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案例
Ⅰ 产品特色定位的案例简介
迪斯尼乐园可以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主题游乐场。大也是一种产品特色版定位,它间接地暗示了一种利益权,即从中可享受到最多的娱乐。
再如《跳棋彩色铅笔》包装,同类的彩色铅笔包装很多,而该包装的设计者却巧妙地将包装设计成跳棋棋盘,彩色铅笔既是文具,又是下跳棋的棋子,既可实用又可作玩具,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构思创意独特,别具一格。
Ⅱ 国内有哪些比较知名的战略定位案例
顾均来辉战略定位咨询,指导量子高自科对抗国际巨头,2年时间打破困局,市值从15亿突破100亿,成就其全球领导地位;助力新潮传媒打破行业垄断,3年成就电梯媒体新巨头;帮助农业品牌绿叶元,4年实现3000万到40亿的飞跃;推动新丰小吃实现老品牌的凤凰涅槃,3年内从亏损到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华小笼第一股”;打造俞文清燕窝水饮料新品类,1年多销售突破1.5亿元。
顾均辉作为定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先驱者,坚持不懈的对定位理论进行传播。为中国企业家战略思维升级倾尽全力,每年有超千家企业为打造品牌系统的学习定位理论,包括北汽集团、伊利集团、大北农、延长石油、红星美凯龙、新潮传媒、今麦郎、金嗓子、正大集团、拉钩科技、圣象地板、四季沐歌、好利来、半亩花田等众多知名企业。
答案参考来源于网络。
Ⅲ 举两个例子说明品牌的内涵,并比较它们的品牌定位策略 市场营销学
这么系统的问题,没有奖励怕是没人回答……
Ⅳ 老板要我做品牌定位方案,品牌定位有哪些经典案例参考一下
诚予国际认为:
品牌的建立,就是建立品牌在消费者意识中的地位;品牌的竞争内,就是容通过抢占意识资源、竞争由需求产生的购买力。
意识是外在的,是驱动消费者购买某具体品牌产品的原因。例如,劲酒就是一种意识,保健酒也是意识,劲酒是好酒同样是一种意识。需求是内在的,是定义品类或者产品属性的原因。例如,喝保健酒是一种需求,买保健酒送礼是另一种需求。买保健酒是由需求驱动的,买劲酒是由意识驱动的,买礼品是需求驱动的,买劲酒送礼是由意识驱动的。
所以,品牌研究不仅要从需求出发, 还要从意识出发,从品牌、意识、需求、产品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品牌形成的规律。
Ⅳ 国内外有什么知名的品牌定位案例吗
我觉得品牌定位的本质是致力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位置
Ⅵ 请在2015世界500强前100个和31个中国品牌中选取案例分析。 1.因品牌定位精
黑衣路人 教你营销广告:
如何做出走心的好营销广告?
黑衣路人 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广告在现代商业里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什么样的广告才能算是一条好广告呢?美国著名的文案大师休格曼说,广告想要有效果,必须要有能捕获消费者的几种心理诱因,咱们一起来听听。
第一个心理诱因是建立参与感。回忆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去商场购物的时候,卖衣服的导购员会建议你试穿,卖食品的老板也经常让你试吃,如果你一开始就拒绝, 那你肯定不会买,但一旦你试穿或者试吃后,你购买这个商品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商家的这种行为就是为用户建立参与感。好的广告也是这样,如果你仔细观察就 会发现,越是吸引人的广告,往往就越给用户建立参与感。比如说有这么一条跑车的广告,我念给你听听,“驾驶这辆新车去逛一圈,感受下炎热的傍晚驾驶时风吹 过你头发的感觉,把油门一脚踩到底,尝一下瞬间被冲击力顶到座椅背后的滋味,看一下精美的电子显示屏,这是这款跑车带给你的速度”,怎么样,听我说完你是 不是感觉自己在夕阳下开着这款跑车?这就是用语言或者画面为用户建立参与感。
第二个心理诱因是建立权威。黑衣路人 觉得人本能的心理倾向就是相信专业和权威,比如说一个数码小白想去买一个电脑,他一定会先问问身边懂电脑的朋友该怎么买,能不能陪 他一起去,告诉他各种型号的区别,最好连买哪个都帮他决定好。再比如有时候我们去买西瓜,都要惯性的问老板这个西瓜甜不甜。所以商家给产品做广告,很重要 的一点就是塑造专业权威感,比如你可以在广告里列很多数字参数做对比,来显示自己的专业。小米手机就经常在发布会上这样做,然后得出自己行业地位领先的结 论,这也确实增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第三个心理诱因是建立联系,就是把客户已经知道的东西跟你的产品联系起来,这样就消费者才会更容易接受。比如说烟雾探测器刚刚面市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这 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厂商在打广告的时候就说,这个产品是“天花板上敏锐的鼻子”,一闻到家里的烟雾就会发出警报。这个人性化的类比一出现,立刻就拉近了产 品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还有一个例子,美国曾经出过一款产品,可以远程控制汽车的启动,在你离车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按一下钥匙扣大小的按钮,汽车就会自动 打火,你一上车马上就能开走。最爽的是夏天,你一开车门就能感受到凉爽的空气,再也不用像在蒸笼里一样,苦苦等着温度一点一点降下来。休格曼给这款遥控装 置起了个名字叫“黑手党的自动机关”,是不是一听,就联想到了黑手党遥控汽车爆炸,眨眼间干掉对手的火爆画面?是不是很酷?
