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识产权论文
1. 高分求关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的论文
不回复。自己好好学习哈。
免费知识产权法律咨版询就到法权帮网 http://www.fabang.com/ask/browser.php?tid2=21
2. 2000字关於知识产权的论文
知识产权(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主要分类有: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
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最近几年才变得常见。简称IP。
3. 知识产权心得体会 论文
知识产权的称谓来源于18世纪的德国(注3),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的主要是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弟,这一学说被广泛传播,得到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注4)。对我国来说,知识产权是个外来语,是对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一种翻译。从国际上看,对规范知识产权领域立法、执法和一般民事行为影响重大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本身并未给知识产权下概括性的定义,它们只是规定列举了知识产权应当包括的范围和权利种类。对于条约和法律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规定了权利的具体范围和如何调整此种权利关系、保护此种权利的实现,也就完成了任务。而此种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排除了应当在理论上在深入对其认识的基础上给予其合适的理论概括,包括赋予其准确的概念.由于国际上有专门制定和操作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谈判和各种理论观点对我国影响颇深。我们在分析当今各类被通称为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应当首先着力把握被知识产权所保护众多对象的本质,既注意保护对象的整体本质,又要注意每一类保护对象与它对象的本质差别;然后(或同时)掌握其整体和每类所保护的确切范围,并将其本质和范围两者结合起来,以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知识产权及其概念。
4. 求一篇《知识产权的案例和分析》的论文2000字左右
中国知识产权案件审判:“透明”助推“精细” 2007年09月07日 09:36 来源:人民日报 9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大的法庭——第一法庭,一起无效专利再审案件正在审理。旁听席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100余名审查员神情专注。 在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公众旁听已成为常态,旁听席上时常还能看见外国人的身影。 知识产权审判的“窗口”,还有一扇开在互联网。2006年3月10日,“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正式开通,截至今年9月5日,共有26633份已生效的民事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上网,并以月均近1600份的速度增加。业内人士评价说,文书说理性明显增强。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说,中国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正在经历一个从“粗”到“精”的飞跃。日益提高的“透明度”,则是催化剂,让这个“飞跃”提速。 以庭审“精细化”适应“透明”要求 “法官很会抓重点!法庭调查前,他们归纳出‘四个焦点’,这样双方当事人就不跑题了。”旁听完案件,专利复审委的审查员杜微科这样点评。他已不是第一次旁听专利案件庭审,还曾出庭应诉过。在他眼中,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力度在加大,水平也在提高,审判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参加旁听的审查员余心蕾也很有感触。她说,“阳光”下的审判,有利于公众对司法的监督,增强了司法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今天开庭的这起专利再审案,蒋志培担任审判长。庭上,发问、倾听,他游刃有余。今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案件开庭几乎每场都有不少人旁听,法官们已经习惯了在一双双专注的眼睛下审案。 增强透明度,是中国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一直坚持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多次强调,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保障包括外国人在内的社会公众能够旁听。他还要求,选择有影响的案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代表性人士旁听庭审。 要适应“透明”的要求,蒋志培认为,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要做到“精细化”,一要抓事实。原告的权利及范围,被告是否侵权、程度如何,涉案的技术问题,法官都要查清楚;二要抓程序。让当事人双方充分辩论,让证据说话,程序保障审判的客观公正;三要抓损害赔偿额计算。尽量查清侵权带来的损害,使侵权人付出应付的代价。 今天这起案件,是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受理的65起知识产权再审案中的一起。这个数字,已相当于去年全年受理的知识产权再审案件数的88%。蒋志培说,上级法院加大对下级法院的监督进一步保障司法公正,也是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精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案件“粗审”现象必须改变 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大幅持续上升。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全国地方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年均增长17.06%;2007年上半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8405件,同比上升22.02%。 新类型案件也不断涌现,涉及诉前临时措施、网络著作权和网络域名、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反垄断等内容。 “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法官审案带来挑战。”蒋志培说。 