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指标
不知道你要比较什么呢?一般来说,用来比较各省创新能力,要比较他们当前有效的专利数量,而这个指标不单独公布,一般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会有人口数和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两个指标,二者相乘,得到的就是当前本省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考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差异太大,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才是最有价值的评价指标。
❷ 想知道做专利分析时,判断专利重要性的指标有哪些
主要指标 ①专利数量。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数量可以用于衡量这一技术领域技术活动的水平;而某一公司或某专利权人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反映了其技术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等。利用专利数量可以进行各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技术活动产出和谋求工业产权保护意向的比较。 ②同族专利数量。某一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这个公司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也反映了此发明的潜在价值——由于需要翻译和专门的法律帮助等费用,在国外申请专利比在自己国家要昂贵得多,只有那些被公司认识到最有商业价值的发明才会在多国申请专利,以便保护今后的投资和产品输出的独占权。 ③专利被引次数。某一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为一项重要的专利出现以后,会伴随出现大量的改进专利产生,这项重要专利会被改进专利重复引用。引用情况揭示了专利之间的联系,可用于跟踪对应于不同技术的专利网络,发现处于不同技术交叉点上的专利。可惜的是我国的专利数据库不能提供专利的被引次数,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④专利成长率。专利成长率测算的是专利数量成长随时间变化的百分率,可显现技术创新随时间的变化是增加还是迟缓。例如专利季成长率是将一企业于某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与前一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相比较,计算出该季所获专利较前一季增减幅度的百分比率。专利年成长率测算的是和上一年相比专利增长变化的百分比,用来衡量一年来技术活动发展的变化状况。 ⑤科学关联性。科学关联性测算的是专利(标的专利)所引证的科研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数量,该指标衡量的是专利技术和前沿科学研究关系。科学关联性的数值具有产业依存性:机械行业的科学关联性平均数值将近为零,而高科技生化产业可能高达15。 ⑥技术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测算的是企业的专利在其申请文件扉页中所引证专利技术年龄的平均数。因此技术生命周期可以这样理解:是最新专利和最早专利之间的一段时间。如果技术生命周期较短,意味着正在着力研发一门相对较新的技术,而且这门技术发展创新的非常快。技术生命周期具产业依存性,相对热门的产业技术周期较短,如电子类的约3~4年,而制药类的约为8~9年,造船类的可能长达15年。 ⑦专利效率。专利效率测算的是一定的研发经费支出所创造的专利数量产出,此项指标用来评估企业在预定时间内专利数量产出的科研能力和成本效率。专利数量产出的越多,专利效率越高,则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越强。 ⑧专利实施率。专利实施率能否被有益地实施、能否带来科技创新对于那些还未实施的专利技术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一般的发明专利的实施都还要经过一个开发过程,而开发不是都能成功的,有不少发明专利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因技术难点解决不了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得不半途而废或最终放弃。可以通过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因素、产业化开发和生产能力、宏观环境以及产业化风险等多个角度对发明专利的实施进行衡量。专利实施率越高,则专利对于技术发展、技术创新做出的贡献越大,和技术发展结合得越紧密。我国的专利实施率仅仅维持于30%左右,远远低于欧美日各国的水平。 ⑨产业标准化指标。在跨产业横向比较的时候,产业之间的差异给不同产业之间的专利指标数值的比较带来了麻烦,为此需要使用产业标准化指标。产业标准化指标的数值是将一个企业的指标值除以企业所在产业该指标的平均值得出的。例如,在化学产业有30家企业,它们的科学关联性的平均数值为3.7,那么每一个化学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标准指标值应该是通过各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指标值除以3.7得到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不同产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而找出每个产业内表现最好的那个企业。
❸ 申请专利要达到怎样的技术指标就是专利材料的作到什么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专利的,属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从上面的规定来看,专利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如果可以用文字或其它方式说明,可以让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那就不必以数据和图形表示。
❹ 专利权经济价值评价指标有哪些
专利权经济价值评价指标有:
1. 技术指标,即 与已有技术的关、有无出现替代技专术的可能属性
2. 专利指标 ,即 独占排他性的强度、有无出现其他公司专利抵触的可能性
3. 市场指标,即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的安定性
❺ 专利相对优势指标rpa可以说明什么
1) 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系,从而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独占市场,以此换取最大的利益;
2)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确保自身生产与销售的安全性,防止对手拿专利状告咱们侵权(遭受高额经济赔偿、迫使自己停止生产与销售);
3) 国家对专利申请有一定的扶持政策(如政府颁布的专利奖励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等),会给予部分政策、经济方面的帮助。
4) 专利权受到国家专利法保护,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使用(状告他人侵犯专利权,索取赔偿)。
5) 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使自己的发明创造得到国家法律保护,防止他人模仿本企业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构成技术壁垒,别人要想研发类似技术或产品就必须得经专利权人同意)。
6) 自己的发明创造如果不及时申请专利,别人把你的劳动成果提出专利申请,反过来向法院或专利管理机构告你侵犯专利权。
