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智能家居通信协议

智能家居通信协议

发布时间: 2021-01-18 08:43:44

㈠ 智能家居行业都有哪些技术和通讯协议

WiFi作为当下非常普及的无线技术,无线信号传输距离也比较远,但我们认为它亦有它的版问题。一个权是WiFi的功耗,同样电压下WiFi工作电流较大,功耗较高。

433MHz技术使用433MHz无线频段,因此相比于Z-Wave,WiFi,Zigbee,433MHz的显着优势是无线信号的穿透性强、能够传播得更远。
Z-Wave主要针对家庭和小型商用建筑的监控和控制,广泛适用于照明控制、安全和气候控制。其它应用包括烟雾探测器、门锁、安全传感器、家电和远程控制。Z-Wave还可以用于智能电表,为家用暖通空调监控和控制提供消耗数据。

㈡ 现在哪个通讯协议在应用智能家居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

zigbee通讯协议以其高稳定性、高保密性、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家庭自动化应用首内选。其次是wifi吧,容可以借助于外网实现远程控制。其他的,诸如蓝牙,Z-wave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而美奇科技的智能家居,就是采用的zigbee+wifi的通讯协议。就兼具了两种协议的优点。

㈢ 智能家居总线通讯跟无线通讯优缺点在哪里该如何选择方案

无线有线总线,我前面看的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部分,通信控制策略选择

当前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一个比较火的分支已经开始慢慢地走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作为一个才接触或者接触不深的普通用户如何在各种狂轰乱炸的智能家居广告中,各种大公司渲染的智能家居生活场景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当前常用通信技术方案

从实现控制通信技术方案来讲可以归类为有线方案(通过有线介质传递控制信号) 、无线方案(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无线信号)两大类。

常用有线控制方案又分(RS485总线,CAN总线,KNX总线,IO直控(通过线路的干节点通断传递信号))

常用无线控制方案又分(中短距离zgb,zwave,315/433/2.4G非组网双向,315/433ASK,WIFI,远距离Lora ,NBIOT(有通信收费))

两分类方案可靠性分析

有线 >无线

由于有线信号传递是通过物理介质,电压的震动变化传递信息,在线路布线规范的情况下受外界的干扰极小,在可靠性的大方向上无线则受制于传输距离,传输范围内的电磁环境,通信组网延时等因素影响存在不能将控制信息传递到被控设备的情况。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大家用座机打电话给座机电话声音是非常清晰地,但是用手机打电话给手机,或者座机打给手机则有时候会出现通信断断续续的情况。所以有线的可靠性要高于无线。

有线控制方案中: IO直控>总线

IO直控由于是通过通断信号直接输入给控制系统或者嵌入式单片机,中间不经过任何的数据调制,转换,通就是通,断就是断,单片机能非常清晰和清楚的获得通断信号,从而做出执行反应,几乎是没有延时实时发生。

各类总线通信则是通过专用的通讯协议芯片将需要传递的信息调制转换为标准的总线电平信号通过一定频率的电平信号震动来传递信息,中间多了信息程序处理转换和电平转换两个环节。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势,现有有线控制方案中一般两种被组合使用。IO直控稳定可靠,但是传输的指令数据有线,两线只能传递0/1,通俗可以理解发电报,总线稳定可靠略低,但是总线两线则可以传输各种控制指令,可以把它理解为可以传输任意信息的电话线。

无线控制方案中: NBIOT>Lora > wifi > zgb/ zwave > 315/433/2.4G非组网双向 > 315/433ASK

NBIOT由于是基于运营商的手机网络,理论上有信号的地方就能连接控制,但是由于模块价格偏贵和需要支付运营商通信费用,现在还不能大规模应用与家庭,但是在共享单车,智能电表,智能充电桩。。。等比较分散的商业项目应用非常广泛。

