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协议的作用
Ⅰ ARP 协议工作过程是什么
当一个基于TCP/IP的应用程序需要从一台主机发送数据给另一台主机时,它把信息分割并封装成包,附上目的主机的IP地址。然后寻找IP地址到实际MAC地址的映射,这需要发送ARP广播消息。
当ARP找到了目的主机MAC地址后,就可以形成待发送帧的完整以太网帧头。最后,协议栈将IP包封装到以太网帧中进行传送。如图所示,描述了ARP广播过程。
在图中,当主机A要和主机B通信(如主机A Ping主机B)时。主机A会先检查其ARP缓存内是否有主机B的MAC地址。如果没有,主机A会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包,此包内包含着其欲与之通信的主机的IP地址,也就是主机B的IP地址。
当主机B收到此广播后,会将自己的MAC地址利用ARP响应包传给主机A,并更新自己的ARP缓存,也就是同时将主机A的IP地址/MAC地址对保存起来,以供后面使用。
主机A在得到主机B的MAC地址后,就可以与主机B通信了。同时,主机A也将主机B的IP地址/MAC地址对保存在自己的ARP缓存内。
(1)arp协议的作用扩展阅读:
ARP协议的基本功能
在以太网协议中规定,同一局域网中的一台主机要和另一台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而在TCP/IP协议栈中,网络层和传输层只关心目标主机的IP地址。这就导致在以太网中使用IP协议时,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协议接到上层IP协议提供的数据中,只包含目的主机的IP地址。
于是需要一种方法,根据目的主机的IP地址,获得其MAC地址。这就是ARP协议要做的事情。所谓地址解析(address resolution)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
另外,当发送主机和目的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时,即便知道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两者也不能直接通信,必须经过路由转发才可以。所以此时,发送主机通过ARP协议获得的将不是目的主机的真实MAC地址,而是一台可以通往局域网外的路由器的某个端口的MAC地址。
于是此后发送主机发往目的主机的所有帧,都将发往该路由器,通过它向外发送。这种情况称为ARP代理(ARP Proxy)。
Ⅱ ARP的作用
arp协议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它的作用:
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
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
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1982年11月发布的RFC 826中描述制定。地址解析协议是IPv4中必不可少的协议,而IPv4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互联网协议版本(IPv6仍处在部署的初期)。
OSI模型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IP地址在OSI模型的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报头。
但由于发送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使用地址解析协议,可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2)arp协议的作用扩展阅读
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它的诞生使得网络能够更加高效的运行,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
ARP地址转换表是依赖于计算机中高速缓冲存储器动态更新的,而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更新是受到更新周期的限制的,只保存最近使用的地址的映射关系表项,这使得攻击者有了可乘之机,可以在高速缓冲存储器更新表项之前修改地址转换表,实现攻击。
ARP欺骗可以导致目标计算机与网关通信失败,更会导致通信重定向,所有的数据都会通过攻击者的机器,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Ⅲ ARP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arp(地址转换协议)
??arp是一个重要的tcp/ip协议,并且用于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实用arp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此外,使用arp命令,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ip地址对,你可能会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按照缺省设置,arp高速缓存中的项目是动态的,每当发送一个指定地点的数据报且高速缓存中不存在当前项目时,arp便会自动添加该项目。一旦高速缓存的项目被输入,它们就已经开始走向失效状态。例如,在windows nt网络中,如果输入项目后不进一步使用,物理/ip地址对就会在2至10分钟内失效。因此,如果arp高速缓存中项目很少或根本没有时,请不要奇怪,通过另一台计算机或路由器的ping命令即可添加。所以,需要通过arp命令查看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时,请最好先ping 此台计算机(不能是本机发送ping命令)。
常用命令选项:
arp -a或arp -g——用于查看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项目。-a和-g参数的结果是一样的,多年来-g一直是unix平台上用来显示arp高速缓存中所有项目的选项,而windows用的是arp -a(-a可被视为all,即全部的意思),但它也可以接受比较传统的-g选项。
arp -a ip——如果你有多个网卡,那么使用arp -a加上接口的ip地址,就可以只显示与该接口相关的arp缓存项目。
arp -s ip 物理地址——你可以向arp高速缓存中人工输入一个静态项目。该项目在计算机引导过程中将保持有效状态,或者在出现错误时,人工配置的物理地址将自动更新该项目。
arp -d ip——使用本命令能够人工删除一个静态项目。
Ⅳ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
答案是A。
地址解复析协议是IPv4中必不制可少的协议,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报头,但由于发送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可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4)arp协议的作用扩展阅读:
ARP协议的作用:
1、一个主机可以通过它来确定另一个主机是否设置了相同的IP地址,主机bsdi并不希望对此请求有一个回答,但是,如果收到一个回答,那么就会在终端日志上产生一个错误消息:"以太网地址:a:b:c:d:e:f发送来重复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警告系统管理员,某个系统有不正确的设置。
2、如果主机收到某个IP地址的ARP请求,而且它已经在接收者的高速缓存中,那么就要用ARP请求中的发送端硬件地址(如以太网地址)对高速缓存中相应的内容进行更新。
Ⅳ 简述arp协议和trunk的作用
地址解析协议来,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源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Ⅵ 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ICMP
您好,复很高心为您回答问题制。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属于OSI7层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协议。它提供两个基本功能:寻址和分段。寻址即常说的路由功能;分段是指对数据包的大小进行重新组装,以适应不同网络对包大小的要求。
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属于IPv4协议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其功能是将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MAC地址。
RARP协议(Reverse ARP,反向ARP协议),其功能是将MAC地址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
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它的功能是报告无法传送的数据包的错误,并帮助对这些错误进行疑难解答。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帮助。
Ⅶ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
ARP协议的作用:1.什么是ARP?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是个地址解析协议。最直白的说法是:在以太网中,当一个上层协议要发包时,有了该节点的IP地址,ARP就能提供该节点的MAC地址。2为什么要有ARP?OSI模式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只通过接口(layreinterface).IP地址在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协议在发生数据包时,首先要封装第三层(IP地址)和第二层(MAC地址)的报头,但协议只知道目的节点的IP地址,不知道其物理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得用ARP的服务。详细说明:Ø 在网络通讯时,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而数据包首先是被网卡接收到再去处理上层协议的,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硬件地址与本机不符,则直接丢弃。因此在通讯前必须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ARP协议就起到这个作用Ø 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48位的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ARP(地址解析)模块的功能为这两种不同的地址形式提供映射:32位的IP地址和48位的以太网地址一.ARP报文各字段含义:ARP报文字段总共有28个字节1.硬件类型:占2个字节,表明ARP实现在何种类型的网络上。Ø 值为1:表示以太网。2.协议类型:占2个字节表示要映射的协议地址类型
Ⅷ 网络里面ARP协议作用是什么
简单说,ARP 是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简称。其作用是:根据主机的 IP 地址得到 MAC 地址。
Ⅸ arp是什么协议,简述其在tcp/ip协议栈中的主要作用
在局域网内通信时,需要知道对方的MAC地址,才能把报文发送到正确的机器版。arp的功能就是通过广播的权方式,获取每个主机的MAC地址。
您可以在命令行里敲命令arp
-a,就可以看到通过arp协议获取并缓存在本地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Ⅹ ARP 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地址解析协议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1982年11月发布的RFC 826中描述制定。 [1] 地址解析协议是IPv4中必不可少的协议,而IPv4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互联网协议版本(IPv6仍处在部署的初期)。
OSI模型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IP地址在OSI模型的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报头,但由于发送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使用地址解析协议,可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