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物无土地使用权
Ⅰ 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无需一并抵押。
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无需一并抵押。这句话是错误的。
《担保法》第三十六条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将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时抵押。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Ⅱ 第四十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应
《物权法》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是如何续期、办何种版手续、续期权是否缴费都还没有具体规定,这是下一步立法的问题。商品房的土地所有权是国家,我们购买了商品房,只是取得了70年的使用权,开发商是出卖房产所有权和70年土地使用权的房产经营者。租房永远是租赁房产,对所租赁的房产不可能享有所有权。
Ⅲ 土地使用权转移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是否随之转移
按照我国《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房屋所有权转让,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也就随之转移。
换句话说,也就是房随地走,地随房走。 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的使用权是不能分开转移的。
Ⅳ 地上附着物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 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
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规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
第一百八十三条 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第二百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Ⅳ 土地无地上物,有土地证,能否转让,如何转让
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依法是不能转让的。
但是,可以流转,但不能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即用于农业,不得转为非农业生产。
Ⅵ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地上房屋及建筑物应如何处理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地上房屋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取得。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5号)第四十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应当交还土地使用证,并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
因此,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其上的房屋所有权根据现行规定由国家无偿取得。
(6)地上物无土地使用权扩展阅读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未按法定期限申请续期,以及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未批准其续期申请,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依该合同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即终止。由于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有期限的他物权,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结果并不导致所有权的丧失。
因而,使用期届限满,土地使用者理应将土地使用权返还给土地所有者,这是土地国家所有权的最终体现,也是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原则的具体反映。
当出让年期届满,土地使用者就不在拥有该土地使用权。因此,国家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应当是无偿的,不应附加任何条件。
国家在无偿收回起土地使用权的同时,无偿取得该土地上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
Ⅶ 这法条如何理解: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
这是一个亘古不灭的原则“地随物走,物随地走”。
土地使用权属于谁,地上建筑物就属于谁,如果出现两个权利主体,这就说明有错误了,不是土地局登记错误,就是房产局登记错误。但一般不会出现,开发商在拿地后,建造房屋,房屋建成后卖给小业主,就会申请制作小产证,届时土地局和房产局会把土地、房屋的大产证分割后登记的。
我比较赞成上海市的作法,将房屋和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合成一家,只制作房产权证,既包含土地权属登记,也包含房屋权属登记,不会搞错。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政策法规处
Ⅷ 法院能只拍卖地上建筑物而不拍卖土地使用权么
可以拍卖土地使用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被执行人的财产应当能够强制执行:
1、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仍然是被执行人的财产。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出让土地使用权人一样,对划拨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尽管这种处分权受到了限制,要经过有关政府批准)的基本权能,具有独立的财产价值和财产属性。
2、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不能强制执行损害了债权人的依赖利益。目前,仍然大量存在国有企业以划拨方式占用的国有土地,这些划拨的土地也都登记在使用人名下。
3、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执行将造成更多的权利分离情形。按照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定的处置程序,划拨土地使用权不属于债务人财产,但是债务人对其上的建筑物却扔有所有权。
4、将划拨土地作为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执行不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法律已经规定了国家对划拨土地所应收取的出让金享有优先权,在拍卖被执行人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时要首先缴纳土地出让金,在裁定划拨土地使用权以物抵债时,承受的债权人也要缴纳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划拨土地出让金优先权制度保证了国家在土地上的经济收益。
(8)地上物无土地使用权扩展阅读:
1、及时有效的查封。
不论土地使用权被抵押与否,在法院依法处置前,都应进行查封,这是执行的基础。所谓及时,是指在债务人尚未来得及对其土地使用权进行处分前查封。只要没有进行诉前保全或诉讼保全,那么,在执行程序开始就应该对已经掌握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查封。
2、合法的评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47条的规定,在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拍卖前,“应当委托依法成立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3、公正的拍卖。
委托合法的拍卖企业是公开拍卖的前提。应根据《拍卖法》第11条、第12条的规定,对受托企业进行审查,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拍卖企业,才有资格成为受托对象;对拍卖依法进行监督是公正拍卖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