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停火协议

停火协议

发布时间: 2021-01-24 19:00:54

⑴ 上海停战协定签订是什么原因

1932年初,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为转移欧美列强对他们炮制伪满洲国的注意力,声东击西,耍弄伎俩而酿成的又一场侵略战争。

“九?一八”事变不久,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与日本公使馆驻上海武官田中隆吉少佐秘密进行策划。

板垣对田中说:“关东军准备在1932年春实行‘满洲独立’,外国人的目光很讨厌,你在上海搞出一些事来,把西方列强的视线引开,使‘满洲独立’顺利实行。”

田中说:“很好。这段时间上海抵制日货和救国活动极为活跃,我们可以借机打击一下中国人的抗日情绪。而且上海是欧美各国在华投资最多之处,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两人商量定之后,板垣拨给田中2万日元,充作活动经费。田中回上海后,与川岛芳子暗中谋划,决定收买流氓,唆使他们制造一起杀害日本人的事件,作为开启战端的口实。

事情按计划进行着。

1932年1月28日下午4时,日莲宗山妙法寺僧侣天崎启升、水上秀雄和3名信徒行经马玉山路,在以抵制日货著称的“三友实业社”附近,突然遭到一伙无赖袭击。3人受伤,水上秀雄伤重身亡。

19日,日本总领事村井仓松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严重抗议,要求严厉查处这起华人对抗日本人的事件。

田中隆吉趁势扩大事态,指使日本浪人30余名纵火焚烧“三友实业社”纺织厂,打死租界华捕1名,打伤2名。接着,他煽动日本侨民团举行集会,通电东京,声称:“现在上海抗日暴行已达到极点。帝国政府应下最后决心,立即派陆军,行使自卫权,坚决灭绝抗日运动。”他们还赴日本总领事馆、海军陆战部“请愿”。

同一天,村井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提出要求:市长正式道歉、惩凶、赔偿、取缔抗日运动、立即解散一切抗日团体。

日本第一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在报纸上公开警告:如果上海市长不能做出满意答复,日本海军将采取必要措施。

上海市长吴铁城遵从南京政府“忍辱负重”的旨意,接受了村井所提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答复了日本。但盐泽并不善罢甘休,通过日领事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帝国海军鉴于多数邦人居住闸北一带,为维持治安计,将驻日军以负保安之责,希中国军队及敌对设施即刻撤退。”

1932年1月28日晚9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大批登陆。11时50分,日军向闸北一带发起进攻,遭到第十九路军的奋勇抵抗。“一?二八”事变爆发。

日军以装甲车进犯闸北各路口。29日晨,20多架日机狂炸闸北、真茹等地。闸北大火漫天,北火车站和民成区人砾遍地。第十九路军据废垣应战,守住了阵地。盐泽曾宣称:上海战事只要4个小时,即可了事。第十九路军英勇奋战使他的狂言落空。

日本军队在上海点燃战火出乎欧美列强的意料。英、美、法、意在沪投资总额约8.59亿元。为了维护权益,英、美、法派海军舰艇及5000名士兵抵沪。伦敦、华盛顿训令其总领事斡旋停战。日本海军感到兵力单薄,于29日晚8时达成停火协议。这实际是日方的缓兵之计。

日军后援一到,便破坏停火协定。3日,日军以20多艘舰艇攻击吴淞炮台和高桥炮台。第十九路军死守吴淞要塞,日军猛攻4天,未能得逞。另一方面,盐泽率部于4日再袭闸北,中国守军抗击9小时,毙敌300余人。进犯江湾的一个联队被第十九路军围歼,盐泽被免职。

在中国人民热情支持下,第十九路军初战告捷。日本统治集团极为惊愕,为尽快解决上海战事,调拥有60架飞机、50辆坦克和大批重炮的第九师团增援上海。日本总兵力达到3万人以上。淞沪战争扩大的局面形成。

装备处于劣势的第十九路军艰苦抗战,伤亡甚众。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鼎和军长蔡廷锴一再电请国民政府派空军参战,并增援陆军兵力。在战争一开始就宣布迁都洛阳的国民政府,一直不予增援。蒋介石一面与日方暗中联络,表示淞沪战争非其本意,一面压制第十九路军,令其早日停战,“从速进入外交途径”。

