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
⑴ 如何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贯标
知识产权贯标是指贯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号是GB/T29490-2013。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编制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已经报送国标办审批,在此次会议之前,江苏省已经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在本省开展了两年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的贯彻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苏省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的大幅度提高。
为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
贯标作用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
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
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6、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贯标好处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作为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实施贯标将作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前提。
2、贯标有助于提升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知识产权意识,调动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3、推动企业产生具备高附加值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自己生产销售或通过技术贸易许可转让他人,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经济收益。
4、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产运作上获取更大的收益。
5、巩固企业市场地位,通过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使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地位明显增强。
6、贯标验收合格后,可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战略推进项目、专利实施计划等项目。
服务流程
1、协助企业成立贯标项目小组,制订贯标计划。
2、学习培训。
3、协助企业编写管理文件与试运行。
4、内部自我评价。
5、协助企业提出验收申请。
⑵ 能给我发一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情况报告模板吗谢谢啦
没模板 只有资料
⑶ 怎么评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分达标才能授予的。给你一个江苏的地方文件。
⑷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有哪些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长远的、全局的、指导性的工作,要与企业自身整体发展匹配。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要点是相关文档资料的管理、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和权利资产的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其中分纲领性文件和专门性文件。
纲领性文件,包括知识产权界定方面的、管理目标设定方面、明确保护责任方面、明确知识产权关系方面。
专门性文件,包括名称与如下类似的一些具体管理制度,比如《***企业专利管理办法》、《***企业商标管理办法》、《***企业技术秘密管理制度》、《***企业知识产权奖惩办法》、《***企业鼓励创新办法》等等。
如果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江苏省企业可以参照江苏省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db32/t
1204),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对比改进。全国其他各省也有出台相关标准。
⑸ 如何做好知识产权贯标工作
你好。企业来知识产权贯标工自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当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着手进行自我完善;
二、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填写《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申报表》一式两份,向所在地省辖市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
三、符合条件的,省知识产权局或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会组织创建培育,并在示范创建期间进行绩效评价;
四、对于符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绩效评价标准》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合格者,颁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单位”证书,有效期三年。期满复核通过的,延展三年;
五、取得证书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得到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各类专项工作计划等政策支持。
⑹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的作用到底有哪些
你好来,
1、“企业知识源产权管理规范”作为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实施的知识产权贯标将作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前提。
2、知识产权贯标有助于提升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知识产权意识,调动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3、推动企业产生具备高附加值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自己生产销售或通过技术贸易许可转让他人,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经济收益。
4、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产运作上获取更大的收益。
5、巩固企业市场地位,通过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使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地位明显增强。
6、贯标验收合格后,可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战略推进项目、专利实施计划等项目。
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该不该做
知识产权贯标是指贯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号是GB/T29490-2013。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编制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已经报送国标审批,在此次会议之前,江苏省已经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在本省开展了两年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的贯彻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苏省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的大幅度提高。为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贯标作用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2、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6、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企业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贯标好处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作为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实施贯标将作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前提。2、贯标有助于提升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知识产权意识,调动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3、推动企业产生具备高附加值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自己生产销售或通过技术贸易许可转让他人,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经济收益。4、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产运作上获取更大的收益。5、巩固企业市场地位,通过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使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地位明显增强。6、贯标验收合格后,可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战略推进项目、专利实施计划等项目。服务流程1、协助企业成立贯标项目小组,制订贯标计划。2、学习培训。3、协助企业编写管理文件与试运行。4、内部自我评价。5、协助企业提出验收申请。
⑻ 急 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材料有哪些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体系要求、资源管理、运行控制、合同管理、检查、分析和改进。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知识产权
本规范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权;商号权及其它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2.2
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列活动的总称。
3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应:
a)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企业发展总方针相适应;
b)为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总体框架;
c)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体要求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按本标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企业应:
a) 识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及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b) 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c) 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目标;
b)知识产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c)知识产权管理记录。
4.2.2 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建立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知识产权申请、维护和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员工发明创造奖励制度,并适时修改并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应对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管理。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确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4.2.3 记录
企业应建立与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记录,形成档案,为评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依据。
4.3 策划
4.3.1 知识产权界定
企业应建立职务成果管理制度,界定知识产权权属,拟定引进和实施他人知识产权的计划。
4.3.2 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企业应搜集适用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文件。
4.3.3 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职能部门划分和管理层级划分,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并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相应的文件。目标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总目标,并设置可测量参数。
企业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层级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 机构与职责
4.4.1 机构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企业最高管理者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最高管理者可根据需要设置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来代表企业最高管理者实施知识产权管理。
4.4.2 职责
4.4.2.1 最高管理者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
a)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决策;
b)设置适宜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资源;
c)就知识产权管理的有关事宜予以授权。
4.4.2.2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或知识产权主管)应:
a)领导、审查、批准和监督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各项工作;
b)协调企业内外有关知识产权工作;
c)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提供有关知识产权信息。
4.4.2.3 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
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应:
a)组织编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制度、工作计划;
b)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c)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获取、使用、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
d)负责企业各种获得、使用与转让、许可知识产权的合同管理;
e)负责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依法处理企业内外部知识产权纠纷;
f)负责企业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利用;
g)负责企业员工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
4.5 管理评估
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应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管理方针和目标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