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版权产权 » 大悲咒版权方

大悲咒版权方

发布时间: 2021-02-26 09:14:39

⑴ 为什么《大悲咒》每次得念7遍或21遍呢

在佛法当中,七是个因缘比较广大的数字,故诵经持咒不用三遍,即用7遍、21遍、49遍、108遍等!

这个是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当然是诵得越多作用越大,越好了!


主要看你心想要什么,无妄想,不酒不肉,念咒可助入定,其他繁文缛节皆为外像。但如果你想要大悲咒灵验的话,则各家有各言,下面给大家分享持诵大悲咒的一些基本诀窍。

1、持咒时,若默念可以不出声,但舌头和嘴唇要微动,称为金刚持念,如果舌头嘴唇都不动,只是心里默念容易伤血,大声念时间长了伤气。

2、心念耳闻,就是心里听着默念的咒音,注意力放在听闻上,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一有妄想杂念,马上警觉,继续听闻咒音。

3、不要做任何神秘期待妄想。不做任何观想,这样比较保险。如果出现境界见光见佛,不去理会,不去攀缘,那是过路风景,切记切记!只是静静的听闻咒音,由观听咒音,而入观音法门。

4、可以打坐持咒,训练定力。能坐住两个小时最好,三年如此,道心就不易退失了,坚持不懈的韧劲更是一笔人生财富。三四十分钟的打坐只可以算作养生,因为没有突破疼痛这关。曾推荐几位平时打坐都两个小时以上的念大悲咒,打坐时妄念会很少,感觉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还有点意犹未尽。

5、不要疑神疑鬼。魔从心造,妖由人兴。神神秘秘神经兮兮的最后会害了自己的。有点风吹草动也别自己吓自己。特别敏感的人不适合晚上闭灯打坐。要把持咒作为专注力定慧力的训练。

