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水资源纠纷

水资源纠纷

发布时间: 2021-01-22 10:49:38

Ⅰ 两个村村民为水资源发生纠纷如何处理

请当地水务(水利)部门下属的水政执法大队,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处理。

Ⅱ 石油资源、水资源对中东战乱和冲突产生的影响

石油是中东地区蕴藏的巨大财富,是上帝对其的恩赐。该地区占全世界67%的石油资源,即为该专地区发展提供了丰富属的石油财富,同时成为该地区战乱和冲突产生的一个深层的原因。1973年的10月战争,阿拉伯人也聪明地利用了手中的石油武器,对战争的发展和冲突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背后也存在很多的石油利益争夺的因素。
中东地区受地缘的因素影响,水资源极为匮乏,一些冲突就是围绕着“水比油贵”的水资源而展开的。见叙利亚和以色列的战乱和冲突。
综上来看,石油资源、水资源,因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国的觊觎和地区国家维护和争夺各自利益等因素的驱动,历史证据和现实事实都将佐证,其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成为造成了现在该地区动荡起伏、盘根错节的矛盾和冲突的深层原因之一。

Ⅲ 还有哪些地区冲突是由争夺水资源引起的大神们帮帮忙

中东地区多次冲突均与水资源的争夺有关; 在流经10个国家的非洲第一大河尼罗河沿岸,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国为得到更多的水资源而争吵不休; 在欧洲,德法曾因上游瑞士污染水源流入莱茵河而提出巨额索赔…… 一位中国专家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享国际河流的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共生区域。各国如果立足于争,有可能得到更多水资源,但也可能失去整个区域的安全信任,破坏自己的安全发展空间。实际上,面对水资源短缺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自面对。” 水·纷争 在过去50年间,因水资源争夺发生过20多起局部冲突 美国前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在《水的战争》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214条国际河流和湖泊流域,其中155条是两国家共有的,36条是3个国家共有的,23条河是数个或十几个国家共有的。”在国际法中,对国际河流水量分配及其利用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过去50年间,因水资源争夺就发生过20多起局部冲突。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甚至预言,“21世纪水争议将成为引发冲突的根源。”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3月30日报道,伊拉克一位高级官员对土耳其“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游过多使用水资源表示强烈不满。”在中东,类似的水争议甚至冲突近年来越演越烈。 南亚是世界上水争议最激烈的地区之一。1999年起,水纠纷一直成为印巴高层会晤的重要议题,已与克什米尔争端并驾齐驱,成为印巴关系的两大核心问题。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水资源的争议也经常发生。1986年,瑞士一家公司因仓库火灾,使数千吨剧毒农药排入莱茵河,造成下游德国、法国、荷兰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法国和德国的一些报道将这将这次事件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相提并论,并要求瑞士赔偿3800万美元。 而去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慈洛夫透露,俄已开始讨论向邻国出口水资源的可能性。

Ⅳ 请问:水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水资源保护法抄的法律规袭定有以下九条:
一、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二、水资源保护的主要管理制度
三、关于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的规定
四、禁止一些严重破坏、浪费、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五、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的规定
六、各级人民政府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职责
七、水资源开发利用者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应尽的义务
八、关于水事纠纷的处理规定
九、关于违法责任的规定

Ⅳ 中国与那些国家在水资源上有矛盾

中国长江和黄河这2大母亲河的水源均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脉。 而喜马拉雅是和印内度的分界线。
据我知道的就容是印度, 闹的比较凶的就是雅鲁藏布江了。。 中国在上游,印度在下游.. 因此这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据传中国或将截流雅鲁藏布江,

Ⅵ 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是中东局势紧张的原因之一,请举例说明.

