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王老吉
A. 知识产权能为公司带来什么利益呢
知识产权分为三块:专利、商标、著作权。我就拿大家最熟悉的举个简单例子来理解吧。苹果手机的品牌就是“苹果”,即是在一种商标。商标的作用就是区分和识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也就是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识别苹果手机主要是靠商标。现在回到你所问的问题,所谓的品牌战略,提高知名度,打造一流品牌,都是一种知识产权的战略,我想这是企业很关键的生命力。苹果手机的苹果品牌成功的打造成为国际尖端品牌,这就是知识产权商标的价值。大家都知道中国主要是制造工业。其实这个意思就是,核心技术(即专利技术,实用新型权等)是别人所掌握,而中国工厂负责生产制作,相当于一个是脑力一个是体力。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美国国民创造的GDP是中国4倍了吧,而美国人口是中国的人口4~5分之一。再例,我想你有所耳闻的是三星和苹果大战专利诉讼吧,这就是一种知识产权的争夺,背后是市场的占有扩张。国内一商标权例子,以前的王老吉商标的饮料现在你没有怎么看到了吧,为什么啊?因为商标所有权是别人的,别人收回去了,所以原来风风火火的王老吉饮料只好更换商标叫“加多宝”,虽然这个商标的转接还是比较成功的(加多宝集团大量广告推广让很多消费者知道王老吉改为多加宝了,其实广告费花了不少的),但是还是丢失了一部分不知情的消费者,其实就是加多宝集团原来饮料市场占有的缩减,损失是很巨大的。还有就是知名品牌加盟费啊,权利许可费啊,都坐享其成不少利润。以上简单的举例介绍了下,希望能帮到楼主,更好的理解知识产权对公司的重要性。望采纳,谢谢~~
B.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
我只想说如果当时鸿道集团有量自己做品牌做凉茶,自己牌子早出名了,也不会有王老吉什么事。现在搞得商标没了,自己苦心弄其的名牌效应还要被广药抢去。值钱的究竟是王老吉三个字还是加多宝的苦心经营和相当正确的投资发展眼光?大家心里清楚。
要不然为什么广药一胜诉,就开始模仿加多宝的红罐生产王老吉,味道也和自己原来的绿盒不同而改向加多宝的偏甜?
加多宝输得不冤,这次只是一个教训,诚信经商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加多宝能东山再起。
反观广药,收贿的是你自己的人,品牌是别人做起来的。就搞个人坐牢,打个官司,就想坐享其成?
反正我是支持加多宝的,人家加多宝地震捐上亿你所谓的民族品牌在哪里?
现在打了官司才想着树立企业形象不嫌太晚了吗?
广药还打着王老吉名头做八宝粥什么的,这经营理念看着我就笑趴了。
承加多宝把王老吉做起来了,现在敢喊口号一年做多少亿,怎么不见你之前自己有什么成效?
有本事不生产红罐就靠自己的绿盒把王老吉做起来啊?
你现在开始生产红罐不就摆明了欺负很多老百姓不知道此红罐非彼红罐?
反正我说,怕上火和加多宝,凉茶就喝加多宝。
C. 王老吉的商标价值是多少
您好,对王老吉商标进行估值的话,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一致性原则。即商标评估提供的信息与商标业务所需要的信息是一致;
②客观性原则。指评估事实是有充分依据的,作出必不可少的假设是与事实相一致的,不得与事实有冲突并被征伪;
③合理性原则。商标评估中的主观活动必须体现事物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符合商标业务的客观需要;
④重要性原则。要求商标评估对价格计量和评估精度均发生作用。
一般对一个商标评估要根据很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还是建议您找一些知识产权代理的公司做一个商标评估,相对更客观一些。
如果还有其他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可以搜索我们网站继续咨询我们,不仅是免费的,还有专业人事能告诉能给你一些相关的建议。
D. 王老吉 商标争夺
对“王老吉”的争夺,再度升级。
4月11日,在内地运营“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发表声明称:呼吁“有关国有企业必须尊重知识产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多宝强烈要求和敦促有关国有企业,珍惜各方多年的共同努力,不要摧毁这一文化遗产瑰宝”。
目前,加多宝集团使用的“王老吉”商标,由广药集团授权。但2011年3月,在广药集团授权广东广粮实业经营“王老吉”牌非凉茶产品后,加多宝再也坐不住了。
不过,在广药集团看来,其才是中国内地“王老吉”商标的真正拥有者,而且,它对加多宝的授权早已过期。也正是基于这一判断,从2010年11月开始,广药集团开始高调全球招商,称将在“大健康产业”领域内,与全球厂商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把“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
谁的“王老吉”?时至今日,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之中,依然有两大疑团待解:“王老吉”商标到底归谁所有?对加多宝集团的授权到底何时到期?而其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不仅是广药集团和加多宝,还包括广药集团与香港同兴药业合资的王老吉药业,以及加多宝和同兴药业背后共同的实际控制人香港鸿道集团。
