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st协议
A. 思科的生成树协议PVRST+和和RPVST+有什么区别找牛人解答,如果不懂得就不要进来误导人了
PVRST +是RSTP的增强功能,可与VLAN配合使用,以更好地控制网络中的流量。为网络中的每个活动VLAN维护一个单独的生成树,通过生成树的多个实例提供负载平衡,容错(因为一个生成树实例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生成树),并通过快速重新配置支持RSTP。
快速生成树是一种链路管理协议,它提供路径冗余,同时防止网络中不需要的环路,例如站点之间的多个活动路径。为了建立路径冗余,STP创建一个跨越扩展网络中所有交换机的树,强制冗余路径进入待机或阻塞状态。
要使以太网网络正常工作,两个站之间只能存在一条活动路径。桥接网络中的站之间的多个活动路径可以导致以太网帧可以无限循环的循环。STP可以在逻辑上打破这种循环,并防止循环流量堵塞网络。拓扑的动态控制在存在冗余或非预期的循环路径的情况下提供持续的网络操作。
B. cisco pvst+协议是否可以与H3C 的mstp协议平滑连接需要注意些什么
cisco pvst+与 H3Cmstp 连接 cisco交换机将H3C的设备看做一个生成树放在vlan1中。
cisco 也运行mstp多生成树协议就是了。
C. 华为 什么协议可以与思科pvst生成树协议对接
思科交换机默认的就是PVST,也就是基于每个VLAN的生成树协议,配置命令很简单,一条:版spanning-treemodepvst。就是说你将每个VLAN单独权看做一个生成树实例,进行生成树计算,我知道3560配置上册上对这块有详细讲解,但是是英文的材料,中文的话也有,如果需要我可以发给你。
D. 支持生成树协议的交换机、VLAN交换机和支持PVST的交换机中,哪些设备能解决出现的问题
1、主机1,发送arp会导致的问题:广播风暴。因为数据帧的目的地址是广播地址,不专可能在交换机的属MAC地址表中找到,所以交换机会将该帧复制多份从所以的其他端口向外发送,其他交换机收到后同样在mac地址表中找不到该广播帧的目的地址,只能再次泛洪,这样这个广播帧会在网络中被不停的复制、发送,直到网络瘫痪。可用生成树、vlan、PVST解决。
2、基于端口的、基于MAC的、基于协议的、基于子网的
3、spanning-tree enable 、spanning-tree priority 0 、spanning-tree priority 4096
4、switch1上所有端口都转发数据,因为switch1是根桥,根桥上所有的端口都是指定端口,都处于转发状态。switch3上f0/2端口不转发数据帧
E. 在思科三层交换机上配置实现PVST生成树协议,怎么配置,或者有教程最好,谢谢......
思科交换机默认的就是PVST,也就是基于每个VLAN的生成树协议,配置命令很简单,回一条:spanning-tree mode pvst。答
就是说你将每个VLAN单独看做一个生成树实例,进行生成树计算,我知道3560配置上册上对这块有详细讲解,但是是英文的材料,中文的话也有,如果需要我可以发给你。
F. 请问下STP、RSTP、PVST、PVST+的区别,通俗解释一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RSTP 快速生成树协议(rapid spaning tree protocol):802.1w由802.1d发展而成,这种协议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能更快的收敛网络。它比802.1d多了两种端口类型:预备端口类型(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类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PVST: Per-VLAN Spanning Tree(每VLAN生成树)
PVST是解决在虚拟局域网上处理生成树的CISCO特有解决方案.PVST为每个虚拟局域网运行单独的生成树实例.一般情况下PVST要求在交换机之间的中继链路上运行CISCO的ISL.