第四个心理诱因是唤起归属感渴望。黑衣路人 认为人人都有对归属感的需求,这是天生的。好的广告就能做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让他们感觉到买这个产品,我就能属于我喜欢的 群体。举个例子,美国的万宝路香烟,它的广告成功塑造了一种颓废的雅痞之美,西方人都想要这种气质,当然就喜欢万宝路香烟;再比如,奔驰汽车一直标榜的 是,开奔驰的人就是财富的拥有者,那想做有钱人的人,想炫耀自己的财富的人就愿意买奔驰车;沃尔沃后来也采取了归属感的策略,宣传说自己的用户是学历最高 的。随后几年,沃尔沃高学历用户果然越来越多。所以说,广告只要给消费者想要的群体气氛,他们就会自动归队了。
黑衣路人 :产品要想卖得好,营销广告还是得更走心才行。如果想学实战性立即见效的营销,可以在网络找 黑衣路人
Ⅶ 品牌定位案例的释义
品牌形象大行其道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形象近似和互相干扰,使消费者难以区分。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产品、媒介与信息爆增,使得消费者疲于应付,此时要通过广告去建立独特清晰的品牌形象,显得日益困难。美国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品牌形象战略效果越来越不好。
这时,杰克·特劳特和阿尔·里斯先生提出了定位理论,解决了这一营销难题。定位理论指出消费者对过多的信息、品牌倾向于排斥,消费者在购买某类别或特性商品时,更多的优先选择该类别或特性商品的代表品牌,如购买可乐,选择可口可乐,购买创口贴时,选择邦迪,购买安全的汽车时,选择沃尔沃。此时,企业经营要由市场转向消费者心智,企业全力以赴的,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某个类别或特性的定位,即成为该品类或特性的代表品牌,让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是成为其首选。 依据产品的类别建立起品牌联想,称作类别定位。类别定位力图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该品牌等同于某类产品的印象,以成为某类产品的代名词或领导品牌。当消费者有了这类特定需求时就会联想到该品牌。
七喜汽水“非可乐”就是借助类别定位的一个经典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市场的领导品牌,占有率极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非可乐”的定位使七喜处于与“百事”、“可口”对立的类别,成为可乐饮料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不仅避免了与两巨头的正面竞争,还巧妙地与两品牌挂钩,使自身处于和它们并列的地位,成功的类别定位使七喜在美国龙争虎斗的饮料市场上占据了老三的位置。
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1996年,喜之郎提出了“果冻布丁喜之郎”的口号,并率先在中央台投放巨额广告来不断强化这一概念,在产品和行业之间建立起了一对一的联想,提到果冻布丁就想起喜之郎,提到喜之郎就想起果冻布丁。这一概念人为地设置了一道同类产品难以逾越的障碍,在高峰时期,喜之郎曾占有70%的市场份额。2004年河北中旺集团推出“五谷道场”方便面时,也特意强调其“非油炸”的特性,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娃哈哈”,把非常可乐定位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以与“两乐”霸占的国内市场相区别,最终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比附定位是以竞争者品牌为参照,依附竞争者定位。比附定位的目的是通过品牌竞争提升自身品牌的价值与知名度。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同行中的知名品牌建立一种内在联系,使自己的品牌迅速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借名牌之光使自己的品牌生辉。
史上最为经典的比附定位案例当属美国艾维斯汽车租赁公司。20世纪60年代,赫尔茨公司占据了美国汽车租赁市场份额的55%,为了避免与其与之正面交锋,艾维斯公司在其广告中发出了著名的“老二宣言”,因为巧妙地与市场领导建立了联系,艾维斯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了28%。