6、念起即觉。妄念一起,马上觉知,不压不随,即不去打压不去攀缘,不去理会。专注的持咒,一有妄想马上警觉,听闻咒音。一旦咒音听不清了,正是打妄想呢。

平时也要注意念起即觉,不怕妄念起,就怕觉照迟,能做好念起即觉,烦恼马上能少一半。

7、专门时间持咒时,万缘放下,死心塌地。别惦记这个挂念那个。即便发心为某人某事持咒,发心过后就万缘放下死心塌地的持咒,如此才能更加相应。

⑵ 大悲咒法门的修持方法,

《大悲咒》修持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先选择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在房间的南方悬挂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画像,在房间的坐东西向悬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形象(观世音菩萨其他显像次之也可)悬挂五色幡,鲜花、燃灯、斋食、供养。准备一条用蓝色、红色、紫色、白色、橙色合成的五色线。
第二步:必须斋戒(忌房事)沐浴、穿新衣(或者现有中最好的衣服作为道衣)之后方可入此道场,出道场时必须脱下该衣服,回来后再穿上。
第三步:洒净。在房间用净水咒21遍洒向周边。
第四步:供养。在观世音菩萨像前。先敷具倚立。当念一切三宝。及法界众生。与我身心无二无别。诸佛已悟众生尚迷。我为众生翻迷障故。礼事三宝。作是念已口当唱言。
一切恭谨。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礼已。烧香散华。首者唱)是诸众等各各胡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至此想云。我此香华遍十方。以为微妙光明台。诸天音乐天宝香。诸天肴膳天宝衣。不可思议妙法尘。一一尘出一切尘。一一尘出一切法。旋转无阂互庄严。遍至十方三宝前。十方法界三宝前。悉有我身修供养。一一皆悉遍法界。彼彼无杂无障阂。尽未来际作佛事。普熏法界诸众生。蒙熏皆发菩提心。同入无生证佛智。想已云)供养已一切恭谨。
第五步:请三宝诸天(行者运心。普供养已。胡跪烧香。当念三宝。虽离障清净。而已同体慈悲。护念群品。若能三业致请。必不来而来。拔苦与乐。肰须至诚逐位殷勤三请。必有感降唱云)。
一心奉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过去无量亿劫千光王静住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过去九十九亿殑伽沙诸佛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过去无量劫正法明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十方一切诸佛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贤劫千佛。三世一切诸佛世尊
一心奉请。南无广大圆满无阂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想云。法性如空不可见。常住法宝难思议。我今三业如法请。唯愿显现受供养。次位亦尔)
一心奉请。南无观音所说诸陀罗尼。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一心奉请。南无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运想如佛。但改云观世音菩萨亦如是。下去菩萨声闻随位改之)
一心奉请。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总持王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摩诃迦叶。无量无数大声闻僧
一心奉请。善吒梵摩瞿婆伽天子。护世四王。天龙八部童目天女。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树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风神土神。山神地神。宫殿神等。及守护持咒。一切天龙鬼神各及眷属。
唯愿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千光王静住如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移本际平等慈熏。来降道场证我行法。
广大圆满无阂大悲心。总持秘要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乘本愿力来到我前。神咒加持顿消三障。大势至菩萨总持王等诸大菩萨。摩诃迦叶诸大声闻。同运慈悲俱时来降。
梵释四王诸天八部。随我请来。坚守道场拥护持咒。却诸魔障示现吉祥。令我所修不违本愿。
六赞叹伸诚(本经无赞叹偈。欲取他经。恐与咒体及表报相小有参差。故辄依经略述赞之)
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
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辨才现生求愿。皆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伸述诚恳。随其智力如实说之。然所求之事。不可增长生死。所运之心。必须利益群品。唯在专谨方有感通。慎勿容易。
七作礼(行者应念三宝。体是无缘慈悲。常欲拔济一切众生。但为无机不能起。应我既再三奉请。纵非目击冥应不虚。故须作已降之想烧众名香。五体投地。礼上所请三宝。唯诸天鬼神不须致礼。若至大悲心咒及观世音菩萨。各须三礼。此之人法是道场主故唱云)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如前请中三宝诸位。皆须五体投地勤重致礼。礼佛想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至礼阿弥陀云。即云阿弥陀佛影现中云云。礼法想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礼僧准上礼佛。但改为菩萨等。唯礼观音云。为求灭障接足礼。此是忏悔主故)。
八发愿持咒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经云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行者想身对此佛菩萨前称念尊名唯在哀切。如遭焚溺求于救济。若时促略称七遍。若时稍宽多称无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称念讫云)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辨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阂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口*耶](一)南无阿[口*梨][口*耶](二)婆卢羯帝烁钵啰[口*耶](三)菩提萨哆婆[口*耶](四)摩诃萨哆婆[口*耶](五)摩诃迦卢尼迦[口*耶](六)唵(七)萨皤啰罚曳(八)数怛那怛写(九)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利[口*耶](十)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十一)南无那啰谨墀(十二)醯唎摩诃皤哆沙咩(十三羊鸣音)萨婆阿他豆输朋(十四)阿逝孕(十五)萨婆萨哆那摩婆伽(十六)摩罚特豆(十七)怛侄他(十八)唵阿婆卢醯(十九)卢迦帝(二十)迦罗帝(二十一)夷醯唎(二十二)摩诃菩提萨埵(二十三)萨婆萨婆(二十四)摩罗摩罗(二十五)摩醯摩醯唎驮孕(二十六)俱卢俱卢羯懞(二十七)度卢度卢罚阇[口*耶]帝(二十八)摩诃罚阇耶帝(二十九)陀罗陀罗(三十)地利尼(三十一)室佛啰耶(三十二)遮罗遮罗(三十三)摩摩罚摩罗(三十四)穆帝囇(三十五)伊醯伊醯(三十六)室那室那(三十七)阿罗嘇佛罗舍利(三十八)罚沙罚嘇(三十九)佛啰舍耶(四十)呼嚧呼嚧摩啰(四十一)呼嚧呼嚧醯利(四十二)娑罗娑罗(四十三)悉利悉利(四十四)苏嚧苏嚧(四十五)菩提夜菩提夜(四十六)菩驮夜菩驮夜(四十七)弥帝利夜(四十八)那罗谨墀(四十九)地唎瑟尼那(五十)波夜摩那(五十一)娑婆诃(五十二)悉陀夜(五十三)娑婆诃(五十四)摩诃悉陀夜(五十五)娑婆诃(五十六)悉陀喻艺(五十七)室皤罗耶(五十八)娑婆诃(五十九)那罗谨墀(六十)娑婆诃(六十一)摩罗那罗(六十二)娑婆诃(六十三)悉罗僧阿穆佉耶(六十四)娑婆诃(六十五)娑婆摩诃悉陀夜(六十六)娑婆诃(六十七)者吉罗阿悉陀夜(六十八)娑婆诃(六十九)波陀摩羯悉哆夜(七十)娑婆诃(七十一)那罗谨墀皤伽罗[口*耶](七十二)娑婆诃(七十三)摩婆利胜羯罗夜(七十四)娑婆诃(七十五)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口*耶](七十六)南无阿唎[口*耶](七十七)婆嚧吉帝(七十八)烁皤啰夜(七十九)娑婆诃(八十)悉殿都(八十一)漫哆罗(八十二)跋陀耶(八十三)莎婆诃(八十四)
注:念诵21遍。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华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第九步:忏悔 行者诵咒毕。当念一切缘障皆由宿因。过去今生与诸有情。何恶不造罪累既积。世世相逢为冤为亲为障为恼。若不忏悔。无由解脱道法不成。故须披陈哀求三宝为我灭除。经云。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种种恶业。法华三昧云。业性虽空果报不失。颠倒因缘起诸重罪。流泪悲泣口宣忏悔。
(应心念言。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由与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今对观音十方佛前。普为众生归命忏悔。唯愿加护令障消灭。念已唱云)。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唱已。五体投地心复念言。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外加恶友。不随喜他一毫之善。唯遍三业广造众罪。事虽不广恶心遍布。昼夜相续无有间断。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故于今日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勤策三业翻昔重过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遍断众恶唯愿观音。慈悲摄受想讫唱云)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现前一心本具千法。皆有神力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舍识无始闇动。障此静明触事昏迷。举心缚着。平等法中起自他想。爱见为本身口为缘。于诸有中无罪不造。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戒破斋毁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合堕三涂。备婴万苦复于现世众恼交煎。或恶疾萦缠他缘逼迫。障于道法不得熏修今遇。
大悲圆满神咒。速能灭除如是罪障。故于今日至心诵持。归向。
观世音菩萨及十方大师。发菩提心修真言行。与诸众生发露众罪。求乞忏悔毕竟消除唯愿。
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千手护持千眼照见。令我等内外障缘寂灭。自他行愿圆成。开本见知制诸魔外。三业精进修净土因。至舍此身更无他趣。决定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亲承供养大悲观音。具诸总持广度群品。皆出苦轮同到智地。忏悔发愿已。归命礼三宝(起礼一拜)。
次当如法旋绕。或三或七(欲旋绕时。先须正立想此道场如法界。十方三宝畟塞虚空。以次回身旋绕法座。十方三宝心性寂灭。影现十方心想如梦。梵声如响勿令心散。口唱云)
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千光王静住佛南无广大圆满无阂大悲心大陀罗尼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总持王菩萨(或三称或七称。旋绕已还至像前。三自归)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阂。和南圣众。
第十步:修持结束。顶礼后推出。
注意事项:该修持方法必须连续坚持21天,每天21遍。每天修持完毕之后用五色线打一个结,完毕之后将该线系挂在脖子上。其间忌食葱、蒜、韭菜、洋葱等五辛之物,不准吃肉、不准饮酒、不准有性行为,必须注意身口意的清静。
世间杂志社光亮居士整理