每VLAN生成树 (PVST)为每个在网络中配置的VLAN维护一个生成树实例。它使用ISL中继和允许一个VLAN中继当被其它VLANs的阻塞时将一些VLANs转发。尽管PVST对待每个VLAN作为一个单独的网络,它有能力(在第2层)通过一些在主干和其它在另一个主干中的不引起生成树循环的Vlans中的一些VLANs来负载平衡通信。
PVST+(Per VLAN Spanning Tree Plus,增强的按VLAN生成树) 是CISCO解决在虚拟局域网上处理生成树问题的另一个方案。PVST+ 允许CST (公共生成树)信息传给PVST,以便与其他厂商对在 VLAN 上运行生成树的实现方法进行操作。
PVST+支持在相同网络中同时存在CST和PVST,PVST+可以用802.1Q封装。PVST+在Catalyst 802.1Q trunks上是自动启动的。也是每个Vlan一棵STP。也可以实现第2层的负载均衡。PVST+分成3种类型的区域:PVST区域/PVST+区域/单生成树区域。
G. ccnp认证的主要协议
选择协议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Protocol)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路由选择协议(IS-IS)是由 ISO 提出的一种路由选择协议。它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在该协议中,IS(路由器)负责交换基于链路开销的路由信息并决定网络拓扑结构。IS-IS 类似于 TCP/IP 网络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ISO 网络包含了终端系统、中间系统、区域(Area)和域(Domain)。终端系统指用户设备,中间系统指路由器。路由器形成的本地组称之为“区域”,多个区域组成一个“域”。IS-IS 被设计来提供域内或一个区域内的路由。IS-IS与 CLNP、ES-IS 和 IDRP协议相结合,为整个网络提供完整的路由选择。
IS-IS路由使用两层路由体系。Level 1路由器只知道它们本区域中的拓扑,包括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而不知道区域以外的路由器以及目的地。Level 1路由器将去往其它区域的所有流量都转发给本区域内的一台 L2 路由器,该路由器知道 level 2 的拓朴,而不需要知道任何 level 1 的拓朴,除非 level 2 路由器也是该区域里的 level 1 路由器。
适合传送 IP 网络信息的 IS-IS 称之为综合 IS-IS (Integrated IS-IS)。在当前路由选择协议中, Integrated IS-IS 具有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它支持 VLSM 和快速收敛。另外它具有可伸缩性,能够支持大规模网络。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内部网关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专用于一个自治网络系统(比如:某个当地社区范围内的一个自治网络系统)中网关间交换数据流转通道信息的协议。网络IP协议或者其他的网络协议常常通过这些通道信息来决断怎样传送数据流。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内部网关协议分别是:路由信息协议(RIP)和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IGP有RIP、OSPF、IGRP、EIGRP、IS-IS等协议。(OSPF)。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 PVST: Per-VLAN Spanning Tree(每VLAN生成树)
PVST是解决在虚拟局域网上处理生成树的CISCO特有解决方案.PVST为每个虚拟局域网运行单独的生成树实例.一般情况下PVST要求在交换机之间的中继链路上运行CISCO的ISL.
每VLAN生成树(PVST)为每个在网络中配置的VLAN维护一个生成树实例。它使用ISL中继和允许一个VLAN中继当被其它VLANs的阻塞时将一些VLANs转发。尽管PVST对待每个VLAN作为一个单独的网络,它有能力(在第2层)通过一些在主干和其它在另一个主干中的不引起生成树循环的Vlans中的一些VLANs来负载平衡通信。 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 IP 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并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换句话说,当源主机不能动态知道第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时,HSRP 协议能够保护第一跳路由器不出故障。该协议中含有多种路由器,对应一个虚拟路由器。HSRP 协议只支持一个路由器代表虚拟路由器实现数据包转发过程。终端主机将它们各自的数据包转发到该虚拟路由器上。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是一种选择协议,它可以把一个虚拟路由器的责任动态分配到局域网上的 VRRP 路由器中的一台。控制虚拟路由器IP 地址的 VRRP 路由器称为主路由器,它负责转发数据包到这些虚拟 IP 地址。一旦主路由器不可用,这种选择过程就提供了动态的故障转移机制,这就允许虚拟路由器的 IP 地址可以作为终端主机的默认第一跳路由器。使用 VRRP 的好处是有更高的默认路径的可用性而无需在每个终端主机上配置动态路由或路由发现协议。 VRRP 包封装在 IP 包中发送。
使用 VRRP ,可以通过手动或 DHCP 设定一个虚拟 IP 地址作为默认路由器。虚拟 IP 地址在路由器间共享,其中一个指定为主路由器而其它的则为备份路由器。如果主路由器不可用,这个虚拟 IP 地址就会映射到一个备份路由器的 IP 地址(这个备份路由器就成为了主路由器)。 VRRP 也可用于负载均衡。 VRRP 是 IPv4 和 IPv6 的一部分。
VRRP(Virtual Router Re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是一种容错协议。通常,一个网络内的所有主机都设置一条缺省路由(如图3-1所示,10.100.10.1),这样,主机发出的目的地址不在本网段的报文将被通过缺省路由发往路由器RouterA,从而实现了主机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当路由器RouterA 坏掉时,本网段内所有以RouterA 为缺省路由下一跳的主机将断掉与外部的通信。VRRP 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它为具有多播或广播能力的局域网(如:以太网)设计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转发和交换等能力。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MPLS 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诸如 ATM 和 IP。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将 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它是现有路由和交换协议的接口,如 IP、ATM、帧中继、资源预留协议(RSV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等等。