我国的蒙牛公司也是比附定位的受益者。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的资金,名列中国乳业的第1116位,与乳业“老大”伊利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但蒙牛却提出了“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等广告口号,并将这些口号印在产品包装之上。这些广告看似是对伊利的赞赏,同时也把蒙牛和伊利放在了并驾齐驱的位置,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而今,刚刚八岁的蒙牛已成为“行业老大”,其超常规的发展也被业界标上了“蒙牛速度”的注角。 不同的品牌常被消费者在心目中分为不同的档次。品牌价值是产品质量、消费者心理感受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的综合反映,档次具备了实物之外的价值,如给消费者带来自尊和优越感等。高档次品牌往往通过高价位来体现其价值。
如劳力士表价格高达几万元人民币,是众多手表品牌中的至尊,也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拥有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一名成功人士或上流社会的一员。又如酒店、宾馆按星级划分为1-5个等级,五星级的宾馆其高档的品牌形象不仅涵盖了幽雅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完备的设施,还包括进出其中的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定位于中低档次的宾馆,则针对其它的细分市场,如满足追求实惠和廉价的低收入者。
以我国上汽公司为例,其定位是“公务员专用车”,上汽曾经成功地占据了中国公务用车70%的份额。上汽按照国内的行政级推出了细分的公务用车产品系列,如科级坐桑塔纳、县处级坐桑塔2000、厅局级坐帕莎特,省部级坐奥迪。正因为上汽针对当时特定的国内市场定位明确,并且市场档次划分的十分准确,才造就了今天的上汽。
台湾顶新集团为了更好地占据国内方便面市场,在成功推出了“康师傅”品牌占据中档市场后,为进军低档方便面市场时,又推出了 “福满多”的品牌。 USP定位定位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向消费者传播一种主张、一种忠告、一种承诺,告诉消费者购买产品会得到什么样的利益;二是这种主张应是竞争对手无法提出或未曾提出的,应独具特色;三是这种主张应该以消费者为核心,易于理解和传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运用USP定位,在同类产品品牌太多、竞争激烈的情形下可以突出品牌的特点和优势,让消费者按自身偏好和对某一品牌利益的重视程度,将不同品牌在头脑中排序,置于不同位置,在有相关需求时,更迅速地选择商品。
在汽车市场,宝马宣扬“驾驶的乐趣”,富豪强调“耐久安全”,马自达是“可靠”,丰田的“跑车外型”, 沃尔沃定位于“安全”,菲亚特则“精力充沛”,奔驰是“高贵、王者、显赫、至尊”的象征。因为有了自己清晰的价值主张,这些金字招牌各自拥立了自己的固定消费群,在各自的区隔内占据最高的市场份额。
宝洁公司运用USP品牌定位最为成功:以洗发水为例,宝洁在国内推出了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伊卡璐五大品牌,每一个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海飞丝定位是“去头皮屑”;飘柔着眼于“柔顺发质”;潘婷定位于“营养发质”,沙宣定位于“美发定型”,伊卡璐则定位于“草本植物精华”。 按照产品与某类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关联作为定位的基础,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和结果,然后针对这一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产品和利益。
比如,海尔刚推出自己的手机时,为能体现出海尔国际化品牌的定位,提出了“听世界、打天下!”的诉求。因为手机本身在品质上的差距很小,关键是给消费者的感觉,海尔手机瞄准的是都市里一大批正在奋斗的年轻人,而这些人都满腹豪情,希望自己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所以“听世界、打天下”综合消费者和品牌特点,既传达了海尔大气的感觉,又考虑到目标市场的需求,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