⑶ 大悲咒原唱是谁

《大悲咒》从印度传过来的,时间太久,原唱不知道是谁了,但很多人都翻唱了大悲咒。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所代表的,即是以“大悲”著称的“观世音菩萨”自身。此咒出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3)大悲咒版权方扩展阅读:

流行本的形成:现今流行的“伽梵达摩”经本,是“伽梵达摩”在“于阗”所翻译,之后即回国。本经是从于阗通过抄写而不断传到内地,其翻译并非官方组织的译经,而是民间的抄写流传。

本经原梵本已不存在,现今的流行本多以《大正藏》为底本,而《大正藏》此伽梵达摩经本是以《明藏》为底本,但此版本已是极晚期的版本。本经因传抄广泛,导致在抄写过程形成越来越多的错误并不断演变扩大。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些地方的改变已完全影响了原来的梵文音貌。这些变化并非某梵本的出现被修改,而是原译本不断传抄而形成。所以不存在早期本的缺失或遗漏,而早期的版本才是真实状况。

⑷ 大悲咒是哪个·佛经里的

佛以慈悲为本,要是用智比过了慈悲,这个斗智就不正确。慈悲是总纲,别的理论法则要围绕着这个总纲。

⑸ 大悲咒歌词什么意思 大悲咒这名是什么意思,还有歌词是什么意思

名称意思:

大悲:慈悲仁爱之意。咒,就是佛教中真言。听闻或者念诵,都很吉祥,都利益无穷。其实佛教里谈到悲,往往与“慈悲”一体,慈悲,是佛教特有的名词(和我们平时理解的不一样),粗浅的理解就是“拔苦得乐”,去除你的痛苦,让你得到真正的安乐;

所以大悲咒也是观音菩萨全部心灵和愿力的体现,犹如慈母般的关怀众生的伟大人格。

全文释义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於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

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於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

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罣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沈沦在无边执著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於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於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得能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