两个“王老吉”
“6年前,王老吉曾离商标大统一只有一步之遥。”4月1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老吉第五代传人、香港同兴药业董事长、王老吉药业董事长王健仪,至今仍不无惋惜之情。
据王健仪介绍,王老吉凉茶由其先祖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主要在广东岭南一带发展。1949年之后,王老吉一分为二。
在香港的王氏后人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并持有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而原广州的王老吉药厂则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
1995年,活动于粤港两地的东莞籍贸易批发商陈鸿道,与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但由于王健仪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997年,广药集团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在此次重组中,王老吉进入了广州药业。同年2月,广药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而在拿到配方和商标使用权后,陈鸿道开始以加多宝集团为平台,在内地投资红罐王老吉凉茶业务。
此后2002年11月,广药集团亦从王健仪手中获得了10年的“海外商标使用权”,使得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产品得以打通海内外市场。由此,广药集团、王老吉家族和加多宝三方正式形成三角业务关系。
2004年之后,两个“王老吉”开始了“统一经营”的努力。
当年3月,羊城药业改名为“王老吉药业”,恢复老字号品牌,并通过增资扩股,引入香港同兴药业为王老吉药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据称,鸿道集团便是同兴药业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2005年2月1日,中外合资企业“王老吉药业”正式成立,广药与同兴药业各持股48.0465%,并列第一大股东。广药和同兴药业还约定,要把海内外的王老吉商标转入到王老吉药业,打造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品牌。
“由于我是王老吉的第五代传人,也是海外四十多个国家王老吉注册商标的持有人,所以同兴药业就找我谈这个事情。当时我就明确表态说,实现海内外的王老吉品牌统一,让王老吉凉茶走向世界,是我们家族和所有王老吉人长期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个人最希望实现的事情,我一定会积极参与促成此事。”目前身为同兴药业和王老吉药业董事长的王健仪称,“何况,同兴药业已经得到了广药集团的书面承诺和政府批示,将内地的王老吉商标转到王老吉合资企业,所以,实现海内外王老吉商标的大统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但时至今日,王老吉的海内外商标所有权,仍分别掌握在王老吉药业两大股东方手中。不仅“统一”搁浅近6年,两大股东甚至公然反目。
未实现的“合并”
“广药集团与同兴药业签署了关于‘同意将王老吉内地商标所有权转让给合资企业’的承诺书。广药集团同意将其拥有的内地‘王老吉’商标所有权有偿转让到合资企业,同时同兴药业也承诺,尽力协助王老吉后人王健仪将其拥有的‘王老吉’40多个海外商标所有权有偿转入到合资企业。”王健仪向记者强调,“这是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首要条件,且这些资料至今保存。”
据王健仪介绍,王老吉合资公司成立后,王老吉商标转到合资企业的工作,起初是很顺利的。2005年6月,广药集团与同兴药业还成立了专门的“商标转让工作小组”,并很快由中介机构完成了内地及海外商标的价格评估、上报国资委和市政府等阶段性工作。
按照原计划,广药集团本应于当年7月将内地王老吉商标转入合资企业,同时,同兴药业也完成协助王老吉药业收购海外商标所有权。
甚至,广药集团当时还与同兴药业签署保证合资公司业绩的对赌协议,即合作后的两年内,该公司的销售规模要翻番。从第三年(2007年)起后的七年,要保持每年30%的增长速度。如果未能达到目标,盈利缺口将由同兴药业填补。
“但遗憾的是,转眼六年时间过去了,商标转让的最后工作,始终没有落实。”王健仪将未能实现“统一”归因于广药集团,“广药迟迟不能兑现承诺,并致王老吉商标至今没有实现大统一。”
但当时,这并未成为王老吉凉茶快速扩张的障碍。
2009年,王老吉凉茶单品年销售额攀升至160亿元,超越了可口可乐的15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饮料品牌。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中,由广药集团自己经营的“绿盒王老吉”仅占了10多亿元,其余皆由获得广药集团授权的加多宝红罐王老吉贡献。
“决裂”不可避免?
