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用
⑴ 专利引用问题
看你这三复种结构之间是否制有单一性,判断标准是这三种结构之间是否有相同或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特定技术特征就是你提出的结构相比其现有技术有进步的技术特征,如果三种结构之间都没有相同或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即使它们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同的,审查员也可能会要求您进行分案申请。
但由于分案申请并不是专利无效的理由,因此,您可以放心往申请文件中写,到时候审查员给你发审查意见通知书时再按照要求进行分案,即使审查员未提出分案的要求,您这个专利被授权后,没有单一性也并不能作为被无效的理由。
手动码字,望采纳!
希望采纳
⑵ 如何引用已申请专利
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I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
参见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4.5项:专利文献。
专利(pat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1]
从字面上讲,“专利”即是指专有的利益和权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LOGO专利的分析概述:
如此巨大的信息资源远未被人们充分地加以利用。事实上,对企业组织而言,专利是企业的竞争者之间惟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而在其他地方都不会透露的某些关键信息的地方。因此,企业竞争情报的分析者,通过细致、严密、综合、相关的分析,可以从专利文献中得到大量有用信息,而使公开的专利资料为本企业所用,从而实现其特有的经济价值。
⑶ 写专利中如果需要引用文献,怎么引用呢
背景技术介绍里面? 直接写如XX一文中咋样咋样,然后下面接个文章,跟论文一样的格式
⑷ 写专利可以引用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吗
可以的,不影响你的正常申报。
另外,如果A专利已经授权的话,在《技专术背景》字段中属,要注明“本发明是基于本公司(本人)申请号为XXXXXXXXXXX,名为XXXXXXXXXXX的专利发明的发明。
但是,如果专利A通不过,那么专利B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⑸ 申请人引用自己的专利怎么办
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同意或许可。
一个国家依照其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的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权不承担保护的义务,如果一项发明创造只在我国取得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只在我国享有独占权或专有权。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具有时间性,中国的发明专利权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⑹ 在专利中引用其他专利的问题
你首先得保证在先需要引用的专利的公开日在你这次申请的公开日之前,否则说明书有可能就是公开不充分。然后就是你得写清楚你引用的技术方案是哪个,你要是就含糊的写引用在前专利,那审查员是不清楚你引用的是哪个方案的,你在前专利里面不可能就一个技术方案吧?再有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需要引用的部分全抄过来。说明书不怕繁琐。权利要求别太冗长就行了,否则保护范围小,说明书又不会影响你的保护范围,多写点没坏处。再有就是我记得说明书多过30页,才交申请附加费。不够30页也不必担心多交钱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还是都抄过来最稳妥。
⑺ 参考文献引用专利的格式
参考文献引用专利的格式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中国,92214985. 2[P]. 1993-04-14.
[2]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 中国,01129210.5[P/OL]. 2001-10-24[2002-05-28].
(7)发明专利引用扩展阅读:
其他参考文献格式:
1、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3: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如:[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⑻ 参考文献中专利的格式
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I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
参见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4项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规定文后参考文献设必备项目与选择项目。凡是标注“任选”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均为必备项目。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
第5项 著录信息源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信息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等可依据书名页、版本记录页、封面等主要信息源著录各个著录项目;
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篇章与报刊上的文章依据参考文献本身著录析出文献的信息,并依据主要信息源著录析出文献的出处; 缩微制品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 光盘依据标签、附件著录; 网络信息依据特定网址中的信息著录。
(8)发明专利引用扩展阅读: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和专利制度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到被公开出版、广泛传播,最终成为占全世界每年各种图书期刊总出版量四分一的出版物。
专利文献是申请或批准专利的发明创造,即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这些资料是在专利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有些是公开出版的,有些则仅为存档或仅供复制使用。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主要有: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说明书、工业品外观设计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索引等。
目前,世界上约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专利机构并出版专利资料,我国自1980 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专利局起,就陆续出版、发行专利文献。依据专利法保护对象的不同,专利公报分为《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和《外观设计专利公报》。
依据各种专利审批程度的不同,说明书分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
199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重新修改,依照新法的审批程序,取消了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公告程序,改为直接授权出版《发明专利说明书》及《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中国专利文献有以下几种形式:(1)专利说明书(纸件);(2)专利说明书(缩微制品),其中,胶卷型(microfilm)依文献顺序号排列,平片型(microfiche)按国际专利分类号排列;(3)中国专利文献光盘;(4)中国专利英文文摘(计算机磁盘);(5)专利公报和《中国专利索引》等。其中(3)(4)(5)三种是查找中国专利最常用的检索工具。
⑼ 发明专利背景技术中如果需要引用参考文献,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引用后该写在何处
在专利文件中引用文献直接将被引用文献写在正文中即可;如果是专利文专献,直接写上专属利申请号或公开号就行了,注意国别和公开类型代码写全;如果是非专利文献,一般需要写明题目、作者、出版刊名、日期和期次页码等,原则是可以直接检索得到就行,有些内容可以放置在括号内,但全部内容直接放在正文,不要用脚注或尾注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