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铁协议
❶ 对于新马高铁协议取消,会有什么影响
个人觉得新马高铁协议取消可能对两地的经济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两地的文化交流。
去吉隆坡吃椰浆饭后,在新加坡品尝辣椒螃蟹,新马两国为什么不说呢? 只有一个理由。 新马高铁协议结束,马来西亚单方面违反了合同。新马两国关于跨国高铁建设的协议正式到期,双方开始就下一次诉讼发挥角力。新加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冲击马来西亚经济,迫使吉隆坡调整政策。 两国都让步了,但统一很难,结果这个计划流产了。 新加坡的官方声明很模糊:无法直接说出吉隆坡缺钱的真正现状,为将来重新开始诉讼和项目留下了退路。 新加坡的这种做法,是为了最大化两国交往的基本面,毕竟在东盟的“屋檐下”,用几百亿美元的项目撕破脸,不会老死吗?
重要的一点:疫情改变了世界平稳的发展态势,像马来西亚这样只依赖旅游业和服务业生活的国家恐怕很难与新加坡这样的工业国(指电子产业)面对面竞争。 另外,各国的自我封锁正在毁灭世界旅游业。换句话说,新马高铁从建设当初就充满了变量,疫情加剧了双方的不信任感,很难实现合作。 无论如何,吉隆坡单方面违约是不争的事实。
❷ 中国高铁技术是怎么起来的
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
20世纪80年代,内中国铁路面临容运输能力不足困境,列车行驶速度低于120千米/小时,客货混跑矛盾增加。经原中国铁道部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受限于当时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环境,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直至21世纪初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才有可能新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
同一时期,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2)国内高铁协议扩展阅读:
中国高铁的相关情况:
1、1990年至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提出分期分段兴建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的建设理念,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
2、中国专家还提出“高中混跑”“货中有客”观点,建设可供临时快运货物列车行驶的高速铁路,既有线仍保留客运。
3、1991年,《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发布,设计“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独立研发中国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❸ 中国与印尼签署高铁协议,中国中铁有利好吗
有利好
❹ 中国高铁,属于谁的高铁
确切的说中国高铁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铁路窄轨的实际加以改进和创新,集成了国外多种技术的一个综合体。
当年中国进行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时候,要引进外国的机车,当时参与投标的外国企业有:德国西门子集团、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加拿大庞巴迪集团、日本日立、川崎重机集团
当时的铁道部长刘志军对铁道部的要求是:中标者价格合理,而且必须转让80%技术,并对核心技术进行说明,同时采购的机车20%在国外制造,剩下80%必须在国内制造,完成组装。
当时西门子很拽呀,以为自己技术一流,而且价格高,又不同意转让技术,在开标第一轮把德国西门子淘汰了。一下子让外国铁路企业看到了铁道部是玩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第一次招标中最后中标的是加拿大庞巴迪集团,并和长春机车轨道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
接下来几年,中国铁道部还是保持一贯的强势,靠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国外巨头虽然有非常先进的技术,但是限于集团业绩压力,而且对中国市场都是非常垂涎的,所以后来的招标中,铁道部采购联合体,都是把采购订单分成若干个系统,如引进日本的牵引系统,法国的电控系统,德国的行车控制系统,加拿大的轨道技术等等,这样一来,把国外各个模块最先进的东西转让进来后,分别给中国的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分别去消化吸收,并进行本地化创新。
第一批国产动CRH1车组属于万国牌的,10%左右的核心元件还是在国外供应商控制的。
至于目前的CRH2、CRH3基本上是实现国产了。
目前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两大铁路央企一共有5万多人从事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研发创新工作,这个绝对是世界上铁路系统最大的研发团队。
说到CRH3动车组,确实蛮有意思的,当时立项研发后,因为一个技术一直无法突破,而这个技术在日本川崎重机集团拥有的,当时铁道部出面去找川崎谈,希望转让技术,迫于日本日立集团等国内行业大佬的强烈反对,就搁置了一段时间,后来川崎也是需要提升业绩,盯着国内巨大的压力,同意卖给中国5套元件。拿到相关元件后,两大铁路央企攻关一个月,通过逆向研究便轻松把技术搞定了,同时还进行了升级。
这个元件的完成,也保证了武广高铁CRH3型动车组的顺利下线。
目前中国除了在国内建设大量的高铁线路,还在参与沙特、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缅甸等国的高铁投标
其中。美国、俄罗斯已经与中国铁道部签署了建设高铁的合作备忘录,正在进行前期立项工作。
以上这些信息是一个电视访谈节目采访铁道部总工程师的时候了解到的。
最新消息是:阿根廷已经确认要花16亿美金左右,引进中国高铁技术。据说7月16号,阿根廷总统访华时候,估计会宣布此项合作协议。
中国高铁用市场换技术,换来了自主创新,形成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值得表扬。
而同样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国产业还很多,到现在还在艰难前行中。
比如:中国汽车行业、中国航空工业是最典型的,确实要好好反思下。换的结果,自己啥也没学到,结果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流失到海外资本家的腰包了。
❺ 泰国刚和中国签高铁协议怎么又和日本签了
.
外交平衡, 和中国签的是南北走向的, 和日本签的是东西走向的.
.
❻ 中国高铁是自己的技术吗
很简单,把高铁的技术引进协议公布出来,大家就明白了!
❼ 中国的高铁技术完全是自己的吗
中国高铁技术确实是引进的,但现在国内基本都消化吸收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版国情对引进技术权进行了很多改进。
我国和日本、德国和法国不一样。日德法国土面积小,铁路所跨越的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也比较类似。而我国国土广袤,地形复杂,横跨多个不同的气候和地质区域,完全照搬引进技术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考虑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而美国俄罗斯的国情,显然与我国的共同点更多些,与日德法有较大不同,这也是他们会考虑我国高铁技术的主要原因。
至于高铁水平,已建成并于2008年开始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运行速度达到了350公里/小时,今年底即将建成的武广线也要达到这个水平。这个速度是目前世界最快,没有之一。日本有360公里/小时高铁线路的规划,但要好几年以后才能建成投入运营。
动车组目前国内的株洲、长春和四方厂都有生产。
磁悬浮技术国内有,不过现在看离实用化还早。
❽ 中国与泰国已签订了524亿高铁协议,怎么又交给了日本团队如何理解怎么又交给了日本团队如何理解
据我所知,中国高铁的不少技术、零件是离不开日本的提供的,如果日方禁止中国把这些零件、技术向泰国二次转卖,就只能让日本做了呗……
❾ 中国和国外签高铁合同的人都是傻子吗
看不懂中国字?
那么找旁边的一位帮帮忙,现在中国不是有很多能说几句英语的人么
我想谁都会乐意帮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