20日拂晓,日军第三任统帅植田发起总攻击。先以机群向庙行、江湾、吴淞全线狂炸,继而用重炮轰击江湾,再以坦克掩护步兵分袭长家浜和杨树浦。第十九路军以近乎肉搏打法歼敌800人以上,并击落日战斗机一架。血战两昼夜,敌不支而退。

由于上海人民的踊跃支援,中国军队伤亡虽大,但士气旺盛,愈战愈勇。23日,日军又疯狂进攻江湾、庙行,顽强的中国军队歼敌500人,俘获日军少佐空闲升。植田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上海会战”未能得手。

战火在上海租界附近越烧越旺,英、美、法的注意力果然集中到这里来了。他们害怕战事继续扩大,危及上海租界和他们的利益。2月16日,国际联盟理事会12个会员国向日本代表佐藤尚武发出通牒,要日本尊重会员领土完整及履行政治独立的义务。20日,国联理事会决定接受中国代表的要求,将中日纠纷提交国联全体大会讨论。开会日期定于3月3日。

鉴于国际舆论非难日本者日增,为扭转被动局面,日本内阁又增派两个师团的兵力,组成“上海派遣军”,任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为司令官,企图迅速解决上海战事。

白川大将乘“妙高”号巡洋舰于29日到达长江口。3月1日黎明,陆军第十一师团在80多架日机施放烟幕的掩护下,在中国军队背后的七叉口和六浜口登陆。2日,上海西北40公里的浏河镇被日军占领。另一方面,第九师团于3月1日发动第三次攻击,绕过江湾,2日下午攻占大杨镇。这样,中国军队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苦战一个月的第十九路军伤亡达8000多人,随后加入战斗的第五军战斗减员也有5000余人,两军总数不满4万。且装备落后,防线长于敌军一倍。而增援后的日军在4.4万以上,又有海空优势。蒋光鼎、蔡廷锴一再乞援,浙赣两地虽驻有重兵,但蒋介石强调该兵员为“剿赤”所需,故意不允援沪。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鼎鉴于中国军队处境危急,于1日晚9时在南翔总部下令转移阵地,撤到黄渡、嘉定、太仓,重行部署。

次晨,日本发现中国军队转移,遂在庙行附近疯狂地纵火。3日,敌占南翔、真茹。日本军部还不肯罢手,令白川大将“向太湖前进”。但日本外务省鉴于国联大会将在3月3日开幕,遂劝告白川停止行动。踌躇的白川在3月4日下达了停战令。

日本帝国主义在淞沪战争中残暴地屠杀数以万计的中国平民,给中国造成庞大的物质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达14.82529亿元。

但国联大会并没有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仅仅通过决议要求中日两国举行会谈,达成停战协议。在列强的调停下,中日双方于5月5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依照协定及附件规定,中国军队只能留驻在昆山、苏州一带,不能进驻上海,而日本侵略者却可留驻在上海。

《上海停战协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中国军民流淌在上海滩的鲜血就这样被一纸文书抹得一干二净!

在淞沪战争硝烟弥漫,英、美、法列强的视线集中于黄浦江畔之际,日本帝国主义炮制的伪满洲国于3月初粉墨登场。

板垣在给“一?二八”事变点火的罪犯田中隆吉的信中说:“幸亏你这样一来,满洲独立成功了!”

⑵ 谁表示欢迎安理会停火协议

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2月24日称欢迎安理会要求“叙利亚全境停火”的2401号决议,但由于阿夫林地区并不包括在2401号决议要求的区域之内,所以土耳其军队将继续对“危害叙利亚领土完整的恐怖分子”进行战斗。

1月2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发起对与土接壤的叙利亚阿勒颇省阿夫林地区的军事行动,以清除边境地区“危害叙利亚领土完整的恐怖分子”,在“叙利亚自由军”配合下,土军与控制该地区的库尔德武装“人民保卫部队”展开了战斗。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叙利亚政府正在事实上对库尔德武装提供援助,比方说帮助训练库尔德武装,允许库尔德武装的人员和物资经由政府军控制区运输等等。

⑶ 侯赛因和阿拉法特的停火协议的内容是什么协议签订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纳赛尔的斡旋下,侯赛因和阿拉法特终于达成了停火协议,侯赛因保证专今后将支属持巴勒斯坦抵抗运动,阿拉法特宣布放弃对侯赛因的敌对立场。