巴以冲突,有部分宗教原因(耶路撒冷),还有水源因素(死海及经过的河流)

Ⅶ 还有哪些地区冲突是由争夺水资源引起的

中东地区多次冲突均与水资源的争夺有关; 在流经个国家的非洲第一大河尼罗河沿岸,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国为得到更多的水资源而争吵不休; 在欧洲,德法曾因上游瑞士污染水源流入莱茵河而提出巨额索赔…… 一位中国专家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享国际河流的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共生区域。各国如果立足于争,有可能得到更多水资源,但也可能失去整个区域的安全信任,破坏自己的安全发展空间。实际上,面对水资源短缺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自面对。” 水·纷争 在过去50年间,因水资源争夺发生过20多起局部冲突 美国前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在《水的战争》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214条国际河流和湖泊流域,其中155条是两国家共有的,36条是3个国家共有的,23条河是数个或十几个国家共有的。”在国际法中,对国际河流水量分配及其利用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过去50年间,因水资源争夺就发生过20多起局部冲突。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甚至预言,“21世纪水争议将成为引发冲突的根源。”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3月30日报道,伊拉克一位高级官员对土耳其“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游过多使用水资源表示强烈不满。”在中东,类似的水争议甚至冲突近年来越演越烈。 南亚是世界上水争议最激烈的地区之一。1999年起,水纠纷一直成为印巴高层会晤的重要议题,已与克什米尔争端并驾齐驱,成为印巴关系的两大核心问题。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水资源的争议也经常发生。1986年,瑞士一家公司因仓库火灾,使数千吨剧毒农药排入莱茵河,造成下游德国、法国、荷兰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法国和德国的一些报道将这将这次事件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相提并论,并要求瑞士赔偿3800万美元。 而去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慈洛夫透露,俄已开始讨论向邻国出口水资源的可能性。

Ⅷ 水资源纠纷如何解决

数千年来,人类社会的水纠纷或水纷争一直连绵不断。水资源、水环境作为人类回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答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每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水纠纷是推动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法制健全的重要动力,不少社区、行政区乃至国家的形成或定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于处理水纠纷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等水资源环境问题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某些地区的水纠纷很可能成为民族矛盾、国家争端的导火线和长期性基本因素。在我国个别地方,水纠纷已经发展到大规模群众械斗、动枪动炮等严重程度。因日益严重,各种类型的水纠纷频繁发生且日益尖锐,有的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全团结、城乡工农关此,研究并建立健全水纠纷处理的法律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Ⅸ 中亚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蒸发旺盛。

