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藤专利
『壹』 国家专利号98100221.8是什么专利
[发明专利] [发明授权专利] 复方哮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98100221.8 失效专利 著录变更
申请人: 许银峰回 ; 孙继山
申请日: 1998-01-09 - 主分类答号: A61K35/78
摘要: 一种复方哮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浙具、蛤蛴粉、炙麻黄、炙杏仁、舒喘宁、扑尔敏六种中西药各一份,优选百分配比含量为:浙具15—20%,蛤蛴粉10—15%,炙麻黄10—17%,炙杏仁18—24%,舒喘宁15—25%,扑尔敏20—25%。它结合中西药治疗哮喘病的经验,充分利用了传统中药以及西药的优势,制成一种复方胶囊,具有疗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
『贰』 买一项专利花五百万,三年净赚一个亿值不值得买这项专利
当然值得啊
采纳我的答案吧。。
『叁』 死藤水的死藤水专利案
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亚马逊地区,死藤和死藤水的秘密也传播开来。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1986年,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竟然批准了一个叫劳伦·米勒的美国企业家对死藤的种类之一“达藤”的专利申请。但是,米勒甚至还没有对死藤做怎样的研究或提取出什么东西,只是描述了它的生长环境、形状及功能,就获得了专利。
将近十年之后,亚马逊部落的人才得知死藤成了美国人的专利。他们对此感到愤怒。他们无法理解,一个老外怎么能把他们崇拜并使用了数千年的神圣植物专利化?由400多个亚马逊部落和组织组成的一个理事会和加拿大国际环境法中心于1999年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提出申诉,要求该机构重新审查并撤消这项专利。他们并选派了一位部落酋长去美国作证,证明亚马逊土著居民使用死藤已达数千年之久。但是,这个证词却被认为“没有法律效用”,因为专利法不承认没有以文字形式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让任何人都能查到的发明。也就是说,仅仅是口头流传下来的知识,不受美国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后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下令驳回该专利,不是因为它涉及了当地部落的先有知识,而是因为在该申请提出一年之前,芝加哥田野博物馆的一个标本解说牌上已经描述了同一植物,因此它不具有专利所要求的“新颖性”。也就是说,亚马逊人以前就以口头流传的形式拥有关于死藤的知识并且使用这种植物这一事实,仍然并不妨碍对它申请专利。
死藤专利案暴露了现行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在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方面的尴尬。死藤是亚马逊人的遗传资源。死藤水的效用是属于他们共同拥有的传统知识,本是亚马逊各部落自古以来的秘密。但是,除非这些部落把秘密公开,他们的传统知识不会得到专利制度的认可,也不能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公开这样的秘密,又违反这些部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更尴尬的是,如果有人获取了他们的资源和传统知识,哪怕只是皮毛,只要发表出来,申请专利,他反而会得到承认,受到保护。
这种把其他民族公有的传统知识通过专利据为己有的做法,受到很多生物多样性专家和非政府组织的谴责,他们称这种行径是“生物海盗”。由于死藤案暴露出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对这种行为的明显偏袒,他们也向现行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死藤专利案也是私有化时代的尴尬。马来西亚第三世界网络组织的法律顾问齐永铃说,传统知识不姓私,可是当代世界的潮流似乎就是保护私有财产。那么原本不属于任何私人所有的公财产,像死藤这样的传统知识,其归属和保护就有了很大问题。按现行知识产权法律,要保护这种传统知识,就得先行把秘密公布到某个公共数据库,然后通过专利来保护。但是,这种传统知识属于社区公有而不属于任何个人,而且这是多少代祖先传下来的,该由谁来公布?如何公布?公布以后一旦形成专利,惠益如何分享?齐永铃认为,这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这种传统知识如果由个别人擅自公布并获得专利,如死藤专利案那样,原本公有的传统知识就成了私权,人们就要为他们原本有权免费享用的传统知识付出代价。这是很不合理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基于传统知识形成的专利,要注明它的来源,给传统知识以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可是这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专利是会给专利申请人带来利润的。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了专利,获得了利润,仅仅承认它的来源是传统知识就够了吗?传统知识的拥有者是不是有权分享利润呢?