成功运用消费者定位,可以将品牌个性化,从而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推出了万宝路香烟,然而在其上市之初,销售非常不如人意。后来经调查得知,主要原因是由于万宝路香烟带过滤嘴,焦油含量较低,因此被人们认为是“女性香烟”,由此影响了销路。据此,该公司认为只有改变品牌的形象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特别是男性消费者。于是,该公司开始煞费苦心地为万宝路引入“男性”因素:如改换代表热烈、勇敢和功名的红色包装,用粗体黑字来描画名称,表现出阳刚、含蓄和庄重;并让壮实粗护的牛仔担任万宝路香烟广告的主角,反复强调“万宝路的男性世界”,终于使万宝路香烟的销量和品牌价值位居世界香烟排名榜首。耐克以喜好运动的人尤其是乔丹的热爱者为目标消费者,所以它选择了乔丹为广告模特,广告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乔丹的风貌,将其拼搏进取的精神,积极乐观的个性融入“耐克”之中,也成功地树立了耐克经久不衰的品牌形象。百事可乐定位于“新一代的可乐”,抓住了新生代崇拜影视偶像的心理特征,请迈克·杰克逊做广告代言人,使新生代成了百事的俘虏,而百事也成了“年轻、活泼、时代”的象征。 比较定位的策略是指企业为了突出品牌的特性,抓住知名竞争对手的弱点来向消费者推销自己的优点,从而获取市场认可的方法。
丰田公司为了突出其“凌志”汽车高质低价的产品特性,在美国宣传该车时,将其图片和奔驰汽车并列在一起,并加上大标题:“用36000美元就可以买到价值73000美元的汽车,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并且经销商在向其潜在顾客赠送的录像带中有一段内容如下:一位工程师分别将一杯水放在奔驰和凌志车的发动机盖上,当汽车发动时,奔驰车上的水就晃动起来,而凌志车上的却没有。此举无疑为凌志汽车提高的声誉,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一个成功案例发生在美国,温迪是美国一家有名的快餐店,为了突出其汉堡包牛肉分量十足这一特点,该公司制作了这样的一则广告:三名老太太相约一起去麦当劳吃汉堡包,在食用时发现,大大的汉堡包里面竟然只加了一丁点牛肉,三人愤怒不已,对着镜头大喊:“牛肉在哪里?”电视旁白:“如果三位老太太去温迪快餐厅享用汉堡包,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牛肉了!”这则广告大获成功,被纽约国际广告大赛评为经典作品,温迪公司的营业额因此提高了18%。 运用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冲击消费者的情感体验而进行定位。
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阶段,第二是质的阶段,第三是感情阶段。在第三个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或是为了得到某种情感上的渴求满足,或是追求一种商品与理想自我概念的吻合。显然,情感定位是品牌诉求的重要支点,情感是维系品牌忠诚度的纽带。
如果一种品牌不能深度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品牌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提升品牌文化意蕴,以情营销,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使消费者对品牌“情有独钟”。只有不断增强品牌的人性创意和审美特性,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激起消费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才能引起兴趣,促进购买。比如“太太口服液”曾以“做女人真好”、“让女人更出色”、“滋润女人,让美丽飞扬”等诉求来满足女性精神需求,加之“太太”这一品牌本身所隐含的“高贵、典雅、迷人、温柔”的感情形象,十几年来在保健品市场占据着一席之地,获得国内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娃哈哈”可以说是十几年来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品牌命名之一。这一命名之所以成功,除了其通俗、准确地反映了一个产品的目标对象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将一种祝愿、一种希望、一种消费结合儿童的天性作为品牌命名的核心,从而使“娃哈哈”这一名称天衣无缝地传达了上述形象及价值,这种对儿童天性的开发和祝愿又恰恰是该品牌形象定位的出发点。 功能性定位是将品牌与一定环境、场合下产品的使用情况联系起来,以唤起消费者在特定情景下对该品牌的联想。
如“白加黑”感冒药将感冒药的颜色分为白、黑两种形式,“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好”,以此为基础改革了传统感冒药的服用方式,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香港手表制造商针对瑞士、日本手表的单一功能定位,推出了多功能定位的手表,设计制作了时装表、运动表、笔表、链坠表、情侣表、儿童表、计算表、打火表、时差表、报警表、里程表等,凭借功能性定位,香港表得以畅销全世界,获得空前成功。