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审判,蒋志培认为知识产权诉讼存在“三粗”:一些当事人及代理人诉讼能力不高,对专业技术及相关法律缺乏相应的素养;一些法院审理过程较粗,有的事实审查不够准确,有的质证不够严密,还有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够深入;一些判决文书质量不高,比如,裁判理由说理不够充分,论证不够严密;事实归纳不够,证据简单罗列;引用法律条文不准确等。 蒋志培认为,无论是加入WTO后来自国际上的外力,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压,“粗审”现象都必须尽快改变,必须尽快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精细化”。好在知识产权的审判队伍基础比较好。全国法院单设知识产权庭172个,专设知识产权合议庭140个,共有知识产权法官1667人,审判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当然,精细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不容易作弊。”他补充说。 裁判文书公开让法官更慎重 一份裁判文书,是司法最终的产品。 蒋志培说,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精细化”,除了庭审外,判决书是另一大突破口。文书要精,要叙事清楚、说理透彻,全面展示论证过程,真正保障当事人对裁判理由的完整知情权,并同时上网公开。一句话,要切实体现“辨法析理、胜败皆明”。 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提供全国统一的文书公开平台。按照要求,全部生效的民事知识产权裁判文书要及时上网公开,知识产权刑事和行政裁判文书也将逐步实现全面上网公开。 案例,是活的法律。参加旁听的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员杜微科认为,它可以直接告诉公众法律保护什么,告诉法律界司法的方向是什么,更好地体现法律的预见性。 裁判文书公开,对法官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压力。“只要有这个要求,法官就会更慎重!便于全社会监督。”蒋志培说。 用“精细审判”带动“精细诉讼” 法官、被告、原告,是诉讼的“三角”。蒋志培认为,首先要推动“精细审判”——审理过程精细,文书制作精细,审判结果公正。通过这种“精细”审判,同步带动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提高诉讼水平。“如果双方在法庭上被法官一问,都没词,这样的审判也精细不了。” 同样的互动,还体现在法院和社会公众的关系上。比如知识产权司法文件的起草,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所有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都要广泛听取各地法院、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将草案上网公布向社会广征意见,通过后,也会及时通过媒体或者网络予以公开。 蒋志培说,这种基于“透明度”的良性互动,让知识产权从“精细审判”走向“精细诉讼”。由此,整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吴兢) 【编辑:邱观史】 图片报道 更多>> 图:“政坛帅哥”阿披实当选泰国总理 毛泽东演员网选出结果 河南一法官夺冠 图集:2008年度十大疯狂
5. 我需要一篇关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论文 不需要太长 1000字即可 文章通俗易懂
中美知识产权问题: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 ,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在 21 世纪 ,中美两国对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示。中国从1979年开始对内搞活经济、 对外开放的同时进行法制建设 ,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 ,用 20 多年时间走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 100 多年所走过的立法路程 ,而且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美国依赖其政治、 经济、 军事实力、 甚至法律制度对世界施加影响 ,企图使当今时代成为美国时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 “对美国法律的接受就等于承认现在是美国时代。 ” 〔1〕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方面 ,美国依托其科技发达的优势 ,要求扩大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甚至影响了一些国际公约的部分内容 ,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中国 ,提出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责难 ,并通过贸易报复的威胁来使其知识产权产生域外效力 ,甚至提出了所谓的 “国际化标准” 问题。美国常常以人权问题干涉中国的内政 ,以知识产权问题威胁或遏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以所谓的观念自由来企图 “西化” 中国。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方面 ,中美在贸易上经常发生争端。由于两国在历史文化、 经济结构、 法律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实力等方面的不同 ,知识产权的制度也必然存在着重大的差异。由于两国经常因知识产权问题引发纠纷 ,人们希望对于中美两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比较 ,以深层次了解两国之间纷争原因 ,通过比较而得出相应的启示。
1,中美两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平等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经历了 20 多年的敌对阶段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后 ,才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但是从 1989 年“六四” 以后 ,则出现了多次严重的问题。中美关系受到政治、 经济、 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中国的对美政策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对美关系上致力于发展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正是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使得中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有西方学者认为 ,在一个已成为多极的世界中 ,中国是一个大国 ,它将对美国目前为全球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提出挑战 , “中国是亚洲惟一行动自由的国家 ,亦是该地区惟一能够真正与白宫主子和五角大楼的老板们平起平坐的国家。