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定义
⑴ 网络协议的定义
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
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⑵ 网络协议的定义与作用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版规则的集合,权它定义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
网络协议三要素:
(1) 语义。语义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2) 语法。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3) 时序。时序是对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也可称为“同步”)。
人们形象地把这三个要素描述为:语义表示要做什么,语法表示要怎么做,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⑶ 协议,服务与接口的定义及关系是什么
1.协议
协议就是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中药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循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相关的 同步问题。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它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也就是水平的。网络协议也简称为协议。
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
2.接口
接口是统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是一个系统内部的规定。每一层只能为紧邻的层次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在典型的接口上, 同一结点相邻两层的实体通过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进行交互。服务是通过服务访问点SAP提供给上层使用的,第n层的SAP就是第n+1层可以访问第n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能够标识它的地址。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类似于邮政信箱),但和通常所说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接口是很不一样的。
3.服务
服务是指下层为紧向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也就是垂直的。对等实体在协议的控制下,使得本层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一定要注意,协议和服务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 。首先,本层协议的实现才能保证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到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另外,并非在一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称为服务。
可以这么讲。接口是 信息调用的出口 ,服务是 建立在 协议的基础上
⑷ 算法和协议的定义和区别是什么
算法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做的一系列的步骤。协议是为了双方达到某一目的而规定的一系列的规则。
⑸ 协议的概念定义
1969年12月,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投入运行,从此计算机网络发展进入新纪元。ARPANET当时仅有4个结点,分别在美国国防部、原子能委员会、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利亚。这4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仅有传送数据的通路是不够的,还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由这些规则明确所交换数据的格式及有关同步问题。人与人之间交谈需要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果语言不同则需要翻译,否则两人之间无法沟通。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过程和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过程非常相似,前者由计算机控制,后者由参加交谈的人控制。
计算机通信网是由许多具有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的节点互连而成的。要使整个网络有条不紊地工作, 就要求每个节点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有关数据格式及时序等的规则。 这些为实现网络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约定或标准就称为网络协议。协议是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而设计的约定或通话规则。
协议总是指某一层的协议。准确地说,它是在同等层之间的实体通信时,有关通信规则和约定的集合就是该层协议,例如物理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
网络协议,也可简称协议,通常由三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时序(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⑹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IP协议、NetBEUI、IPX/SPX协议。
1、TCP/IP协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
2、NetBEUI,即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
3,、IPX/SPX协议,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
(6)协议定义扩展阅读:
由于网络节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通常把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然后再将它们复合起来。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如下:
1、结构中的每一层都规定有明确的服务及接口标准。
2、把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
3、除了最高层外,中间的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又是下一层的用户。
⑺ 协议中的甲乙双方如何定义
法律上没有规定,全凭合同双方自己决定。只要合同的形式、内容均合法,谁是甲版方、谁是乙方都一样。权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是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标,在合同中主要是提出如何保证实现,并根据完成情况获取收益的一方。在合同过程中,甲方主要是监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自身需求的满足。在合同执行结束后,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资金或者其他,以获得自身需求所需要的东西。甲方乙方只是名称上的不同,代表合同订立的双方,在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合同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合同即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订立的才视为合法,如果订立的双方有明显的不对等地位,或有明显不利于其中一方的条款,则该方可申请该合同无效。
⑻ 合同的定义是指什么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护,合同双方自合同成立之日起受该合同的约束,也就是合同的约束力。
合同的约束力具体如下:
1、自成立起,合同当事人都要接受合同的约束;
2、如果发生情况变化,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应协商解除,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3、除不可抗力等法律规定的情况以外,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书是一种法律文书,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时,合同书就解决纠纷的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⑼ 合同的定义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 ,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合同(Contract),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
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
(9)协议定义扩展阅读:
合同自由:
所谓合同自由,又称契约自由,是指当事人有依合同负担义务并受强制之履行的自由。合同之精髓是当事人自由意志之汇合,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和公共秩序,每个人都享有完全的合同自由,这种自由被概括为著名的合同自由原则。
按照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自由地决定是否订立合同,自由地决定对方当事人,自由地决定合同的内容,自由地决定合同的形式。
也就是说,合同自由的范围包括订立合同的自由、选择对方当事人的自由、合同内容决定的自由及选择合同形式的自由四个方面,其核心和实质是由当事人的意思决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无效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合同已经成立
2、合同具有违法性
3、合同没有约束力
4、合同自始无效。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 格式条款及免责条款无效
7、 虚伪表示与隐匿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合同
⑽ 协议的定义
协议(来protocol)是一系列的步骤自: 它包括两方或多方,设计它的目的是要完成一项任务!
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正式描述。简单的说了,网络中的计算机要能够互相顺利的通信,就必须讲同样的语言,语言就相当于协议,它分为Ethernet、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协议。
协议还有其他的特点:
1 协议中的每个人都必须了解协议,并且预先知道所要完成的所有的步骤。
2 协议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同意并遵循它。
3 协议必须是清楚的,每一步必须明确定义,并且不会引起误解。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或通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