近一段,运用功能性定位最为成功的当属“王老吉”。一句广告词“怕上火喝王老吉”红遍了大江南北,凭借其明确的功能性定位,使王老吉销售额从一个亿、五个亿、十个亿直线上升,王老吉也俨然成了凉茶的代名词,使一个多年的区域性品牌一跃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当困了、累了的时候,消费者会想到喝红牛;出现上火的状况时,消费者会想到喝王老吉。情景性消费是与功能性定位的有效对接,以此来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将某种文化内涵注入品牌之中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异,称为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品牌的品味,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独具特色。比如我们在喝可口可乐、在吃麦当劳、肯德基之时,不仅是在解渴求饱,同时也是在进行一种代表美国文化的消费,这种消费代表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身份、一种时尚、一种观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中国“景泰兰”和法国“人头马”,无不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无锡的“红豆”服装品牌和绍兴的“咸亨”酒店,分别借助人们早已熟悉和热爱的曹植和鲁迅的名篇挖掘出中华文化的沉淀;“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这种定位已将品牌文化提升到一种民族的“福”;柒牌服饰以中国文化打动世界,情系“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创”,认真谱写“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品牌”战略,并提出了“中国,才是美”的口号;“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等这些百年老字号,都是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独特文化因子才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而今,国内的企业也已明白,仅仅依靠国外的技术和策略是很难取悦消费者的,因为无论怎么做我们和国外的品牌都是有一定差距。中国企业唯有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Ⅷ 推荐几个近5年的经典营销案例体现市场定位策略的案例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 这只是参考
大众市场定位的杰出代表:福特公司
当被问到“是谁发明了汽车?”这个问题时,许多人都会回答:亨利·福特。这个普遍的误解正是对亨利·福特的赞美——是他使千千万万人拥有汽车的梦想成为可能。虽然人们普遍承认汽车是在欧洲发明与诞生的,但在19世纪末,有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实验者们同时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拥有所有的荣誉,因为是他使汽车不再遥不可及。他的指导原则是:“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正是亨利·福特的这种远见和激情促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诞生。
在美国工业由手工作坊向工厂制造生产的过渡中,享利·福特首创世界上第一条大规模流水作业生产线,为现代发达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物美价廉的T型车,一举打开了新兴的汽车业市场,为美国迅速步入汽车时代做出了贡献。为此,在美联社所做的美国独立200周年20件大事的民意测验中,享利·福特和他的汽车公司名列第10,与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相媲美,为全世界所瞩目。
1.定位大众市场。
100年前,汽车业传统的做法几乎无一例外是面向较为富有的阶层,福特公司1906年推销的新型汽车也是这样一种“奢华型”产品——车体笨重,且多为定制,非一般人的财力所及。这时,福特公司推出八种车型,分别用八个不同的字母标示,设计有别,价格各异。同时,他们提高了售价,最便宜的车售价为1 000美元,最高的为2 000美元。这一变革带来了灾难性的结果,销售数量猛然下降,利润仅10万美元,为前一年度的1/3。滞销震惊了亨利·福特,他不得不再易其辙,转为薄利多销。次年,公司降低了售价,生意又魔术般地回升了。尽管当时全国性经济萧条已经露头,但从1906年下半年到1907年底这一段时间里,福特汽车的顾客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他生意纷纷倒闭,而福特公司却盈利125万美元。及时的政策变动,获得如此成功,主要归功于亨利·福特本人。
亨利·福特开始梦想建造一种既简单又坚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车。1908年初,亨利·福特制定了一个划时代的决策,公司宣布从此致力于生产标准化,只制造较低廉的单一品种。实际上这项方案在亨利·福特脑子里已酝酿了数月,甚至可以说数年之久。这种生产方针已有盈利的先例。该公司1906年至1907年的生产无疑地证明,产品价格越低,利润越大。因此,转而生产统一规格、价钱低廉、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车辆从根本上讲是明智之举,从销售、盈利相结合的角度看,这个决定只是将昔日的最佳实践固定下来。
