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版权产权 » 综艺买版权

综艺买版权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29:35

㈠ 综艺节目买版权是不是就代表可以完全的套用这个节目的所有观点

“我们的‘好声音’是用电话通知学员初选是否过关的。而在一些海外版中,不仅有电话通知,还有主持人开着车,将‘通关卡’送到学员家中,学员的反应会被摄像机一一记录。据说有人嘴里叼着牙刷开门,得知通关,开心地喷了主持人一脸牙膏沫。”说起10月1日午夜落幕的《中国好声音》,一位资深电视制作人告诉记者,“好声音”并非中国原创,而是“原产地”荷兰的舶来品,而且在全世界已经有了美、德、英、韩等多个版本。
从“达人秀”、“梦想秀”,到刚刚结束的“好声音”,有人说,中国综艺节目已经进入引进国际当红节目版权、比投入比制作的阶段。而蔓延全球的“好声音”,也用版权输出的方式,将“成功=拷贝不走样”问题放在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面前。
引进版权,买名声更买经验
“电视选秀是二线卫视冲击一线卫视的必由之路。办选秀节目不见得就能从二线冲到一线,但是想冲到一线,就得办选秀节目,必须的!”某卫视总监为 其频道开播的一档选秀节目做推广时坦言。走过“七年之痒”的电视选秀,依旧是卫视频道秀财力、秀创意、秀影响力的标志。而和多年前依葫芦画瓢“有样式没版 权”的拷贝不同,今年,“引进海外节目版权”成为许多卫视的选择。很多人认为,一档成功的海外综艺节目,能带来人气和广告,引进版权买一个名声很重要。
《中国达人秀》、《花儿朵朵》、《中国梦想秀》、《激情唱响》、《欢乐合唱团》……有人做过统计,称荧屏走红的娱乐节目中,90%购买了海外版 权,而荷兰、英国、瑞典等国则是版权模式的输出大国。比如,“荷兰好声音”推出后,节目样式被多国看重,通过版权买卖,先后推出了《美国之声》、《英国之 声》、《澳洲之声》、《韩国之声》、《德国之声》等将近10个“翻版”,可谓遍地开花。节目唯一不变的核心则是“拍按钮、转椅子”的盲听盲选模式。
既然核心是盲听盲选,那只要设计出可以180°旋转的座椅,再加上一个大大的控制按钮,就能“山寨”出“好声音”,何必谈版权引进?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卫视频道不惜重金购买版权,究其原因是看重版权方提供的节目“制作宝典”。从情节设计、现场灯光、音乐舞美,到制作规范、营销流程,有多达上百页的详细说明和严格规定。同时版权方还会派出“飞行制作人”,在录制现场提出指导意见。“宝典”甚至注明导师的“标配”:三男一 女,两个国内一线大牌,一个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歌手,还有一个是选秀歌手。
“‘宝典’就是一套完善节目操作手册。”“好声音”总导演金磊告诉记者,引进版权看上去买的是名气,其实买的是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经验,在版权方提供的“宝典”中,既有科学的节目制作程序,也有成熟的市场开发模式,这些都是当下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短板。
本土化,不能只加本土广告
从简单模仿到引进版权,被业内人士视为对模式价值的“认知进化”。不过,海外模式并不意味着绝对成功:美国版《X元素》在美国热度超过《美国偶像》,引进版《激情唱响》却反响平平;《带我走吧》在英国表现一般,但购买版权的《我们约会吧》在中国却表现不错。“引进版权提供的框架和制作流程,可操作性强,但是‘宝典’毕竟是海外制作公司依据海外观众收视习惯写的‘圣经’。”有电视评论人称,引进版权应该是“过渡选择”,原创内容和拷贝模式,是 “渔”和“鱼”的关系,“拷贝就该走样,走出本土化的样子”。
不过如何本土化却是“宝典”上没有的内容,而我国电视人的一些“本土化创新”,由于商业气息浓郁,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指责。有很多观众抱怨“好声音”插播广告太多,将电视直播拖到午夜。有观众特意找来其他国家的“好声音”做对比,发现《韩国之声》的广告时段都安排在节目开始,而且只有大约4分钟;《澳洲之声》为了保证节目的完整性,干脆不设置插播广告,节目的收益由选手歌曲的多媒体下载等衍生产品包办。
“好声音”的主持人被调侃为“只卖凉茶”,甚至因为神速播报广告获评“中国好舌头”。在总决赛中,增设的现场观众短信投票形式,被认为充满“商业气息”。
“拷贝模式本土化,不能只加上本土的广告。”拷贝引进模式,也引发了国产综艺节目创新乏力的隐忧。一位电视圈内人认为,“引进版权买名声买经验,没错;但是文化创新,不是一个‘买’字就能搞定一切的。”