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於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

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

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盘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

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於听闻佛法之後,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

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

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愿诚心诵持此真言者,皆得涅盘。

大悲咒为任何学佛者所必修,犹金钱为世人所必具,此咒能圆满众生一切愿望并治八万四千种病。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於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诚。

大悲咒84句,但是其中83句都是观世音菩萨在不同的劫数、不同的世界国度显现的不同的化身的名称,每一句都在呼唤观世音的不同的名称,产生不同的加持,最后以“大悲”合一,产生强大的加持力。

听闻持诵《大悲咒》,可以灭除累劫重罪障难,获得一切安乐圆满,乃至成就无量功德善法。

依《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说,《大悲咒》所具有的大方便威神力,是不可思议且叹莫能尽的。

(5)大悲咒版权方扩展阅读

名称来历: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的功课之一。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于虔心持诵《大悲咒》以自利利他、护持佛法。

《大悲咒》的“相貌”,即是《大悲咒》的真实义,也是观世音菩萨大悲法门的真实义和修行准则。


    参考资料


    网络—大悲咒

⑹ 大悲咒全文翻译

大悲咒 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八十四句) 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原文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⑺ 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1)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2)
ná mó ·ā lì yē。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3)
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
菩提萨埵婆耶。(4)
pú tí sà ǒ pó yē。
摩诃萨埵婆耶。(5)
mó hē sà ǒ pó yē。
摩诃迦卢尼迦耶。(6)
mó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唵。(7)
ōng。
萨皤啰罚曳。(8)
sà pó là fá yì。
数怛那怛写。(9)
shù dá nā dá xià。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10)
ná mó xī jí lì ǒ·yī méng ā lì yē。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11)
pó lú jí dì·shì fó là léng tuó pó。
南无·那啰谨墀。(12)
ná mó·nā là jǐn chí。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13)
xī lì mó hē pó ō shā miē。
萨婆阿他·豆输朋。(14)
sà pó ā tuō·dòu shū péng。
阿逝孕。(15)
ā shì yùn。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16)
sà pó sà ō·ná mó pó sà ō·ná mó pó qié。
摩罚特豆。(17)
mó fá tè dòu。
怛侄他。(18)
dá zhí tuō。
唵·阿婆卢醯。(19)
ōng。·ā pó lú xī。
卢迦帝。(20)
lú jiā dì。
迦罗帝。(21)
jiā luó dì
夷醯唎。(22)
yí xī lì。
摩诃菩提萨埵。(23)
mó hē pú tí sà ǒ
萨婆萨婆。(24)
sà pó sà pó。
摩啰摩啰。(25)
mó là mó là。
摩醯摩醯·唎驮孕。(26)
mó xī mó xī·lì tuó yùn。
俱卢俱卢·羯蒙。(27)
jù lú jù lú·jié méng。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28)
dù lú dù lú·fá shé yē dì。
摩诃罚阇耶帝。(29)
mó hē fá shé yē dì。
陀啰陀啰。(30)
tuó là tuó là。
地唎尼。(31)
dì lì ní。
室佛啰耶。(32)
shì fó là yē。
遮啰遮啰。(33)
zhē là zhē là。
么么·罚摩啰。(34)
mó mó·fá mó là。
穆帝隶。(35)
mù dì lì。
伊醯伊醯。(36)
yī xī yī xī。
室那室那。(37)
shì nā shì nā。
阿啰嘇·佛啰舍利。(38)
ā là shēn·fó là shě lì。
罚娑罚嘇。(39)
fá suō fá shēn。
佛啰舍耶。(40)
fó là shě yē。
呼卢呼卢摩啰。(41)
hū lú hū lú mó là。
呼卢呼卢醯利。(42)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娑啰娑啰。(43)
suō là suō là。
悉唎悉唎。(44)
xī lì xī lì。
苏嚧苏嚧。(45)
sū lú sū lú。
菩提夜·菩提夜。(46)
pú tí yè·pú tí yè。
菩驮夜·菩驮夜。(47)
pú tuó yè·pú tuó yè。
弥帝利夜。(48)
mí dì lì yè。
那啰谨墀。(49)
nā là jǐn chí。
地利瑟尼那。(50)
dì lì sè ní nā。
婆夜摩那。(51)
pó yè mó nā。
娑婆诃。(52)
sā pó hē。
悉陀夜。(53)
xī tuó yè。
娑婆诃。(54)
sā pó hē。
摩诃悉陀夜。(55)
mó hē xī tuó yè。
娑婆诃。(56)
sā pó hē。
悉陀喻艺。(57)
xī tuó yù yì。
室皤啰耶。(58)
shì pó là yē。
娑婆诃。(59)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60)
nā là jǐn chí。
娑婆诃。(61)
sā pó hē。
摩啰那啰。(62)
mó là nā là。
娑婆诃。(63)
sā pó hē。
悉啰僧·阿穆佉耶。(64)
xī là sēng·ā mù qié yē。
娑婆诃。(65)
sā pó hē。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66)
sā pó mó hē·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7)
sā pó hē。
者吉啰·阿悉陀夜。(68)
zhě jí là·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9)
sā pó hē。
波陀摩·羯悉陀夜。(70)
bō tuó mó·jié xī tuó yè。
娑婆诃。(71)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72)
nā là jǐn chí·pó qié là yē。
娑婆诃。(73)
sā pó hē。
摩婆利·胜羯啰夜。(74)
mó pó lì·shèng jié là yè。
娑婆诃。(75)
sā pó hē。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76)
ná mó hé là dá nā·ō là yè yē。
南无阿利耶。(77)
ná mó ā lì yē。
婆嚧吉帝。(78)
pó lú jí dì。
烁皤啰夜。(79)
shuò pó là yè。
娑婆诃。(80)
sā pó hē。
唵·悉殿都。(81)
ōng·xī diàn dū。
漫多啰。(82)
màn ō là
跋陀耶。(83)
bá tuó yě。
娑婆诃。(84)
sā pó hē。

