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版权产权 »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发布时间: 2021-02-02 01:26:34

A. 作者就是著作权原始主体吗他们有什么区别

著作权过去称为版权。版权最初的涵义是(版和权),也就是复制权。此乃因过去印刷术的不普及,当时社会认为附随于著作物最重要之权利莫过于将之印刷出版之权,故有此称呼。不过随着时代演进及科技的进步,著作的种类逐渐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英国《安娜法令》开始保护作者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出版者的权利。1791年,法国颁布了《表演权法》,开始重视保护作者的表演权利。1793年又颁布了《作者权法》,作者的精神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著作权的主体

权利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继受者,指通过赠与、继承、遗赠等继受方式取得者。

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对象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特征

一、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现形式,不是思想、情感本身;
二、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
三、该表现形式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

受保护对象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不受保护对象

一、不具备作品实质条件,主要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二、为保护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不适宜以著作权法保护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的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单纯事实消息。)

B. 什么是著作权的主体

什么是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人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主体:即享有著作权权利和承担著作权义务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9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什么是著作权的主体(一)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直接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所谓直接创作的作品:指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书面的、口头的和立体的形式表现)反应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个性与特点的作品。帮助作者修改稿件、编辑、校对、审稿等不能成为作者,因为他们是在作者创作基础上进行修改的。1.被视为作者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也是著作权原始主体: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2.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明,就是作者。(但不能说没有署名的人就不是作者)(二)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通过继承、遗赠、转让、委托关系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六)规定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作为遗产可以继承。第16条还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公民在死亡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三)未被视为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单位(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5条、第16条)(四)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国家作为著作权主体也有几种情况:1.作者身前将作品原件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无偿转让给国家,或者将已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无偿转让给国家;2.作者通过遗嘱方式将其全部或部分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在他死后赠送给国家;3.作者死亡后,其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由国家享有;2.著作权属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终止后,没有承受其权利与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著作权由国家享有。(五)外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条和第13条:分为三种情况:A.外国人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境内发表;外国人的作品首次在国外发表,三十天内在中国境内发表被视为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

C. 什么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什么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一)作者首先是自然人。创作作品的公回民是答作者。作者须具备的条件:1、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即借助语言、文字、色彩、线条等进行创作,反映自己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人。2、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3、作者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作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其权利是第一位的,即享有完整的和原始的著作权。(二)法人、非法人单位在特定条件下也视为作者。凡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D.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一般是指选择题

一、著作权人著作权人即著作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著作权所有人的简称,是指依法对文学和艺术及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我国《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者和被视为作者的法人、其他组织等主体是原始主体,享有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著作权;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并通过转让、继承、接受馈赠等法律行为,可以取得特定的发表权和财产权,同时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享有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这些作者和被视为作者的法人、其他组织以外的公民、社会组织乃至国家,享有不完整的著作权,是著作权继受主体。二、原始主体1.作者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一般地讲,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具有创作能力作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制作相应表现形式的技能和技巧。不同的作品,表现形式不同,不同的表现形式就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如果某一公民缺乏一种作品的创作能力,就不会创作出作品来,著作权就无从产生。(2)必须从事创作活动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创作活动是一个主观转化为客观的过程。参加创作活动的人可能很多,但“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活动,均不视为创作”。(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件》第三条第二款)只有具有创作能力,并把属于个人的思想、个生、理想、追求、情感融入了作品中的人,即参加了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并起主导作用的人,才成为作者。(3)有作品产生公司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即完成了表现形式的制作,并为他人所能感知,这样才能成为作者。(4)符合法律规定创作的作品必须是依法创作的和属于法律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作品。并非一切智力成果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同时并非一切作品都受著作权法保护。那些违反宪法原则、有害于社会公德的反动、淫秽作品和其他法律、法规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以及不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作品均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这些作品的“作者”也就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者。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这是因为,只有自然人才具备进行创作的能力,进而才能成为作者。故此,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二款明文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至于《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关于视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的规定,则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法律推定。2.视为作者的法人、其他组织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按理说,创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自然人智力劳动的过程,因此只有自然人才是从事创作的惟一主体,法人或其他组织是不能成为作者的。但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把法人、其他组织视为作者,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事实问题。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像电影、电视作品、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等大型作品,以个人之力很难完成。因此大型作品往往由集体组织主持完成,并对作品承担责任。既然有了这些“法人”作品,那么把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享有原始著作权的作者是有必要的。但根据上述法律第十一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被视为作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作品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完成;第二,创作成员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创作;第三,作品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现在谈一下关于如何简单推定著作权原始主体――作者――的方法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在作品上署名,是作者行使著作权的结果,也是表现作者身份的直接标志,除非有充足的相反证明表明署名者不是作者。3.其他的原始著作权人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这种“另有规定的”指除了作者、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外的原始著作权人,有三种。(1)电影、电视和录像作品的制作者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五条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2)特定职务作品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3)委托作品按合同约定取得著作权的委托人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E.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有哪些,著作权的继受主体有

