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商标
A. 怎样辨别明朝,清朝,民国,现代的宣德炉。
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简称“宣炉”。作为当今存世量最稀少的藏品种类之一,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一直备受天下藏家的追捧,但是随着赝品频出及真品的大隐隐于市,近年来已经鲜有真品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进入市场流通交易,大多数的宣德炉都在民间收藏中流通。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宣德炉,不仅是指宣德三年铸造的炉,而是所有带宣德款铜炉的统称。而且它也可泛指和宣款炉形制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它款的铜炉,真正宣德三年的炉已成了一个谜。一般说,风格设计有明中叶特征而包浆和铜质特佳者就能作为是宣德的候选人。但宣德炉绝大部分都不是宣德的,这些炉带宣款,与其说其目的是伪仿,还不如说是对历史黄金时代的尊敬和缅怀。
正是由于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的高价值,使得越来越多的仿炉进入市场流通,注意这边的仿炉指的是近代仿品而非清仿或民国仿品,下面介绍几种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的鉴别方法。
辨别宣德炉的真伪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是看字体,真品多铸造扁方形阳文楷体款“大明宣德年制”,呈三行自右向左排列,值得注意的是,“明”字左边的“日”较小,右边“月”字最后一笔较长,与“日”字第一笔相连。“宣”字点不过横,“德”字少一横。繁体“制”字下面的“衣”可能少一点。如果是仿品,上面字体不清晰。如果上面的字是“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帮佐监造”或“永存珍玩”等字样,一定是仿品。
二是看造型。真品造型较短矮,耳足比例协调,形体浑圆。仿品耳加大,足加高,线条生硬,缺乏浑圆感。
三是看材料,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宣德炉是明宣宗宣德年间铸造的一种炉。其铜料是从暹罗国(泰国)进口的,叫风磨铜,其实就是纯铜。真品多为锡铜合金,金铜合金、银铜合金较少,冶炼极其精致,无砂眼或碴,边角均经过抛光,严密合缝。器表多施涂料,经过炭火燃烧,形成褐色、紫色、云纹等暗色氧化层。而仿品多制作不精,无此效果。
B. 民国商标的特点有哪些
民国后期商标设计由老式的绘画、写实性的琐碎手法革新为采用最基本的圆、方、直版线的明朗权几何造型。
商标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也是这样。民国时期的商标设计理念是不断演变的,在中西文化交融、雅俗混流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国商标。这些商标在经历了时代洗礼之后,显示出独特的风采和独有的民族韵味。
标博士专注商标转让13年
如果仔细研究现行的品牌运作模式会发现,其实很多形式还都是从民国时期产生的。在跨国品牌的压力下,民族品牌不得不开始运用宣传手段来开拓市场,阴丹士林布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民国时期的推广手段,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中国风味的绘画配上文字,有点大字报的感觉。但其实,民国时期是中国商标向品牌过渡的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内忧外患,时局动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大量的跨国公司先后涌入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的传播推广形式。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其实很多推广形式还都是从民国时期产生的。
(哎呀……看到屈臣氏的广告,我不禁有个大胆的想法……)
在跨国品牌的压力下,民族品牌不得不开始运用宣传推广来开拓市场,阴丹士林布就是其中之一。
品牌命名
阴丹士林原本是一种还原染料名称,lndanthren的音译。还原染料有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等特点,以此染成的布常被人们惯称为阴丹士林布,颜色种类很多。
而阴丹士林牌布料为了体现自己家布料的质量上乘,便以这种还原染料的名称直接用作品牌名。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上忽然流行起来中式旗袍,这种服饰因能够充分体现东方女性的曲线美而深受中青年女性们的欢迎。而当时上海滩上中式旗袍的主要面料就是以蓝色为基调的阴丹士林布。
品牌定位
一个品牌想让消费者记住,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强势的特征,也就是拥有自己的定位。比如,舒肤佳是除菌、王老吉是降火、士力架是抗饿……所谓定位,就是分析行业环境,然后从竞争对手方面分析出自身的区隔概念,然后找到支撑区隔概念的内容点,进行传播推广。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布料品牌大多在讲自己的颜色多样。因此阴丹士林布找到自身的定位点则是的“永不褪色”,不管是在品牌名称上、logo设计上还是广告宣传中,阴丹士林布的各类宣传都点始终都聚焦在“永不退色”这一诉求上。(当然,阴丹士林在推广的那个年代,定位的理论还没有被提出来,只能说阴丹士林的老板是个厉害的人物。)
