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商标
Ⅰ 中国环境保护标志是什么样
外部造型为圆形,象征地球,上端图案的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的呼唤,图形中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也泛指大地与水体。
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把它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下端ZHB为"中国环保"汉语拼音的缩写,表明这是中国环保徽。
(1)碧水蓝天商标扩展阅读
中国环境保护徽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建筑物上悬挂;可在各级环境监测站、各级环境科研单位及有关环境保护单位使用;可在各类环境保护会议上悬挂;可在各种环境保护报刊的报头、杂志的封面上使用,亦可喷涂于环境监测车、船及飞机上。
(1)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
(2)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与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它被全世界所关注。在当今时代,日益恶化的环境告诫人们:环境保护事业与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
(3)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Ⅱ 博爱台球桌
全部配置全包括,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焦作市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博爱县位于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与晋城市泽州县毗邻。东与焦作市区、武陟县、修武县接壤,西隔丹河与沁阳市相连,南与温县隔沁河相望。
博爱县辖清化镇、许良镇、月山镇、柏山镇、磨头镇和孝敬镇;金城乡、寨豁乡6镇2乡,总面积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30万亩,人口38.5万人。
博爱县
1927年从沁阳析出,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中之博爱,设置博爱县。[2]
夏朝隶属覃怀地,商代属畿内,周武王时属野王邑,战国时先后隶属郑、晋、魏、韩国,秦属野王县,西汉初属殷国,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属野王县,东汉属河内郡,三国时属魏冀州河内郡,两晋属司州河南郡,隋朝属河内县,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太行县(县治清化镇),武德四年废太行县并入河内县,宋、元、明、清属河内县,民国2年(1913年)河内县更名沁阳县。
民国16年(1927年)8月冯玉祥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将沁阳县东北部丹河以东四乡一十五图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划出,增设博爱县,县治清化镇,直属河南省辖。
1938年至1945年日军侵占博爱时改为清化县,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属平原省新乡地区辖。
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河南省新乡地区辖。
1954年归焦作市辖。
1960年10月并入焦作市,取消县建置,设城关、阳庙、金城、界沟、红旗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复博爱县建置,仍旧归河南省新乡地区辖,"文革"期间一度有红卫县之称。
1983年9月1日后归焦作市辖。[3]
2005年,博爱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界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孝敬镇管辖,孝敬镇人民政府驻东界沟村;撤销张茹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金城乡管辖,金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高庙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清化镇管辖,清化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截止到2012年8月18日,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将博爱县阳庙镇划归焦作市山阳区管辖;10月28日,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将博爱县苏家作乡整建制划归焦作市山阳区管辖。[4]
2地理环境
博爱
博爱(17张)
博爱县自然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适中,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脉,山地、丘陵面积165.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最高海拔950米;南部为冲积洪积平原,面积321.9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6%。境内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马河、蒋沟河、泉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条,地表迳流总量0.73亿立方米。
博爱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县内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2.4%,境内1.8万亩竹林,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2]
3行政区划
博爱县辖6个镇、2个乡:清化镇、柏山镇、月山镇、许良镇、磨头镇、孝敬镇、寨豁乡、金城乡。县人民政府驻清化镇中山路。[5]
4经济发展
数据统计
截止到2012年,博爱县生产总值完成187.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亿元。
截止到2012年,博爱县生产总值184.8亿元,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亿元,增长21.3%;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亿元,增长1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6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574元,增长13.5%。[2]
三次产业比达到9.6∶73.1∶17.3,工业经济比重较2006年提高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8亿元,是2006年的2.6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286元、8433元,分别是2006年的2.1倍、1.8倍。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8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县财政五年民生支出25.6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4.6%。[6]
第一产业
胡锦涛视察博爱县
胡锦涛视察博爱县(4张)
博爱县连续8年高产丰收,截止到2012年粮食总产达23.3万吨,五年流转土地3万亩,新建大拱棚8000座,新增蔬菜标准化种植面积5万亩,荣获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新建、改建49个标准化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4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被列为焦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试点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家,完成16个农产品商标注册、9个绿色食品认证。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田间工程等79项重点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7万亩,解决了19.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收割,玉米机收率达到85%以上。平原植树260万株,山区造林15万亩,在全市率先成为省级林业生态县。[7]
