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家谱所有权
① 怎么编写家谱
一、序
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
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
三、人物志
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图片、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
四、世系表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
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
五、世略表
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
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
六、后记
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
(来源:网络经验等)
② 编写家谱包括哪些内容
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理事阎宝仲说,编写家谱要广泛收集资料,要从各种媒体查阅内本族古今各容行各业的名人。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时间,要翻阅各类史稿,查阅各种人物辞典。
阎宝仲认为,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序言、姓的起源、氏族世系表、氏族文化、名人介绍和后记等部分。
姓的起源。中国人的姓,绝大多数是因时、因地、因史而产生,很多姓的背后都有复杂曲折的故事。历史上有多种这方面的书籍,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元和姓篆》为基础,其它大多雷同。
氏族世系表。这个表能反映出一个宗支的迁徙、发展、沿袭、变化的总体情况。对于支系庞杂的大族、姓源不同的氏族,这部分非常重要。
氏族文化。包括族人的著述和受奖;先祖留下的遗迹;祖先们用的命名序,族规、族训等。对这些内容要分析、鉴别,抛弃其过时的糟粕,依据现实的文化精神,对中华传统美德赋以新的内容,使每部家谱都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教材。
名人介绍。撰写家谱要着力写好这部分,要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方便阅读尽量语言通俗,并加注解。对入谱人物,应如实摘用历史定论,不妄加评论。所列名人介绍按年代排列。
③ 如何编写《家谱》
我印象里记得我们家族的家谱
第一本 前面几页是编撰人对家族的期望 一般写一些 什么愿赵氏(鄙人姓赵)腾飞什么玩意的 想不起来了 其实就是尊重编撰人 不让他们白忙活(也给工资我爷爷也参加了 编撰 我还去了几次呢) 然后后面就是我们家族的族规 然后后面就是 我们家族怎么来到现在居住的地方的 为什么来 。然后我们是第几代编撰的一类话 还有编撰家谱谁捐款了 等等然后就是目录了 。当然 第一本是写不完的 以此类推
然后后面就是目录 然后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一个表一张纸 一个枝干表 谁是谁的儿子 谁是第几代 那个祖宗和那个祖宗是什么关系 全是枝干表
然后就开始再往后排下一代人的姓名 再下一代 再下一代 家住哪里辈分等等写的清清楚楚 。。。一直写到现在的(我是第19代 我们家谱共26本 我的名字在第17本)
然后 最后几本写的是我们家族的名人 我记得看到有个是中了 举人的还是状元啥玩意 的人把他写过的文章和诗(说实话 写的不怎么样)都写在族谱上了 反正是只要是名人全写 最后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还有3本吧 写的什么不记得了 ,,,这都是 一年前看过的了。。我那时候刚刚复员 回家没事帮着抄去了,,)
④ 如何编写家谱世系图
以word 2007为例,复方法如下:
1、依制次单击“插入”、插图框中的“SmartArt”,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层次结构”、在右边出现的“组织结构图”中选中竖排或横排的结构图例,双击出现的“文本”,填写家谱姓氏辈份等信息。
3、页面布局可以设置为横板,纸张设置大些,因为家谱人员太多,一张A3横板往往都写不下。
⑤ 如何编写家谱世系图(整理) 详细
如何写,编写家谱,世系图,家谱图,家谱世系 如何编写家谱世系图(整理)欢迎来主页挑选精品文版档权,管理,营销,职责,规划,策划,方案,管理,策划,方案管理,理财,策划方案,英语,GRE,手册,建筑之类,本人集中搜集有关各种各类的宏观经济-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营销策划-公司理财-物流采购-生产质量-能力素质-成功激励-知识信息-国企改革-民营经济-案例报告-管理工具-管理表格-管理制度-地产管理-酒店管理-服装行业-成功创业-表格大全-土木工程-培训大全-商铺店铺-绩效考核-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策划大全-制度大全-素材下载-合同大全-行业资料-范文大全-组织结构-建筑图纸-组织设计-生活休闲-流程管理-模具数控等等资料下载的,希望大家喜欢,希望大家收藏,下载 如何编写家谱世系图(整理)
⑥ 编写家谱用什么软件好
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改造传统行业。只要这种改造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专、符合当代人属的生活状态的,就是值得肯定的。家谱,是一个姓氏、家族历史文化的集合;家谱编修,本质上是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用互联网方式提升家谱编修的效率,保存珍贵的家族资料,让年轻人自觉地参与到家族传承中来,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家谱国际作为专业的姓氏文化及宗亲服务机构,研发了专业的修谱软件——修谱王,为修谱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此软件安装在电脑上,适用于Microsoft Windows7及以上系统。其原理是应用结构化的存储思想完成家谱信息化的转变,将修谱方式变成信息录入方式,根据世代关系、长幼次序自动排版,解决了传统修谱过程繁杂、效率低下的现状。为各姓氏,尤其是大家族、大支系、无老谱的家族提供了家谱编修新途径。
⑦ 如何编写家谱世系图
世系图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
容为所有中国家专谱属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
标志。世系表有两种格式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
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最迟已在南宋时出现了,因此很
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
现在在宝塔式图谱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种类如
1、树系图谱:(典型的宝塔式)
2、线形图谱(平行谱)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
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当然还有很多谱系图如龙凤家谱(其结构是中间是世代,左右两侧
分别是祖妣、祖考,也就是父母亲。因此,称此种家谱为龙凤家谱)、
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等等,但基本上都是在以上
两种谱系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别不是很大。常用的谱系图以树系
图谱和线索图谱最为常见。
⑧ 家谱如何编写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⑨ 家谱怎么编写
家谱的封面
最后补充一点,女孩可以上家谱吗?
古时认为,女孩是嫁给别人的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过也有例外,就是终身不嫁的女性,就有机会上家谱,当然女孩子是没有权力拥有家谱的。不过现代修家谱也有例外,因为有可能小辈都是女孩子了,所以也有女孩保存家谱、传家谱和修家谱的情况出现。
⑩ 怎样编写家谱
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