D. 民国时期的商标为什么那么美
民国时期的商标之所以被赞誉,其实是一种对那个时代的感怀。复古和怀旧之风已经不是专一两天,属很多时候我们回望过去,总有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能撩拨那根追忆的心弦。
比如看到旗袍,我们会想到民国时期的名媛风情;读到民国时期大家们的作品,我们会去思考当年鲜衣怒马的少年风采……不可否认,民国时期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的人与事。当时的优秀设计师,都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缅怀一个时代,总有一些符号会给人更多切实的感受。而民国时期的商标,恰恰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感触。
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印记,民国商标有那个时代的芳华,同样,我们今天也有优秀的设计师创造出了更为惊艳的作品
E. 谁有中国和外国商标的发展史,越详细越好哦
我国的商业活动,出现甚早.先秦典籍中已经有了大量关于商人活动的记载,因而也已存在着雏形状态的商品标识.出土文物中的很多标明生产者的姓氏,姓名及产地的印章,印记就是我国商标的滥觞.就现存实物来查考,至迟在北宋时代(公元960年-1126年)就已产生了包括文字和图形的图文并茂德商品标识.而山东济南的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设计制作的一枚专门印刷商标的以白兔为商品标志的铜版就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第一枚完全意义上的商标(附图1).这枚白兔商标,既有文字,又有图形,近于正方形,上方横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店号,中间刻白兔儿图形,两侧还竖刻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还有较长的附记.这一设计,与现代的商标比较,已经显得相当规范.此后的商标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出了代表商品质量特点的文字图画外,还结合商品寓有祝福,喜庆的含义,迎合顾客心理.然而,元,明以至清代中叶,我国商标没有多大的发展,变化,这与历代王朝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工商业的发展道路上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得商品经济始终未能取代自然经济有关,因而,商标的发展也未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中国古代商标大多以人名,地名或店铺名作为商标,这是一种纯文字性商标(注:所谓文字商标就是指纯粹使用文字〈汉字,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和外国文字或字母〉,数字所构成的商标.),谈不上对商标的特征表现,也没能完全发挥商标的作用.因此是一种最为原始的不成熟的商标.而中国近代的一些优秀商标图文并茂,并且具有丰富的含义,已俨然拥有了现代商标的特征.近代中国企业的商标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形象鲜明简洁,有强烈的刺激的特征;二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商品或业务有内在的联系;三是具有独创的象征意义,与其他商标不相雷同;四是体现时代精神,又有民族风格的图案美.拥有这些优秀商标的产品和企业在当时大都家喻户晓,知名度美誉度很高,一些企业例如佛手味精,张裕葡萄酒,信谊制药,梅林食品发展至今仍是响当当的著名品牌.由此可见,事实上,中国商标在近代已发展至很高的水平,这与当时外来文化的侵入有极大的关系.我国第一部商标法规是1904年4月起草的《商牌挂号章程》.正式对外颁布的商标法规是1904年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因此以1904年为分界,把1840-1904年称为近代中国商标发展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属于近代中国商标发展的萌芽时期,由于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缓慢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商标的数量极少.但有一个商标却不得不提,那就是目前发现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被中央政府批准使用的"渭水"牌商标(附图2).这一商标是上海虹口的上海燮昌火柴公司在该公司创立的当年(1890年)呈文并经管辖上海地区通商事务的清末政府南洋通商大臣批准,使用于火柴上的."渭水"商标取自于民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渭水"商标图样是姜太公和周文王在陕西渭水河边戏水钓鱼的情景,为黑白两色.按照商标结构分类,该商标为文字商标.按照商标使用者分类,该商标为商品商标.按照商标的用途分类,改商标为营业商标.由于"渭水"的独特含义,该商标也是一则有含义商标或者说寓意商标.燮昌火柴是当时上海商界巨富之一"五金大王"叶澄衷为向英商挑战以实业救国开办的,是当时全国的火柴名牌.也可以说"渭水"商标是我国民族资本企业抵御外来入侵的产物. 