⑻ 大悲咒谁写的啊 也就是谁创作的啊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大悲心陀罗尼经 》 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

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

略称千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

现时流通之大悲咒,即此经宣说之咒语。大悲咒在我国甚具灵验,广为佛子所奉持。以大悲咒所加持之水,称为大悲水,为我国佛子所常服。有关大悲咒之经典,除上述译本之外,另有金刚智、不空等人所译,俱载于大正藏第二十册。

(8)大悲咒版权方扩展阅读:

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师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旛。周匝悬列。

尔时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与无央数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是灌顶大法王子。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皆行阿罗汉。十地。摩诃迦叶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梵摩罗天。善吒梵摩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子俱。瞿婆伽天子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护世四王俱。

提头赖吒而为上首。又与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俱。天德大龙王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为上首。又与无量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

树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皆来集会。

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现。

于是总持王菩萨。见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即从座起。叉手合掌。以偈问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以偈问曰。

谁于今日成正觉。普放如是大光明。

十方刹土皆金色。三千世界亦复然。

谁于今日得自在。演放希有大神力。

无边佛国皆震动。龙神宫殿悉不安。

今此大众咸有疑。不测因缘是谁力。

为佛菩萨大声闻。为梵魔天诸释等。

唯愿世尊大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

佛告总持王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当知。今此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观世音自在。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说是语已。 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

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哀听许。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乐众生。欲说神咒。今正是时。宜应速说。如来随喜。诸佛亦然。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

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

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

从是已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会中。重更得闻。亲承受持是陀罗尼。复生欢喜。踊跃无量。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

从是已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华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惟除不善。除不至诚。

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惟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

三者。不为怨家雠对死。

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

五者。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

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

九者。不为蛊毒害死。

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

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

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

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得十五种善生者。

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二者。常生善国。

三者。常值好时。

四者。常逢善友。

五者。身根常得具足。

六者。道心纯熟。

七者。不犯禁戒。

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悲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悲心陀罗尼经

⑼ 大悲咒的译文

大悲咒译文: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音菩萨。

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罣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沉沦在无边执着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能得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

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

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盘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

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

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

大悲咒来源: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

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且更准确的可参考文献。如与译经年代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经,以及与汉译本多有一致的西藏大藏经等。

大悲咒意义: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

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於虔心持诵《大悲咒》以自利利他、护持佛法。

(9)大悲咒版权方扩展阅读:

大悲法门的核心

《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大梵天王为探求《大悲咒》的真实义,向观世音菩萨请问其相貌:“唯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就《大悲咒》的“相貌”,观世音菩萨予以启导:“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一切法皆有形相,《大悲咒》所显示的“相貌”,即是《大悲咒》所具有的种种意义,这是《大悲咒》的真实相。观世音菩萨在此处所开示的“相”,即是佛弟子所要探求和理解的“法”。《大悲咒》的“相貌”,即是《大悲咒》的真实义,也是观世音菩萨大悲法门的真实义和修行准则。

⑽ 大悲咒有版权

音像制品成为商品有,大悲咒是诸佛菩萨无私利益一切众生的奉献。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