第二产业
博爱县至截止到2012年连续五年累计实施47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好友公司500万套载重子午胎、制动器工业园、裕华公司18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龙源电厂、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博爱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截止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5.2亿元、利润41.6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8倍、2.6倍。博爱县高起点规划了11.07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建成主干道路39公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建成区面积达6.3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2家。培育了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装纺织、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工业总量的74%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博爱县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9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获得科技成果奖12项,申报国家专利419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2.1%和20%。[6]
第三产业
博爱县不断完善景区软硬件设施,青天河景区成功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中山大饭店、新宏大百货等三产项目相继投用;建成212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销售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补贴产品12.2万台。高标准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煤炭物流园区开工建设。成功河南省优秀金融生态县。组建了建投公司、聚晟投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资本运作实现重大突破,新开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伊赛公司、博洋公司在天交所挂牌交易,裕华公司通过证监会上市审核。[6]
5资源
矿产
博爱县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区,拥有储量丰富的粘土、铝矾土、铁矿、石灰石、硫铁矿等二十余种矿产资源。与煤炭大省山西毗邻而居,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拥有蓄水量达2070万立方米的青天河水库,水资源供应充足。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均途经博爱。西气东输万里管道第一个分输站设在磨头镇。[2][8-9]
水资源
博爱县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主要有丹河与沁河两大过境河流以及大沙河、幸福河、勒马河、运粮河、南横河、北横河、南蒋沟、北蒋沟九大内涝河道。
沁河是流经博爱县的最大河流,属于黄河水系,由于受上游引水影响,来水量逐年减少,水源得不到保障。丹河属于黄河二级支流,在博爱县汇入沁河,水源主要来源于青天河水库的三姑泉,水质较好,适合人畜饮用。丹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9亿立方米。为了保障丹河的水源供给,1972年在月太铁路桥上游1公里处修建了青天河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513平方公里,总库容20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726万立方米。
博爱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量为2.90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为1.616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2938亿立方米,重复量为2.8645亿立方米。博爱县地表水可利用量为0.775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39亿立方米,总计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1651亿立方米。据分析计算,博爱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平均年需2.273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生产占60%,中旱年需2.651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生产占70%。[10]
6交通
博爱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干线四通八达,是晋煤外运的回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郑太、焦枝、侯月三条铁路在县城北部交汇,月山车站是华北地区大型铁路编组站之一,是以晋煤外运为主的亿吨货物通道。三条高速公路横贯全境,焦晋高速途经北部,长济、焦温高速在城南互通。郑常、新济、焦温、焦克等4条省道纵横交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
7社会
博爱县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1%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至截止到2012年连续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4.3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妥善解决5600余名原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社保遗留问题。
医疗卫生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4张)
博爱县新建、改建12所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7%。改造12所乡镇卫生院,建成393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2205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博爱县有医疗卫生单位18个,其中县直医疗单位6个,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合管中心、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所523所。服务面积100%。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0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29人,大专学历481人,中专学历698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58人,中级职称205人,初级职称1042人。现有执业医师686人,执业护士418人。博爱县各医疗机构核定床位808张,实际床位数1093张。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87台(件),5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5台,CT、三维彩超、核磁共振等百万以上大型医疗设备8台。[11]
城市建设
博爱县强力实施焦博一体化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3.5平方公里。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编制。打通了群众期盼已久的鄈城路、团结路、滨河路,拓宽改造了迎宾大道、玉祥路等5条道路,市人民路博爱段即将完工,搭建起“六纵六横”城区路网。新建住宅小区22个。建成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成体育广场、中山广场和12个街头游园,新增绿地153万平方米。完成上秦河、下秦河引水补源工程,启动博爱公园、幸福湖公园、幸福河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干线公路和农村道路467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硬化路。13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新建50栋安置楼,开工2个新型农村社区。[6]