拓展介绍:
一 中亚水资源分布情况
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共享两条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阿姆河年流量为730亿立方米,锡尔河年流量为370亿立方米。
阿姆河由喷赤河(Pyandzh )和瓦赫什河(Vakhsh)两大支流汇合而成。喷赤河发源于帕米尔山脉。瓦赫什河起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阿姆河向西流向,经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边境地带,转向西北,横跨土库曼斯坦沙漠区域,再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Karakal pakstan),最终流入咸海(Aral sea)的南端。也就是说,阿姆河流经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四国。其中,塔吉克斯坦控制整个阿姆河水流量的80%,阿富汗为8%,乌兹别克斯坦为6%,吉尔吉斯斯坦为3%,土库曼斯坦约为3%。
锡尔河是中亚最长的河流,总长度为2 212公里,但水流总量少于阿姆河。锡尔河发源于位于帕米尔高原北部的天山山脉。锡尔河流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四国。吉尔吉斯斯坦控制整个锡尔河水流量的74%,乌兹别克斯坦为11%, 哈萨克斯坦为12%,塔吉克斯坦为3%[1]。
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有着十分庞杂的水坝、水库以及灌溉水渠,成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水资源开发区域。
综合而言,如果不考虑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是阿姆河流域的上游国家,控制阿姆河的绝对流量。吉尔吉斯斯坦控制锡尔河的绝对流量。但是,乌兹别克斯坦98%的国土依靠阿姆河和锡尔河水灌溉,25%的国土面积与这两条河流直接相连。在依靠这两条河水资源的总人口中,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就占50%以上。
二 中亚水资源冲突和冲突升级的原因
中亚五国水资源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客观原因,还有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水资源利用开发、人口快速增长和环境约束等社会经济原因。
(一)中亚水资源自然分布、开发利用和消费水平不均衡
一是中亚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河流下游国家的水资源短缺。乌兹别克斯坦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704立方米,土库曼斯坦为232立方米。相比之下,哈萨克斯坦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4 484立方米,塔吉克斯坦为1.117 1万立方米,吉尔吉斯斯坦为1.039 4万立方米[2]。二是中亚各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存在差异。属于上游国家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使用量总共占17%,而下游国家即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水资源使用量分别占52%、20%和10%。三是中亚各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很低。从目前情况看,中亚五国水资源利用效率都很难达到联合国《关于非航海用国际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例》所规定的公平性标准。
(二)独立之前的农业区域差异化战略
沙皇时代对中亚国家实施的农业政策——棉花资源战略是中亚水资源冲突激化的开端[3]。苏联时期区域之间的农业分工和动力分工体系及盲目的灌溉农业扩张战略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不均衡利用。1998年,俄罗斯学者科特尔亚科夫(Kotljakov)认为,苏联时期的灌溉农业开发政策是中亚农业用水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4]。20世纪60年代初期,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灌溉农业区均增加1.5倍,哈萨克斯坦增加1.7倍,土库曼增加2.4倍。90年代初独立后,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遏制。当前,中亚五国的灌溉土地面积在199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50万公顷。
(三)政治方案的缺失
长期以来,联合国和中亚五国过度关注技术效率和灌溉面积的缩小,而没有关注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解决方案。联合国中亚问题专家温萨尔(Weinthal)于2006年认为,中亚水资源专家总是把简单的技术解决方案等同于复杂的政治解决方案。因为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不仅遇到技术层面问题,还会为保守的政治家所左右 。世界银行承认减少水稻灌溉和棉花种植面积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认为,棉花不仅保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性,还会带来丰厚的外贸收入。因此,中亚各国政治家不愿意支付更高的改革成本以支持社会政治变革[5]。
(四)各国继续强调粮食安全和食物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
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的结构变化非常快。例如,棉花种植面积增加近25%,小麦种植面积增加75%,水稻种植面积增加219%,蔬菜种植面积增加129%,导致水资源依赖性农业的迅速扩张。土库曼斯坦灌溉农田面积从150万公顷增至180万公顷。土虽然采用稳定政策,使棉花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57万公顷,但小麦种植面积却从35万公顷增加到55万公顷。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拥有灌溉农业土地420万公顷,2000年扩大到450万公顷,2005年进一步扩大到492万公顷。在快速实现食品自给自足的政策指引下,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10%(1992年为166.67万公顷,目前为142.5万公顷左右),但规模仍然很大;严重依赖水资源的小麦、水稻和蔬菜等种植面积增长过快,平均增加了30%左右。