7) 可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及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8) 一个企业若拥有多个专利是企业强大实力的体现,是一种无形资产和无形宣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既是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强力企业,同时也是政府各项政策扶持的主要目标群体),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9) 专利技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转让),比单纯的技术转让更有法律和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其经济价值的实现。
10) 专利宣传效果好。
11) 避免会展上撤下展品的尴尬。
12) 专利除具有以上功能外,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还作为企业上市和其他评审中的一项重要指
❻ 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与专利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专利价值评估研究中,如何建立科学的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已成为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通常将影响专利价值的因素归为四大类: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和法律因素,通过对
诸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分析,建立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代表了专利价值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然而,目前指标法所建立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多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由于指标难以获取而缺乏
数据支持,基本上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如何针对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分析模型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专利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和权利价值3个维度,尝试建立具备实务可操作性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技术价值评价指标为基础,建立专利技术质量评价模型,并首次对大样本和真实专利数据进行专利技术质量评价,同时采用韩国三星公司42项核心专利为对比样本,提供了一种实务可操作的、定量化评价专利技术质量的方法和工具。
1、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综述
1.1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
美国知识产权咨询公司CHI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联合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专利指标评价体系,用于评价公司或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并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来评价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
CHI专利评价指标包括专利数量、专利平均被引用数、当前影响指数、技术实力(专利数量×当前影响指数)、技术生命周期、科学关联性和科学强度(专利数量×科学关联性)7个指标。其中,技术实力和科学强度指标是复合指标。在CHI专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可概括为两大研究路线:①专利价值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大量研究表明,影响专利价值的变量主要有:专利生命周期、专利保护范围、专利创造性、专利可替代性、专利研发投入、专利权人特征、专利法律特征等。上述研究针对影响专利价值的单一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了各种变量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机理,然而并未以多变量为评价指标建立具体专利价值评估模型;②专利价值评价指标及模型。基本思路是从影响专利价值的四大要素:技术、市场、竞争和法律出发,构建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计算方法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法、决策树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万小丽和朱雪忠从技术、市场和权利角度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17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法和模糊综合理论建立评价模型。2012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技术交易所联合出版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从专利法律价值、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角度建立专利价值分析指标,共包含18个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专利价值度(0~100)。然而,上述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均存在多数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从定性角度来研究专利价值。
了解更多可咨询撰撰网
❼ 如何正确认识专利指标
专利指标是一个导向性非常明显的指标,意在产业发展将向创新型升级,意在经济发展水平更注重质量评价。
现在让人担心的是,“专利指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误读的“论文指标”,从而达不到预期设想的评价效果。
曾几何时,学术论文是一个多么阳春白雪的字眼,特别是《自然》、《科学》等国际期刊及美国SCI科学引文检索系统,更是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最重要的尺度。
而事实证明,SCI引用率并没有与我们的技术创新水平成正比,倒是由于我们一些科研机构过分强调SCI文章数,使得一些西方出版商喜出望外,他们大幅度提高了订阅费。
“论文指标”盛行的结果是——一批学术或应用价值很小的科研成果,发表完论文、评完职称了事。正是因为这一点,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特别是理工科学校调整评价体系,引入专利指标,同时强调发明专利,来评价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
不仅是高校,近几年“专利指标”在各级政府评比、各种科技奖励评比、科技项目申报及评审等活动中也处于“走红”趋势。
