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s国际会计准则使用权资产
① 如何区分GAAP与IFRS
两套不同的准则体系,US gaap是rule based,IFRS是principle based。gaap是美国的,ifrs是国际的。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是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发表第一号会计研究公告,开创了由政府机关或行业组织颁布“一般通用会计”的先河。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Standards)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所颁布的易于各国在跨国经济往来时执行的一项标准的会计制度。 IFRS是全球统一的财务规则,是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运作的财务管理准则。
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运作,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IASB并委托专业的会计师团体如国际会计师公会(AIA)培训专业高级会计师。
(1)ifrs国际会计准则使用权资产扩展阅读:
准则体系:Section A The context of Financial Reporting, IFRS是全球统一的财务规则,是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运作的财务管理准则。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运作,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IFRS的前身是IAS(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业务的日趋多样和复杂,老版本的IAS已逐渐不适用于当下,由此IFRS应运而生,并逐步替代IAS内容(例如,新出的IFRS15 Revenue from contract with customers将最早于2017年替代现有的IAS18 Revenue 以及 IAS11 Construction Contract. IFRS内容共分六部分。
② 在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必须或者有义务使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 谢谢!
在中国,上市公司无法应用IFRS(国际会计准则)。
原因有四点:
一: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发展与国外不在一个水平上。
二:中国现在启用IFRS只会限制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
三:是人都是喜欢自己制定规则的,中国还是大国也一样。
四:中国企业做假太严重啦,不管是国企、上市公司、基本都有这种情况。
(2)ifrs国际会计准则使用权资产扩展阅读: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所颁布的易于各国在跨国经济往来时执行的一项标准的会计制度。 IFRS是全球统一的财务规则,是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运作的财务管理准则。
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运作,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IASB并委托专业的会计师团体如国际会计师公会(AIA)培训专业高级会计师。
准则体系:Section A The context of Financial Reporting, IFRS是全球统一的财务规则,是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运作的财务管理准则。
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运作,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IAS Framework for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FRS 1 First-time Adoption of IFRS
Section B Assets and revenue
资产与收入
IAS 2 Inventories
IAS 11 Construction Contracts
IAS 16 Property, Plant & Equipment
IAS 18 Revenue
IAS 20 Government Grants and Government Assistance
IAS 23 Borrowing Costs
IAS 32 Financial instruments: Presentation and Disclosure
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
IAS 38 Intangible Assets
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IA S 40 Investment Property
Section C Liabilities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IFRS
③ 什么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曾经被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它由国际会计准则委版员会制定,在欧洲一些国家权、中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要求所有的欧盟国家的公司到2005年都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系列以原则性为基础的准则,它只规定了宽泛的规则而不是约束到具体的业务处理。到2002年为止,大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进方案是尽量找到并减少同一业务的可选处理方案
④ 然后和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中国,日本的会计准则各有什么较大不同要写论文,帮助出点主意吧!感激不尽
关于国际会计组织,那实在太多了,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关系的,其实也就如下那么几个:
日本 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ASBJ)
米国 财务会计基准审议会(FASB)
米国证券取引委员会(SEC)
欧州 国际会计基准审议会(IASB)
注意,IFRS是国际会计准则的缩写,并非会计方针制定机构。
另外,你的问题。。。范围太广了,我就在我的知识范围内说说影响最大的几点。
①营业收入(所得)
日本和中国都是出货(在风险脱离己方后)后即可确认销售额,但IFRS要求货物到达客户(风险完全转移至客户)后方可确认销售额。这有可能会造成初始采用IFRS时的营业额的大幅度降低。
②研究开发费
中国和日本都是由于税务上有优惠措施,所以将研究开发费用算入当期成本,而IFRS要求在满足一定条件(资产化6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将研究开发成果记入无形资产,并根据该资产的技术使用可能年限进行折旧。这可能会造成今后的管理成本的增加和资产管理的难度增大。
③固定资产
中国采用直线折旧法,残存余额为零(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和IFRS要求相近,而日本则基本采用比较特殊的比例折旧法,且残存余额为取得价格的百分之5,如果采用IFRS可能会要求变为直线法,这样会造成日本企业在将来折旧成本的增加,且和日本税法的分离造成管理费用增加。影响非常大。同样,折旧年数也是焦点之一。
④租赁
中国和日本都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受美国会计制度影响),但IFRS要求使用权资产,即凡付了租金使用权在己方的都要记入资产,这会造成有息负债的激增,会使资产负债表受到严重打击,但还在讨论中。
⑤资产,商誉,有价证券的减值
中国,日本,美国都规定资产等一旦减值不可恢复,IFRS却规定满意一定条件的话可以恢复。但具体操作很麻烦。
其他还有很多。。。向金融工具,准备金,资产负债法等,本人也不是很精通,如果写论文可以从我说的那几个题目上考虑。
有不懂的可以问我。
⑤ 新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科目
中国会计准则(旧)
中国会计准则(新)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修订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修订后)
非流动有形资产
不动产、场厂和设备
成本模式
成本模式
成本模式、重估价模式
与修订前一致
* 不动产、场厂和设备- 折旧
实际情况选择
组成部分折旧法
与中国旧准则相似
组成部分折旧法
投资性房地产
一般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与修订前大致相同
无形资产
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一般直接做费用
研究费用化、开发资本化
研究费用化、开发资本化
与修订前一致。
*无形资产-摊销
应当摊销
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须摊销
应当摊销
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须摊销
投资
一般要求
短期投资成本计量
长期投资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
企业合并形成的投资(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与非企业合并形成的投资,会计处理分别有所不同
金融资产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日投资、为交易而持有的投资及可供出售的投资
根据修订后的IAS 39,金融资产可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日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及可供出售的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商誉
按10年摊销
正商誉不摊销,负商誉确认为当期损益
正商誉摊销,负商誉分别处理
正商誉不摊销,负商誉确认为当期损益
负债
可转换债券
- 发行人
将其归类为负债
归类为负债与权益部分
将其归类为负债部份和权益部份
与修订前一致
员工退休福利
没有相关规定
有相关准则
预提员工退休福利准备,在预计员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费用。
与修订前一致
收入
* 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