㈡ 为什么中国综艺不买版权直接抄袭

首先来从法律角度看这个问题,源要明确买综艺版权买到的是什么。
综艺节目的版权并不是买创意。那些综艺中的游戏规则,情节设定属于“思想”层面的范畴,而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所以这些规则和设定并不受版权保护。而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表达,也就是节目制作程序的技术和知识,即所谓的技巧。 买综艺版权买到的是台本和拍摄方案,而这些对很多国内综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仅仅抄袭游戏规则和节目模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抄袭。还有对于艺能节目版权的法律制裁也很难做到,这个其实中国节目制作组比任何人都了解。也正式因为这些原因,国内一些电视台才可以肆无忌惮的抄袭。

㈢ 综艺节目到底有没有版权之说

您好,著作权不保护综艺节目模式。在综艺节目中,创意、技术、规则、主持等属于思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舞美设计、文字脚本等是独创性的表达,受著作权法保护。

著作权保护的是独创性的表达,但不保护思想。通常我们说的买综艺版权,实际上引进的是节目的模式、具体制作的操作规程等。综艺节目模式是创意、流程、规则、技术规定、主持风格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综艺节目模式属于思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比如节目中的游戏设计,这是一种创意,属于思想,不受著作权保护。当看到两档节目出现相似游戏环节时,著作权法并不能认定其存在侵权

如《了不起的挑战》与《极限挑战》、《世界青年说》与《非正式会谈》等节目,前者都是买了国外版权的,但后者并没有,虽然内容环节设置都极为相似,但却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内容环节属于思想范畴);节目的主题曲、舞美设计、原创段子、节目logo等构成作品的,著作权法可以保护。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综艺节目是盈利性的商业运作,电视台及制作公司作为实际经营者,也要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如果俩综艺节目模式过于相似或故意模糊宣传,造成群众混淆误认,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从而受到处罚。高价购买版权(实际是签署引进协议)未尝没有规避这方面风险的意思。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㈣ 为什么国内很多综艺都是去韩国买的综艺版权呢

之所以去买韩国综艺的版权,是因为韩国的综艺做的好,不论是在综艺品质上,还是在综艺效果上,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正是因为这些突出的优点,吸引国内综艺制作团队去学习韩国综艺,不断的去买版权,把韩国综艺在中国复制出来。

中国的综艺节目制作人正是看到了韩国综艺成功的例子,再加上两国的观众群体都差不多,都是城市里的年轻人,大家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有着相似的需求,中国就乐意去引进韩国综艺版权。比如从韩国引进的版权,国内加工制作的综艺,《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就很好满足了中国观众的需求,成为当红综艺。

㈤ 中国的综艺节目很多都是买的国外版权,水平为什么这么差

对于中国的综艺节目水平比较差,我也是非常感慨的,因为我们都是在买别的国外的版权,所以使得中国的一些综艺节目没有自己国内的一些民族的特色,我们应该抵制这种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首先就是因为我们本身缺乏创新型,我们的综艺节目应该结合我们的民族特色,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来,其次就是我们应该也向外国学习呀,而不是专门去用别人现成的东西,这样根本就收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㈥ 综艺节目为什么要买版权哪位简单介绍下这方面的版权知识

很简单啊,一个机构制作一个节目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资,人家节目做出来后也一定会申请版权,如果没有申请你就不用买,按人家的形式肯定不行,那关系到剽窃,一首歌曲都有版权,,,何况节目,

㈦ 中国有哪些综艺节目买了韩国的综艺版权

花样抄爷爷=花样姐姐。真正的男人=真正男子汉。running man=奔跑吧兄弟。我们结婚了=我们相爱了。爸爸我们去哪儿=爸爸去哪儿。超人回来了=爸爸回来了。两天一夜=明星家族的两天一夜。我是歌手。不是抄袭创意而是花高价买版权。😬

㈧ 为什么中国的多数综艺节目都是买版权引进

1. 因为中国文娱产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只能引进海外成熟的节目模式,一则可以降低了失败风险,二则有利于把被网络媒体抢走的受众特别是青年群体重新吸引回来;
2. 国外综艺节目不仅模式体系相对成熟,而且也积累了相当一部分受众,买版权引进不仅买了内容还带来了用户;
3. 中国的影视电视产业起步相对其他国家晚,需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原创能力。

㈨ 买综艺节目的版权要几元

可能要看它的火爆程度了,百万到千万不等吧

㈩ 综艺节目为什么要买版权

不买版权的话,其中的一些利润都是要给版权所有方的,还不如直接买下来。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