Lora也是最近非常热的一个无线通讯技术,集合了双向通信,无线抗干扰能力强,自动调频避开拥堵,通信距离远,上电即可通信等优点,后续再智能家庭中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多,现阶段发展也是受制于模块费用偏贵,体积偏大,组网加密通信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因素还没有大规模应用。

Wifi由于各大芯片厂商的加入现在价格非常便宜可以堪称廉价,由以前几十元到现在的几元只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智能单品。但是由于路由组网,网络延时等原因,在大房子大规模应用还是有其局限性,例如停电来电后,需要等待其连接网络才能受控,一个情景执行可能有不一致等情况。

zgb/ zwave 作为老牌的短距离自组网无线通讯协议在几年前的无线通讯方案中可谓风光无限,现在由于wifi的冲击已经慢慢的被边缘化,从当时设计这套通信规则的人来讲,自组网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也非常有远见,但是短距离制约了其发展,对网络布点非常考验经验,你至少要做到在其通信范围内有一个备用节点可以备用,否则一旦关键节点故障,通过这个关键节点的控制设备都会脱网不能控制。同时由于组网需要时间,也不能通电立即运行。适合于面积较小的房子控制,房子一旦大了延时就会非常明显。

315/433/2.4G非组网双向,这个相当于就是各大厂家自由发挥的比较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协议,要点对点,还是多对点,还是点对多,还是多对多全靠厂家后台设置匹配,由于没有标准的组网规则协议,这个的稳定可靠全靠厂家的基本功。通信距离短也不适合大房子应用。

315/433ASK,该方案现在主要传输2262和1527编码无线信号,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用得比较广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没有组网的感念,信号直达,简单,控制方便,模块成熟,成本可控,被大规模应用,淘宝上有成千上万种模块可以选择自由组合,扩展非常灵活,劣势就是没有反馈。

通信技术方案选择总结

如果你房子比较大选择有线控制是不二的选择。

如果房子偏小对控制实时性可靠性要求不高,可以选择无线方案。

个人觉得作为家庭控制而言,毕竟这些都是高频使用的设备,有线方案前期布线是多了一个环节但是后期会很省心推荐使用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的方案,布线有遗漏的地方用无线去弥补。

第二部分,联网控制策略选择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网控制已经作为一个基础的标配控制方式。现在大家应该被各种云控制的广告包围着吧,各种大数据,智能AI的营销是不是也有耳闻呢?是不是会觉得这些概念都很高端,很前卫。

那什么是云控制,什么是大数据?

简单通俗一点讲就是,你家里老婆什么时候回家,小孩什么时候回家,燃气阀是否开启,传感器探测到你上了几次卫生间,现在家里是否有人。。。这些信息通过家里的智能设备先传递到商家的服务器,然后你的手机通过账号密码连接到商家服务器,商家的服务器将相关的数据推送给你,让你知道家里的状态,你通过手机控制操作家里的设备几点开,几点关,通过商家的服务器控制到你家里的智能设备,这就是云控。 手机<->商家服务器 <-> 家里智能设备。

你吃喝拉撒的这些控制数据累计多了就是大数据。

统计了几个月你每天都是7点上厕所,AI有可能认为你每天都是7点钟上厕所,然后突然又一天7点自动给你把厕所灯打开了,然而你今天想睡懒觉。。。。 这就是AI。

站在开放物联网云平台商角度:

现在有非常多的免费物流网云平台,小米的生态,京东的生态,阿里的生态。。。。大家的思路都是想让智能家居或者家电厂家把所有的设备挂上去,在云端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现在很多基础服务都是免费的,就像当初的淘宝免费一样,后续这个就说不清楚了。这个是云商的非常精明的盈利模式,自己不用花很多精力去开发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只需软件平台就能整合各种硬件资源创造财富,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各种设备上传的各种数据和用户使用习惯来提炼更大的商业价值。

站在智能家居或者家电设备厂家的角度来看:

自己没有精力或者技术搭建云平台,有个免费的刚好省事,也能广告宣传自己云了一把,感觉云了就高级了。同时能收集用户数据,一举多得!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这里面这个环节少了一个用户的角度,上面两种利益群体都是将用户或者说用户所购买的设备、在细一点是用户所购买设备所产生的各种数据作为一种资源,为大数据分析或者更大的布局提供服务。牺牲了用户的小我成就了平台商的大我。

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

1,我是否愿意将我家里的各种设备交给平台商管理?选择平台之后你没得选择,赶紧打开你的手机控制app看看厂家给你预制的隐私协议吧,你可以选择不用,用了我就要收集你的数据。

2,家里所有的设备在云端给人的感觉是否安全? 当家里只是一两个插座的时候可能觉得还无所谓,但是是你家里所有的家用电器,各种探测器,电量数据,视频数据都在云端的时候呢,即使是非常安全的,但是是没有安全感的。

3,平台商服务宕机,设备被黑怎么办?当所有设备有规律的连接到平台之后,在平台的后台是能对这些规律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对黑客或者有坏心眼的人也更有诱惑力,想想让几百万个家庭同时电视关闭,水阀全部关闭,带来的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绝对可以上头条!

4,我的数据我只想我自己知道行么?现在各种渠道、软件都充斥着用户数据收集的手段,选择云端相当于把自己家庭运行状况数据全部上传。不管是平台商和其他商家都会保证不泄露用户数据,都会说客户第一,但是数据肯定会被平台商或者商家用来分析。这个就看自己感觉了。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基本需求:

1,能安全控制自己家里的设备。

2,不想自己的各种控制数据被上传,泄露,保证自己的隐私。

有没有好的方案供大家选择?

作为一个技术爱好者回答是肯定的!动态域名端口转发

端口数据转发工作原理:只是作转发,不做存储。动态域名提供商服务的设备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当然转发的数据也就是各种各样了,在动态域名提供商瞬间转发的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数据大海中要去找没有规律的规律可谓是毫无意义,对黑客的兴趣大大降低,一个宕机也不会影响其他用户。

比较基础的方案是:在拥有公网的动态IP的前提下(南电信北网通的宽带)通过设置动态域名和端口转发自己来搭建一条通道不受各种平台的制约,直接和设备建立连接。

不是技术宅不懂设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案了么?

这里要讲一下国内比较出名的动态域名厂家就是花生壳了,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存在了。现在10多年过去了这个公司依然还在,同时不断改进,同时期的科迈好像就要差一些了。花生棒硬件的出现给这个解决方案带来了福音,抛开了动态域名申请和路由器端复杂的设置,同时内外穿透使用体验和使用各种云一样,数据不被存储,只转发。也就是你可以不需要拥有公网的动态IP,随便一根网线可以上网就可以,云端填用户名密码,这里填入域名和端口。

最近蒲公英路由器的发布也带来了第二种便捷的联网方案,可以将手机和智能设备之间架起一个独立的VPN网络。

从而实现 手机<->家里智能设备的直接连接。

联网控制方案选择总结

1、家里只是简单的开关插座通断电非核心设备,不在乎数据是否被收集,可以选择云服务方案。

2、家里采用的是系统解决方案,涉及到各种功能系统,对隐私和安全比较在意,选择本地网络+转发控制方案

上面只是我从一个普通用户角度出发所阐述的观点,不是推销花生壳的产品。

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才想到这些,万能的淘宝给了无数的技术达人以空间,让技术宅的方案能和触及到普通消费者。 具体的大家点击推荐链接去细细的品味!

在完成了基础的通信方案略选择和联网控制策略后,下一讲我将给大家讲解认识智能家居和现在的智能家居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原文来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如有侵权联系我删除~~~原文链接

㈣ 新买的房子想做小米智能家居,前期都需要买什么

如今智能家居已经非常普及,简单好用、智能方便,再说现在谁家没有几件智能电器?哪怕你本不想布置智能家居,可新买的电器大多都是带有智能功能的,那为什么不在新房装修时提前布置一下,让智能电器更好的物尽其用,用它们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不好吗?