侯赛因返口约旦后,立即改组政府,起用铁腕人物瓦斯法为首相兼国防部长,并利用停火的机会,调动约旦贝都因人部队驻守境内的各重要据点,对不服从命令的巴勒斯坦人一律坚决镇压,稳定了局势。随后,瓦斯法又采取措施,把巴勒斯坦抵抗力量彻底赶出了安曼。在瓦斯法的铁腕政策下,阿拉法特和他的战士已经无法在约旦立足,纷纷出逃到其他国家,有的甚至跑到以色列避难。

@美国对中东和平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为了摆脱在中东问题上困境,美国从里根时期就希望约旦同以色列进行谈判,因为侯赛因在中东还算为各派政治势力都能接受的温和派。自侯赛因1974年参加拉巴特会议以来,始终遵循着阿拉伯首脑会议的决议,任何关于巴勒斯坦的谈判都必须有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参加。

⑷ 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名字

朝鲜停战谈判自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经过曲折复杂的斗 争,终于在
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 的协定》。

协定的主要内容有:自协定签订后十二小时起,双方停止一 切敌对行为;
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 后撤二公里,以建立一非军
事区,自停火之日起停止向朝鲜境内 增援部队和武器,并组成军事停战委员会
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进 行监督;停战协定生效后六十天内,双方将一切坚持遣
返的战俘 分批直接遣返,将来予直接遣返的战俘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 双
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三个月 内,召开双方高
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 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朝鲜战
争至此停火。

⑸ 达成停火协议的英文说法

是reach an agreement on ceasing fire.
on 是介词后面动词ing形式
-ed形式的话,意思就变成:达成对于“已停火”一事的协议
-ed变成cease(停住)的形容词了

⑹ 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的中美双方代表,分别是

中方是彭德怀

⑺ 一战停火协议生效时间

1918年11月11日,德军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⑻ 土耳其外交部问什么欢迎安理会停火协议

据土耳其国家通讯社安纳托利亚通讯社消息,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2月24日称欢迎安理会要求“叙利亚全境停火”的2401号决议,但由于阿夫林地区并不包括在2401号决议要求的区域之内,所以土耳其军队将继续对“危害叙利亚领土完整的恐怖分子”进行战斗。

2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敦促叙利亚全境停火至少30天的2401号决议。这份决议称,由于叙利亚东古塔地区、伊德利卜省、北哈马省、拉卡和拉克邦地区四个区域面临“人道主义危机”,故呼吁有关各方停火,解除对这4个区域的围困,确保运输通道畅通,以维持对这些区域居民食品和药品的供应。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联合国决议文本上并无土耳其与库尔德武装激战的阿勒颇省阿夫林地区。

1月2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发起对与土接壤的叙利亚阿勒颇省阿夫林地区的军事行动,以清除边境地区“危害叙利亚领土完整的恐怖分子”,在“叙利亚自由军”配合下,土军与控制该地区的库尔德武装“人民保卫部队”展开了战斗。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叙利亚政府正在事实上对库尔德武装提供援助,比方说帮助训练库尔德武装,允许库尔德武装的人员和物资经由政府军控制区运输等等。

受害的还是无辜的人。

⑼ 亚美尼亚停战协议内容

根据停火协议,交战双方将互相交换战俘和遗体。此外,亚美尼亚部队将在2020年12月1日之前从亚美尼亚控制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周边地区撤出。俄罗斯也将派遣一支2000人的维和部队进驻该地区,为期至少五年,以保护位于亚美尼亚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之间的拉钦走廊。

据阿塞拜疆宣称,土耳其部队也将参与维和,但此一消息并未得到土耳其和俄罗斯官方证实。此外,阿塞拜疆可以通过亚美尼亚休尼克省靠近伊朗边界的一块土地,进入阿塞拜疆的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俄罗斯部队将监督连接阿塞拜疆与纳希切万之间的道路安全。

具体内容

1、自莫斯科时间2020年11月10日零时起,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双方全面停火并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的部队将停留在目前各自所控制的领土内。

2、阿格达姆区在2020年11月20日前回归阿塞拜疆。

3、俄罗斯将向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拉钦走廊派驻一支由1960名携带小型武器的军事人员、90辆装甲运兵车、380辆军车和其他特种装备组成的维和部队。

4、俄罗斯维和部队将在亚美尼亚武装部队撤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时部署。俄罗斯维和部队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驻扎至少5年,如果各方在期满前6个月没有异议,则驻扎期限自动延长5年。