(五)环境包容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中亚五国人口增长较快,联合国经济环境和社会合作组织的最低估算为1.7%[6]。按照这一估算,到2025年,中亚五国人口将达到7 000万。另一方面,化肥和有害杀虫剂使用量增加。目前,中亚各国,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灌溉农业区化肥使用量是1992年的两倍之多,且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过多的化肥和农药渗透到地下,导致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根据荷兰经济学家斯普尔(Spoor)2000年的估计,每年至少总量达8 400万吨的咸盐流入河流。上游国家工业企业和采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导致中下游国家灌溉水和饮用水的污染。再说,河水已经出现断流。1960年,锡尔河有560亿立方米河水流入咸海。到1970年,锡尔河河水不再流入咸海。而到1980年,阿姆河河水也不再流入咸海。1980年,咸海或分为两个部分:北部小海和南部大海。咸海的生态灾难已经很严重,如咸海盐碱度提高,至少24种咸海鱼种被灭绝。目前,至少200万人口生存在恶劣的环境中,承受着由饮用水导致的肿瘤、呼吸道综合症、偏瘫和痴呆症等慢性病折磨, 咸海区域婴儿的死亡率达到10‰[7]。
(六)中亚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实施的一系列能源开发和灌溉区开发项目
一是塔吉克斯坦于2003年重新启动的罗贡和桑图达(The Rogun and Sangtuda hydroplants)水力发电项目[8]需要大量水资源。二是土库曼斯坦于2000年启动的金世纪湖项目对阿姆河的影响甚大,直接影响乌兹别克斯坦的利益。三是阿富汗经济重振导致水资源利用量的增加。阿富汗2007年提出的有关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新政策显然对阿姆河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新政策提出的“仙女山”(Good Hill)项目,将从阿姆河支流抽水送达阿富汗的重要农业区——马扎里谢利普。
(七)中亚各国水资源相关设施的主权控制
一是吉尔吉斯斯坦利用其所控制的锡尔河河坝和大量的水库水力发电,导致下游国家的水资源短缺。二是塔吉克斯坦控制卡拉库姆(Kayrakum)水库,直接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用水。根据有关协议,该水库每年只能调用60亿立方米的水流量,实际年调用水流量为120亿立方米(如果土库曼斯坦的灌溉农业区开发计划一旦实施,这一协议就得调整)。乌兹别克斯坦控制图亚穆云(Tuyamuyun)水库,影响土库曼斯坦的水资源利用。而哈萨克斯坦控制恰尔达拉(Chardara)湖,也影响乌兹别克斯坦的水资源利用。这些水库和湖泊的主权控制导致民族之间的严重对抗和纠纷。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认为,中亚国家的许多改革不是为了节约水资源,实际上正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量[9]。
总之,在中亚地区,对水资源贡献最大的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最少,而对水资源贡献最少的国家水资源实际使用量却很高。中亚水资源问题容易引发小范围的冲突,进而演变为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中亚各国独立后实行的土地私有化催生了无数的小农场主。随着小农场主的发展,中亚各国面临新的水资源冲突。小农场主对设施农业的成本敏感性导致传统灌溉技术投入不足。目前,下游国家的灌溉农业区小农场主已经对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资源质量表现出极大的不满[10]。中亚各国杂居的民族多样性可能使小范围的冲突进一步变成村级,甚至是局部的区域型冲突[11]。因此,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将是避免冲突升级,实现区域长久稳定的关键。
三 中亚水资源合作开发进程
独立初期,中亚五国就感觉到水资源开发合作将是一切合作的核心,因而签署了框架性的合作协议,并不断商定、不断探索新的高效率的合作框架。这一过程探索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合作模式。但是,所有合作协议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
(一)中亚水资源合作进程
1.中亚各国独立初期的水资源合作。在独立后的3个月内,中亚五国水利部部长于1992年4月19日签署了国家之间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合作协议,提出水资源是共同且整体的资源,并迅速组建了国际水利管理协调委员会(IWMCC),后改为水资源协调国际委员会(ICWC)。虽然中亚国家直接使用国际法来约定水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但是根据温萨尔(Weinthal)2000年的研究,中亚国家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不存在依法治水的传统”,中亚国家的水利工程师们“根本不请求法律咨询就起草开发报告”,“国际法并没有约束力”,上述委员会的作用不大[12]。
2.中亚水资源综合开发合作机制早期探索。在国际组织的建议和帮助下,中亚各国领导人提出了新一轮的实际合作方案。谈判的内容从原先的水资源问题扩展到水资源和能源问题,最后涉及水资源、能源、区域稳定性及国际稳定性等问题。虽然谈判在继续,但是“河流共享”仍无法准确区分单独使用水资源所获得的最大好处和每个使用者为节约使用水资源所付出的某些成本。而每一次谈判都面临许多问题:如何定义水资源共享、水资源开发使用、水资源污染和下游国家水资源短缺等。有的组织提出通过国际援助来解决水资源合作中的各方损失,但是实际援助力度并不大或效果并不佳[13]。
3.水资源联合管理(IWRM)框架内的中亚水资源合作问题。IWRM是2000年由《全球水资源管理合作组织》(GWP)率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不影响生态可持续性的条件下,以某种公平的方式,提高水、土地和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水平,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IWRM 的目标在于实现水资源的联合管理,重点考虑人类用水状况(包括饮用水、灌溉水、水力发电用水和工业用水等)、水资源载体的生态功能以及水资源对文化和情感方面的价值等[14]。IWRM 不仅仅是一种规划工具,也是一种识别水资源问题来龙去脉的重要框架[15]。因此,IWRM强调全局性,而且必须在自然生态系统极限值范围内考虑水资源利用问题。