新房布置智能家居需要买什么?

说到智能家居,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小米智能家居了,因为小米在2014年就开始布局智能家居生态链,也是目前智能家居生态链最全的品牌,目前华为生态链做的也还行,现在就有朋友在问,新房想做小米智能家居,前期都需要买什么?

5、水槽下方插座

水槽下方放2个以上的一开五孔插座,净水器、厨余粉碎机、小厨宝都需要插座。

结语

新买的房子想做小米智能家居,前期都需要买什么?主要还是电力布线和插座要到位,网络要规划好,如不急着入住,大部分智能家居产品后期都可以慢慢添置,除了少数智能开关等产品需要工人安装,大部分产品都可以接通电源直接使用,将产品添加到App中,看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搞懂一个因果关系原理就好。

㈤ 智能家居的无线通信协议,哪个更有前途

和总线制智能家居系统相比,无线的好处是即插即用、免布线等。但主流的Wi-Fi、ZigBee、蓝牙在家庭的环境中都有各自的短板。网上有很多关于技术的介绍,我就不详细分析技术了,从应用上来聊聊。

Wi-Fi是基于IEEE802.11的通信协议,被广泛使用在智能单品及智能家电中。原因是配网简单,用户熟悉度高,不需要额外的网关,可以和存量路由器直接通信。但Wi-Fi的问题是信道本身已经拥挤、接入数量多容易掉线,路由器能支持同时连接的设备数有限。
BLE(低功耗蓝牙技术)有低功耗、快速与手机连接的特性,但早期都是以点对点产品为主。基于低功耗特性,蓝牙智能产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护设备等产品中。从蓝牙4.1协议开始,蓝牙 mesh产品具备了ZigBee才有的自组网特征,但蓝牙mesh还处在技术积累期,尤其是要解决为了组网而功耗增加的问题。
以上两种协议在苹果的HomeKit中有完整定义,其他无线产品则需要通过“bridge”来接入。智能手机都标配这两种技术,用户都非常熟悉这些产品的配对、联网,这也是大量的智能硬件使用Wi-Fi和BLE的原因。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的通信协议, 它的特点是低功耗、自组网、节点数多。但手机中没有ZigBee模块,需要额外的网关接入ip网络。ZigBee mesh网络复杂、用户DIY的可能性小,可能更适用于工业物联网。早期的ZigBee智能家居产品有很多私有协议,使得产品互通困难。ZHA和ZLL做了不少互通尝试,ZigBee3.0也风风火火,都想解决iot时代互通问题。
请注意以上三种技术都是基于2.4GHz频段的,在无线设备爆发的时代,这个信道变得越来越拥挤,相互之间干扰问题也会更严重。在无线产品中,频率越高则距离越短,穿墙性越差,这也是subGHz频段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早期的小无线产品集中在315MHz和433MHz频段,但由于频段宝贵,所以带宽很窄,因此一些成熟的通讯算法无法实现。这些早期产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稳定,抗干扰性差。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subGHz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发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LoRa和NB-iot两个技术标准上。利用数字扩频、纠错码、双工通讯、MAC层控制等技术使得LP-WAN既保留了低功耗、远距离、穿墙好等优点,又解决了抗干扰的问题,在iot领域有后来居上的优势。
用户并不关心誉诚智能家居系统用的是什么无线技术,只要求联网简单、稳定。各种协议并存将长期存在,短期内还看不到一统江湖的无线标准。在BroadLink我们采取Wi-Fi加LP-WAN两种技术,同时在系统层面接入BLE、ZigBee以及KNX,485总线,供参考。