作者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起享有作品的著作权,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因继承、合同等其他原因取得作品著作权的人,是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取得著作权的方式不同,著作权的原始主体、继受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也不相同。

一、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一)作者首先是自然人。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作者须具备的条件:

1、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即借助语言、文字、色彩、线条等进行创作,反映自己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人。

2、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

3、作者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规定的作品。

作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其权利是第一位的,即享有完整的和原始的著作权。

(二)法人、非法人单位在特定条件下也视为作者。

凡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二、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指除作者以外,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或国家。

继受主体的著作权取得主要原因:

1、因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而取得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

2、因合同而取得著作权。

(1)依委托合同取得著作权。受委托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如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委托人享有,委托人即成为作者之外的其他。

(2)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可将其享有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著作财产权的受让人也是著作权的主体。

3、著作权的特殊主体即国家。国家因以下原因而成为特殊权利主体:

(1)购买著作权。即国家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从著作权人那里购买著作权,从而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2)接受赠送。即作者将其受保护的作品赠送给国家,国家接受其赠送而成为。

(3)依法律规定。即法律规定某一作品在受保护有效期限内,著作权由国家行使。

F. 请问关于著作权主体分类里的原始主体的定义里面的“基础权利”是指的什么

1)作者首先是自然人。作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作者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即借助语言专、文字、色彩、线条等进行属创作,反映自己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人;②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③作者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作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应当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和原始的著作权。
(2)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特定条件下也视为作者。在著作权法领域,法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将不具备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拟制为作者。.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创作,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G. 著作权主体分为哪几类

亦称著作权人,即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划分依据是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原始主体:指在作品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利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一般情况下为作者,特殊情况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组织也可能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区别:
(1)概念不同。
(2)取得方式:原不以继为存在前提,但继享有的权利却是从原处取得的,并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
(3)著作权是否完整:原所享有的著作权之完整性比继的权利表现得充分,因为继绝对不可能享有完整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而不能取得著作人身权。
2、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分的著作权主体。根据主体所享有的著作权的完整程度不同而划分的。
完整主体:指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全部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的作者。
部分主体:指通过转让或继承关系而取得部分著作权的人。
(1)创作作品的作者一般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如果作者将自己的著作财产权的一部或全部转让给他人,自己只有部分著作财产权或著作人身权,此时作者也就成了部分著作权主体。
(2)在某些情况下,作者甚至可能不是或不再是著作权主体,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将法人视为作者的情况,事实上的自然人作者就不是著作权主体。
延伸阅读:
著作权的概念、主体、客体、内容和特点
著作权申请材料要求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H. 什么是著作权主体

亦称著作权人,即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划分依据是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原始主体:指在作品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利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一般情况下为作者,特殊情况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组织也可能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2、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而分类。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1、作者首先是自然人。“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作者须具备的条件:
①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即借助语言、文字、色彩、线条等进行创作,反映自己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人。
②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
③作者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
作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其权利是第一位的,即享有完整的和原始的著作权。
2、法人、非法人单位在特定条件下也视为作者。
凡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I.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著作抄权的原始主体与继受袭主体,依照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划分了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的定义和区别又是怎样的呢?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原始主体:指在作品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利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一般情况下为作者,特殊情况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组织也可能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的区别:(1)概念不同。(2)取得方式:原不以继为存在前提,但继享有的权利却是从原处取得的,并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3)著作权是否完整:原所享有的著作权之完整性比继的权利表现得充分,因为继绝对不可能享有完整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而不能取得著作人身权。

J. 著作权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之间的区别

继受主体抄指通过继承、遗赠袭、赠与、转让等继受方式取得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单位或国家。著作权人身权是不可以继承、转让的,所以著作权继受主体往往只享有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它是不完整的著作权主体。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四项权利,一般认为,均属著作权的人身权。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