亨利·福特的梦想之车就是T型车。T型车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装饰或华而不实之处,百分之百地实用。这正是亨利·福特所希望的样子。它的车体轻,坚固而不求其外表美观,而专在性能上刻意求精,普通人也买得起。T型车去掉了所有的附件,以850美元一辆出售,规格一致,的确像“别针或火柴”一样。
T型车一投产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它无须推销,自有主顾,其原因不言而喻。它之所以跃居当时各类汽车之首是因为农民正需要这种车,普通人又都买得起。它的机械原理极为简单,任何耐心的外行人都会很快地掌握。而且,当时的车辆包括T型车在内,都面临征服马车时代遗留下来的路面的难题。一般的汽车都经受不了危险的小路和平原各州土路复杂路面的考验,而T型车的每一个零件都是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制造的。与当时其他类型汽车相比,T型车具有经久耐用、构造精巧和轻盈便利的优点。这种车底盘较高,可以像踩高跷那样通过乱石遍布或类似沼泽的路面,具有能穿越沙地、腐土和泥潭的优良性能。
福特汽车公司这一时期的盈利情况也证明福特关于生产廉价车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T型车仅用一年时间就跃居畅销车之首,成为第一号盈利车。这一年出售了1.l万辆,在销售量和利润方面均超过其他汽车制造商。大众化产品策略为福特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其实可以说是亨利·福特造就了美国汽车市场。
为适应汽车需求量的剧增,天才般的亨利·福特潜心研究生产流程,开发出产品生产线。依靠良好的产品市场和高效的流水线作业,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车公司的最低日薪为5美元——几乎两倍于当时的最低日薪,震惊了全世界。亨利·福特认为,既然已经能够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汽车,如果员工们能够买得起的话,就可以卖出更多的车。他相信一个8小时工作日5美元的报酬是他所做的削减成本的最佳举措。他说:“可以找到创造高工资的生产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顾客的数量。”
2.顺应市场。
随着美国汽车市场的成熟、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专业,福特公司适时调整了产品组合。当时的消费者需要更为豪华、动力更为强劲的汽车。福特汽车公司的下一个产品——于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发动机正好满足了这两种需要。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成功地将V-8缸体铸为一体,这比他的竞争对手学会造出可靠的V-8发动机早了许多年。同时福特汽车及其强大的发动机成为注重汽车性能的美国人的最爱。
二战期间,福特公司为适应战时需要,转产飞机发动机等产品,由埃德塞尔·福特发起的庞大的战时计划,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一共制造了8 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轰炸机、57 000台飞机发动机以及超过250 000台坦克及其他战争用机器。在二战中,福特公司的杰出表现为其赢得了口碑,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战结束后,民用汽车市场迅速膨胀,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福特公司推出新车型。1948年6月8日,福特汽车1949款车型在纽约隆重推出。这辆侧身平滑光洁的福特1949款汽车拥有独立前悬架和可开启的新型后角窗;车身与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种创新,为日后的汽车设计设立了标准。福特1949款给了福特汽车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美国汽车制造业中夺回亚军宝座以强大的动力。1949年,福特公司大约销售了807 000辆汽车,盈利由前一年的9 400万美元上升到1.77亿美元。这是自1929年以来创下的最高汽车销售记录。
凭借良好的先发优势,福特公司致力于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从而取得了市场竞争中的利器——价格优势。
亨利·福特二世的战后重组计划使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使之进一步推出了扩展计划,最终在美国成立了44个制造厂、18个装配厂、32个零件仓库、2个大型试车场和13个工艺开发和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