近年来 ,人们看到欧洲各国的商务代表及政治领导人不停地穿梭于北京。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争取合同;嘴上只挂着一个口号:不要得罪中国人。中国为什么不利用这种意外收获呢 ? 现在该轮到他们将 ‘不平等合同’ 强加给其伙伴了。 ” 〔2〕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各项原则 ,在“增进了解 ,扩大共识 ,发展合作 ,共创未来” 的战略方针指导下 ,中国积极发展对美关系。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眼里 ,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但同时美国又是一个霸气十足的国家。(二)美国的对华政策11美国政治阵营思潮影响下对华的敌对政策美国长期以来的反共宣传 ,将社会主义和法西斯、 独裁等同起来 ,形成了某些美国人的中国观中 ,视中国为 “坏国”,甚至认为 “一个新的邪恶帝国正在出现 ,它的国名是中国” 。 〔3〕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和传统观念 ,促使美国应验这样一个预言:将中国当成一个不可避免地抱有敌意和危险的国家来加以对待。因此 ,美国希望通过和平演变 ,使中国成为其政治上的同盟。美国的 《纽约时报》 在1997年 1 月 30 日发表一篇题为 “柏林墙与中国” 的社论中说道: “克林顿总统本周预言 ,自由终将在中国取得胜利 ,就像当年自由使柏林墙倒塌一样。 ” 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各种手段 ,使得中国成为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体系的一员。甚至有自由主义者声称: “把中国与俄罗斯吸收到世界资本主义的怀抱 ,是促进大国关系稳定、 世界繁荣与和平的最佳途径。 ” 〔4〕 出于政治阵营需要 ,美国对华的政策长期以来是 “谋求促进中国出现从共产主义到民主制度广泛的、 和平的演变” 。 〔5〕政治上的敌对态度 ,必然造成美国对中国各方面的敌视 ,对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也必然地产生不切合实际的指责情绪。21美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对华遏制和利用政策1990 年以来 ,美国国会部分议员以所谓的人权、 贸易逆差、 敏感武器扩张、 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力、 中国产品倾销、 市场准入等问题为借口 ,多次提出议案试图取消或者有条件地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当西方其他国家政府都在积极主动地帮助本国工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 ,美国政府才意识到 ,用取消最惠国待遇来制裁中国最终会导致自己在中国市场中丧失希望所得到的利益。布什总统明确提出: “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 ,中国是一个竞争对手。 ” 〔6〕美国认为 ,通过寻求中国加入全球经济贸易体系 ,不但可以使中国享受到 “公共财货” ( Publicgoods)所带来的好处 ,从而缓解其对既存秩序的 “不满”,而且可以借助多国的力量来束缚住中国这条正在腾飞的巨龙 ,使其 “融入国际社会” 。因此 , “遏止” 与 “利用”,有条件地同意中国加入世界组织和当今国际体系 ,并准予中国在其中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 ,是美国长期以来在经济上对华的政策导向。31美国的霸权外交政策美国以武力和 “良知” 为基础的霸权主义和德行并非自今日始 ,从这个民族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整个美国民族不可分离。美国相信的是 “上帝、 金钱和枪杆子”,军事上的强大导致了政治上的霸权 ,也必然导致在经济领域的蛮横无理。18 世纪欧洲的启蒙主义思想的传入 ,以及艰苦卓绝的反英独立斗争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以及先于欧洲创建的共和国体制 ,使美国人有理由认为自己就是 “上帝的选民”,形成了强烈的种族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美国的价值观纵深渗透 , “经济、 安全、 人权” 成为其未来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当今世界似乎没有一处不关乎到美国的利益” 。 〔7〕美国所强调的 “市场民主” 和 “世界新秩序”,都是必须以符合美国利益为前提的 ,可以说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迫切渴望做包括政治、 军事、 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全球综合的主宰。在多极发展的世界中 ,面对着美国的霸权 ,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 ,它们越来越想把老卡顿的著名斥责 “见鬼去吧 ,美利坚 !” 变成自己的斥责。 〔8〕“中国威胁不了美国 ,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成威胁自己的对手” 。 〔9〕但是在美国人眼里 ,总认为中国需要美国的程度大于美国需要中国的程度。克林顿 1998 年 6 月访华期间在北大发表演讲时说 ,中国在 21 世纪成为一个强国具有什么意义 ? 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在经济上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 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在文化方面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 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将能够在解决世界问题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 或者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能够以某种形式或方式主宰你们的邻国 ,而不管邻国是不是愿意 ? 这是每一个伟大的国家都必须作出的决定。 〔 10〕美国害怕中国的强大 ,但矛盾的是美国又担心中 。
6. 请问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的特征是什么详细的。。不要是简略的几点啊。。写论文啊。。。
帮你】
写的。
7. (论文相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法律问题
【1】一般的论文动不动就从概念、特征、意义几个角度去说,等把这几方面说完了,论文估计字数都已经差不多了,这不是所谓的“论文”而是一道简答题了。这么写不是在论文研究,是在整理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2】建议你可以从具体案件出发,通过典型案例折射出的知产国际保护的问题角度进行阐述,具体可以:简单阐述国际保护法律问题产生的背景、影响--详述知产国际保护问题的表现,兼述原因--阐述问题解决之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