IWRM概念提出后,中亚各国跨国河流域水资源的合作和开发利用进程加快,但实际效果仍不佳。事实表明,这一宏伟目标在中亚五国现有的经济实力、技术能力和体制下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200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之间、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双边谈判和多边谈判频频举行。尤其是在2010年,因夏季水源流量减少,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就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水电站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水资源的截留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和其他经济生产活动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的双边和多边谈判增多。
2013年,杜尚别中亚水资源合作会议虽然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政府之间的合作和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协调,但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加上中国、阿富汗、伊朗和俄罗斯等国缺席,这一合作机制在实际运行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其效果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16]。
(二)推进中亚水资源合作遇到的基本问题
1.中亚各国实施的灌溉农业发展战略。吉尔吉斯斯坦75%的耕地面积、塔吉克斯坦84%的耕地面积、乌兹别克斯坦89%的耕地面积和土库曼斯坦100%耕地面积依赖于地表水灌溉。灌溉农业产值在中亚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据世界银行2005年称,哈萨克斯坦GDP的8%、塔吉克斯坦GDP的23%、 土库曼斯坦GDP的25%、乌兹别克斯坦GDP的35%和吉尔吉斯斯坦GDP的39%即产生于灌溉农业产值。当前,除了哈萨克斯坦,其他国家都想增加灌溉面积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17]。在阿姆河流域,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想以截流或扩建水库水渠引水方式满足扩大的灌溉面积用水需求,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斯坦(Karakalpakstan)地区想获得更多的水资源用于生产。在锡尔河流域,吉尔吉斯斯坦试图通过外资方式解决水力发电站,以便输出更多的电力能源来支持经济发展。
2003年达成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的决议确定向吉尔吉斯斯坦的康柏尔阿塔发电站二期项目和塔吉克斯坦的桑图达发电站一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样一来,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水力发电和灌溉工程方面的任何变动,都将对下游国家产生致命的影响。
2.两大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其一,锡尔河流域无法解决的水资源利用冲突。其主要表现为: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托古尔(Toktogul)水库能否继续调整好锡尔河下游的水资源供应问题。作为最大的人工湖泊,托克托古尔水库决定到底多少水资源放到其他水库,最终决定到底多少水流入咸海。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想利用这一水库改造成最大发电站,实现用途的多元化。其二,阿姆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冲突。塔吉克斯坦控制阿姆河80%的水资源。由于独立后忙于内战和内部秩序重建,塔吉克斯坦一直没有制定其与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阿姆河水资源管理协议。到目前为止,塔吉克斯坦始终遵守苏联时期的约定和1992年的多国约定,每年向阿姆河注水90亿立方米。但是,阿富汗的重建和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的压力将会进一步恶化阿姆河水资源合作方面的各种问题。目前,塔吉克斯坦只生产本国所需粮食的40%。而塔吉克斯坦一旦截留水源用于高原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就可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无疑,这会给利用阿姆河95%水资源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带来致命影响。
3.以能源和水资源交易为基础的合作能否继续问题。中亚国家独立不久后签署的水资源共享机制,因上下游国家的化石能源需求结构不一致性而出现破裂。作为苏联时期非独立的国家,水资源丰富的上游地区和化石能源丰富的下游区域之间的能源和水资源交换模式在新形势下无法持续发挥作用。中亚各国发展步伐不一致,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能源(水电发展)压力,已成为上游和下游国家水资源冲突的导火线。
阿姆河流域的合作相对于锡尔河流域更加复杂,还很难实现。一是阿姆河上下游国家的能源和水资源并不均衡。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丰产石油和天然气。而塔吉克斯坦则享有丰裕的水资源和潜在的水力发电能力,且90%的能源消费依靠水力发电。二是同样处于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合作很难实现。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只能利用阿姆河总流量的40%。但是,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水渠灌溉项目的扩建将会打破这一平衡。同时,土库曼斯坦正在卡拉库姆沙漠建设庞大的人工湖——金世纪湖,将进一步为能源换水资源的合作模式带来严重冲击。
4.阿姆河流域开发过程中阿富汗与中亚国家水资源利益的协调问题。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前,由阿富汗流入到阿姆河的年水流量为25亿立方米。长达几十年的内战和其他战争使阿富汗的灌溉农业受到极大损失,到1992年水年流入量超过50亿立方米。但不可否认,目前阿富汗农业产值占其GDP总量的50%。阿姆河虽然仅流经阿富汗12%的国土面积,但25%的阿富汗人依赖于这一河流。阿富汗北部120万公顷耕地面积中,38.5万公顷土地直接处在阿姆河支流周围和河床地带[18]。农业产出率最高的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对阿姆河产生深远影响。换句话说,阿富汗的经济重建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由此不得不依靠阿姆河流域水资源的区域性合作开发。但是,到目前为止,中亚国家之间有关阿姆河流域开发方面的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没有把阿富汗境内形成并构成阿姆河8%流量的水资源考虑进去。阿富汗与中亚国家水资源利益的协调迫在眉睫。