㈥ zigbee协议是全世界公认的最还的智能家居通信协议吗

哪种无线通信协议最适合智能家居?ZigBee当仁不让。近年来,为了争夺潜力无限的智能家居市场,
围绕各类无线协议标准的争论不断,但不可否认,ZigBee赚足了眼球,颇受关注和信赖。在智能家居领域,相较于蓝牙、WiFi、Z-Wave、射频等技
术协议,ZigBee一直光彩夺目,鲜有负面消息,可谓有口皆碑,深得人心,并被很多人默认为目前最适宜智能家居的协议标准。

而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ZigBee协议本身分不开,另一方面则要感谢一些企业的大力热捧和宣扬。

——技术层面,ZigBee不是为智能家居而生,却为智能家居而长。智能家居设备需要拥有足够的安全性、稳定性、操作流畅性、较强的设备承载能
力和较低的功耗,而ZigBee都能满足,且满足得很到位,因而即便ZigBee最初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如今也丝毫不影响它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魅力。

——推广层面,不少知名企业纷纷采纳,一些实力公司大力宣扬。如果说村里某些人使用ZigBee协议了,你可能嗤之以鼻,呵呵不语,更谈不上信
赖,但如果说三星、LG、德州仪器、罗技、飞利浦、小米等知名企业都采用了呢?对ZigBee会不会产生好感?不仅如此,一些企业的大力宣传也很关键,如

ZigBee联盟董事会成员、国内较早采用ZigBee的物联网领军企业物联传感在宣传推广方面会着重强调ZigBee的高级加密算法,使其安全性在消费
者心中根深蒂固,为ZigBee树立良好的口碑,从而推动ZigBee在中国区的发展。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ZigBee协议都有足够的理由受到智能家居厂商的欢迎。然而,就在ZigBee联盟宣布三星旗下品牌
SmartThings成为继物联传感后又一位董事会成员之后不足一周,黑帽子大会给泼了一盆冷水,拔凉拔凉的冷水:采用 ZigBee
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存在严重漏洞。

话说安全研究人员(Cognosec公司)发现,采用ZigBee协议的设备存在严重漏洞,有多严重呢?黑客有可能入侵智能家居,随意操控联网
门锁、报警系统,甚至能够开关灯泡。按以往的新闻来看,这种事应该发生在WiFi、蓝牙或Z-Wave身上,ZigBee怎么就中招了呢?这其中有
Cognosec公司和“小编”(原文作者)的功劳。

——黑帽子大会(Black Hat
Conference)被公认为世界信息安全行业的最高盛会和最具技术性的信息安全会议,每年都会有不少专业团队和民间高手参加。他们可以尽情地黑一切科
技产品,无需手下留情,当然目的还是为了技术交流和提高企业产品的安全性。而Cognosec公司在这次大会上发表了论文,指出 ZigBee
协议实施方法中的一个缺陷。该公司称,该缺陷涉及多种类型的设备,黑客有可能以此危害 ZigBee 网络,并“接管该网络内所有互联设备的控制权”。

——若是Cognosec公司倒也不会如此,军功章还有那篇文章作者的一大半,尤其是题目取的非常妙——《黑帽大会爆料,采用 ZigBee
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存在严重漏洞》(具体内容请自行网络脑补),读者看不看内容没有关系,只要看一眼标题就明白了:ZigBee智能家居设备存在严重漏
洞。

ZigBee协议智能家居设备存在严重漏洞,看样子ZigBee协议是难逃一劫了,但这种想法是“懒人”的想法,充分证明“标题党”的胜利。向来较为可靠的ZigBee怎么存在严重问题呢?只看标题不行,关键还要仔细看内容。

显而易见,标题就是会让我们快速联想到ZigBee协议有问题的,但实际完全没有ZigBee协议太多啥事儿。这点原文作者和Cognosec公司实际上都在最后给出了说明。

“该漏洞的根源更多被指向制造商生产方便易用、能与其它联网设备无缝协作的设备、同时又要压低成本的压力,而不是 ZigBee 协议标准本身的设计问题。”——这是作者的分析。