《生物多样性公约》试图推出一种在获取遗传资源的过程中分享惠益的机制,替代知识产权,但是现行的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目前仍居主宰地位。批评者说,《协议》是国际法规第一次将专利扩大到生物领域。但是在制定这个协议的时候,世界大多数国家并没有意识到它是为了便于对基因,包括对人类基因以及对有机微生物进行私有垄断,便于基因工程种子、鱼类、动物、疫苗和其他药品的商业化。所以他们提出,必须改变现行的知识产权司法体制,解决目前通过知识产权把自然资源和社区知识变成私有的问题。他们认为,获取资源和惠益分享的核心问题,是承认当地人和社区对他们的土地、资源和知识的权利,是国家保护民族遗产的主权,是事先知情同意的原则,是对有关资源和知识的知识产权主张加以限制。他们援引1999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说,“知识产权的无情进军需要被制止,被质疑”,他们呼吁“全社会紧急重新审查”知识产权法律。
『肆』 参考文献中专利的格式
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I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
参见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4项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规定文后参考文献设必备项目与选择项目。凡是标注“任选”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均为必备项目。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
第5项 著录信息源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信息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等可依据书名页、版本记录页、封面等主要信息源著录各个著录项目;
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篇章与报刊上的文章依据参考文献本身著录析出文献的信息,并依据主要信息源著录析出文献的出处; 缩微制品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 光盘依据标签、附件著录; 网络信息依据特定网址中的信息著录。
(4)百藤专利扩展阅读: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和专利制度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到被公开出版、广泛传播,最终成为占全世界每年各种图书期刊总出版量四分一的出版物。
专利文献是申请或批准专利的发明创造,即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这些资料是在专利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有些是公开出版的,有些则仅为存档或仅供复制使用。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主要有: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说明书、工业品外观设计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索引等。
目前,世界上约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专利机构并出版专利资料,我国自1980 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专利局起,就陆续出版、发行专利文献。依据专利法保护对象的不同,专利公报分为《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和《外观设计专利公报》。
依据各种专利审批程度的不同,说明书分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
199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重新修改,依照新法的审批程序,取消了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公告程序,改为直接授权出版《发明专利说明书》及《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中国专利文献有以下几种形式:(1)专利说明书(纸件);(2)专利说明书(缩微制品),其中,胶卷型(microfilm)依文献顺序号排列,平片型(microfiche)按国际专利分类号排列;(3)中国专利文献光盘;(4)中国专利英文文摘(计算机磁盘);(5)专利公报和《中国专利索引》等。其中(3)(4)(5)三种是查找中国专利最常用的检索工具。
『伍』 专利申请号:20080109636.1的详细情况
神经:在人体的神经系统里,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其中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
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给各个器官,或把各个器官的兴奋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由许多神经纤维构成。
神经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即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各系统之间以脑神经为中心,分工协同,共同实现心理功能。
在这里之所以用神经而省去了系统,是因为神经本身就是个系统概念。按生理心理学定义,神经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系统,即神经元系统。其中神经元就是神经这个系统基本的功能结构单位。
神经元是生理层次的物质,即特殊的细胞,不妨称为神经细胞。撇开脑神经元、脊髓神经元、植物神经元的具体差别来看,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神经细胞突起简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之间纵横交错,是(神经元)构成神经元网络(即神经)的必要条件,具有信息采集与发送功能,表现为心理层面的刺激与反应;神经细胞体是神经元中基本的信息存储与处理单元;经过初步处理的信息,通过神经纤维按层次传递,直至达到脑神经,进行最后的总处理,然后将处理的结果返回到神经元,最终通过神经元上的反应器执行,产生生理反应。
之所以说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的必要条件,是因为:在神经纤维内部,信息传输大都采用生物电脉冲的方式,但各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之间并非直接相连的,而是被其他物质隔开,比如乙酰胆碱等等。这其实是新的结构层次或者环节,不再详细叙述。生物电到了相邻神经纤维之间,会转变为化学信号,通过物质载体进行过渡,在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完整的神经不仅包括脑神经、脊髓神经、植物神经等不同的神经,还需要中间的化学介质。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①、从心理现象的物质依托角度看,神经可以定义为心理的物质(生理)实现,心理是神经的功能表现;
②、从神经与神经元的关系来看,神经是神经元及介质构成的系统;
③、从生理心理角度,神经比神经系统概念更确切;
④、心理是神经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脑的功能;
⑤、依据以上四点,心理学中的相关概念需要做适当调整。
神经实验
神经横切片 观察和了解一条神经的结构.
1)低倍镜观察 在整个神经的外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为神经外膜.其中含有血
管及脂肪细胞等.血管随神经外膜的结缔组织伸入神经内,将神经分成许多大小不等的
神经纤维束,包在每个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结缔组织为神经束膜.在每个神经纤维束内看
到许多小圆圈,即为神经纤维的横切面.每条神经纤维周围还包以一薄层纤细的结缔组
织,为神经内膜.
2)高倍镜观察 每条神经纤维在横切面上呈粗,细不等的圆圈状结构,此圆圈状
结构即为神经膜;在圆圈状结构的中央有紫红色的圆点,此圆点即为轴突;在轴突外面
围以浅红色网状或无色的区域,即为髓鞘.如果切片正切到神经膜细胞的胞核,则可见
染成蓝紫色的胞核.
[编辑本段]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例如,肺部的呼吸管理、心脏的跳动、肠胃的消化吸收作用等都是有植物神经控制的。
在植物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可以促进心脏等循环系统的活动,去不可控制胃等消化系统的活动。
副交感神经,对于循环器官起抑制作用,而对于消化系统起促进作用。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金恩格,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这被称为植物神经失调症。例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循环系统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金恩格地下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当副交感神经的紧张转台长时间持续时,便会出现身体倦怠,站立时头晕目眩,容易疲劳等症状。
因为植物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畏寒、低血压、呕吐、便秘、腹泻、失眠、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胸部有压迫肝等症状。这些症状不适当而恩出现的,而是若干症状汇合后出现的,这便是植物神经失调的症状的特征之一。
[编辑本段]我们具有“虚”神经系统
●“虚”神经系统,的意思是产生“虚拟”事物的“神经系统”。
●以前人们以为:如果外界没有“光”射入“眼睛”,我们就“见”不到“光”的现象,但是到了晚上,我们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却发现眼前并不完全“黑暗”,如果我们用手指,刺按眼睛,我们将会发现居然眼前出现了“白光”!(按左边时,白光会出现在右边)
●以前人们以为:如果没有声音传入耳朵,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但是当一切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却听到了“耳鸣”!
●一切的“想像内容”都是可以不通过外界的“真实刺激”而存在的,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有两套神经系统,他们分别是“实神经系统”(感受现实世界的神经系统)和“虚神经系统”(产生想像中之世界的神经系统)。
●以前人们没有发现“虚神经系统”,主要是因为这些现象太普通了,所以没有人去重视它们;而且人们又把“思想意识”和“想像力”这些问题想得太“神秘”了,所以就走向了错误的探索方向,最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出自“全集然文明X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