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如何描述
『壹』 专利的功能性描述怎么界定
"控制装置根据检测装置的状况,控制执行装置进行相应动作"是功能性限定。
正常,带有结构的技术特征应当采用描述结构的方式阐述。当有一些结构,不能准确的采用具体结构的描述来说明时,可以采用该结构能够实现的功能来进行阐述,但前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功能限定的内容、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获得实现该功能的技术方案。
您举的例子涉及控制,我给您举一个电学方面的例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
“一个方波发声器,该方波发生器用于产生1KHz的、占空比为50%的方波。”
上述为功能限定,根据描述该方波发声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出具体的电路结构,所以该种限定是专利法允许的。
但是,由于功能性限定的范围比较宽,即:实现一个功能可能会有多个具体的技术方案,所以,会对该技术方案的创造性造成影响。另外,如果说明书中没有足够实施例来支持所述的功能限定,也会造成权利要求书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的问题。
上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贰』 公司文案介绍专利时,该如何描述....
专利数量,技术领域,突破了哪些技术,取得了什么成果
『叁』 这形状写专利时要怎么描述
完全不符合工程力学,还申请个毛啊,专利不是是个东西就能申请的,懂不懂
『肆』 专利功能性描述
你好,
一、功能性技术特征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专利权利要求书应当记载的是技术方案本身,而不是该方案要实现的目的和效果。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权利要求中也会出现有关目的或效果的措辞,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功能性限定特征。
2009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没有对功能性特征的定义进行明确,《解释》第四条只是确立了功能性特征解释的基本原则。2016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下称《解释二》)明确了功能性特征的定义。《解释二》第八条规定,功能性特征,是指对于结构、组分、步骤、条件或其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其在发明创造中所起的功能或者效果进行限定的技术特征。
对于功能性技术特征写入专利权利要求的适用条件,《专利审查指南》(2010)明确指出:“只有在某一技术特征无法用结构特征来限定,或者技术特征用结构特征限定不如用功能或效果特征来限定更为恰当,而且该功能或者效果能通过说明书中规定的实验或者操作或者所属技术领域的惯用手段直接和肯定地验证的情况下,使用功能或者效果特征来限定发明才可能是允许的。”
二、功能性技术特征的解释方法
按照专利法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只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而不能作进一步限定。但功能性特征的解释有其特殊性,如上分析,在有的权利要求中,有些技术特征难以用结构特征表述,或者技术特征用结构限定不如用功能或效果特征限定更为恰当,而使用功能或者效果特征来限定发明。但由于功能特征其字面含义较为宽泛,因此,应当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实施方式进行解释。这样,既可以给专利权人提供合理的保护,同时又能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不受侵害。
《解释》第四条规定,对于权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术特征,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确定该技术特征的内容。笔者认为,规定之所以采用“结合”的表述,是考虑到按照目前的授权审查实践,个别情况下,说明书和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没有进行描述。也有意见认为,将功能性特征的保护范围界定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实施方式,与《专利审查指南》规定的“对于权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功能性限定的技术特征,应当理解为覆盖了所有能够实现所述功能的实施方式”,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方案,而不单单是功能或者效果,而且目前的专利审查做法,实际上也难以按照《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对所有实现所述功能的实施方式进行检索和审查。至于对“等同实施方式”的把握,需要视个案的具体案情而定。
三、功能性技术特征的适用限制
实践中,判断某一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功能性特征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只要是通过功能性描述的方法对技术特征进行记载,则该技术特征为功能性特征,这种理解上的误区导致了对专利保护范围的不恰当限制,但这一争议一直未得到解决。对此,《解释二》对这一问题予以了澄清和明确。《解释二》第八条在但书部分规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仅通过阅读权利要求即可直接、明确地确定实现上述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不属于功能性特征。对于但书所称技术特征的认定,应注意基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由当事人进行举证。如果构成但书所述情形,则不属于专利法司法解释所称的功能性特征,相应地,无需适用“实施例+等同”的功能性特征的解释规则。可见,单纯的功能性描述并非一定就是功能性特征,应当按照发明创造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背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到本案,专利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驱动组件是根据某一技术特征通过功能进行的描述,属于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其所指的技术是如何实现,其基本结构如何,故其为非功能性限定,不应被纳入功能性技术特征。
『伍』 专利如何写
不同的专利书写的重点和要点不一样,可以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来书写,然后上网上找一些范文和注意事项,好好研究研究。如果自己不明白,可以委托专利公司帮忙。
『陆』 申请专利应该如何描述要不要有具体的数据如果数据不具体,能不能申请下来
如果所谓的数据是指的尺寸大小的话,那么这个数据对这种结构改造的专利技术基本上是没什么贡献的,对申请专利没有影响,只需要结合图纸把结构改进点描述清楚就是完整的技术方案了。
只有一点要注意:对结构的描述要充分具体,以看完说明书就能照着做出产品为标准。
至于可不可以申请下来是另外一回事,这种结构改造的专利要么作为发明申请,要么作为实用新型申请。通俗一点的说,我国的发明审查程序对申请的技术内容的创新要求很严格,如果审查认为没有创新就申请不下来。此外,实用新型不审查创新,只要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充分具体,是可实现的,就能申请下来,但是申请下来之后在诉讼案件中可能会因为不具备创新被无效。当然,通过对目前市场的把握和一定程度的专利检索就可以在申请前自己把握住是否具备创新。
按这个思路,楼主再想想是否需要申请?