教育
胡锦涛看望清化镇高庙中学师生
胡锦涛看望清化镇高庙中学师生(3张)
博爱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共112所,包括70所小学,34所普通初中,4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中专,1所特殊教育学校和1所教师进修校。其中民办学校11所。另有各类幼儿园60多所。共有在校生7万余名,教职工3600余名。至截止到2012年连续五年教育投入8.1亿元,新建一中等34个重点项目,完成全县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成功省职业教育强县。[7][11]
文化
博爱县举办了包括戏剧歌舞、街头民间艺术汇演和赴市汇演。来自博爱县各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的80余支代表队上演了各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其中,舞台戏剧歌舞汇演安排在南广场舞台,共演出8天,节目18台。民间艺术汇演安排在鄈城路,共演出4天,参加演出的民间艺术团队60余个,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赴市汇演中,博爱县共组织好友轮胎公司、安江陵公司、八极文武学校等8个演出队参与,演职人员达500余人,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参赛的8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2个。文化局获优秀组织奖。文化馆获组织奖。
博爱县许良镇、阳庙镇、磨头镇、柏山镇、孝敬镇、金城乡、寨豁乡等7个乡镇被列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单位,这七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按标准要求建成。已建成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2个农家书屋、227个农村健身场所。[11]
8旅游
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境内,系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西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12]
大坝游览区位于天井关古战场至青天河水库大坝之间,既是古时兵家对垒的古战场,又是现代纵情蓝天碧水的天然娱场。
丹河长虹:通往豫晋铁路的丹河铁路独拱桥。它建于1959年,高80余米,跨度130米,当时为“亚洲第一独拱铁路桥”。
古树迎客:相传此槐树植于东汉,距今1900余年历史。树高13米,树围3.2米,树冠100平方米。
天井关古战场:天井关古为豫晋要塞,是通往山西的关隘,史称“太行八径之一”,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战国以来,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战役达十四次。
银龙放歌:青天河水库大坝始建于1966年,竣工于1983年,它是英雄的博爱人民肩扛担挑、一石一框历经17年工人建造而成。
三教圣殿建于宋代,殿内供奉有佛、道、儒三教祖师的塑像,象这样把三个教派的祖师同时请到一起供奉的殿宇,在全国是比较罕见的。
高空滑索:一线连豫晋,瞬间行两省。[2]
9特产小吃
卤猪头肉各地都有猪头肉,但是博爱县的猪头肉集合了众家特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色泽红润,香糯浓醇,咸甜适度,肥而不腻。刚出锅的猪头肉用当地的芝麻烧饼满满的夹起一个,咬一口,满嘴流油,解馋饱肚。
牛肉丸用牛肉和红薯淀粉及各种香料精制,干吃酥脆,用老汤煮食,连汤带丸子舀起一碗,撒上香菜沫和蒜苗段,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烧鸡博爱县的烧鸡,鸡皮金黄,肉质白嫩,嫩而不柴,趁热提起烧鸡,稍稍抖动就可以使骨肉分离。
博爱生姜具有块大、丝细、味道鲜、香辣可口、产量高、百煮不烂、抗逆力强、含水少、易加工、耐储存等优点,用它加工成的"怀姜炸酱"、"姜辣酱"香辣可口,是不可多得的餐桌佐料。[13]
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四大中药因产在古怀庆府最为珍贵,故被称为四大怀药。[14]
10著名人物
李岩(1606--1644)名信,号威,博爱县孝敬镇唐村人。出身贡生,精枪、拳、箭术,好施尚义。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入李自成起义军,官制中营(中央)制将军,成为李自成的谋主。
杜严(1875--1938),字友梅,博爱县清化镇二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留学日本政法大学。
刘聚奎(1919--1984),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豫北工委委员,中共人民解放军178师政委,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委委员、省政府党组书记,西安国营八四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政协陕西省副主席、党组成员等职。
Ⅲ 桑夏的企业理念
创世界品牌,建百年桑夏,以产业报国,成为世界太阳能热利用专家和受尊敬的公众企业。
创世界品牌――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沉积,是消费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和追随,桑夏要成为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的代名词。
建百年桑夏――就是注重长短期利益的平衡,关注当前,着眼未来,始终保持桑夏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
以产业报国――作为新兴行业的一员,桑夏有责任以绿色环保产品为人类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报答社会各方对桑夏的期望和厚爱。
成为世界太阳能热利用专家――就是要始终站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前沿,掌握技术制高点,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使桑夏在成为世界上太阳能热利用的权威。
成为受尊敬的公众企业――桑夏做的是公众产品,公司的运作要趋于透明,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企业上市是最佳途径。 助人类享受阳光恩赐,为子孙后代留住碧水蓝天。
对桑夏来说,其存在价值在于,通过全体桑夏人的努力,充分利用太阳的能量,为人类的节能减排和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真诚善待、创新超越、合作共赢、高瞻远瞩。
真诚善待——做人讲真诚,做事要诚信,要善待5大利益相关方。
创新超越——创新是桑夏进步的永恒动力,创新无限,发展无限,要有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勇气和谋略。
合作共赢——与用户共谋发展,为股东创造财富,与员工共谋富裕,为社会创造繁荣,给伙伴创造机会。
高瞻远瞩——高看竞争形势,远观行业发展,制定桑夏的发展战略,成就我们的事业。 坚持、激情、超越。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精神世界的结晶,是企业员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共识的简洁表达。桑夏的企业精神表明,“坚持”是指毅力和韧性,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持永不言败的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立足长远,讲求实效。
“激情”就是保持积极的心态,鼓足勇气,不畏艰难,勇于开拓。
“超越”是指要正视自己,自我加压,超越超越竞争对手,成为行业标杆。
坚持才能超越,超越鼓舞激情,坚持是途径,激情是方法,超越是目的;坚持要有勇气,激情须讲胆识。
桑夏的企业精神是建立在创新和团结的基础上的。因为桑夏的超越是在创新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桑夏的生命线; 桑夏要超越就必须团结,树立团队意识,万众一心增强凝聚力。凝聚力是形成活力的基础,活力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和企业自我发展动力的综合表现。 桑夏就是价值和荣誉!
