断价格,分割利润。由于此类违规违法事件的高发,被寄予厚望的招投标制度事实上难以起到理想中的择优选择的作用。如此,一个原本倡导公平竞争、择优选择的市场制度,招投标有时候竟成为商业贿赂的新舞台,值得深思。
6、转包工程,获取利润。
“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现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安全不从事管理、不负责任。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7、评标办法,并不全面。
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着重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而专家评标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8、招标代理,有待规范。
由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方式,已由审批管理依法改变为过程监督,依法登记备案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招投标工程的操作都由招标代理机构来完成。由于我国招标代理业务起步晚,招标代理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代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步入误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选择中标单位的结果。其次对于代理机构的工作成果,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评价标准。
D. 如何看待东风、一汽和长安在武汉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在武汉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国家队”开始全面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和中国汽车品牌综合实力提升。
1,合作共赢,抱团取暖这个方向没有错,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资产投入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这个大环境下,发挥各自所长,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当然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缩短新产品面世的周期,三方都会形成共赢的局面!
2,协同采购有利于形成批量化规模化的产业链,有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利于快速的降低成本,有利于快速地将产品走向全球市场!前段时间不是报道了奔驰宝马奥迪形成的垄断采购协议吗?实际上他们早早已经在玩了,只是他们的市场份额太大了,形成了垄断!
3,三方协同的话,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的快速提升,有利于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方面的整体提高,大家都知道目前大型主机厂的汽车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几乎全线进口的!
4,但是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任何成功的项目离不开良好的机制和人才,能否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两项的因素可能占到70%!
E. 采购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采购的定义
采购(purchasing):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 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采购实践可分为战略采购(sourcing)和日常采购(procurement)两部分。采购流程:包括收集信息,询价,比价,议价,评估,索样,决定,请购,订购,协调与沟通,催交,进货验收,整理付款。
二、采购流程
1)、比选采购方式的主要流程:
采购人发出采购信息(采购公告或采购邀请书)及采购文件;
供应商按采购文件要求编制、递交应答文件;
采购人对供应商应答文件进行评审,并初步确定中选候选供应商
(中选候选供应商数量少于递交应答文件供应商数量,具体数量视采购项目情况而定);
采购人保留与中选候选供应商进一步谈判的权利;
采购人确定最终中选供应商,并向所有递交应答文件的供应商发出采购结果通知;
采购人与中选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2)、竞争性谈判的主要程序:
采购人发出采购信息(采购公告或采购邀请书)及采购文件;
供应商按采购文件要求编制、递交初步应答文件;
采购人根据初步应答文件与所有递交应答文件的供应商进行一轮或多轮谈判,供应商根据采购人要求进行一轮或多轮应答;
采购根据供应商最后一轮应答进行评审,并确定成交供应商;
采购人向所有递交应答文件的供应商发出采购结果通知;
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三、采购员工作职责
订购单的下达。
物料交期的控制。
材料市场行情的调查。
查证进料的品质和数量。
进料品质和数量异常的处理。
与供应商有关交期、交量等方面的沟通协调。
四、采购流程优化
发现问题:此阶段由使用部门提出需求。只有具体的使用者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决策者。这是工业品销售的基层环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这个阶段使用者已经将发现的问题向上层汇报,客户内部在酝酿要不要采购计划、考虑预算等问题。
项目立项:这一阶段一般会组建有使用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决策部门等人员共同组成的项目采购小组。
确定采购的技术标准:在这一阶段,是客户关于采购标准制定阶段。通常由客户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分析需求,再把需求转化成采购标准。
招标:采购标准制定好以后,客户将以标书的形式发布出来,准备投标的厂家拿到标书就可以制定方案了。此时,不管销售人员如何推荐本产品的优点,客户一般不会改动采购方案,除非发现了致命的缺陷。因为对他们来说,采购方案的改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本很高。
项目评标:客户一般会与两家以上的销售厂家进行洽谈,以便进行评估和比较,得到更好的商业条件。这个阶段会确立首选供应商。
合同审核:这一阶段客户会通过商务谈判,努力争取一些附加价值。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格、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都是合同审核的内容。
签订协议:本阶段是签订合同,交付产品,实施安装。合同的签订并不意味着交易的结束。真正的销售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销售人员要按合同认真履行承诺,准时交货,按进度完成。了解客户内部采购流程,是工业品营销说对话、找对人、做对事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