这本是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却又让笔者不得不联想到2008年专利交易市场的“异常活跃”。2008年4月,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施,认定标准中,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列为硬杠杠之一,专利授权书一时间洛阳纸贵,专利交易量成倍增长。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买回去的专利并非本企业所需,而只是为了使自己在评定时不被“一票否决”。
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效专利共计221.6万件,其中国内占总量82.4%,国外占17.6%。而在国内有效专利构成中,不用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总共占到总量的85.8%,发明专利仅为14.2%。而在国外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占到78.6%。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维持时间超过5年的有46.7%,超过10年的有4.6%;国外有效发明专利维持时间超过5年的有83.5%,超过10年的有23.8%。这反映了国内创新主体掌握的专利仍以“短平快”为主。
科易专利站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❽ 是否有专利产业化指标
先找评估公司给你评估,北京好多这样的公司,在申请专利,在就专是你这个东西能否产业属化。你的产品是属于技术革新,还是原创,别人是不是拿过来就能做个跟你的差不多的东西,在找个好的合伙人,实在找不到,技术真的好的话,就卖了算了,不想卖的话就找个电力行业的公司给他们做,你每年收几个点。你要考虑几个问题:
1你先查查有没有这个东西。
2这个东西的市场在那里。
3这个东西如果真的改变了某些流程的话,会不会侵犯到某些人的利益。尤其是涉及电力方面的。
4这个东西稳不稳定,有最好有什么政府给你的证书什么的,要是科学院的就最好了。
5东西是不是投机取巧的,踩没踩红线。
❾ 知识产权考核指标怎么写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考核指标可以分别从这版几个方面权着手。
例如对于专利部分:
1.部门专利申请总量、人均数量等
2.部门专利授权量、人均授权量
3.专利引进(通常包含于技术引入合同中)的数量及其后续应用
4.专利许可数、通过许可带来的经济效益等;
5.专利转换数量(应用于实际生产的专利),转换后的创收效益等;
6.基于专利工作的其他效益(如政府奖励、标准使用费用等);
对于商标部分:
1.申请的商标数量;
2.商标侵权情况的监控与预防;
3.商标许可数量、以及获得相应的费用等。
其他指标类似。
❿ 专利分析法的分析指标
多年来, 人们通过不断摸索专利分析的方法并找寻更好的分析指标, 使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已日趋完善。国外进行专利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已能够较好地客观评价专利数据, 充分挖掘其中的战略竞争情报, 为企业战略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专利分析方法分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 定量分析又称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专利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也就是通过专利文献上所固有的标引项目来识别有关文献,然后对有关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用不同方法对有关数据的变化进行解释,以取得动态发展趋势方面的情报。
(1)统计的对象与角度
①统计对象一般是以专利件数为单位。
②统计可按专利分类、专利权人、年度、国别等从不同角度进行。
当按分类对专利信息进行统计时,根据各个领域内专利数量的多寡,可得知哪些科技领域的发明行为景为活跃,哪一种技术将得到突破,哪些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
如果对专利信息按国别进行统计,就可以发现被统计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在各个领域所处的地位。这种统计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某一时期各国科研和开发的重点。
如果对专利按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某个领域重要的技术拥有者,或者哪个公司在该领域的具有重要地位。
(2)统计的主要指标
①专利数量。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数量可以用于衡量这一技术领域技术活动的水平;而某一公司或某专利权人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反映了其技术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等。利用专利数量可以进行各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技术活动产出和谋求工业产权保护意向的比较。
②同族专利数量。某一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这个公司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也反映了此发明的潜在价值——由于需要翻译和专门的法律帮助等费用,在国外申请专利比在自己国家要昂贵得多,只有那些被公司认识到最有商业价值的发明才会在多国申请专利,以便保护今后的投资和产品输出的独占权。
③专利被引次数。某一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为一项重要的专利出现以后,会伴随出现大量的改进专利产生,这项重要专利会被改进专利重复引用。引用情况揭示了专利之间的联系,可用于跟踪对应于不同技术的专利网络,发现处于不同技术交叉点上的专利。可惜的是我国的专利数据库不能提供专利的被引次数,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④专利成长率。专利成长率测算的是专利数量成长随时间变化的百分率,可显现技术创新随时间的变化是增加还是迟缓。例如专利季成长率是将一企业于某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与前一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相比较,计算出该季所获专利较前一季增减幅度的百分比率。专利年成长率测算的是和上一年相比专利增长变化的百分比,用来衡量技术活动发展的变化状况。
⑤科学关联性。科学关联性测算的是专利(标的专利)所引证的科研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数量,该指标衡量的是专利技术和前沿科学研究关系。科学关联性的数值具有产业依存性:机械行业的科学关联性平均数值将近为零,而高科技生化产业可能高达15。
⑥技术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测算的是企业的专利在其申请文件扉页中所引证专利技术年龄的平均数。因此技术生命周期可以这样理解:是最新专利和最早专利之间的一段时间。如果技术生命周期较短,意味着正在着力研发一门相对较新的技术,而且这门技术发展创新的非常快。技术生命周期具产业依存性,相对热门的产业技术周期较短,如电子类的约3~4年,而制药类的约为8~9年,造船类的可能长达15年。
⑦专利效率。专利效率测算的是一定的研发经费支出所创造的专利数量产出,此项指标用来评估企业在预定时间内专利数量产出的科研能力和成本效率。专利数量产出的越多,专利效率越高,则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越强。