企业口号是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升华 。桑夏口号表明,桑夏产品要成为顾客最有价值的产品,接受桑夏的服务是一种荣誉。桑夏品牌要成为全球公认的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使用标识有桑夏商标的产品是一种荣誉。桑夏要成为股东最有价值的企业,能成为桑夏的股东是一种荣誉。所有员工要为桑夏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而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能成为桑夏一员是一种荣誉。
桑夏的价值和荣誉来自产品性能卓越性、产品质量可靠性、顾客满意的持久性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桑夏是伴随中国太阳能行业产业化进程成长起来的典范企业,桑夏以引领国人“创造时尚热水文化,享受绿色热水文化”为己任,以节能环保为发展准则,以太阳能产业为基础,努力在新能源、卫浴设备、纺织、外贸等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全力打造世界级品牌,最终实现桑夏人产业报国的崇高理想。
创世界品牌、建百年桑夏、以产业报国、桑夏人永恒的追求。
Ⅳ 我的养殖合作社正在注册商标,谁能帮我想个好的名字。要注重环保/绿色食品/生态产品/。经营范围注要是生态
绿淼怎么样?
Ⅳ 中国环境标志图的含义
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
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与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它为全世界所关注。在当今时代,日益恶化的环境告诫人们:环境保护事业与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
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说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与治理,使天长蓝、水长清、山长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环境中。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
下端ZHB为Zhong Guo Huan 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
中国环境保护徽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建筑物上悬挂;可在各级环境监测站、各级环境科研单位及有关环境保护单位使用;可在各类环境保护会议上悬挂;可在各种环境保护报刊的报头、杂志的封面上使用,亦可喷涂于环境监测车、船及飞机上。
中国环境标志是中国官方的产品证明性商标,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获准使用该标志的产品不仅质量优秀,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高标准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保优势。
Ⅵ 求二锅头原产地认证商标图片
如果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只是表现形式的满足,那么其品牌内核最有历史追溯性的不间断使用,才是牛栏山成为二锅头原产地保护品牌的无限价值。
追溯性,就是系统的历史根源。纵观国内一线白酒企业,很多品牌都是以地域来命名的,茅台、泸州老窖、洋河、古井等,这说明好酒与地域环境不可分割,作为国际市场上名优产品的通行证,牛栏山是我国白酒行业中最先积极参与原产地认证的企业之一。最可贵的是,牛栏山是二锅头群落中历史最完整、工艺最系统、生产监测最科学的版本企业之一。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年间,据《顺义县志》记载:“造酒工:做是工者约百余人(受雇于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冽异常,为北平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之酒为最著。”
如今,牛栏山又成为首都白酒阵营中最早拥有“中国酿酒大师”和 “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企业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强化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使得牛栏山二锅头的品质卓尔不群。
眼下,北京顺义区围绕“碧水、蓝天、宜居”三大工程,不断深化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监督、环境监测、环保宣教工作。这些区域政策的固守之本就是保护牛栏山的酿酒生态。
“掐头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锅之珍酿,牛栏山在技艺传承链的挖掘与养息,更是将历史拼成了浩瀚长卷,其追溯性与敬畏情结油然而生,2002年顺利摘得“原产地认证”,实至名归,福佑品类。
Ⅶ 谁有泰姬陵(Taj Mahal)双语介绍
泰姬陵
中文名称: 泰姬陵
英文名称: Taj Mahal
国家: 印度
所属洲: 亚洲
泰姬陵(印地语: ताज महल 波斯语,乌尔都语: تاج محل ),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ممتاز محل)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概况介绍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 (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为饭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实际上它被用在随便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建筑历史
泰姬陵于1631年(另一资料:1632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另一资料:18年),每天动用2万役工。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期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万卢比),这导致莫卧尔王朝的衰落。沙·贾汗国王本原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视力恶化,仅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原先这儿曾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现在的门是铜制的。
关于沙贾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边为自己建一座同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传说似乎没有太多的真实性。他的儿子奥朗则布于1658年宣布为帝,并把他的父亲软禁在阿格拉一个城堡内达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贾汗能从城堡远远眺望泰姬陵。后来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是精致、黄雅。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臣儿建筑最后的闪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她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汉为纪念其爱妃慕塔芝玛,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壮严肃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Taj Mahal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eight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 some Western historians have noted that its architectural beauty has never been surpassed. The Taj is the most beautiful monument built by the Mughals, the Muslim rulers of India. Taj Mahal is built entirely of white marble. Its stunning architectural beauty is beyond adequate description, particularly at dawn and sunset. The Taj seems to glow in the light of the full moon. On a foggy morning, the visitors experience the Taj as if suspended when viewed from across the Jamuna river.