Ⅹ 在两河流域,经常因为水资源发生冲突的国家有哪些

第一,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缺水的程度。尽管全球面临淡水资源缺乏的潜在危机,但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同,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陷入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一些国家的水资可能不很宽余或刚刚够用,另一些国家则属于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年人均淡水量有的达到10 万立方米以上,如美国年人均淡水占有量为9900 立方米,加拿大为12 万立方米。有关专家将1000 立方米定为一个国家人均年淡水占有量的警戒线,年人均淡水拥有量在1000-1600 立方米以下的为淡水紧张国家,说明这些国家面临严重缺水,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将受到威胁。而实际上,许多国家的人均淡水占有量远远低于这一警界线。阿尔及利亚、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的人均淡水量在600-700 立方米之间,以色列、突尼斯等国为400-500 左右,而像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等国家年人均淡水量仅有200-100 立方米左右。对这些国家来说,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这些国家也容易因水资源问题与他国发生争端,或爆发因水资源纠纷引起的战争。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曾说,如果公路通向文明,那么,水就通向和平。反映了缺水地区和平受到的威胁以及水与安全的关系③。

第二,大量水冲突发生在共同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之间,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越多,越容易发生水冲突。世界上大约有200 多条河流是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如非洲的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等10 个国家;约旦河流经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和约旦四国;幼发拉底河是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三国的重要水资源。在这些流域地区,国家间的冲突和纠纷长期存在。咸海问题在苏联解体之前属于一个国家内部问题,现在咸海以及阿姆河、锡尔河都变成了国际共有的水资源,涉及5 个独立的国家,因此中亚国家如何解决面临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水资源专家的关注。中亚地区人口多,水资源又不足,过度用水已经使世界第四大淡水湖咸海的面积缩小40%,水容量减少67%。此外,南亚的恒河、美洲的亚马逊河等,都是国际性的河流。如前所说,并不是所有国际河流都会引起冲突,但由于流域内国家多,且政治、经济利益不同,在水资源的分配、利用、管理等方面容易发生纠纷和冲突。

第三,拥有共同水资源国家的差异愈大,越容易发生水冲突。一些河流虽为若干国家共有,但如果这些国家在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背景方面差异不大,可能不会因共同拥有的水资源而发生严重冲突。如果拥有共同水资源的国家在政治、种族、宗教等方面原本就存在尖锐的冲突,那么,各种冲突将相互影响,水资源必然成为冲突的一个方面,中东地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一地区存在尖锐的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同时又是严重的缺水地区,因此水资源一直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阿拉伯国家与非阿拉伯国家之间争夺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引起同一流域内国家在水资源上的冲突。

第四,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国内水分布特征也是影响水冲突的一个因素。有的河流虽然流经多个国家,但它的流量不大,对沿岸国家水资源没有生产重大影响,围绕这类水资源的争夺可能不很激烈。但有些河流同是若干国家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这种分布使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一些国家所需要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境外,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水资源在其他国家的控制之下,有的是在被认为有敌意的国家控制之下,对这类国家来说,水资源问题是个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敏感问题,它们可能担心其他国家因种种原因而切断自己的水资源供应,担心水资源被用作战争的工具。埃及依赖尼罗河水,可97%的尼罗河水来自境外,以色列55%的水资源来自阿拉伯国家。据水资源专家分析,三分之一的水资源来源于境外的国家,发生水纠纷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预计像亚洲的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的匈牙利、德国、比利时、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有可能因此发生水冲突,因为这些国家50%以上的水资源来自境外④。

第五,人口发展速度对水的影响。水资源冲突与人口的增加密切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其人口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水资源危机也许并不急迫,此时国家往往没有将水问题提到日程。一旦人口迅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农业、工业发展起来,对水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水则变得越来越缺乏,这时水资源问题将日益突出。在一个国家范围可能发生地区间的水纠纷,在国家间则可能导致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到2025 年,中东北非地区的人均水消费量将从60 年代的3500 立方米下降到600 立方米,而人口已经从60 年代的1.07 亿上升到1995 年的2 亿。20 世纪以来,埃及人口增加了9 倍,而尼罗河水却日益减少和恶化,这使埃及和尼罗河沿岸国家面临水资源危机。尼罗河下游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它们对已有的尼罗河水分配不满,这将影响它们同埃及、苏丹的关系。1948 年以色列建国之初人口为不到200万,到随着大量犹太移民的涌入,仅前4 年人口就增加了120%倍,到90 年代已经增加到500 多万人。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也是以色列一直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争夺作为国家最重大政治目标的主要原因,也是它占领阿拉伯国家领土不愿撤出的一个主要原因⑤。