“我们在 ZigBee
中发现的短板和局限是由制造商造成的,各家公司都想制造最新最棒的产品,眼下也就意味着能够联网。灯泡开关这样的简单元件必须和其它各种设备兼容,毫不意
外的是,很少会考虑安全要求——更多的心思都放在如何降低成本上。不幸的是,在无线通信标准中最后一层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非常高。”——这是
Cognosec公司研究人员的汉化版原话。

其实,不难发现,向来可靠的智能家居协议ZigBee,并没有给黑帽子黑掉,而是被一些急功近利的制造商“坑掉了”。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除却人为不作为因素(故意忽略标准安全性),ZigBee协议被攻破的几率有多大呢?

“在zigbee的通用安全级别中,一般有两个key
。一个是信任中心的key。另一个是实际进行网络传输数据时的网络key。最终想破解zigbee 网络,必须要获取后者16个字节强密码网络key
。由于zigbee 采取的是AES 128加密算法。在不知道这个网络key的情况下,想暴力破解目前没有可能。也没有破解先例。

暴力破解的速度是极其低下的。一般只有300key / s,就算采取所谓的GPU加速,速度也不过是10000 key / s,对于一个8位数字 字母 字符的复杂密码破解时间都需要2900年!即使采用100台分布式,也需要29年!

何况zigbee 的key 是16个字节强密码。”

上面是一名来自对ZigBee协议安全性拥有足够信心的物联传感的物联网安全专家给出的答案。不要问为什么是这样排的,原采访邮件中的内容就是
这样的,不过足可以说明只要前期工夫做的好,黑客想破解ZigBee智能家居设备,难!至于“采用 ZigBee
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存在严重漏洞”,有一个前提条件:制造厂商不负责或技术不到位。

最后一个问题。近日,国民新晋老公宁泽涛在第16届游泳世锦赛夺冠了,项目是男子100米自由泳,创造了亚洲人神迹,突破了黄种人极限,影响力
被认为堪比刘翔首夺110米跨栏。显然,小鲜肉宁泽涛具备了100米自由泳夺冠能力,但是倘若给他安排80米的赛道,没有夺冠,难道能说明他100米不
行?

假如ZigBee有100的安全设置手法,一些厂商只用80或只能做到90,结果设备被破解了,就是ZigBee协议安全性就有问题?这答案或许与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类似吧。

㈦ 智能家居485和433协议的区别

wifi模块就用hx-m02wifi模块来说,它的传输速率比较大,可以组网,并且还是双向通讯。在智能专家居属前景比较适合,但是433模块虽然距离比较远,凡是它不能组网,还是单向通讯的产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㈧ 快捷中控主机和zgb智能家居主机怎么样相互通信

可以通过网络协议或者是485协议进行通讯吧,没用过快捷的中控,但是应该是可以这样的,在快捷中控设置里面添加一个网络IP就可以了,但是还得知道你所说的ZGB主机的一些控制协议才行。

㈨ 433也可应用于智能家居通讯协议 与z-wave相比哪个好

433也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通讯协议,433是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传输距离可达1000米,是专较理属想的智能家居协议。但是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433产品标准不统一,导致各个厂家的433产品不能互相兼容使用。如果选择了一家433厂家的产品,以后想拓展也只能从这个厂家来购买。

Z-wave是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具有安全性好,不同厂家生产的z-wave产品可以互相兼容使用。如果你预先安装的是z-wave协议产品,那么你以后可以从不同厂家那里买z-wave的产品都是可以互相兼容使用的。

两个智能家居协议那个好,这还真不好说,各有各的优势,这就要根据您不同的需要和爱好来选择了。

下面是一个各种智能家居协议技术对比表,仅供参考:

㈩ 物联网技术nbiot与LoRa的区别有哪些

NB-IoT特点

NB-IoT在带宽和成本上优势明显,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UMTS网络、网络和GSM网络,很容易实现网络的升级。同时,相对于4G网络,它支持的待机时间长,连接高效,而且联网设备的电池寿命很高。