『柒』 怎么写专利
准备申请专利所需资料
如果准备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请申请人准备如下申请资料:
申请发明专利需要提供下述资料:
一、 请提供 1、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全称)、地址、邮编; 2、申请人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3、发明人(自然人)的姓名、地址、邮编; 4、办理该发明专利申请的联系人的电话、传真、联系地址。
二、 办理委托手续(单位盖公章或自然人签名)。
三、提交一份技术交底书,为了你更方便的撰写发明交底书也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贵方的发明创造的内容,请按照下述格式撰写交底书。
一、发明名称
(简单而明了地反映该发明的技术内容是产品、装置或方法(一般限定在25个字以内))
二、所属技术领域
(简要说明所属技术领域,如:本发明属于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材料的热处理方法等。)
三、现有技术(背景技术)
(对最接近发明的同类现有技术状况加以分析说明,必要时借助附图加以说明,具体内容包括:构造、各部件间的位置和连接关系或条件、工艺过程等,实事求是地指出现有技术的问题尽可能分析存在的原因)。
四、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实事求是地指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技术解决方案(要清楚、完整、准确地加以描述,特别是要把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发明点尽可能地描述清楚,并不仅限于发明的基本原理,以使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实施为准,并且在描述技术解决方案的每项技术手段(包括每项结构的位置和连接关系)时,相应地说明其在本发明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仅以文字说明较难描述清楚,请以附图说明。发明点的替代技术方案或可替代的技术要件、方法步骤等。如果有,也要尽量提出,以形成从属权利要求。)
附:如果出现英文缩写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代号,请具体说明其含义及业界通用中文名称。
3、技术效果(与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相对应,将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效果(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效果,最好有具体数据)具体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描述,科学分析和试验结果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五、附图及附图的简单说明
(要提供描述本发明的必要的附图(即结构示意图,而不是工程图),该附图能清楚地体现发明点之所在,为此可采用多种绘图方式。对元部件或结构统一编号并命名,必要时也要提供有关现有技术附图。)
六、具体实施方式
(列举实现发明的实施例(发明构思的具体体现),举一具体的本发明的实现事例从而将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体现出来,包括各电气元件及其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如果是方法请具体说明每一部分的具体方法,包括静态关系、动态关系及作用效果)
附:如果出现英文缩写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代号,请具体说明其含义及业界通用中文名称。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提供资料:
一、 请提供 1、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全称)、地址、邮编; 2、申请人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号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3、发明人(自然人)的姓名、地址、邮编; 4、办理该发明专利申请的联系人的电话、传真、联系地址。
二、 办理委托手续(合同由代理机构提供)
三、 提交一份技术交底书,代理机构审查是否可以申请专利,如可以申请,代理机构寄委托协议给贵方,签署合同
该技术交底书可按下述八个部分撰写:
? 实用新型(产品)的名称
? 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
? 相关背景技术(写明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
? 实用新型的目的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的要点
? 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对照背景技术)
? 附图及附图说明(必须有)
? 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尽可能详细)
(说明书附图是指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一、 请提供 1、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全称)、地址、邮编; 2、申请人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3、发明人(自然人)的姓名、地址、邮编; 4、办理该发明专利申请的联系人的电话、传真、联系地址。
二、 办理委托手续(单位盖公章或自然人签名)。
三、提供该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最好是用数码相机拍的)
? 图片或照片是指该外观设计产品的六面正投影视图(即: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立体图。如果视图上无设计要点,可以省略;如果视图是对称的,可以省略一幅视图。
? 上述图片或照片中的视图尺寸比例要一致,图片或照片的尺寸大小应当在3cm×8cm与15cm×22cm之间。
? 图片或照片的背景应是单色,该背景不得有与本外观设计无关的其它物品或图案。同时照片必须没有强光与阴影等影响图像效果的因素。
? 要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 要同时提交彩色和黑白图片或照片各一份。
? 如果不熟悉图片或照片的制作要求,代理机构可以代为制作申请所需的图片或照片
『捌』 写专利时怎么描述这种形状
部件大体呈“L”型,转角顶端有直角内凹成台阶状,“L”型部件的一边内侧呈圆弧形向内凸起
『玖』 如何写专利
不知道你是自己有专利还是想做专利代理的工作。
如果是自己的专利内,你要按照专利申请的流程来。容包括专利的文摘、权利要求、主权项、图示、全文、以及引用文献等等都要写的。全文的内容就比较多了,先写技术背景,导出现阶段的缺陷,然后讲你的改进和方案等等。
建议去找有关的案子书籍看看,或者联系当地的专利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