第二节 1904-1923年 在中国商标发展史上,人们以1923年5月这一时间段作为我国近代商标管理与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正是在1923年5月,经上海工商界代表谢复初等提议,并由北洋政府审定,在农商部内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局,期间还颁布了新的《商标法》和《商标法施行细则》,对以后的商标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以1923年为分界,把1904年至1923年称为近代中国商标发展的第二阶段. 1923年的9月15日,农商部商标局首次编辑出版了第一本《商标公报》,公告已核准的注册商标4只.其中第一只被核准注册的商标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荣宗锦,荣宗铨兄弟创办的江苏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呈请注册的"兵船"牌(附图3)."兵船"商标于1910年问世,直到农商部商标局成立才得以呈请注册."兵船"牌商标注册给证的时间为民国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即1923年8月29日.根据《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商标的专用年限为20年,因此"兵船"牌商标的专用年限自民国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起至民国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止."兵船"牌商标在公告时排在第一号.在公告注册商标时,由商标局局长秦瑞签发的《商标局商标注册证》也是第一号.这样,依照法定程序申请注册,成为中国商标注册史上的第一号注册商标."兵船"牌商标图样上面为当时企业名称,下面"Wustch Flour Mill"为公司名称的英文.再下面中间是商标名称"兵船"两字以及一艘乘风破浪的兵船的商标图样.商标名称,图样两边文字分别为"中国自制顶上面粉"和"商部批准概免税厘",最下面是面粉的一些英文说明,包括每袋面粉重量,规格,如有质量问题,保证退款等.应该说作为第一个被注册的商标,"兵船"商标可谓十分"现代",首先商标命名简洁,易懂,配合图片相得益彰,再次商标中使用英文,这与当时洋货倾销市面上满眼"洋文"应该是十分契合的,第三在商标中增加商品说明和诚信承诺,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力.按照商标结构分类,该商标为文字与图形结合的组合商标.由此得见,自此中国的商标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一时期,有不少中国的优秀商标的缘起是与外来文化密切相关的.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国最早的美术颜料商标"马头"牌(附图4),这个商标是由于通过西方传教士的宗教宣传作品,西方厂商的产品广告,以及洋人输入我国的廉价的画册等途径而流入我国的西洋画的兴盛而诞生的.1919年诞生的上海马利工艺厂,是我国最早生产西洋画颜料的厂家."马头"商标名称含有"马到成功"的意思,希望马利工艺厂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一马当先"在商业竞争中领先一步.因此商标图案上"马头"扬起高高的头颅,神奇十足,眼睛注视前方.这个商标为文字图形结合的组合商标(注:组合商标是指用"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六要素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商标),识别性强,信息传达充分,图样简单易辨别,而且经的起时代的考验,是一个非常完整而优秀的现代商标."马头"品牌发展至今仍为国内美术颜料市场上响当当的名牌,终于还是没有辜负当初创业者的一番苦心. 另一个就是我国最早的葡萄酒商标—"双骐麟"牌(附图5),他的使用者是我国最早用机器制作的葡萄酒的开拓者张弼士先生,他投资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工业化葡萄酿酒公司—张裕葡萄酿酒公司(1894年).张先生是在出任我国驻新加坡国总领事一职期间受一位法国驻新加坡领事的外国朋友的葡萄酒款待之后产生了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生产葡萄酒的念头的.以后为了发展,他还从德,法,意等国引进优质葡萄品种,从奥地利,荷兰等国请来外国高级酒师,他还根据国际葡萄酒生产的惯例,要求公司酿造的葡萄酒一定要贮存五年以上才能销售.1914年与1915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双骐麟"牌葡萄酒分别在南京举办的商品陈列赛会上的最优等奖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成为世界级的名牌."双骐麟"商标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色,"麒麟"是我国传说中象征祥瑞的动物,而"骐"意为骏马,象征驰骋千里.图样中间是企业名称,汉字下面是葡萄和葡萄叶,更加突出公司的产品特征,因此是一则文字图形结合的组合商标.早在90多年前,就使用这样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商标图样和商标名称,这是不多见的. 这一阶段我国民族工业产品日渐增多,其商标图案内容大多较为朴素单一,一般仅使用飞禽走兽,欢乐吉祥等内容,单一黑白,红白颜色,粗线条风格的商标图样较多,款式也仅以使用"月份牌"年画风格.倒是外商的商品商标,很少再沿用一度的侵略者形象的商标图样(比如"强盗"牌),多采用中国民间故事作为商标的主体内容,来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欢喜. 还有很多中外的商标发展历史,你可以登陆中国商标网门户,我就是在那里找到的,希望能帮到你。网址是:(把句号换成.)www。cnlogo。cc/news/9827681。html
