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匿名侵权举报

匿名侵权举报

发布时间: 2021-01-26 22:48:52

1. 多次被匿名恶意举报图片发布侵权的行为,怎样找出举报人,重奖!

可能是因为你的生意比较好同行嫉妒你吧,你可以通过打电话至淘宝的官方人员申诉.让他具体的查查.这问题很严重

2. 匿名举报不真实被举报人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可以走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举报不实可能会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也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

根据《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根据《民法总则》: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2)匿名侵权举报扩展阅读:

举报人举报不实的处理办法:

举报人举报不实的,如果并不是通过捏造事实、虚构事实等方式进行举报的,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是违法举报的,要承担治安处罚或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3. 写纸条匿名交给上级举报某人算侵权吗

如果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是合法的,不是侵权行为;
如果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是不合法的,是侵权行为,当事人可以有权到法院起诉你。

4. 我被匿名举报,纯属诽谤,怎么办

这种情况涉嫌诬告陷害罪,可直接去公安局报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4)匿名侵权举报扩展阅读:

什么情况可构成诽谤罪:

一、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二、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1、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4、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5. 怎样对付匿名恶意举报的人

如果公安机关查证后确认举报人是恶意举报,会对其行进处罚,处五日以专下拘留或者五属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举报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询问、调查,如果举报人的行为对被举报人造成了损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6. 匿名举报不实,被举报人该怎样追究

举报不实可能会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专政治权利;也可能构成侵属犯名誉权。

根据《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根据《民法总则》: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6)匿名侵权举报扩展阅读:

面对不实举报的方法:

一是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和守纪意识;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既要对信访举报人保护又要对其进行约束,保护和鼓励属实的举报,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对不属实、另有目的举报严厉打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是做好举报、信访分析。针对信访举报的对象、反映的内容分析事件的原由,甄别真假,经初步分析对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按照信访初核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民法总则-网络

7. 匿名举报真的是匿名吗

首先,纠正您的心理盲区。就是做了就不怕,怕就不做。像您这样,晚上会睡不着觉的。
对于举报,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有权利保密。
普通人无权去公安局查询。
即使是司法工作人员或者上级公安机关因工作需要检查,也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
法律链接:《警察法》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道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内虐待人犯;
(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违法实施处容罚或者收取费用;
(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一般来说像公检法等机构一般都是不会泄露的。但可能里面有一些人会动用亲戚关系来调查有没有举报?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去纪检委监察处那里举报就可以了。但是你如果是举报某一些公司里面的员工的话,是有可能会泄露的。
世间总会有公义!

8. 不真实的匿名举报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要看主观上是否恶意,如果是恶意的话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若不是主观恶意,只是举报的人事错误或者不准确的话,不会有任何的处罚。

如果是恶意举报,若举报人侵犯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自诉,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如果情节没有严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地步,可以在民事上提起侵权之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8)匿名侵权举报扩展阅读: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

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至于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构成诬告陷害罪。虽然司法机关查明真相后不会对这些人科处刑罚,但将他们作为侦查的对象,使他们卷入刑事诉讼,就侵犯了其人身权利。

9. 如何对付匿名举报

如何应对恶意匿名举报

如果公安机关查证后确认举报人是恶意举报,会对其行进处版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权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举报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询问、调查,如果举报人的行为对被举报人造成了损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0. 个人原由诽谤他人匿名举报该如何处理

当事人遭受诽谤的,可以报警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专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属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