Taj Mahal was built by a Muslim, Emperor Shah Jahan (died 1666 C.E.) in the memory of his dear wife and queen Mumtaz Mahal at Agra, India. It is an "elegy in marble" or some say an expression of a "dream." Taj Mahal (meaning Crown Palace) is a Mausoleum that houses the grave of queen Mumtaz Mahal at the lower chamber. The grave of Shah Jahan was added to it later. The queen’s real name was Arjumand Banu.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Mughals, important ladies of the royal family were given another name at their marriage or at some other significant event in their lives, and that new name was commonly used by the public. Shah Jahan's real name was Shahab-ud-din, and he was known as Prince Khurram before ascending to the throne in 1628.
Taj Mahal was constructed over a period of twenty-two years, employing twenty thousand workers. It was completed in 1648 C.E. at a cost of 32 Million Rupees. The construction documents show that its master architect was Ustad ‘Isa, the renowned Islamic architect of his time. The documents contain names of those employed and the inventory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their origin. Expert craftsmen from Delhi, Qannauj, Lahore, and Multan were employed. In addition, many renowned Muslim craftsmen from Baghdad, Shiraz and Bukhara worked on many specialized tasks.
The Taj stands on a raised, square platform (186 x 186 feet) with its four corners truncated, forming an unequal octag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ses the interlocking arabesque concept, in which each element stands on its own and perfectly integrates with the main structure. It uses the principles of self-replicating geometry and a symmetry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ts central dome is fifty-eight feet in diameter and rises to a height of 213 feet. It is flanked by four subsidiary domed chambers. The four graceful, slender minarets are 162.5 feet each. The entire mausoleum (inside as well as outside) is decorated with inlaid design of flowers and calligraphy using precious gems such as agate and jasper. The main archways, chiseled with passages from the Holy Qur’an and the bold scroll work of flowery pattern, give a captivating charm to its beauty. The central domed chamber and four adjoining chambers include many walls and panels of Islamic decoration.
The mausoleum is a part of a vast complex comprising of a main gateway, an elaborate garden, a mosque (to the left), a guest house (to the right), and several other palatial buildings. The Taj is at the farthest end of this complex, with the river Jamuna behind it. The large garden contains four reflecting pools dividing it at the center. Each of these four sections i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and then each into yet another four sections. Like the Taj, the garden elements serve like Arabesque, standing on their own and also constituting the whole.
Ⅷ 泰姬陵的介绍
泰姬陵
中文名称: 泰姬陵
英文名称: Taj Mahal
国家: 印度
所属洲: 亚洲
泰姬陵(印地语:
Ⅸ 中国环境标志的寓意
中国环境标志的寓意:“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中心由青山、绿水、太阳组成,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该标志具有明确的产品技术要求,对产品的各项指标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实质上是对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处置,乃至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也称“从摇篮到摇篮”)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
它由国家指定的机构或民间组织依据环境产品标准(也称技术要求)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
(9)碧水蓝天商标扩展阅读
优点:
1、中国绿色产品的权威认证,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是企业追加附加值、寻找产品卖点的一个良好契机,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击败竞争对手的又一张王牌。
3、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张有力的“绿色通行证”
4、进入中国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在招投标中获得加分。
5、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Ⅹ DPX-135单段锤式破碎机中的DPX是什么意思
碎机器的耐磨件一般包括锤头、蓖条、衬板,其中锤头是破碎设备工作时候的核心部件,其使用寿命的长短也决定着破碎机的使用寿命。所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