F. 如何辨别真假金鼎商标紫砂壶一著名民国品牌
看该产品是否有进货证明,品牌授权销售证明,
G. 在家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徽犯法吗
不犯法。
根据国旗法第七条:企业事业组织,村民委员会,内居民委员会,城镇居民院(楼)容以及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有条件的可以升挂国旗。所以是合法的可以悬挂国旗,但是国旗不能破损,不能有污染和广告商标。
(7)民国风商标扩展阅读:
悬挂中华国旗注意事项:
悬挂的国旗必须是完好的。
用户需要注意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在直立旗杆上的国旗,需要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端。
选取悬挂国旗的位置一定要合适,悬挂的国旗不能落地,也不能让国旗被风吹成一团。
每日升挂国旗的机关、单位,应选择适宜地点树立旗杆升挂国旗(船只按惯例树立旗杆,旗杆应套白色)。
H. 北京老字号(Peking's time-honored brand)有哪些
柳泉居 1567年 黄酒铺
大顺斋 1640年 糖火烧
烤肉宛 1686年 烤牛肉
同仁堂 1669年 药铺
都一处 1738年 烧麦
天福号 1738年 酱肘子
信远斋 1740年 酸梅汤
砂锅居 1741年 京味白肉、沙锅
正明斋 1751年 糕点
白魁老号 1780年 清真
一条龙羊肉馆 1785年 涮羊肉
长春堂药店 1795年 药铺
马聚源 1817年(1811?) 帽
龙门醋坊 1820年 醋
同和居 1822年 家常菜、三不沾
谦祥益 1830年 丝绸布匹
大成斋鞋店 1842年 布鞋
同春楼 1842年 山东风味
正阳楼 1843年 螃蟹、涮羊肉
烤肉季 1848年 烤羊肉
宝兰斋 1851年 奶油类糕点
内联升 1853年 鞋
鸿宾楼 1853年天津,1953进京 清真风味
便宜坊 1855年 焖炉烤鸭
步瀛斋 1858年 鞋
惠丰堂 1858年 山东风味
天兴居(会仙居) 1862年 炒肝
老正兴 1862年上海,1956年进京 上海风味
全聚德 1864年 挂炉烤鸭
泰丰楼 1876年前后 山东风味
张顺兴刻刀铺 1880年 刻刀
吴裕泰 1887年 茶叶
丰泰照相馆 1892年 照相
瑞蚨祥 1893年 丝绸布匹
荣宝斋 1894年 字画
东兴楼 1902年 山东风味
厚德福 1902年 河南风味
全素斋 1904年 宫廷素菜
成文厚 1904年济南,1935年进京 帐簿文具
张一元 1910年 茶叶
精益眼镜 1911年于上海 眼镜
庆仁堂药店 1912年 药铺
同升和 1912年天津,1933年进京 鞋帽
东来顺 1914年 涮羊肉
来今雨轩 1915年 红楼风味
亨得利 1915年镇江,1927进京 钟表
戴月轩 1916年 文房用具
庆林春 1917年 茶叶
瑞珍厚 1917年 清真风味
功德林 1922年于上海1984年进京 素菜
乐仁堂 1923年 药铺
五芳斋 1924年 江苏风味
森隆饭庄 1924年4月17日 江苏风味
丽丰祥 1924年8月18日 丝绸布匹
仿膳饭庄 1925年 宫廷菜
锦芳小吃店 1926年 京味小吃
普兰德 1927年上海,1956进京 洗衣
同春园 1928年 山东风味
萃文阁 1930年 字画篆刻
丰泽园 1930年 山东风味
西来顺 1930年 清真菜肴
永仁堂药店 1933年 药铺
永安茶庄 1935年 茶叶
元隆顾绣绸缎商行 1936年 丝绸布匹
大明眼镜 1937年 眼镜
萃华楼 1940年5月16日 山东风味 详
延吉餐厅 1943年 朝鲜冷面
又一顺 1948年8月8日 清真风味
听鹂馆 1949年 宫廷
康乐餐馆 1950年 江南风味
马凯餐厅 1953年 湖南风味
晋阳饭庄 1959年 山西风味
清秘阁 宋末元初 字画
淮扬春 1940左右 淮扬风味
永安堂 明朝永乐年间 药铺
万全堂 明代永乐年间 药铺
鹤年堂 明代嘉靖末年 药铺
千芝堂 明代末年 药铺
黑猴儿帽店 明朝末年 帽
曲园酒楼 清代中叶长沙,1949进京 湖南风味
文盛斋 清嘉庆年间 宫灯
森泰茶庄 咸丰年间(1851-1861年) 茶叶
浦五房 咸丰年间,1956年进京 南味肉食
致美斋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 山东风味
吴肇祥 光绪年间 茶叶
新丰楼 民国初年 山东风味
I. 民国商标的特点有哪些
民国后期商标设计由老式的绘画、写实性的琐碎手法革新为采用最基本的圆、方、直线的明朗几何造型。
商标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也是这样。民国时期的商标设计理念是不断演变的,在中西文化交融、雅俗混流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国商标。这些商标在经历了时代洗礼之后,显示出独特的风采和独有的民族韵味。
J. 嘉士利是中国驰名商标怎么没听过
中国驰名来商标是指在中自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有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两种途径,有些商品或服务专业性很强,只要在相关行业和圈子里是排头兵,就是驰名商标了,不一定被一般消费者熟知。嘉士利在央视做过广告,应该不少人知道。但商品经济竞争激烈,驰名商标也不是永久的,曾经的驰名商标企业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的风险,驰名商标也可能消声匿迹。。