⑧专利实施率。专利实施率能否被有益地实施、能否带来科技创新对于那些还未实施的专利技术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一般的发明专利的实施都还要经过一个开发过程,而开发不是都能成功的,有不少发明专利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因技术难点解决不了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得不半途而废或最终放弃。可以通过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因素、产业化开发和生产能力、宏观环境以及产业化风险等多个角度对发明专利的实施进行衡量。专利实施率越高,则专利对于技术发展、技术创新做出的贡献越大,和技术发展结合得越紧密。我国的专利实施率仅仅维持于30%左右,远远低于欧美日各国的水平。
⑨产业标准化指标。在跨产业横向比较的时候,产业之间的差异给不同产业之间的专利指标数值的比较带来了麻烦,为此需要使用产业标准化指标。产业标准化指标的数值是将一个企业的指标值除以企业所在产业该指标的平均值得出的。例如,在化学产业有30家企业,它们的科学关联性的平均数值为3.7,那么每一个化学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标准指标值应该是通过各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指标值除以3.7得到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不同产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而找出每个产业内表现最好的那个企业。
(3)统计的主要内容
①专利技术按时间的分布研究。即以时间为横轴、专利申请量(或批准量)为纵轴,统计专利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般用于趋势预测。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及衰老的过程,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专利引文数量变化可以确定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活跃时期,为科研立项、技术开发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而对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时间分布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在某一时期内,哪些技术领域比较活跃,哪些技术领域处于停滞状态。
②专利技术按空间的分布研究。即通过不同公司、企业间的专利数量对比,来反映他们的技术水平与实力。空间分布一般用于识别竞争对手,分析其技术策略等。
将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申请按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可以得到某项技术在不同公司或企业间的分布,了解哪些公司或企业在该领域投入较多、专利活动较活跃、技术水平较领先;而对不同技术类别各公司的专利频数进行统计,可以了解各公司最活跃的领域,即其开发的重点领域。另外,通过检索某一专利的同族专利,可以得到这些专利申请的地理分布,从而判断其商业价值,了解某公司技术输出的重点领域;也可以为技术引进提供依据,为产品出口避开对方的保护区提供情报。
(4)度量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统计参数。
技术生长率 : =a/A。其中a:当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A:追溯5年的发明专利申请累积数(或批准累积数)。连续计算数年,v值递增,说明该技术正在萌芽或生长阶段。
技术成熟系数 : =a/(a + b)。其中a同上,b为当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α值递减,反映技术日趋成熟。
技术衰老系数β:β=(a + b)/(a + b + c)。其中a、b同上,c为当年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β值递增,预示该技术日渐陈旧。
新技术特征系数 。其中 为技术生长率, 为技术成熟系数。是反映某项技术新兴或衰老的综合指标, 值越大,新技术特征越强,预示它越具有发展潜力。 定性分析也称技术分析,是以专利的技术内容或专利的“质”来识别专利,并按技术特征来归并有关专利使其有序化。这和统计分析仅依靠专利文献外表特征是有很大区别的。定性分析一般用来获得技术动向、企业动向、特定权利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从发明的用途、原理、材料、结构和方法等5个方面来考虑重要专利的内容,并将重要专利按照内容的异同分类。如果专利内容以原理为主,说明这项技术尚未成熟;如果专利内容以用途的多样性为主,则说明技术已能实用。另外,将某技术领域各主要公司的专利按专利内容列表分析可以看出各公司的技术特色及开发重点; 将有关专利按技术内容的异同分成各个专利群,对某一公司拥有的不同专利群或对不同时期专利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对某项技术或产品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今后发展趋势及应用动向、与其他技术的关系等进行分析与预测。
由于涉及到技术的具体内容,定性分析的工作比较繁重、复杂。至于用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应视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和掌握的专利数据而定。事实上,经常需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比如,可先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哪些公司在某一技术领域占有技术优势(专利申请量或批准量可以反映技术活动水平),辨别这一技术领域的重要专利(某一专利被后续专利的引用数反映专利的重要性),然后再针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专利进行定性分析。
专利信息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一个是通过量的变化,一个是通过内在质的变化来反映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两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量的分类需要根据质,质的体现又要通过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将两者配合使用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专利分析的指标较多, 利用不同的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客观评价专利数据。许多国外的专利咨询机构都已建立了自身的一套完备的分析指标体系, 如美国摩根研究与分析协会、CHI 研究中心等, 他们在分析中结合利用多个分析指标, 综合评价专利数据。现将部分常用的分析指标列于表2 之中。
与国外较成熟的专利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相比, 国内对专利分析的重视度仍不够、利用较少, 分析中对专利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较低, 且专利数据库中对专利的引用情况没有记录, 以至于一些重要的分析方法如专利引文分析及其相应指标都无法利用, 最终导致专利分析的价值在国内的企业战略中没能得以充分发挥。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专利分析对企业的战略决策确实有着很好的辅助预测作用, 因此国内开展专利分析应学习借鉴国外分析方法及指标, 加深对专利信息的加工, 建立专利引文等数据库, 更好地发挥专利信息的价值, 为企业战略竞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