强调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和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合同价格与公允价格相差加大,以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与中国相同
与修订前一致
短期投资现金股利收入
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成本
于收款权确立时予以确认为收入
于收款权确立时予以确认为收入
与修订前一致
其他损益项目
借款费用
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可资本化
需要长期时间才可完成的资产的借款都可以资本化
基准处理方法:费用化。
备选处理方法:资本化
与修订前一致
* 政府补助
收付实现制,进补贴收入
与国际准则一致
权责发生制,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修订前一致
* 所得税
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与国际准则完全一致
采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与修订前一致
租赁
其他
* 非货币性交易
不区分同类及非同类资产交换
按照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区分同类资产交换和不同类资产交换
按照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 债务重组收益
计入资本公积
计入收益表
计入收益表
与修订前一致
基于股权的支付
未涉及,通常作为表外项目披露
作为费用,并有明确规定
要求披露,但对于确认和计量没有规定
作为费用
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
通常按购买法处理
同一控制下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采用购买法
按不同情况采用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
只允许采用购
⑥ 中国会计准则和ifrs差别大吗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 (一)在内容上,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别: 1.中国目前还缺少一个概念框架。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起到指导作用。但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其结果是,中国没有采用一套系统一致的方法去发展会计准则,而采用了将中外会计准则的个别差异分项处理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 2.中国尚未对许多会计问题发布具体准则,如企业合并、合并报表、职工福利义务、金融工具、所得税、政府补贴、资产减值,等等。 3.中国准则对某些重要会计信息的披露尚无要求,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终止经营的部门、每股收益(包括摊薄)的计算方法、分部报告,等等。 4.在中国已有准则或制度加以规范的一些会计业务问题上,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债务准备的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方法、债务准备的适用范围、追加的资产建造、利润分配方案、债务重组,等等。 (二)在形式上,中国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有重要差别。中国的准则正式条文都比较简略,而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正文比较详尽;国外的会计准则均具备几个不同的层次,准则下面还有准则解释、技术公告等层次,而中国的会计准则没有这样的层次。 (三)在制定机制上,中国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有重要差别。中国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范围较为有限。
⑦ 国际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根据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本文现简析两者在会计处理方面上的10项主要差异,包括:固定资产采购计价、借款费用资本化、非货币性交易、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商誉、研究与开发费用、开办费、资产类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所得税。
固定资产采购计价
中国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一般以其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对改变折旧方法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国际准则规定,固定资产计价应当考虑公允价值的影响,包括资产重估和折现的影响。对改变折旧方法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假设某企业2003年1月1日购房,价款1亿元,分10年等额还款,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千万元。
借款费用资本化
中国准则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应予资本化,直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资本化金额=借款利息+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
国际准则规定,用于构建资产的一般性借款符合条件可以资本化。资本化金额=所有专门借款费用-暂时投资收入。
假设某企业2003年1月1日借入1,000万元专门借款用于建造厂房,03年平均支出为800万,企业将借入款项余额放入专项银行户口,利息收入为5万。根据中国准则计算的资本化金额=80万,根据国际准则计算的资本化金额=95万。这样,IAS比PRC多计入资本化金额15万,同时少确认利息费用15万。
非货币性交易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的资产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入账。
国际会计准则区分了同类和非同类的资产互换,规定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同类资产按换出资产价值加相关税费入账,而不同类的资产交换按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损益=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短期投资
中国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仅对跌价损失计入损益。
国际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对市价与成本的盈利或损失变动都计入损益。
长期投资商誉
中国准则规定股权投资以投资成本计价,债权投资以成本,贷项计入资本公积。
国际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日债务证券的投资以成本,按取得的可辨认应折旧/摊销资产的加权平均剩余年限摊销,如负商誉超过FV,超过部份立刻确认为收益。
假设企业A用100万元购买企业B30%的股权,企业B净资产是200万元,但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是300万元。根据中国准则计算的股权投资差额=40万,根据国际准则计算的商誉=10万,此后分享被投资者损益时,需考虑因公允价值调整而产生的影响。
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
中国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资本化,只有为依法申请取得的自行开发无形资产而发生如注册费、律师等费用才能资本化。
国际准则规定研究支出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开发支出符合一定条件时才确认为无形资产。
开办费
中国准则规定开办费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国际准则规定开办费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资产类政府补助
中国准则规定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应于期末按应收的补贴金额记入补贴收入。
国际准则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列为递延收益,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有系统并合理地确认为收益。
债务重组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按重组债权账面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重组利得不能确认为收益,而为资本公积。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按公允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损益。
所得税
中国准则规定所得税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应付税款法按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需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负债法。
国际准则规定所得税仅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即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采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
假设某公司花费100万元开发成本,按国际准则规定需予以资本化,但税法规定计入损益。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需借计递延所得税费,贷计递延税负债。例如A公司收购B公司,被收购B公司资产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收购时按公允价1200万元调整。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需借计商誉,贷计递延税负债。
⑧ 为什么中国现在无法应用IFRS(国际会计准则)
一:中国的市抄场经济环袭境,发展与国外不在一个水平上。二:中国现在启用IFRS只会限制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三:是人都是喜欢自己制定规则的,中国还是大国也一样。四:中国企业做假太严重啦,不管是国企、上市公司、基本都有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