然而,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力推的“大健康产业战略”,最终让潜伏的矛盾浮出水面。
2011年3月,获得广药集团授权的广粮实业,推出了两款王老吉品牌的新产品“固元粥”和“莲子绿豆爽”养生粥,前者也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的易拉罐包装,商标“王老吉”字样为黄色,与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凉茶外包装颇为相似。
4月11日,加多宝新闻发言人田威称,“当天,加多宝立即向成都市工商局商标科和执法处以‘王老吉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权被侵犯’等为由进行了投诉”,“加多宝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而加多宝集团副总经理阳爱星则明确表示,“广药集团授权广粮实业使用王老吉商标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关于诚实信用原则,误导商标被许可人(广粮),误导消费者;其行为有违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和法律原则。”
不过,广药集团则对外表示,其授权加多宝独家使用和经营“王老吉”品牌商标已于2010年5月到期,且其已向加多宝方面发出律师函,拟收回独家授权。而加多宝方面则称“没见到过广药的律师函”。
而在广药集团坚持收回对加多宝的授权之时,其亦有可能失去在海外使用王老吉商标的权力。
王健仪表示,2012年合同到期后,其或将不会与广药集团续约“海外商标使用权”。在她看来,在目前王老吉品牌“区域割据”格局下,广药王老吉缺少国际市场话语权,离“全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目标将相距甚远。
E. 加多宝和王老吉事件所牵涉到的法律都有哪些
牵扯到商标权,外观设计侵权责任问题。原来的加多宝由于借用广药的王老吉商标合同有问题,最终败诉,丧失了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这是属于知识产权法所调整的内容。
F.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诉讼案中,体现了那些知识产权法的知识
主要体现了 企业推广品牌 一定要推自己的品牌,如果和他人共有商标早晚会出问题
G. 王老吉加多宝的知识产权官司出结果了吗
最高人民法院16日在第一法庭对上诉人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广回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答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上诉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H. 关于知识产权的问答题 例如加多宝是否侵权王老吉 怎样才是侵权
侵权。关于他们之间侵权纠纷一直不断,详情你可以在网络输入“加多宝 王老吉 侵权”搜索。
I. 王老吉与加多宝打官司赔了多少
1081万元。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裁定加多宝败诉,销毁相关广告,赔偿原告方广药1081万元,并在媒体上向广药集团公开道歉。
这一判决显然并非加多宝所想得到的,在法庭宣判后,加多宝当庭表示不服广州中院做出的一审判决,将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而随着这一诉中禁令案宣判,围绕加多宝与广药王老吉之间的商标案、红罐装潢权案将进入集中宣判期。
(9)知识产权王老吉扩展阅读
2012年,广药集团通过法律程序收回“王老吉”品牌。同年,运营“王老吉”多年的加多宝公司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那一年加多宝冠名的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也让加多宝家喻户晓。
不仅如此,加多宝铺天盖地的广告也接踵袭来。“全国销量领先的凉茶改名加多宝”“每销售10罐凉茶7罐加多宝”等宣传语被消费者熟知。
然而,加多宝的“一夜成名”背后有长期的未雨绸缪。加多宝母公司是香港鸿道集团,在“王老吉”品牌租赁期限未到时,王老吉的品牌所有者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交涉,要求提高租赁价格或收回品牌,双方没有谈拢。
在此之前,鸿道集团于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与广药集团签订两个补充协议,将品牌租赁期限延伸到2020年。据媒体报道,因为这两份补充协议签订期间,鸿道集团曾向广药集团领导行贿,所以广药不承认后两份协议。
2010年,广药集团向鸿道集团致律师函,接着广药集团将“王老吉”品牌授权广粮实业,但是加多宝声明表示反对。
2011年底,“王老吉”商标进入仲裁程序。2012年5月,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而同年,广药集团也推出了红罐装王老吉。
然而,鸿道集团对仲裁决定不以为意,并以广药推出曾经独家授权给自己的红罐王老吉而将广药集团告上法庭,要求撤销仲裁委的仲裁决定。当年,北京一中院作出判决,驳回鸿道集团请求,维持裁决。
知名品牌与市场战略咨询机构Millward Brown Vermeer高级战略总监张承良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加多宝对于品牌的运作能力非常强,它运作下的“王老吉”品牌开创了凉茶这个细分领域,并且带动了“和其正”等品牌,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
J. 王老吉知识产权官司是哪个律师
广东明境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