MPLS 主要设计来解决网路问题,如网路速度、可扩展性、服务质量(QOS)管理以及流量工程,同时也为下一代 IP 中枢网络解决宽带管理及服务请求等问题。 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H. 为什么路由器上有spanning-tree的配置选项 这不是个二层的协议么
我来回答你的追问,spanning-tree mode mst这个命令式启用多生成树协议的。你用的是普通的pvst思科私有的每vlan生成树,版那个是自动权启用的。而至于spanning-tree vlan 1 这些指令是用来调整pvst用的。所以指令是全的,只不过不支持mst罢了。你的路由器比较初级吧。功能不全很正常。如果是高端一点的肯定就有了。
I. cisco私有协议有哪些
pim和igrp不是思科私有的,eigrp是思科私有的。但私有的协议也并不是别人不能用或者开发,私有只是和rfc相对而言的、没有标准化。比如hsrp是思科私有的,因为IETF接受了vrrp,就放弃了hsrp的标准化、即最后没有成为rfcxxxx。
J. 在cisco的交换机上怎么关闭PVST生成树协议
关闭生成树协议: spa mode pvst(关闭pvst生成树)
一、配置原则
1、我们第一件事情需要做的就是先确定一下根网桥,然后就根据网桥的ID(这主要是由MAC地址以及优先级两部分组成的);
2、然后就确定一下根端口.指定端口以及被动端口(这主要是由网桥ID,路径成本,端口优先级,端口ID来进行确定的);
3、最后大家就能够启用速端口以及上行端口这两部分了。
二、配置方法
1、首先先在VLAN上面启用生成树,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2、然后就需要建立根网桥,具体的方法如下:
直接建立根网桥,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root primary
通过修改优先级建立根网桥(根网桥在配置BPDU中设定TCN位,提示其他网桥快速清理MAC地址表。),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priority 24768(4096的倍数,值愈来愈小,优先级就愈来愈高.默认值是为32768的)
3、确定路径,选定根端口,具体的方法如下
大家能够通过修改一下端口成本,具体的命令如下:(注意这是在配置模式下面进行的)spanning-tree vlan 2 cost ***(100m是为19,10m是为100,值愈来愈小,路径就愈来愈优先)
当然啦大家也可以修改一下端口优先级,具体的命令如下:(注意这是在接口模式下面进行的)spanning-tree vlan 2 port-priority ***(0-255,默认值是为128)
4、可修改计时器(这是一个可选的操作)
修改一下HELLO时间,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hello-time **(1-10s,默认值是为两秒)
修改一下转发延迟的时间,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forward-time ***(4-30s,默认值是为15s)
修改一下最大老化的时间,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vlan 2 max-age ****(6-40,默认值是为20秒)
5、快速端口的配置,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portfast
6、上行端口的配置,具体的命令如下:spanning-tree uplinkfast
(10)pvst协议扩展阅读:
一、检查命令
1、检查一下HELLO的时间,转发延迟,最大老化的时间,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vlan2
2、检查端口具体的优先级,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interfacef 0/2 detail
3、根网桥的检查命令,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t-tree vlan2 detail
4、速端口的检查命令,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interfacef 0/2 detail
5、端口成本的检查命令,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n-tree interfacef 0/2detail
6、上行链路的检查命令,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summary
7、网桥优先级的检查命令,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eee vlan2 detail
8、生成树的检查命令,具体的命令如下:shows panning-tree summary
二、生成树端口有四种状态
1、阻塞状态:在这一种状态下面可以接收BPDU报文,然而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做的,这也包括了不能转发用户数据。
2、侦听状态:在这一种状态下面可以接收BPDU报文,并且还能够发送BPDU报文,但是也不可以学习到MAC地址的。简单来说,也就是接口正式开始启动。
3、学习状态:在这一种状态下面可以接收并且发送BPD报文,另外也可以学习MAC地址。除此之外还可以添加到MAC表里面,但是不有发送数据帧。
4、转发状态:在这一种状态下面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了,开始正常接收以及发送数据帧等。
注意事项: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从阻塞状态到侦听状态需要用时20秒,从侦听状态到学习状态需要用时15秒,从学习状态到转发状态需要用时15秒(在这里指的是默认情况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