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发明人
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区别,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专利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那么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区别是什么?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区别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区别:专利权人是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的专利权的所有人。要想成为专利权人,有两种方法:1、自己提出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合格,符合授权的条件,依法授予专利权。2、通过继承或交易成为专利权人。公民或法人死亡或终止时,其合法的继承人得成为专利权人;通过买卖交易,他人也得成为专利权人。专利权人可自己实施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并收取使用费。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发明人只能是发明创造的完成者。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对专利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报酬权,除此之外发明人对专利不享有任何权利,自己不能实施专利也不能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发现他人侵犯专利权的,也无权加以制止。
Ⅱ 专利权人的与发明人区别
许多人对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的概念不清楚,对于两者享有的权利也就不很了解,误认为发明人搞出了发明创造,应享有所有的权利,实际不然。我国专利法规定,职务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和署名的权利,却没有独自使用、占有、处分专利的权利,例如,发明人不能将专利作价入股、转让专利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这些权利只有专利权人才能享有。
事例:某乡镇企业的王厂长,发明了一种具有杀虫作用的农药有机复合肥料,实验效果不错,此后他请来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确认,并在其帮助下使肥料生产更加标准化。在申请专利时,由于王厂长不了解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不知道专利权人与发明人所享有的权利有所不同,误认为只要是专利发明人就对其专利技术享有所有的权利。该研究所在办理专利申请时,将本单位作为专利申请人,而只将王厂长作为第一专利发明人,王厂长却稀里糊涂地欣然认同了。幸亏王厂长所在的乡镇企业生产自己研制的复合肥料未被该研究所亮红灯,要是自己企业在生产自行研发的复合肥料时受到该研究所的制约,并让其支付专利使用费,那王厂长就十分被动了,其企业由此遭受的损失就更大了。
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在没有征得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专利发明人也不能实施其发明的专利。
Ⅲ 专利权是属于申请人还是发明人
专利权属于申请人抄
专利权人指专袭利的权利所有人,专利的申请人在专利授权后就是专利权人。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生产、销售等。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拥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的权利。而其它的权利都归专利权人。
Ⅳ 发明人和专利权人有什么区别
专利发明人在专利法中称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必须是个人,可以一个或者多个。
专利权人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专利申请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一个或者多个。
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Ⅳ 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是一样的吗
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是一样的吗二、专利权人的概念 很多人对于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概内念不清楚,以容为这两者就是一样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国专利法规定,职务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和署名的权利,却没有独自使用、占有、处分专利的权利,那你们还觉得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是一样的吗?下面由小编为您介绍一下。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是一样的吗一、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是一样的吗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是不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如下:(1)享有的权利不一样。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单位,单位作为专利权人有权占有、使用、处分其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就没有这些权利,该专利取得专利权后,仅仅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必要报酬的权利,但是无权占有、使用和处分专利,不能擅自转让专利获得利益。非职务发明人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专利权也属于发明人,只有发明人才能占有、使用和处分该专利;既可以出售专利,有可以转让专利技术使用权或自己实施专利,由此获得经济利益。(2)主体不一样专利权人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发明人只能是自然人。
Ⅵ 专利发明人、申请人 、专利权人的关系
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发明人可以不是同一人。专利发明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以为个人和单位,拥有独占权(独占实施本专利)、许可权(许可他人实施本专利)、转让权(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专利授权一定是授权给申请人。
专利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
专利申请人是向专利局提出就某一发明或设计取得专利请求的当事人。各国均规定,并非任何人都可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
(6)专利权发明人扩展阅读:
中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应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专利权利能力的公民或法人;(2)具有专利申请的申请权。享有申请权的民事主体一旦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后,便在专利申请和审査阶段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并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专利权人。
专利权人是享有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前者可以是公民、集体所有制单位、外贸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后者是全民所有制单位。专利权人又包括原始取得专利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取得专利权的继受主体。专利权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参考资料:专利发明人网络 专利申请人网络 专利权人网络
Ⅶ 专利发明人的权利
首先,发明人区别于权利人,不具有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发明人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公司奖励及报酬这块儿,可以参见《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6条-第68条,具体的法条内容如下:
第七十六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可以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
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
企业、事业单位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报酬,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
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十七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未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
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奖励的方式和数额的,应当自专利权公告
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3000
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
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所属单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
利权的单位应当从优发给奖金。
第七十八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未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
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的,在专利权有效期限
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营业利润
中提取不低于2%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02%,作
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
报酬;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应当从收取的使
用费中提取不低于10%,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