5、各方将设立一个维持和平指挥所,让冲突各方认真执行停火协议。

6、亚美尼亚将在2020年11月15日之前将克尔巴贾尔区归还给阿塞拜疆,在12月1日之前将拉钦区归还给阿塞拜疆。拉钦走廊将交给俄罗斯维和部队控制。位于走廊内的舒沙将继续由阿塞拜疆控制。阿塞拜疆将保证拉钦走廊沿线的人民、车辆和货物的安全。

另外未来3年内各方确定一个沿拉钦走廊的新通行路线之建设计划,以提供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亚美尼亚之间的联系,并于随后重新部署俄罗斯维和部队守卫此路线。

7、国内流离失所者和难民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掌控下返回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及周边地区。

8、 交战双方将交换战俘、人质以及遗体。

9、 亚美尼亚将确保阿塞拜疆本土与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之间运输通道的安全,该地区的所有经济活动和交通联系都将不受限制。交通管制由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国境守卫安全部门进行。此外各方还将建造连接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各地区的新基础设施。

(9)停火协议扩展阅读:

后续

一、亚美尼亚撤军

11月13日起,克尔巴贾尔区的亚美尼亚人开始烧掉自己的家,回到亚美尼亚,避免被阿塞拜疆人占用。该区是第一次纳卡战争前曾是阿塞拜疆居民最多的地区,战后由亚美尼亚人居住。部分亚美尼亚人还带上了罹难亲属的遗体,也有人用卡车搬走全部家当。

据法新社报道,Charektar村至少有六间民房被烧。11月15日,应亚美尼亚要求,阿塞拜疆将克尔巴贾尔区的亚美尼亚人完全撤离的截止时间延后10日至11月25日。

阿塞拜疆总统办公室表示,他们是考虑到恶劣的天气及前往亚美尼亚的道路只有一条,而做出的决定。阿塞拜疆当局谴责平民和复员士兵离开当地时烧掉住房,称这是“生态恐怖袭击”。

二、俄国维和部队进驻

早在2020年11月10日,俄罗斯按照协议组建的部队便已进入纳卡地区。协议签订前,俄军便空降至亚美尼亚。到12日,主要由第15独立机动步枪旅组成的俄军部队进驻斯捷潘纳克特,在当地部署观察哨。

三、土耳其军队的角色

俄罗斯和土耳其国防部长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在阿塞拜疆成立俄罗斯-土耳其联合监察中心。然而俄方坚持土耳其的参与会限制监察中心在阿塞拜疆领土远程行动的能力,要求土耳其维和部队不进入纳卡地区。

⑽ “第三次中东战争”叙利亚和以色列什么时候签署停火协议的

以色列1967年6月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开始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进攻方向指向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一条狭长山地,海拔高度600~1000米。从北部的谢克山到南面的雅穆克河,长60公里,中部最宽处约20多公里,面积1.15万平方公里,这里有公路通往大马士革。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对以色列威胁甚大。叙利亚在戈兰高地原驻有3个步兵旅,到战争爆发前,叙利亚为防御以色列进攻,又增派了4个旅,其中有两个步兵步兵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炮兵旅。

以军进攻戈兰高地的部队有6个旅,其中3个旅从北进攻,2个旅从南进攻,1个旅机动作战。

9日11时30分,以军从南北两面向戈兰高地进攻。北路由北部军区的艾伯特·曼得勒装甲旅、约纳·埃夫拉指挥的“戈兰尼”步兵旅和巴尔·科奇瓦的装甲旅组成。

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戈兰尼”旅则分兵两路,一路向巴尼亚斯出击,另一路指向特勒阿扎奇高地,并于当晚占领了该高地,接着“戈兰尼”旅又向这里的山上推进,于午夜占领了山上的叙军阵地。

10日,以军科奇瓦旅协同“戈兰尼”旅一部进攻巴尼亚斯,并向艾因菲特和冯马达推进。曼得勒旅此时从卡拉德东进击库奈特拉,未经战斗就占领了库奈特拉。

从南部进攻戈兰高地的以军由古尔伞兵旅和阿夫农步兵旅组成,他们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谷发起进攻,在夺取塔瓦菲克后,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尔,并沿太巴拉湖东岸开进。到6月10日晚为止,以军夺取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

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

在这次以空中打击开始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流离失所。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