第六,在政局动荡、对抗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水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在相对和平的政治气氛和环境下,水资源纠纷比较容易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但在冲突严重的地区,即便冲突不是水资源引起的,水资源也往往成为冲突的一个方面, 而且以水自愿作为威胁对方的手段或战争工具的可能性也更大。例如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和非洲大湖地区,如果不先实现地区和平,围绕水资源的冲突也将愈演愈烈。

三,水资源冲突的主要类型

水资源的缺乏可能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是非暴力、非军事性的,但如果受其他因素影响,则可能扩大、升级,演变为军事冲突。以下列举的属于最有可能发生的几种冲突类型,在很多情况下,这几种情况可能相互联系、同时存在的。

第一,历史遗留的水纠纷。在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从历史上就已开始。尽管有关国家和当局就水争端达成过一些协议,但随着地理、政治版图的变化,随着有关国家国内的发展,这些协议不但不能为有关国家接受,还成为引起纠纷的历史原因。一些国家边界的划分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形成国界与水界不相一致的情况,埋下后来水纠纷的种子。这在非洲、中东地区最为明显。例如英国统治时期,为确保埃及的用水,与上游各国签订协议,确定了埃及使用尼罗河水的优先地位。60 年代以来,尼罗河上游国家纷纷独立,新独立的国家以及埃塞俄比亚表示不承认过去有关尼罗河的协议,它们称埃及得到了更多的尼罗河水资源,应该对其他国家给予补偿。它们坚持保留充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力。叙利亚、以色列的国界至今未定,很大程度是因为英、法统治时期划定的界线涉及到水资源的分配,两国都不满足已有的几种划分。

第二,水资源缺乏国家与其他国家争夺水资源导致的冲突。以色列是个缺水的国家,水是这个国家最关注的战略资源,为了得到更多的水资源,以色列采用扩张的军事手段,占领大片了阿拉伯国家领土,使阿以冲突更为复杂。50-60 年代,以色列单方实施“国家输水工程”分引约旦河水,阿拉伯国家为了与之对抗,实施自己的河水改道工程,双方互不相让,导致多次破坏工程的军事冲突,最后成为爆发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得到被占阿拉伯领土后,以色列水资源状况大为改进,并在制水权方面占据了优势。叙利亚、伊拉克同土耳其之间围绕两河流域水资源的冲突也非常激烈。因此许多人预言,下个世纪发生战争将不是因为争夺石油而是因为争夺水资源。

第三,以水资源作为威胁手段或战争工具。从古至今,以水为战争手段的例子很多,如以水淹没敌方大军队,或摧毁敌方供水系统,污染水源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都发生过摧毁对方水利系统、灌溉系统的军事行动。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科威特两国的水坝、海水淡化厂、水利系统等同样成为双方的军事目标,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有关水资源专家认为,越是在缺乏水资源的国家,水的价值就越大,其被作为军事目标的价值也就越大。以水资源作为军事目标和武器的例子虽然有,但这毕竟是水冲突中最激烈、也最危险也是最少的一种。由于存在这种可能,一些冲突国家在涉及水资源和制水权的问题上非常敏感。1986朝鲜计划在汉江支流上修建水坝,引起韩国的不安,担心一旦发生冲突,水坝被当做战争的工具,汉城有被淹没的危险。因此韩国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第四,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有关水利工程引发的冲突。在若干国家共有水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水利工程或工农业发展计划往往会对邻国的水资源或其他方面生产影响,由此而引起的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利比亚通过人工河开采地下水,这一工程引起苏丹、埃及的不满,因为地下水层是三国共有的,利比亚的行为被认为会导致这一地区地下水的减少。土耳其在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修建水利工程,导致流入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河水减少。引起土耳其与伊、叙两国关系的紧张,为此伊拉克曾中断对土的石油供应。美国在科罗拉多河修建水利工程,影响了流入墨西哥的河水质量,导致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争吵,最后通过外交谈判才得以解决。以色列在国内实施人工降雨,引起约旦的抱怨,约旦认为如果以色列不搞人工降雨,雨水可能会降到约旦,而不是以色列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