NB-IoT的优势应用场景:正是因为NB-IoT技术成本低、功耗低,所以在定位、水表和停车等领域应用很广泛,如共享单车里就有内置NB-IoT模组,实现物联网通讯。

更重要的是,NB-IoT背靠运营商对于室内场景覆盖有着天然的优势。确定的频谱资源,并可利用运营商原有的室分系统完成覆盖,可通过融合套餐,设备体验等方式将NB-IoT设备推入到用户家庭当中。广泛应用于如智能家居、智能零售和智慧城市等行业中。

NB-IoT虽然优势明显,但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开放产业平台,同时标准、芯片、网络和相关的应用层厂商以中小企业为主,还需要壮大自身联盟的实力,打造强大的生态。

LoRa特点

目前在国内,由于备受国家政策、电信运营商和业内大厂的青睐,NB-IoT技术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相比而言,此前因频段授权问题沉寂许久的LoRa技术低调很多。

然而,随着阿里巴巴和中国铁塔合作,以及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宣布加入LoRa联盟的消息又为该产业注入一支“强心剂”,LoRa技术或将在国内迎来又一个春天。

LoRa的一大特点是在同样功耗下比其它无线方式传播的距离更远,实现了低功耗和远距离的统一,LoRa网络主要由基站(也可以是网关)、服务器、LoRa终端和物联网云四部分组成,其特点是应用端和服务器端数据双向传递。

LoRa的优势是超低功耗和多信道数据传输,增加了系统数据容量,网关和终端系统能够支持测距和定位,非常适用于位置敏感的应用。

LoRa拥有着阿里、腾讯、谷歌等的支持,可直接获得围绕在这些头部互联网玩家周围的生态支持。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室内场景中,NB-IoT与LoRa无疑将依托各自的生态进行长期的龙争虎斗。

NB-IoT和LoRa对比

(1) 频段、成本、服务质量

NB-IOT和蜂窝通信使用的是运营商提供的授权频段,因为是专门划分的频段,因此干扰相对要少很多,虽然实际应用中会收取一定的通信费用,但是相应的也会提供更好的信号服务质量,安全性和认证。而且针对目前蜂窝网络基站的建成更有利于快速大规模应用。

LoRa工作在Sub-1G的非授权频段,无需申请便可以建立网络设备,相对来说网络架构简单,而且实际应用中不需要额外付通信费用,但是因为是开放频段,所以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容易受到其他相同频段设备的干扰。

(2) 通信距离

NB-IOT信号覆盖范围取决于其基站密度和链路预算,借助前期的资源优势,能够实现比LoRa更广的范围覆盖和更好的QoS,且NB-IoT自身具有高达164dB的链路预算,使其传输距离可达15km~20km。

LoRa使用线性调频扩频调制技术,既保持了像FSK(频移键控)一样的低功耗特性,也显著增加了通信传输距离,从而提高网络效率和抗干扰能力,即不同扩频序列的终端在使用相同的频率同时发送时不会相互干扰,在此基础上研发的网关能实现多路并行的数据接受,大大扩展了网络容量。LoRa节点的传输距离可达 12~15 km覆盖范围(空旷郊区环境,市区环境传输距离会下降)。

(3) 低功耗、电池寿命

低功耗是物联网的核心指标之一,关于电池寿命方面需要考虑协议内容和节点电流消耗两个重要因素。

NB-IOT同步协议的节点必须定期地联网,所需要的“峰值电流”比采用非线性调制的LoRa多出了几个数量级,尤其是在唤醒后请求基站到接入服务器的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电池电量的消耗。

LoRa是基于ALOHA协议的异步通信方式,因此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精准的休眠时间设定,达到充分利用电池电量的目的。

(4) 设备成本

对终端节点来说,LoRa相比NB-IOT更加简单,更容易开发,NB-IOT的协议和调制机制比较复杂,需要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和更多的花费,同时NB-IOT采用授权频段,通信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